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500萬定製袈裟,人間寶藏費貞綾

2020-12-20 餘生憶苦司甜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不少人都會想到曾經電視熒幕上的《濟公》,劇中的情節一直都留在每個人的腦海中,雖然是一個出家人,但是從來沒有間斷過酒和肉,這句話也是出自「濟公」之口,這是所有人心中對出家人第一次顛覆以往世俗的印象。出家人講究六根清淨,禁慾守戒,實則在娛樂圈中,也有這樣的一位「女版濟公」費玉清的姐姐,費貞綾「恆述法師」。

喝酒、吃肉用華麗的首飾來裝扮自己,顛覆了所有人對出家人的想法,高級設計師打造的百萬袈裟,紅塵和修行之間徘徊的一股清流。飲食上沒有得到任何的節制,更是有四個非常帥氣的小夥是她的專屬保鏢,被臺媒封為「佛界F4」,費貞綾到底是經歷什麼,後半生會選擇這樣的一種方式綻放?

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名字是父母對子女的偏愛,但是對於費貞綾來講,這些都是身外之物,因為崇拜《飄》裡的女主角費麗雯,張彥瓊不僅更改了自己的名,更是連姓氏都更改的和女主一樣。作為家中的長女費貞綾我行我素的性格,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出來。16歲的時候本應該規規矩矩坐在學堂刻苦奮鬥的時候,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去做了臨時演員。父母的離異,家庭陪伴的缺失,成為了她底氣十足的原因。

畢竟在父母的心中,沒有給她一個完整的家庭,面對費貞綾的時候,心中都會感覺到愧疚。她做出來的一些事情,往往都選擇了坦然接受,雖然叛逆但是費貞綾很有遠見。在當時的年代,沒有背景和文化,但是費貞綾有著不錯的顏值,憑藉這個資源,17歲的時候她站到了酒店駐唱的舞臺上,放下了面子開始了事業上的奮鬥。不久後被貴人賞識籤約,跨出國門前往日本發展,小小年紀有這樣的勇氣,註定了她與眾不同的人生軌跡。

潑辣性感的形象,讓她在日本站穩了腳跟,事業上得到了不錯的提升,可以說風靡一時,更是被眾人稱為「東方維納斯」。在事業風光無限的時候,費貞綾心中牽掛的是兩個弟弟。都說長姐如母,費貞綾開始為兩個弟弟籌謀未來,畢竟作為男孩子成家立業是早晚的事情,大弟弟唱歌不錯,但是奈何顏值上不出眾,而幼弟也非常喜歡唱歌,雖然參加不少的比賽,但是一直都不溫不熱,兩個人的事業陷入了瓶頸期。

眼瞅著兩個弟弟就要事業,費貞綾捨去了在日本擁有的一切,回到了兩個弟弟的身邊。作為當時紅極一時的豔星,費貞綾榮歸故裡有著很高的發言權,「伏弟魔」的日子就這樣拉開了帷幕。回到臺灣後,用儘自己的人脈來扶持兩個弟弟,當時她找到了演藝界的劉家昌,讓弟弟清唱了一首,第二天劉家昌籤下了彥亭,自此歌壇多了一個歌手,這個人就是費玉清。

一來二去幾個人的關係變得熟絡起來,費貞綾又將大弟弟帶到了劉家昌的面前,但是這一次遭到了拒絕,以至於多年後張菲站在舞臺上,還會想起當年被拒絕時的樣子。費貞綾經過深思熟慮讓大弟弟做起了主持人,萬丈高樓平地而起,凡事只能靠自己。她帶著自己的弟弟參加節目,加大了曝光的機率,創造了不少的機會給兩個人。

為了保證兩個弟弟未來暢通無阻,費貞綾將自己置之度外,籤約了音樂節目《儷人行》,姐弟三個人平分一杯羹。費玉清有著不錯的歌聲,大弟弟有著不錯的口才,費貞綾更是顏值的擔當。張家三姐弟齊心協力,在娛樂圈中慢慢站穩腳步,可以說費玉清和張菲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脫離不了姐姐的支援,這樣的情分萬金難還。

功成名就時退圈皈依佛門

三個人都在蒸蒸日上的時候,費貞綾卻在1982年的時候退出了演藝圈,不知道是因為厭倦了爾虞我詐,還是想要追求不一樣的人生。她將目光放在了商界,能有這樣的遠見,不得不說費貞綾真的是個傳奇,曾經靠名氣穩坐江山,卻選擇獨立自強,這樣的格局是很多人難以達到的高度。有幾個女人不想找到一個依靠,在最好的年紀,利用資源收穫婚姻帶來的福利,這是很多明星最終的退路。

但是費貞綾沒有這樣的規劃,而是在8年後選擇了皈依佛門,去美國讀了佛教大學,開啟了不一樣的輝煌餘生。自此娛樂圈中出現了一位光頭身穿高跟鞋的出家人,這位傳奇的女性形象可愛之餘讓人覺得真性情。從費貞綾到恆述法師的蛻變,時間是最好的見證人,出家人更多的是青燈古佛相伴,但是費貞綾的修行刷新了很多人的三觀。

帶著自己的弟子們去迪士尼樂園玩耍,去香港購物橫掃奢侈品專場,逍遙自在的樣子完全沒有一點出家人的風範。珠光寶氣的樣子,身上一件袈裟價值500萬,像手錶和鑽石戒指,一直都是她的裝飾品。可以說皈依佛門後的日子,依然是多姿多彩,甚至更是登上綜藝節目大談兩性話題,尺度之大讓人唏噓。

曾經有位大學生提問是否觀看過A片?她淡定的回答到:「曾經看過,但是出價之後再也沒有看了,因為學到的不多,沒有一個對象可以去實踐。」當時為了驗證費貞綾的話,節目組找到了兩個猛男在她身邊熱舞,她一點不做作的往兩個人身上塞錢。更是聲稱自己與富商吃飯收到的金條和鑽石,坦然的說:「這些都是金主貴人,又不是陪睡覺。」

坦坦蕩蕩的樣子著實讓每個人佩服,沒有遮遮掩掩,什麼事情都擺在桌面上講,更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坦誠了曾經做小三的經歷,直白地說出了「搶」和「偷」的刺激,這是一種真實的心理,但是能有幾個人做到這樣的坦誠,後來因為看到對方的孩子,她及時止損回頭是岸。費貞綾的紅塵修法,一直備受爭議,但是她並沒有在意過這樣的想法。

骨子裡的善一直都在,對父母也是非常的孝順,常常跟寺院請假回到家中陪伴父母打麻將。雖然行為上不被眾人接受,但是在細節上她做到了很多人達不到的樣子。當時父親去世的時候,她帶著墨鏡留下了眼淚。有人指責她既然已經出家,不應該被七情六慾所左右,這個時候費貞綾回應道:「我是一個出家人,但是我也是一個人,就算是修行人,也有很多內在的不舍,和萬般的割捨不下。」

費貞綾後半的行為,很多人都不能夠理解,是因為她打破了傳統的束縛,突破了眾人心中的固有概念。就像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很多人不理解它是憑藉著什麼樣的勇氣,但是過程中的享受,和第一次的嘗試,是眾人無法剝奪的財富。費貞綾的作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能夠讓她做出這樣的選擇,應該是她與眾不同的思想。

結語

她的真實和坦蕩,非常的可愛讓人不討厭,對弟弟的扶持和幫助,做到了一個姐姐的本分,對待生活沒有任何的辜負,遵從本心逍遙自在。沒有盲從,也沒有違心的敷衍生活,斬獲「臺灣第一尼「的稱號。每個人的信仰不同,存在就是合理,雖然我們不能理解費貞綾的信仰,但是可以看到她是有多麼堅定。

相關焦點

  • 佛祖主題火鍋店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高雄這家佛祖主題火鍋店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卻不知全句是「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 如同進魔道」 ——道濟禪師(濟公活佛)【科普一小下】「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 如同進魔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流傳很廣,幾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學佛人貪口福吃肉的依據。
  • 皈依佛門仍喝酒吃肉,穿60萬袈裟,費玉清姐成人間寶藏活得瀟灑
    費玉清一邊唱著最聖潔的歌,一邊開著最快的車,無愧人間寶藏汙妖王的稱號,然而費玉清的「汙」在他的姐姐恆述法師費貞綾面前,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費貞綾在皈依佛門之前曾紅極一時,素有「東方維納斯」之稱。雖然她行事大膽,香豔往事令人津津樂道,卻是一位好姐姐。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的後半句是什麼?
    ,佛祖心中留。 ----濟公活佛 請看好:前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後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全文你知道嗎?
    點擊肖慧者,輕鬆關注看更多濟公活佛破帽破扇破鞋,貌似瘋顛,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但確是一位學問淵博
  • 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 如同進魔道.
    ——道濟禪師(濟公)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流傳很廣,幾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學佛人貪口福吃肉的依據。若見學佛人吃素,則說何必執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種觀點混淆了聖凡、性德和修德,是執理廢事的邪見。
  • 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什麼意思?精華全在下半句!
    關於戒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而且是這句俗語的精華所在。但是因為很少有人知道下半句,所以人們常常會對這句俗語產生誤解,認為出家人破戒算不上什麼大事,只要結果是好的,過程如何並不重要。事實上卻並非如此,至於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我們繼續往下看。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 「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後面兩句話著實嚇人!(人人必知)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 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後面兩句話你知道嗎
    濟公(資料圖)                                                                            文:雲禪  濟公和尚吃肉的因緣,「酒肉穿腸過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濟公活佛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濟公活佛           請看好:前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後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千萬別忘記後面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首先,此話是道濟禪師所云,可是,悲哀就悲哀在人們忘記了後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流傳很廣,幾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學佛人貪口福吃肉的依據,藉口。若見學佛人吃素,則說何必執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種觀點混淆了聖凡、性德和修德,是執理廢事的邪見。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來由,本是一個悲壯的典故。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別高興太早,後兩句才是精髓所在
    此時的濟公言行叵測、難耐坐禪、不喜念經、嗜好酒肉且衣衫襤褸,每天沉浮於市井之中,但卻常行救死扶傷之事,給人的感覺總是瘋瘋癲癲的,因此也被稱為「濟顛和尚」。 相信,80後的小夥伴們對於遊本昌飾演的《濟公》一定是印象頗深。這部劇中所塑造的濟公形象也是非常深入人心的,劇中的他時常喝酒吃肉,穿著邋裡邋遢,其行為也是幾近癲狂。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遊客香火錢最終去哪了?看完就懂了
    除了寺廟和僧人的日常開銷外,功德箱裡的香火錢也被用來進行寺廟裡的慈善活動,通過慈善活動,宣揚佛祖「普度眾生」的思想。另外就是進行一些法規活動,這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動,宣講佛法,是佛教的特有活動,很能體現佛教的特點。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你可知道後面一句是什麼?
    【按】濟公活佛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流傳很廣,幾乎成了人們貪口福吃肉的依據。但是世人僅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卻不知濟公還有後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或者說「學我者下地獄,謗我者上天堂」,致使謬種流傳,遺害非淺。印光大師對妄學濟公吃肉喝酒的邪見斥之甚詳,下面摘錄幾段印祖開示,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除心中的疑惑。
  • 捋一捋「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的由來
    「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這句話在中國可謂婦孺皆知,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網上開始流傳所謂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後面兩句—「世人若學我,猶如進魔道」。為此還有兩個版本的來源,一個版本是那位鞋兒破,帽兒破的濟公和尚說的。另一個版本是明朝末年破山禪師阻止張獻忠屠殺村民,為救百姓時說的,或者某朝某代某僧人為救百姓被逼吃肉時說的。總之,這四句話的真相和來源眾說紛紜,所以今天試著捋一捋。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還有後半句,你卻不知道!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濟公活佛「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流傳甚廣,幾乎成為一般俗人和不知真正佛法的學佛人貪口福吃肉的藉口。山賊不好一口拒絕,於是拿出一些酒肉對禪師說:「和尚,我的條件很簡單,只要你吃了這些灑肉,我就放過這些人,決不食言。」眾人譁然!修行人飲酒食肉,開齋破戒,必被打入畜道成餓鬼,受無量苦。只見禪師拿起酒杯,氣定神閒地說:「我以酒代茶,以肉作菜,請。」說完一吃而盡,面不改色。山賊為之一驚,因有言在先,只好放過所有的人。
  • 嘉偉的世界:酒肉穿腸過
    所謂燈影裡快意人生,交盞間滴酒不留。大塊肉,大杯酒,成為他們享受生活的信條。而當這些食肉者與素食主義者在飯桌上相遇的時候,鍾意肉的朋友,總喜歡用「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流傳甚廣的說話,來勸說那些偏愛素食的朋友——何必執著。
  • 豔星剃頭當尼姑,卻穿金戴銀,還有帥氣男護法?人間女濟公,率性又自知......
    她認為佛自在心中,不必拘泥於一定要天天守著寺廟,吃齋念佛,清心寡欲。她不穿普通尼姑的粗布袈裟,每一件袈裟都是純手工定製,而且很多還是由日本高級裁縫獨家設計、鑲嵌珠寶,每件袈裟價值高達幾百萬新臺幣。據說恆述法師費貞綾光袈裟就有幾百件,可以一天穿一件,一年不帶重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