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腎衰竭處於重病期 寧波援疆醫生選擇遠方

2021-01-10 騰訊大浙網

「老媽情況怎麼樣?」

「還在昏迷,醫生說腎衰竭……」

2月21日下午14點半,吳志寧給妻子打了一通電話,詢問重症監護病房的母親情況。

聽到答案後,他的神情有些落寞。

而就在2月22日,他就要出發新疆阿克蘇庫車縣,等待著他的,是一年半的援疆服務。

一邊是處於重病期的83歲的老母親,一邊是援疆服務,他究竟該怎麼辦?

寧波奉化醫生吳志寧,寧波援疆36人之一

吳志寧,今年48歲,是奉化區中醫醫院針炙推拿康復科主治中醫師,1993年開始從醫,已經走過24個年頭了。

而從2月22日開始,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寧波援疆36人大部隊的其中一員。

如果沒有母親突發疾病,這次援疆,原本是老吳期待已久的事:兒子去年考上了大學,老婆工作很穩定,老媽的身體也平穩,老吳自己也該深造了。

就在過年前20天,他聽到了一個消息,醫院突然發通知,說寧波選派援疆人才中需要一名針灸推拿專業技術人員,他二話沒說,第一時間報了名。

「這麼大年紀還折騰,萬一身體吃不消呢!」老吳的決定,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其中反應最大的,就是老母親。

吳家兩兄弟,吳志寧是小兒子。

83歲的老母親為了這個事,給他打了很長時間的電話:「兒子,你別去了。」

為了勸他,老母親又給哥哥打電話做工作,也讓勸勸老吳,說著說著還哭了起來。

這是出發前,老吳最動搖的一刻。俗話說,父母在,不遠行,何況老母親的身體,都是學醫的老吳一直在照顧。

老吳為此和母親多次深談,告訴她去西部支援建設一直是他內心的嚮往,最終,他說動了老母親,放下內心的不舍,支持他的決定。

按老吳的話,選擇了,就是人生的一次機遇。

出發前,八旬老母親突然病倒

好不容易安撫了家人,沒想到出發前,還是出了事。

這一回,八旬的老母親病倒了。

2月17日凌晨,原本在醫院養病的老母親,突然上消化道出血,被診斷為肝硬化晚期。

第二天情況更糟糕,出血越來越厲害。

「我母親生病了,出發能不能推遲!」懷著忐忑的心情,他給援疆辦的領導打了電話。

對於老吳家的事,援疆辦也很重視,立馬聯繫了區領導和衛計局,給母親立即轉院,還組織了專家會診治療。

2月18號晚上,專家會診結果並不樂觀:老母親年紀大,身體併發症很多……

手術後的情況,也和專家分析的差不多,躺在ICU病房的老母親,一直昏迷。

前年父親突然離世,還在崗位上的老吳趕不及見最後一面,成了人生的一大遺憾。這次老母親的病,老吳的心,就一直揪著。

沒想到,人在異鄉,電話裡又傳來壞消息:母親出現了腎臟衰竭,全身浮腫,還需要進一步治療,情況很不理想。

老吳哽咽了。「我和朋友說起,本來母親好好養病,突然病發,是不是我要走,心理起了變化……」

是走還是留 老吳做了一個決定

是要走,還是要留?

眼看著2月22日下午要上飛機了,可母親還是昏迷不醒。老吳又一次面臨了兩難的抉擇。

「別擔心,我和哥哥會照顧老媽的。」縱使有百般不舍,吳志寧的妻子給予了支持,讓他無後顧之憂。

而援疆辦公室的領導和同事們,也給予他最大的「承諾」:如果突發意外,隨時能準備交通工具回奉化。

而在當地醫院,所有的醫生和icu的醫護人員,都給他留個電話,隨時方便了解病情。而醫院的負責人表示,康復推拿科9名醫生會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難,也會幫忙照顧老吳的母親,為援疆人才解除後顧之憂。

「老母親如果醒著,也應該會支持我的工作,讓我去幫助更多的人。」眼眶帶著淚花,吳志寧又投入了緊張的培訓中,一年半的時間裡,他要給新疆地區帶去醫療技術和服務。而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老母親能早點醒來,等到他回來的那一天,一家團圓。

相關焦點

  • 奉化援疆醫生臨行前的選擇
    一邊是援疆服務,一邊是母親病重,盡忠還是盡孝?奉化醫生吳志寧將作如何選擇?在這兩難面前,吳醫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前者……  「現在病情怎麼樣?」昨天下午,吳志寧撥通電話,急切地向妻子詢問尚在重症監護病房的母親情況。而他,已於昨天上午8時30分,動身前往新疆庫車縣。  身材高大勻稱,待人謙和,是吳志寧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 赤誠之江心 大愛白衣情——寧波十年醫療援疆紀實
    12月5日下午6時許,庫車市牙哈鎮阿克布亞村4歲的小吾斯曼歡快地在院子裡跑著,他的母親說:「我的孩子已經看不見東西一年多了,是寧波援疆醫生給了他光明。」原來,小傢伙得了嚴重的青光眼病,視力只有0.2,就是手指頭在眼前晃動,他也看不見。
  • 江南春信至 情暖塔裡木 寧波援疆幹部元宵前赴疆
    郎客賓(左四)和寧波援疆幹部在指揮部前合影  寧波援疆幹部郎客賓原本答應要和家人到南塘老街賞燈遊玩,當晚卻只發來一條微信,「一切安好,已到達烏魯木齊,現準備坐車去庫車縣。」  郎客賓是寧波援疆指揮部的副指揮長。作為浙江第九批援疆幹部中的普通一員,今年是他支援新疆阿克蘇地區的第二個年頭。由於工作量增加,今年廣大援疆幹部的赴疆時間有所提前,元宵前後就需要到各單位報導。  為了給對口支援阿克蘇庫車縣的寧波教師、醫生等援疆人才做好保障工作,郎客賓和指揮部的其他8位同事,需要在元宵節大部隊到達前,趕到庫車。
  • 醫療援疆 情系和田——北大腫瘤醫院卓明磊醫生援疆之行
    那一次短暫的和田之行,卓明磊參加了墨玉縣人民醫院的義診、科內查房,在和田地區人民醫院為當地醫務人員作了「肺癌診療規範」的培訓講座,受到當地醫生的歡迎。短短一周活動,卓明磊深深體會到援疆工作的艱辛,更讓他感動的是援疆同事們的精神。看到當地醫生強烈的學習熱情和對新知識的渴望時,他恨不能把所學所會全告訴他們。卓明磊說,那一幕幕場景,一直在他的腦海裡回放,清晰地保留在自己的記憶中。
  • 北京援疆醫生孔文君:患者的認可就是我援疆最好的禮物
    1月11日,在和田縣人民醫院掛職的北京佑安醫院援疆醫生孔文君,收到了患者吐送江·買買提送上的一面寫有「醫術精湛 醫德高尚」的錦旗。「這份肯定,是我臨行前收到的最好禮物。」收到「禮物」的孔文君高興地說。聽說和田縣人民醫院來了北京的眼科專家,於是,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到了孔文君醫生。看著吐送江拿來的一摞厚厚的病例,經過初步診斷,孔文君也感到病情非常棘手。經過仔細檢查後,孔文君考慮患者是雙眼後葡萄膜炎,這種疾病想要治癒非常困難。於是,孔文君積極聯繫在北京的國內頂尖專家,進行多次商討。在一切準備就緒後,孔文君與和田縣人民醫院眼科主任祖麗皮耶先後為患者雙眼進行了7次手術治療。
  • 廣東援疆醫生塗遠豔:縱使歲寒途遠 我亦化作豔陽
    今年年初,廣東省東莞市婦幼保健院麻醉科副主任醫生塗遠豔接過援疆的接力棒,從珠江沿岸來到葉爾羌河畔,在三師圖木舒克市開展為期18個月的的援疆工作。他不僅從廣東帶來了先進的麻醉技術,還打造了一支鐵的團隊。手術室裡,塗遠豔醫生正在為手術病人進行術前麻醉。通訊員吉秋霞提供好男兒志在四方今年年初,塗遠豔報名參加援疆工作,從廣東東莞市來到了三師圖木舒克市。「當時我們東莞市婦幼保健院通知說,要篩選醫務人員到三師圖木舒克市進行醫療援疆,我就想我要報名。」
  • 寧波27歲小夥剛入職,就查出急性腎衰竭!萬萬沒想到,竟是因為一次...
    本文轉自【寧波晚報】;不止小龍蝦吃多了可能出現橫紋肌溶解,不當運動同樣有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寧波鄞州27歲的壯小夥小王最近就中招了。接診的急診醫生安排他做了一系列檢查,結果讓人大吃一驚:不僅肌酐高,而且尿素氮、尿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B同工酶等檢測指標也都存在異常。尤其是肌酸激酶已高達28700U/L(正常值為38-174U/L),是正常值上限的160多倍!
  • 一位絳縣教師的援疆手記:為了心中的詩和遠方!
    -12-25 12:03:37 來源: 微絳縣 舉報   為了心中的詩和遠方
  • 援疆醫生治好了困擾老人3年的眩暈症
    援疆醫生治好了困擾老人3年的眩暈症湖南醫生支援吐魯番,為當地民眾帶來一流醫療服務湖南援疆醫生正在為患者進行手術(中間為餘翔)。圖/受訪者提供瀟湘晨報記者陳詩嫻通訊員謝青實習生鄧寧龍吐魯番報導「說話帶著湘音的醫生,是最親切的。」在吐魯番當地民眾眼中的湖南援疆醫生,用精湛的醫術、先進的設備,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醫療環境,也為湘疆兩地人民留下了濃濃的情誼。他們用醫者仁心,書寫著一個個感人的生命故事。
  • 【出彩青春】援疆醫生李國棟:一片丹心映天山
    小編有話說青們,今天小編推出的是一位青年援疆醫生--李國棟。
  • 不負法治夢——記三明清流法院援疆幹部的詩和遠方
    東南網12月18日訊(通訊員 桂紫萍 羅志強 文/圖)接到援疆任務後,他義無反顧背起行囊,告別父母妻兒,帶著組織的重託,奔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瑪納斯縣人民法院掛職鍛鍊。短短半載時光,他將勤勞與智慧深深刻印在鳳凰城;他將無畏和熱忱傾力書寫在瑪河畔。不虛青春行,不負法治夢,他就是清流法院援疆幹部熊中文。
  • 醫者大愛|廣東援疆醫生協力搶救一名早產嬰兒
    近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多科室援疆醫生團隊的齊力幫助下,成功搶救了一名早產嬰兒,該名嬰兒是該院成功搶救的最小嬰兒。  日前,一名孕周僅29周多的孕婦羊水已破,下腹陣痛,被緊急送至三師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通過綠色通道安排住院。
  • 北京援疆醫生開展線上「互動學習」留下帶不走的隊伍
    宋躍帥採用輕鬆活潑的授課形式,通過圖文並茂的PPT課件,在每周四的「和田地區耳鼻喉科線上課堂」,將含混晦澀的耳科課程講得有聲有色,和田地區參加課程的23名醫生紛紛點讚。宋躍帥與和田地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醫生交流經驗。
  • 從寧波啟航!央視《遠方的家》今日開播
    央視《遠方的家》欄目今起推出大型系列節目《大運河》,第一集為《從寧波啟航》,《遠方的家》欄目組當天在慶安會館舉行了開播儀式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援疆醫生張杰救治兩例低月齡嬰兒紀實
    在我踏上這片土地、第一次接診這裡的患兒時,突然感到肩上擔子的沉重,尤其是接診到這兩名患兒時,讓我越發感覺到醫療援疆工作的任重道遠。」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援疆醫生張杰說。患兒小買(化名)是一名未滿月的新生兒,某天被父母抱來醫院,孩子腹脹如鼓,時有哭鬧不安,通過當地醫生的翻譯得知,孩子母親前一日給未滿月的小買餵食了拇指大小的饢而導致小買拒食、嘔吐、脫水、電解質紊亂,此時的小買非常危險,考慮進食不當引起了腸梗阻,嚴重者會並發腸管缺血壞死、腸穿孔,危及生命!
  • 貓咪腎衰竭怎麼在家治
    貓咪突然腎衰竭可以分為急性腎衰竭和慢性腎衰竭,貓咪腎衰竭是很嚴重的疾病,需要在專業醫生的確定診斷和應急治療後,主人才能在家做好貓咪的後續保健治療,腎衰竭貓咪後期的護理是很重要的,貓咪得了腎衰竭主人可以參考以下措施來幫助貓咪:1
  • 79歲吳耀漢腎衰竭只剩1成功能,每隔15分鐘清洗1次,費用還超昂貴
    早前接受訪問,還厲聲痛斥TVB刻薄人工,又時常叫藝人無償勞動的他,卻突然爆出因為腎衰竭而需暫時休息的消息!對此他直認不諱,表示兩星期前為了清除毒素,才剛做完腹膜透析手術,想要繼續開工的話,恐怕要先緩一段時間。
  • 豫哈情深•出彩援疆人 | 陳瑞鋒:伊吾河畔追夢人
    年輕人大概都這樣有豪情、愛浪漫吧,所以都喜歡詩和遠方。作為一名80後,陳瑞鋒曾自己駕車在西藏、新疆廣袤大地上自由馳騁;他喜歡邊疆的遼闊壯美,夢想能有機會在那裡懸壺濟世、激揚青春。在援疆醫生來之前,由於伊吾縣醫療水平有限,老人每次發病,都要用救護車將其送到天山南邊的哈密市救治,每次都要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三個半小時,不僅老人受不了,他的親屬也被折騰得夠嗆。陳瑞鋒來了,憑藉精湛的醫術和細緻入微的關懷,很快便成了老人最信任的醫生。後來一次老人病重,當陳瑞鋒建議去哈密市救治時,老人幾乎是在哭喊:「我們就是衝著援疆專家來的,我不去市裡,死也不去!」
  • 關於狗狗慢性腎衰竭---白菜和腎衰抗爭的故事
    記得那是前年冬天,白菜開始出現嘔吐,不吃飯,精神萎靡的現象,養狗狗的人相信對於狗狗嘔吐這種事情並不陌生,狗狗突然嘔吐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引起,比如吃太多,吃錯食物,骨頭劃傷胃等等。在白菜生病的期間,我們聽到過很多的質疑,包括一些傳統的小寵物醫院醫生甚至醫院的大夫,他們第一併不相信慢性腎衰竭的狗狗在檢查出患病之後能活到超過1年的時間,或者斷言慢性腎衰竭的症狀是無尿,而白菜每天卻是正常甚至偏多的排尿,相信這些醫生的言論其實已經耽誤過很多狗主人忽視狗狗的問題並延誤了寶貴的治療時間,首先應該不難理解每種病症表現在個體身上因為疾病階段,病兆的不同,極其有可能讓專業的醫生也很有可能憑經驗誤判
  • 讓當地醫生成長和進步 援疆醫生林進團在喀什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 實習生 陳思琦)2019年12月,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醫生林進團獲選成為深圳市第十批深圳援疆醫療隊員。2020年3月底,醫療隊啟程前往新疆,林進團因技術過硬,責任心強,被任命為塔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業務主任兼醫務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