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回流實體經濟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王雅媛港股圈

昨天國家最高領導人指出:「要抓好在建項目復工和新項目開工,要穩定居民消費,發展網絡消費,擴大健康類消費,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要在金融、用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幫助渡過難關。」

因此,今天資金也跟隨上述講話,從在線炒作回歸到周期以及實體股票上,而在內銀帶領下港股漲的不錯。

恆指收漲342點,報27,583點,成交1,110億。北上資金淨流入24.86億,南下資金淨流入48.59億。

板塊方面,多隻物業股創新高,其中雅生活服務(3319.HK)和中海物業(2269.HK)更漲超7%。

上漲理由很簡單,疫情令行業存在感提升,其價值獲市場進一步認識,即使短期成本增加,也比不上現金流穩定、市場空間以及政策憧憬等因素。

這次疫情將業主和物業公司的關係綁得更為緊密,未來有利於物業費的提升。同時,業主對優質物業公司的訴求也會加大,有利提升行業集中度,首選自然是有品牌優勢的公司,例如中海物業等。

目前很多人都在預期,疫情過後一定會放水搞固定資產投資來拉動經濟,因此內房股今天也出現普漲。

雖然房地產的黃金年代明顯已經過去了,但內房股還是有一定的配置價值,主要原因在於價格便宜,實際上這道理也適用於水泥和建築行業等。而且即使1月份CPI暴漲,相信也是阻不了放水。

資金回流實體,在線概念普遍下滑。新東方在線(1797.HK)跌超7%,中國軟體(0354.HK)和金山軟體(3888.HK)跌超5%。

值得留意的是,於去年10月在美國上市的在線教育股有道昨天大漲近40%,於兩天內累漲80%,要不然這些中概股相關板塊大漲,今天港股A股跌幅可能更大。

另外,據彭博社報導,由於港股通將具有二次上市和同股不同權的公司排除在名單外,阿里巴巴(9988.HK)將不獲納入港股通。消息一度拖累公司股價跌近2.3%,最終僅收跌0.2%。

港交所千方百計請阿里回港,改例放行公司入港股通是大機率的事,最好這新聞能讓阿里跌出黃金坑。

現在市場天天漲,主要還是期待放水,加上疫情可能已經迎來拐點。

但這兩個因素實際有很大的矛盾,如果疫情能儘快結束,放水力度自然不會那麼大,所以最後究竟是利好或是利空已變非常模糊。

而且,A股最強的創業板今天更逆市下跌,市場是否已經過度預期也不好說。不過,除非疫情轉變,不然港股最壞的情況也看不到會差到哪裡去。

市場十大成交活躍股

(添加好友請備註:公司+合作事項)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炒作的臺商回流資金到底是怎麼回事?
    可是,臺灣當局經濟部門副主管林全能18日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接受質詢時坦言,目前從海外匯到臺灣的資金是零,一分錢沒有。那麼,被蔡英文吹破了天的7000億元新臺幣為什麼一下變成了零?「7000億=0」這個算式到底是怎麼回事?
  • 保險資管新規來了 引導長期資金對接實體經濟
    原標題:保險資管新規來了 引導長期資金對接實體經濟 來源:上海證券報保險資管業期盼已久的《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昨日終於亮相。作為資管新規(《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的配套政策,《辦法》在去年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後,充分吸收了科學合理的建議,將於今年5月1日起施行。
  • 境外資金回流閒錢爆量,臺灣今年超額儲蓄首度飆破3兆
    疫情陰影未散之下,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率仍能寫下2.54%的好成績,放眼全球也是相當亮眼的表現;但有項數據值得關注,疫情導致消費大幅縮減,加上資金匯回,使得超額儲蓄暴衝,一舉飆破新臺幣3兆元。首先,今年爆發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但臺灣受惠於5G布建、遠距商機及電子新品備貨需求,出口寫下亮眼成績,也是今年經濟成長率得以大幅上修的關鍵。
  • 國常會: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12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以下簡稱「國常會」),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提出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將商業養老保險納入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設兩大發展路徑,同時,還提出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鼓勵承保醫保目錄外項目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健康險保費收入7162億元,同比增長16.6%,在各險種中增速居前。
  • 回歸金融本質 服務實體經濟
    由長安銀行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聯合主辦的第三屆長安金融論壇在陝西臨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西安分院舉行,來自省內外各大金融機構的高層代表及知名經濟學家曹鳳岐以「回歸金融本質服務實體經濟」為主題分享各自觀點,解讀現代金融如何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問題。
  • 確保根留臺灣引導資金回流 臺「陸委會」擬設「境外銀行」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2月13日報導:「陸委會」主委蔡英文昨天在出席新黨「立院」黨團早餐會時表示,一定要做到「根留臺灣」,而根留臺灣最重要的是做好資金回流的機制。據「立委」轉述「陸委會」高層的說法,目前「陸委會」所評估的資金回流政策,除了兩岸生意合併報表以外,還包括在臺灣成立「境外銀行」,以引導資金回臺。
  • 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
    太倉獲評蘇州地方合作先進地區第一等次最近,蘇州市政府下發《市政府辦公室關於2019年度蘇州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評價結果的通報》,表彰2019年度蘇州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評價先進單位,太倉市獲評地方合作先進地區第一等次。
  • 河北邯鄲銀行業創新服務實體經濟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白增安)今年以來,邯鄲銀保監分局引導轄區內各金融機構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始終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業務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提升金融領域服務水平,支持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信貸結構,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 拓融資渠道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成效明顯
    央視網消息:如果說經濟是肌體,那麼金融就好比是血脈。金融穩,則經濟穩。今年以來,我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正在持續加大,「穩金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正是因為金融「活水」奔流,眾多雙創企業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新經濟新業態正在不斷湧現。
  • 堅守金融服務實體本源 恆昌以數位化思維賦能實體經濟
    但是不管金融市場如何變革發展,服務實體經濟都是金融永恆不變的本質和主題。眾所周知,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關鍵。金融發展源於經濟發展,離開實體經濟,金融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並圍繞實體經濟的發展做出簡明部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建黨100周年。
  • 「楊盼盼」美國製造業回流:怎樣回流?效果如何?
    從美國製造業回流的政策演進來看,近年政策思路變化很大。從製造業回流的總體情況來看,包含所有貿易夥伴國的回流強度並不高。從產出結構來看,在實施製造業回流政策期間,美國製造業佔GDP的比重總體在低位保持穩定,並未出現上升態勢。總體來看,歐巴馬政府時期的製造業回流政策效果未達其政策目標,但這一情況在川普時期有所改變。
  • 融資租賃:堅守行業本質 支持實體經濟
    融資租賃公司作為承租人通過融物方式解決融資問題的非公眾金融機構,通過其特殊的結構化融資安排,為實體經濟提供金融服務。發展是第一要務,行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還是要靠行業自身發展來解決。只要我們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不動搖,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行業足夠多、領域足夠寬、層次足夠深、規模足夠大,那麼類似「e租寶」事件的發生會大大減少。
  • 不認同臺當局宣稱的臺商回流效益
    根據臺經濟管理部門最新統計,目前臺商回臺投資金額已超過2500億元(新臺幣,下同),數量則高達50家以上。民進黨當局視其為重大政績,擴大宣傳。蔡英文更直接加碼,將今年臺商回臺投資目標拉高到5千億元。有趣的是,過去在馬英九時期,民進黨對大陸臺商並不友善,認為臺商資金回臺只會助長資產泡沫,無助實體經濟發展。當馬英九當局積極鼓勵臺商回臺投資時,民進黨主張必須嚴格控管大陸臺商回流資金。
  • 金融必須緊緊依靠實體經濟一起發展
    主持人:服務地方經濟是國家成立城商行的初衷。日照銀行初創時資本金有限,是怎樣支持實體經濟的?王森:回顧日照銀行二十年來的發展經驗,最成功的一條就是:聚焦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關鍵問題,一心一意和實體經濟共成長。
  • 處方外流還是處方回流?
    而且,從2018年底開始集採以來,處方回流的趨勢益發明顯,這是由於集採藥品導致院內外價格明顯倒掛,病人持續流入院內。未來隨著集採、門診統籌和醫院自身網際網路醫院的發展,處方將出現更明顯的回流趨勢,院外零售市場將迎來真正的考驗。首先,醫生的經濟動力並不明確。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不同,中國醫生收入水平相對較低,以藥補醫的情況比較明顯。
  • 數字經濟時代,實體商家如何在困境中求生存?
    「區塊鏈+實體企業」的新商業模式在國內崛起,實體商家的認知還停留在網際網路,有可能就錯失了商機。新商業模式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等技術,打造數位化智能管理綜合系統。
  • 全民都在搞直播,對實體經濟是利還是弊?
    於是,就遭到了很多對全民直播的反對之聲,通常理由有兩個:一個是本來很多人搞實體經濟的,現在都轉向網絡直播了,以後實體經濟誰來做?另一個是,有些直播質量太差,內容低俗,不利於弘揚社會正氣,比如,直播吃飯、直播無聊小品等。
  • 「迷之自信」的臺灣經濟
    其中,第三季海外淨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高達4.04%,超過3.92%的GDP增速,連續兩季淨需求貢獻超過經濟增速,是自2011年以來第二次。   在中美博弈及疫情影響下,蔡當局加大官方及公營企業投資力度,繼續推動臺商回流,增加就業機會,穩定經濟基本盤。
  • 中概股回流成大勢所趨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中概股回流成大勢所趨 6月18日,伴隨著京東618購物狂歡節,京東集團(9618.HK)順利在香港二次上市。京東本次上市股票發行價定為每股226港元,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約為297.71億港元。上市首日,京東港股高開5.75%,報239港元/股。
  • 反洗錢資金監測有效識別涉稅洗錢可疑交易帳戶的技巧與方法
    二、無貨虛開實體公司帳戶識別特徵點:1、帳戶資金交易類型單一,缺乏實體企業資金收支多樣性。2、帳戶資金劃轉快進快出,不留存大量資金,存在刻意分拆資金行為,但資金當日借貸基本累計相等。3、特定時段,交易對手基本固定,缺乏實體企業交易對手的雜亂性。客戶身份識別和拓展資金交易分析技巧。1、對存在交易典型異常公司帳戶進行加強型客戶身份識別,確認是否為空殼公司或實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