「老媽情況怎麼樣?」
「還在昏迷,醫生說腎衰竭……」
2月21日下午14點半,吳志寧給妻子打了一通電話,詢問重症監護病房的母親情況。
聽到答案後,他的神情有些落寞。
而就在2月22日,他就要出發新疆阿克蘇庫車縣,等待著他的,是一年半的援疆服務。
一邊是處於重病期的83歲的老母親,一邊是援疆服務,他究竟該怎麼辦?
寧波奉化醫生吳志寧,寧波援疆36人之一
吳志寧,今年48歲,是奉化區中醫醫院針炙推拿康復科主治中醫師,1993年開始從醫,已經走過24個年頭了。
而從2月22日開始,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寧波援疆36人大部隊的其中一員。
如果沒有母親突發疾病,這次援疆,原本是老吳期待已久的事:兒子去年考上了大學,老婆工作很穩定,老媽的身體也平穩,老吳自己也該深造了。
就在過年前20天,他聽到了一個消息,醫院突然發通知,說寧波選派援疆人才中需要一名針灸推拿專業技術人員,他二話沒說,第一時間報了名。
「這麼大年紀還折騰,萬一身體吃不消呢!」老吳的決定,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其中反應最大的,就是老母親。
吳家兩兄弟,吳志寧是小兒子。
83歲的老母親為了這個事,給他打了很長時間的電話:「兒子,你別去了。」
為了勸他,老母親又給哥哥打電話做工作,也讓勸勸老吳,說著說著還哭了起來。
這是出發前,老吳最動搖的一刻。俗話說,父母在,不遠行,何況老母親的身體,都是學醫的老吳一直在照顧。
老吳為此和母親多次深談,告訴她去西部支援建設一直是他內心的嚮往,最終,他說動了老母親,放下內心的不舍,支持他的決定。
按老吳的話,選擇了,就是人生的一次機遇。
出發前,八旬老母親突然病倒
好不容易安撫了家人,沒想到出發前,還是出了事。
這一回,八旬的老母親病倒了。
2月17日凌晨,原本在醫院養病的老母親,突然上消化道出血,被診斷為肝硬化晚期。
第二天情況更糟糕,出血越來越厲害。
「我母親生病了,出發能不能推遲!」懷著忐忑的心情,他給援疆辦的領導打了電話。
對於老吳家的事,援疆辦也很重視,立馬聯繫了區領導和衛計局,給母親立即轉院,還組織了專家會診治療。
2月18號晚上,專家會診結果並不樂觀:老母親年紀大,身體併發症很多……
手術後的情況,也和專家分析的差不多,躺在ICU病房的老母親,一直昏迷。
前年父親突然離世,還在崗位上的老吳趕不及見最後一面,成了人生的一大遺憾。這次老母親的病,老吳的心,就一直揪著。
沒想到,人在異鄉,電話裡又傳來壞消息:母親出現了腎臟衰竭,全身浮腫,還需要進一步治療,情況很不理想。
老吳哽咽了。「我和朋友說起,本來母親好好養病,突然病發,是不是我要走,心理起了變化……」
是走還是留 老吳做了一個決定
是要走,還是要留?
眼看著2月22日下午要上飛機了,可母親還是昏迷不醒。老吳又一次面臨了兩難的抉擇。
「別擔心,我和哥哥會照顧老媽的。」縱使有百般不舍,吳志寧的妻子給予了支持,讓他無後顧之憂。
而援疆辦公室的領導和同事們,也給予他最大的「承諾」:如果突發意外,隨時能準備交通工具回奉化。
而在當地醫院,所有的醫生和icu的醫護人員,都給他留個電話,隨時方便了解病情。而醫院的負責人表示,康復推拿科9名醫生會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難,也會幫忙照顧老吳的母親,為援疆人才解除後顧之憂。
「老母親如果醒著,也應該會支持我的工作,讓我去幫助更多的人。」眼眶帶著淚花,吳志寧又投入了緊張的培訓中,一年半的時間裡,他要給新疆地區帶去醫療技術和服務。而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老母親能早點醒來,等到他回來的那一天,一家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