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這句話在中國可謂婦孺皆知,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網上開始流傳所謂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後面兩句—「世人若學我,猶如進魔道」。為此還有兩個版本的來源,一個版本是那位鞋兒破,帽兒破的濟公和尚說的。另一個版本是明朝末年破山禪師阻止張獻忠屠殺村民,為救百姓時說的,或者某朝某代某僧人為救百姓被逼吃肉時說的。總之,這四句話的真相和來源眾說紛紜,所以今天試著捋一捋。鞋兒破 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笑我瘋 笑我顛/酒肉穿腸過/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天南地北到處遊/佛祖在我心頭坐/走哇走 樂呀樂/哪裡有不平哪有我
(圖片來自QQ音樂)
隨著電視劇的熱播,加上朗朗上口的主題曲,人們很容易的將這兩句話和濟公和尚聯繫在一起。此外,比《濟公》更早的一部電影,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也出現過這兩句。
(圖片來自豆瓣)
並不是,目前查到最早的出處是來自元代吳昌齡的雜劇《花間四友東坡夢》:(東坡雲)牡丹。與那佛印把一杯酒者。(旦兒應雲)師父滿飲此杯。(正末雲)小娘子。貧僧葷酒不用。(旦兒雲)那師父葷酒皆不用。(東坡雲)吾兄差矣。溪河楊柳影,不礙小舟行。佛在心頭坐,酒肉穿腸過。只管吃,怕怎麼?(正末雲)既如此,貧僧開酒不開葷。(東坡雲)不怕他不一樁樁開將來。(旦兒雲)師父滿飲此杯。(正末雲)貧僧告酒了。
這段是蘇東坡在勸佛印喝酒吃肉,只是在後世的流傳過程中,句子順序有了改動,但極有可能是這句話最早的出處。
以上這些版本中都沒有「世人若學我,猶如進魔道」。這兩句什麼時候出現的?追溯起來很困難,沒有找到源頭,也沒在任何古典文學中找到。只有在網上見過,因此很有可能是網絡興起後出現的。然而,在搜索過程中發現,某網紅堪布也曾解說過:現在許多人喜歡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濟公和尚的這句話,往往被他們拿來當擋箭牌,成為可以肆意吃肉喝酒的「鐵證」。實際上世人僅知有前兩句,卻不知濟公還有後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從而以訛傳訛,誤導了無量迷茫眾生。
不知堪布是在哪裡看到或者聽到的。但是以堪布自帶的光環和流量,不引出處,未經考證就認為來自濟公和尚,算不算以訛傳訛,誤導了無量迷茫眾生呢?「道濟禪師,乃大神通聖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顯不思議事。其飲酒食肉者,乃遮掩其聖人之德,欲令愚人見其顛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則彼便不能在世間住矣。凡佛菩薩現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絕不顯神通。若顯神通,便不能在世間住。唯現作顛狂者,顯則無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飲酒食肉也。世間善人,尚不飲酒食肉,況為佛弟子,要教化眾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則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飲酒食肉不可學。彼吃了死的,會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樣的肉,何可學彼吃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裝金。能將無數大木,從井裡運來,汝喝了酒,把井水也運不出來,何可學他。濟公傳有幾種,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雲有八本,多後人敷衍之文。醉菩提之若文若義均好,所敘之事,乃當日實事。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學,便是妄毀,妄學則決定要墮地獄,妄毀則是以凡夫之知見,測度神通聖人,亦屬罪過,比之學者,尚輕之多多矣。見其不可思議處,當生敬信。見其飲酒食肉處,絕不肯學,則得益不受損矣。祈洞察是幸。」《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復龐契貞書》
網上廣為流傳的一個版本是破山禪師制止張獻忠屠蜀,張獻忠說只要和尚喝酒吃肉,我便不殺。破山禪師為救眾生,便破戒喝酒吃肉,同時道出了: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
本來以為也只是網絡謠傳,但沒想到這個段子從清朝就開始有了。
比如清代的梁紹壬寫了一本《兩般秋雨盦隨筆》,其中有個《和尚破葷》的故事:
張獻忠攻渝,見破山和尚,強之食肉。師曰:公不屠城,我便開戒。獻忠允之。師乃食肉,說偈曰:酒肉穿腸過,佛在當中做。是大功德,大作用。然而,這個說法不太靠譜。
因為破山禪師可能從未見過張獻忠。在胡昌建的《清初破山禪師事略》一文中說到:
世傳張獻忠屠蜀,而破山又有開戒止殺一舉,不詳其情者以訛傳訛,附會至張氏,而破山實未與張謀面(6)。誤載此事之文獻,有戴笠《懷陵流寇始終錄》第十八卷、吳偉業《綏寇紀略》第十七卷、張元賡《張氏卮言》、彭遵泗《蜀碧》第三卷、嘉慶《梁山縣誌》、乾隆《石柱廳志》等。《巴縣誌》則附會至張氏義子孫可望之身,謬莫大矣。綜上所述,破山禪師確有因拯救百姓而被逼吃肉之事,但沒有喝酒,也並非被張獻忠所逼,更沒有任何禪師當時說過「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這句話的記載。禪師說的是:公不殺人,我便食肉。
所以,這句話和破山禪師也沒有關係。
總的來說,我認為濟公和尚和破山禪師都沒說過「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此二句最早出自元代雜劇,後多在故事戲劇中出現。原句後面也沒有「世人若學佛,猶如進魔道」,多是近些年來逐漸形成流傳開的。
最後,人們常說,佛教是門慧學,佛教不是迷信,是破除迷信,那麼謠言就應該止於智者。更不應該將一些無中生有的東西強加給祖師大德們。雖然流傳這句話的發心是好的,告訴大家不要破戒,提倡素食,以及隨意模仿,但不應該用謊言來實現教化,否則當謊言被拆穿時,教化也就成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