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唱片公司名氣那麼大,為何一直處於賠錢狀態?

2021-01-08 田富貴兒

娛樂故事天天有,歲歲朝朝講不盡,各位朋友,感謝您點開這篇文章,說到華語唱片公司大家應該最先想到的是香港的寶麗金以及臺灣的滾石唱片,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滾石唱片——賠錢賺吆喝

滾石唱片公司誕生自臺灣本土,它身上有強於寶麗金濃厚的人文氣息,滾石唱片創立於1980年,臺灣樂壇有兩兄弟,老大叫段鍾沂,老二叫段鍾潭,兩親兄弟,他們兄弟兩個在此之前受西方流行音樂的音響,辦了一本雜誌叫滾石,這本雜誌辦著辦著就黃了,段氏兄弟想著咱們應該幹點啥?乾唱片公司吧,就叫滾石唱片,這樣也能把滾石的血脈留下來。

這哥倆剛進唱片行業有點暈頭轉向的,說這唱片公司辦了要籤約誰呢?於是找到了潘越雲,潘越雲是很早出道的歌手,最開始潘越雲在餐吧駐唱,後來籤約搖滾後潘越雲一下子大火特火,這一下子滾石就賺到錢了。

籤了潘越雲後這段氏兄弟想著看來我們這行能行,既能保證人文情懷,又能賺到錢,這時候一個天才級別的人物加入了滾石,他叫羅大佑,我們熟悉羅大佑都是從那首「童年」開始熟悉的,羅大佑在進入滾石前已經給很多電視劇寫過歌了,羅大佑原來的職業是醫生。

羅大佑進入滾石後段氏兄弟給羅大佑出了個專輯叫《之乎者也》這個專輯裡很多歌曲現在的知名度都很大,鹿港小鎮、戀曲1980、童年、光陰的故事、童年,段氏兄弟當時就想著臺灣能出羅大佑這麼個寶貝真是太好了,這就是我們臺灣本土的人文情懷。

繼羅大佑之後又一個天才級的人物加入了滾石,他在當時成為了滾石一流的賺錢機器,他就是李宗盛,李宗盛這個人不光自己唱歌厲害,打造的歌手更是一流,尤其是以都市情懷打造的女歌手,如陳淑樺、林憶蓮、梁靜茹等知名歌手

滾石公司鼎盛時期籤約了200多個歌手,大家試想一下一個唱片公司籤約兩百多個歌手,這規模得大道什麼程度,在世界各地開分公司,馬來西亞、印尼、韓國等地,規模是擴大了,開支也越大,但一直沒有盈利,甚至很多時候連工資都發不出去,這時候很多歌手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有人想著跳槽。

在滾石最困難時期李宗盛寫了一首歌,也描述了當時的滾石的現狀,這首歌的名氣挺大,叫最進比較煩,裡面有句歌詞很有意思,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比較煩,女兒說六加六等於十三,我問老段說怎麼辦?這個老段就是說的段老闆,當時這首歌發行的時候這哥倆也沒注意聽,結果發行出去後才發現,你這不是在罵我來著嗎?但是這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滾石之所以那麼賠一直沒有倒下去有三點一直在支撐著滾石,

第一;當時李宗盛成了滾石一流的賺錢機器,滾石雖然一直賠錢,但是沒有賠大發

第二;他們兄弟倆家裡還有其他產業支撐著滾石

第三;人文情懷,人往往都是這樣,你雖然一直在賠錢,但是大家都說你好,有時候即使你一直賠錢心裡頭也樂意。

滾石唱片的本土氣息還是很濃厚的,主要是以人文情懷為主,這一點滾石唱片全面高過寶麗金,寶麗金在香港高度商業化的社會裡誕生,包裝的也是很華麗,但是滾石不同,滾石有全面高過於寶麗金的人文情懷在裡面。

到了二十一世紀,隨著網際網路的到來,段氏兄弟想著這下我們的機會來了,原來我們只是發行唱片,世界各地很多角落我們觸及不到,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到來,我們的歌曲只要在網上一發就行,全世界都聽得到我們的歌,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網際網路的到來並沒有對滾石唱片帶來了多大的幫助,反而使整個唱片行業的業績全面下滑

在網際網路盛行的年代所有唱片行業,出一張唱片賠一張無一倖免,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在網上就能聽到歌,誰還去CD聽歌?現在在大街上誰還能找到一家CD店,在網上聽歌第一不用花錢,而且音質也很好,這導致整個唱片行業的CD全賣不出去。

2011年5月份,滾石唱片在北京舉辦了30周年演唱會,那個規模很大,整個演唱會持續了6個小時,一般情況下人在頭三個小時都還能忍住,三小時後很多人忍不住要去上廁所,一看下面上場的歌手是我喜歡的,憋著吧先,很多人在臺底下都忍著。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這場演唱會不行,主要是規模太大了,滾石籤約的歌手太多,像縱貫線演唱會,這也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他們哥幾個在臺上唱歌時下面很多觀眾都聽哭了,滾石陪伴我們太多美好的青春。

今天的故事就講的這裡,喜歡聽娛樂故事的可以關個注哦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滾石唱片:本土唱片公司經營的經典範本
    ,而這個已經存活了30年且還打算繼續活下去的「滾石唱片」無疑是本土唱片公司的經典範本。基本上,除了飛碟主導的「青春偶像時代」,華語音樂的發展潮流沒有哪次是跟滾石無關的。甚至,就連中國搖滾最輝煌的時代(黑豹、唐朝、竇唯、張楚、何勇等),都是滾石締造的。而最近兩年蘇打綠的成功也完全可以看做是滾石生命的延續。(一手打造出蘇打綠的林暐哲也是當年陳綺貞、楊乃文的幕後推手)在唱片公司的經營上,滾石的影響同樣深遠。
  • 行業觀察丨唱片公司為何難推音樂新人?
    比如某個MV預算15萬元,股東會認為為什麼拍那麼好,5萬元就可以了。郭一凡在一家有很多股東的公司裡,各種關於投錢的爭執,導致下面的人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事。」「現在的唱片公司很少有全約藝人,僅僅是唱片約。唱片公司要靠籤大牌打開知名度,再通過別的方式賺錢。大牌藝人名氣在這裡擺著,宣傳上不會很配合,靠他們賺不到錢,就只能從其他方面賺錢。
  • 當年的滾石唱片公司到底有多牛逼?看看這陣容就知道了!
    說到唱片公司「滾石」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錯過,作為頂級的唱片公司,培養幾乎整個華語樂壇的歌手,張國榮、羅大佑、李宗盛、成龍等都曾效力滾石。有人問過滾石老闆段鍾潭,滾石曾經培養過多少歌手,他回答道:大大小小有200多位,但是要說具體的還比較難,因為滾石分支比較多,這個真的沒法考證。還記得在2010年,滾石30周年演唱會嗎?
  • 音樂是思維著的聲音,經典必將永恆——訪滾石音樂公司董事長、滾石文化發行人 段鍾沂
    之後於1980 年,成立了一家唱片公司-滾石唱片,後來它成為亞洲地區最重要的一家獨立唱片公司,一直到現在,仍然影響著全球華人音樂市場。1990 年,基於興趣,段鍾沂又設立「滾石文化」,於 1991年出版了《廣告雜誌 Advertising Magazine》。滾石文化除了出版雜誌也同時出版許多與廣告、營銷、創意、 設計及音樂產業相關的書。
  • 滾石唱片:最後的輝煌
    臺灣滾石唱片公司成立30周年北京演唱會將於5月1日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這可能是華語地區第一次舉辦如此大規模的演唱會,歷時5個半小時,有30多個歌手參加,並且這僅僅是一家唱片公司旗下歌手的陣容,這足以看出滾石公司在過去30年間的成就。
  • 王傑被滾石拒之門外,用百萬銷量復仇,滾石無奈兩度搬來援兵救火
    這班天王天后門,在媒體與歌迷們喋喋不休的爭論中,在唱片公司的炒作與包裝中,被時代裹挾著推向風口浪尖。他們或許身不由己,但與對手旗鼓相當,退一萬步來講,起碼實力懸殊沒那麼大,尚且值得一戰。再回望王傑與陳昇的較量,這顯然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對弈。
  • 749 臺灣的唱片公司
    1980年後,滾石、飛碟、寶麗金、點將、喜馬拉雅等新型音樂公司加入到臺灣音樂產業市場,整個80年代臺灣出現了500多家唱片公司,其中50多家具備了製作、發行、宣傳一條龍的運作機制,這些公司紛紛採用專輯式的策劃理念,統一製作,抽稅計酬,引進歐美的營銷手段,除發售唱片磁帶外,演唱會、排行榜等多種促銷方式的興起,使流行音樂成為跨媒體產品,周邊商品諸如明星寫真
  • 資料:滾石唱片(滾石國際音樂有限公司)簡介
    ,全名為「滾石國際音樂有限公司」(Rock Records Co., Ltd),是由段鍾沂、段鍾潭兄弟於1980年所創建的一家臺灣唱片公司,目前也是亞洲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滾石唱片。滾石唱片,全名為「滾石國際音樂有限公司」(Rock Records Co., Ltd),是由段鍾沂、段鍾潭兄弟於1980年所創建的一家臺灣唱片公司,目前也是亞洲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
  • 歐陽娜娜和希林娜依是同學,為何名氣差距那麼大,看照片就都懂了
    歐陽娜娜和希林娜依是同學,為何名氣差距那麼大,看照片就都懂了歐陽娜娜在娛樂圈可以說是很火的小花了,她是所有00後的明星中較為出色的人之一
  • 〖訪〗滾石段鍾潭:2020年,辦完滾石40再退休
    >當看到舞臺上的大屏幕上,放映著開場片段,看到滾石的黃色LOGO,那根箭擊中靶心的一刻,還是會有些讓人激動。滾石,是太多人的情懷。>雖然,就個人而言,我並沒有在這次入選的歌手中找到很對口味的,覺得好幾組的風格都很明顯地是為了他們概念中的滾石而來……可能是我年紀越大,越難以被取悅了吧。也因此,格外有必要聽聽滾石的老大段鍾潭是怎麼說。在寫稿時,發現他是和李宗盛同一天7月19日的巨蟹,心情很複雜……
  • 滾石唱片
  • 滾石唱片:經歷輝煌,熬過創傷,仍是支撐華語樂壇的希望
    有識者會有「華語流行看臺灣的共識」,臺灣歌壇在整個華語音樂流行體系中,始終處於執牛耳的領軍位置,是行業標杆與旗艦的存在。臺灣歌壇的繁盛,本土唱片公司扮演的角色可謂居功至偉。八九十年代華語樂壇的輝煌鼎盛時期,臺灣大大小小的本土唱片公司林立,他們意義非凡,堪稱推動華語流行音樂的最中堅力量。唱片公司在商言商,首先考量商業利益。
  • 滾石唱片40年傳奇剪影(5):「魔巖三傑」和「後滾石」時代
    脫胎於滾石的「新概念品牌」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已經發展了十多年的滾石,和大多數企業一樣面臨著瓶頸期的桎梏。滾石當時的企劃高層張培仁希望能夠破舊立新,打造一個純粹的「新概念品牌」——既脫胎於滾石,又可以和滾石全面競爭。
  • 趙傳:搖滾「老炮」,以及滾石黃金時代的A&R
    哦對了,如果你現在處在一種昏昏欲睡的狀態,請慎點;而如果你現在處於一種渾渾噩噩需要刺激的狀態,那你大可放心點開。^_^提起趙傳,他可能更屬於我們父母那一輩人的音樂記憶,不過這並不影響他的作品成為了跨時代的經典。
  • 有一種打不死的精神叫「滾石」
    當全球五大唱片公司進駐臺灣、其他國產唱片公司紛紛倒下或是轉賣給國外大公司之時,段氏兄弟屢次放棄被收購的機會,堅持著自己的理念,寧願做小一點,也不肯放棄。如今,它是臺灣曾經輝煌的流行樂壇僅剩的一家本土唱片公司。
  • 嘮一下滾石唱片的那些經典老歌,和老歌迷一起懷懷舊。
    滾石唱片公司是臺灣的一家音樂唱片公司,也是世界頂級的唱片公司,這家公司至今依然存在。在香港也有一家與滾石唱片公司勢均力敵的唱片公司—寶麗金唱片公司,關於寶麗金的那些音樂和它旗下的藝人,小編放在下期再跟大家接著嘮,今天就說說滾石唱片公司鼎盛時期的那些藝人和那些經典的老歌。
  • 盤點港臺華語流行樂壇消失的十大唱片公司上篇
    連成龍雖然不以唱歌為主,但他有一些被影迷熟知的歌曲,也是在滾石唱片推出的。反之,華星唱片之所以能拿下那麼多歌手的出道,因為這家公司實際幕後大股東是大名鼎鼎的無線電視臺。幾乎半壁江山的娛樂藝人都出自TVB,所以有太多藝人的出道自然而然首選是依靠無線的資源。
  • 聽音樂 沒落的貴族--臺灣滾石唱片
    滾石的前5年,通過羅大佑、潘越雲、張艾嘉和齊豫專輯的出版,樹立了後民歌時代的兩種流行歌曲樣本:一種是羅大佑式的Singer-songwriter,也就是所謂創作型歌手路線,另一種則是帶有藝術性的新流行歌曲樣式。前者將一直貫穿滾石的30年,成為滾石引以為傲的標誌性產品,而後者則是臺灣流行歌曲成熟前的雛形,日後將經李宗盛之手發揮到極致。
  • 滾石唱片:有人問我你究竟是哪裡好,這麼多年我還忘不了
    而通過這一首歌,李宗盛成功邀請到林憶蓮加入滾石。這一加入,則改變了李宗盛後面10來年的人生軌跡。可以說,林憶蓮加入滾石後,李宗盛大把大把的精力都放在打造林憶蓮了。於是,有了都市女性代言人的林憶蓮形象。這是一個唱功很厲害的歌手。在香港,能夠柔情,又能勁歌熱舞的女歌手沒幾個,林憶蓮是其中之一。
  • 版權之爭再起:騰訊收購環球音樂10%股權 網易雲牽手滾石唱片
    原標題:版權之爭再起:騰訊收購環球音樂10%股權,網易雲牽手滾石唱片   3月最後一天,國內兩大在線音樂平臺的先後釋放重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