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瀾漫筆 | 漢中行(二):走褒斜古道,感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2020-12-24 澎湃新聞

山瀾漫筆 | 漢中行(二):走褒斜古道,感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2020-12-12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喻山瀾 中國市場監管報 收錄於話題#厚重歷史 文化瑰寶2個

有一個成語叫聲東擊西,人們耳熟能詳。另有一個典故說的也是聲東擊西的意思,同樣也是成語,相信人人能說會用,它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個典故與韓信有關,與漢中有關。

明修棧道的故事就發生在漢中市區以北十多公裡的古褒斜道,今名石門棧道。

石門棧道迎賓鑼鼓敲起來

這是不能不去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如今,不少名山大川都興起一股修棧道之風,在懸崖峭壁之上下功夫,特別是修建玻璃棧道,以此吸引遊客。但你可知道,棧道的「祖宗」在漢中,首屈一指的是古褒斜道、陳倉道……

漢中位於秦嶺以南、大巴山以北,群山環饒,是塊不大的平地,古時交通極為不便。春秋戰國時期,先人們在此修築起幾條棧道。漢中往北分別有4條,從東到西分別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和陳倉道。這些綿延在群山之中的棧道,條條都有二三百公裡,沒有一二十天不可能走到棧道的盡頭。

其中,褒斜道最為有名。原因有二,一是中國第一美女褒姒的故鄉就在褒斜道的南口,亦即靠近漢中市區的地方,二是褒斜道相對好走些,故走的人較多。後來劉邦去世400多年後魏軍伐蜀,鍾會率大軍走的就是褒斜道,也就是《三國演義》中所說的「斜谷」。

當年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同時把秦朝都城鹹陽所在的關中地區劃作三部分,分給秦朝的降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把守。項羽的真實目的,是把劉邦「關」在漢中,讓他去偏遠的蜀地混,想向東北發展敵兵重重。劉邦表面上服從領導安排,帶兵開往南鄭,並且接受張良的計策,把走過的棧道放了一把火。燒毀棧道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防禦,另一方面是為了迷惑項羽,使其鬆懈對自己的戒備:劉邦認慫了,不會再回關中攪局。

但俗話說得好,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劉邦心比天高,並非池中物,哪會偏安蜀中一隅?到了南鄭,他秣馬厲兵,僅停留4個月,就準備殺回關中。於是,剛被拜為大將的韓信派出少部分士兵去修復被燒毀的褒斜道,暗中卻和劉邦統率大軍,悄悄往西進入陳倉道,神不知鬼不覺地翻越秦嶺,突降大散關,打敗雍王章邯,駐守關中東部的司馬欣和北部的董翳也相繼投降,劉邦全部佔領號稱三秦的關中地區,為以後建立漢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經過。這是韓信的智慧,千百年來軍事迷們一直對此津津樂道。

東漢時,褒斜道南口附近因鑿出一個大石洞,長近20米,寬4米多,洞內可以行車,故此洞被稱為石門,據此成為世界上第一條「公路隧道」。

「天下第一」的石門

如今的石門棧道成了4A景區。不過,這已經不是古棧道。50年前,當地為了修建石門水電站,在褒河上築起大壩,古棧道全部被淹。如今的石門棧道,是在原棧道位置抬高70米而修築的,用於發展旅遊事業。

11月下旬,記者行走在石門棧道上,看著遠方的崇山峻岭,耳畔仿佛一片金戈鐵馬之聲。

此時,因水電站在維修,庫中之水盡放。遊人走在石門棧道上,已經看不到清清褒河河水。棧道旁每隔二三十米,就插著一面「漢」旗,仿佛這裡仍然是漢家的天下。

既然棧道的「祖宗」在漢中,修建旅遊用途的石門棧道時在普及棧道知識方面下了功夫,沿途複製了7種棧道形式,如依坡搭架式、平梁立柱式、石積式、斜撐式和多層平梁加棚蓋式。遊人行走其中,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並且展開想像的翅膀,回憶當年「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火熱場面。

原標題:《山瀾漫筆 | 漢中行(二):走褒斜古道,感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山瀾漫筆 | 漢中行(六):走進「天下第一武侯祠」
    山瀾漫筆 | 漢中行(六):走進「天下第一武侯祠」 2021-01-09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瀾漫筆|漢中行(一):探訪漢族、漢語、漢文化稱謂的來歷
    同時,這裡也是主要的三國故地,諸葛亮曾經在此屯兵八年,五次北伐曹魏,死後也葬於漢中定軍山下。今年11月,利用休假之機,我前往陝西,走進漢中,探訪這塊神奇的土地。幾十年間,我常常在成都與北京兩地之間穿行,不管是走原來的寶成線,還是如今乘坐動車,都要經過漢中,卻從未在此駐足。所以從漢中高鐵車站下車時,我十分興奮。
  • 幾位外地遊客來寶雞,想看看「暗度陳倉」在哪?我是這樣回答的!
    故事的主人公是劉邦,他得了韓信的計謀,在與項羽的楚漢相爭中,使出奇招,從漢中進入關中,為以後奪取天下,打下了基礎。從此,「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成了古代一種非常規的用兵法則,是一種軍事謀略,在歷史上曾有許多非常成功的戰例。
  •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整理 | 慄子姐我們是水滴字典,公眾號:shuidizidian從小就常聽說「明修棧道
  • 山瀾漫筆 | 「叛變」的高院副院長、銀行行長與詐騙犯
    山瀾漫筆 | 「叛變」的高院副院長、銀行行長與詐騙犯 2020-12-23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琅琊榜中的三十六計:暗度陳倉
    暗度陳倉出自兵法三十六計中的敵戰計第二計,原文是「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指正面佯動用以迷惑敵人,而從側面乘虛而入,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琅琊榜》中,梅長蘇就是充分利用了暗度陳倉之計,才巧妙地幫助靖王奪得皇位。
  • 說不盡的兩漢故事,道不完的三國風情——漢中
    尤其是每年三月份,上百萬畝油菜花盛開的漢中,擁有中國最美的油菜花海,在這裡你還可以感受說不盡的兩漢故事,道不完的三國風情,還可以品嘗到當地有名的特色美食。 強漢發跡於漢中,與盛唐並稱於世,也都定都於長安,擁有幅員遼闊的疆域,經濟繁榮,文化發達。
  • 劉邦「暗度陳倉」,章邯真的沒有想到嗎?其實真相併不簡單
    劉邦「暗度陳倉」,章邯真的沒有想到?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說起暗度陳倉,很多人常常有這樣一種印象,那就是,章邯看到劉邦派出樊噲在通往關中的主道上修棧道,就覺得劉邦會從這裡出兵,於是他就趕緊派人在相關地區防守,結果卻沒有想到劉邦偷偷繞小道從陳倉出兵。
  • 暗度陳倉是寶雞,文理學院是本科,鳳翔師範學校很可惜
    在楚漢之爭時期,話說劉邦採用韓信的計策,表面上聲勢浩大的修築棧道,其實部隊已經偷偷的從漢中開拔出來了,從而迷惑了對方,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這個成語大家也都猜出來了,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暗度陳倉成語講完了,謎底大家也都應該知道了,就是「暗度陳倉」。這也告訴了大家寶雞歷史上就叫陳倉,多麼的富有詩意和具有歷史的厚重感。
  • 「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的漢中,這些景點是你打卡的最佳選擇
    這個地方就是漢中。漢中北倚秦嶺,南倚巴山,是一個肥沃的盆地,自古就被稱為「天府之國」和「魚米之鄉」。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的源頭就是漢中。漢中歷史文化悠久,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的美譽。漢中以』兩漢三國』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遺存馳名中外。
  • 其實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合攏進度大大提前!
    從2222年前的劉邦和韓信開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誰誰家最拿手的好戲之一。果然,這套劇本居然又用在了洞洞3的建設節奏上。
  • 天漢——漢中
    它包括漢代的《石門》、《君開通褒斜道碑》、《玉盆》等摩崖,曹魏時期的的《李苞通閣道題名》摩崖,南宋時期的《晏袤釋鄐君開通褒斜道》、《山河堰落成記》等摩崖。這些摩崖石刻早於唐宋時期就極負盛名,是歷代考古家、書法家所推崇,譽滿全國。2.拜將壇拜將壇亦稱拜將臺,南環中路南側有南北兩座土臺組成,臺高3米多,面積為7840平方米。
  • 「百花」行走在青泥古道
    行走在青泥古道楊豔輝在隴南古河池大地的西南部,長龍似的盤踞著一條古道,它就是隴蜀道——青泥古道。青泥古道,素有「秦隴屏障,巴蜀咽喉」的美譽,早在公元前206年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而聞名;又有詩仙李太白的「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的讚嘆;還有詩聖子美行走至此的不朽之作……思緒穿越到公元759年深秋,在秦州旅住三個月的杜甫一家,陷入了無衣裹身、無米可炊的困境。同谷一位官友聽聞,發出邀請。詩人興致前往。抵達之時,卻官邸緊鎖,衙門緊閉,朋友失去聯繫。
  • 韓信可以暗度陳倉,諸葛亮為何攻不下陳倉?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被使用頻率非常高,眾人皆認定其典故出於西漢時期,韓信所策劃的一次軍事事件。但事實上,就目前現存的漢朝史書記載來說,並沒有明確的語句提到過此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廣為流傳,除了韓信還與諸葛亮有關。當年諸葛亮也曾經試圖攻下陳倉,只是最終失敗而歸。
  • 年輕時受胯下之辱,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圍繞這位名將的成語知道嗎
    現在意思指的是將自己的後路全部堵死,這樣才有可能讓自己重獲新生,獲得新的東西;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是他率領大軍在進入中原之前採取的方法,在明面上派士兵修理棧道,自己卻帶領著大軍從陳倉出來,避過所有人的耳目。現在意思是明面上做的一套,暗地裡做的又是另外一套。歡迎小夥伴們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統統告訴我,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