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的歷史:古代貨幣多種多樣,那古人出國怎麼兌換

2020-12-24 大白讀史

在當今這個物質橫流的世界裡,我們除了最愛我們的家人以外,我想絕大多數的人和大白一樣都是個俗人,對那個紅板板的鈔票的誘惑力是抵擋不住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我們國家的錢幣是如何而來,還有如何發展的。

我們都知道,對於現在的漢字來說,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數都和貝有關,沒錯,我們古代的錢幣,從一開始就是與貝殼有關的。

在原始社會裡我們實行以物換物,就類似於我們現在的跳蚤市場一樣,當前現在的跳蚤市場也有一些是用錢買的。在古時候,人們還是很純潔的,只是用自己多餘的東西去換那些對自己有用但是自己沒有東西的。

我在想,為什麼這麼好的購物方式沒有流傳下來,如果這種購物方式流傳下來的話,那簡直是最最快樂的事情了,不用每天工作到頭禿了。但是轉念一想,可能也是為了社會的發展吧,畢竟,如果這種方式流傳下來的話,可能就是一個國家的衰落了吧。

這個時候還是我們說的原始的自然貨幣,因為都是用海貝嘛,這個是大自然的產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海貝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了,於是神通廣大,富有智慧的高級動物,沒錯,就是我們人類自己,就開始自己製作海貝,當然這個時候就不能叫做海貝了,因為是用銅製作的,所以就叫做銅幣。

一定有人要問了,銅那麼值錢,那個時候這麼富有的嗎?就用銅來製作錢幣了,其實古代的時候,對於銅的看法應該就像現在對於鐵的看法是一樣的,就是那個時候的銅還是比較豐富的,雖然那個時候把銅當作金子來看,古代的銅又稱為金,或者吉金之類的。所以,從海貝到銅幣就是自然的貨幣到人為貨幣的一種轉變。

我們知道,那個時候,雖然是有一個名義上的統治者的,但是各個地方都是分散管理的。每個地區的統治者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所以,那個時候的貨幣也是比較雜亂的,因為每個地方生產的貨幣都是不一樣的,要不然也不會以後的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不僅統一度量衡,還統一貨幣了。

春秋戰國時期,也是各個諸侯國分裂的時期,所以這個時候不僅各國的貨幣不同,一個諸侯國內不同地區的貨幣也不相同。就比如,趙國的鏟幣、齊國的刀幣、秦國的圓形方孔錢、楚國的蟻鼻錢。

趙國的鏟幣,又稱為布幣。而且鏟幣是一個統稱,它還分為三種不同的布幣。即可分原始布、空首布、平首布三種類型。

而由於造型不同,這些貨幣也有不同的名字。原始布是一種類似於一種農具鏟的東西。它可以分為大型的原始布,多用於商代,中型的原始布,多用於西周。小型原始布,多用於西周的末期。從他的名字也可以看出,它是根據製作的大小來命名的。

空手布也一樣,造型不同,名字不同,但是不是根據體積,而是樣子。它大多都是由原始布演變而來,鑄造規整,比較長,體力比較小,中間是空的,在她的正面和背都有三道豎紋,錢正面多鑄造文字,主要有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聳肩尖足空首布三種類型。平首布體型較小,是長方形,錢面中間,多有一道豎紋,豎紋兩邊鑄造地名與幣值單位,背部多大多沒有紋路。

按照錢的體積和造型可分為以下幾種:弧襠方足布、銳角方足布(異形平首布)、聳肩尖足布、圓肩圓足布、圓足三孔布、平襠方足布。

看到刀幣我們就能知道這是一種類似於刀的造型的貨幣。齊刀比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稱,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圓環,面、背有文字或飾紋。這就是齊國的刀幣。

楚國的蟻鼻錢,為啥叫蟻鼻錢呢?因為這個錢的形制就像一隻螞蟻在人的鼻子尖上一樣,所以就叫蟻鼻錢。他還有很多的別稱,如鬼臉錢、蟻鼻錢、蚆殼、骷髏牌、瓜子金、拉拉子等等。而且這種貨幣後人能仿造的是非常少的,所以現在的價格也是比較高的。由於楚國的經濟實力不咋地,所以他就直接按照商代的銅幣去仿造的,和商代的銅幣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秦代秦始皇統一六國,為了加強統治,他也把貨幣進行了統一,秦代大多都是圓形方孔的貨幣。這也是我國貨幣從雜亂狀態到規範的一個歷史性的轉變。而且這個方孔錢也不是隨便鑄造的,傳說,方孔錢是響應了古時候天圓地方的一種說法。

就是說,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就這樣鑄造了。還有就是這樣的造型比較便於攜帶,就串個繩就能帶一大把。這一點相比於現在的硬幣來說,聽起來的確是不錯的。還有人說,這樣鑄造其實也有做人的道理在裡面,方孔錢外圓內方,就是說人也應該這樣,做事應該圓滑一點,不能一成不變,老土呆板。但是一定要不忘初心,內心一定要正直,不能像外邊一樣。這麼說,好像挺有道理。

有人肯定還有疑問,就是在還沒有統一之前,每個諸侯國之間的錢幣都是不同的,價值,形狀啥的都不一樣,那麼他們又是如何進行流通的呢?難道就像現在我們出國一樣?在出國之前要把錢幣換成哪個國家的貨幣,這麼麻煩的嗎?

其實是沒有那麼的麻煩的,他們也可以進行兌換,但是也沒有必要,因為無論是哪個諸侯國的錢,都是可以進行共用的,就是各個諸侯國都是承認的,所以就不用那麼的麻煩的去拿去兌換了。

另外,無論是哪個諸侯國都是需要去其他的諸侯國去購買東西的,所以是那個諸侯國的貨幣,就去哪個諸侯國去買他們東西,就比如楚國人去齊國買東西,用的是楚國的貨幣,等到齊國人想要買東西的時候,就去楚國用楚國的貨幣進行購買就可以了。

所以貨幣流通的情況就解決了。

貨幣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文明的發展,通過對古代貨幣流通和管理的考證,我們也在不斷學習著古人的智慧。

相關焦點

  • 美國貨幣叫美金,日本貨幣叫日元,那老外是怎麼稱呼人民幣的呢?
    文:二三隨著中國經濟能力的上漲,和中國人強大的消費能力,也讓中國人成為各個國家眼中的「寶貝」,當然還帶來一種現象,那就是外國人對中國錢幣也越來越熟悉,甚至有很多外國人,非常執迷於收藏人民幣。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出國旅行也不再困難。出國旅行時,除了準備護照,最重要的是兌換貨幣,因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沒有像我們這樣方便的行動支付方式。因此,將國人出境旅遊人民幣兌換成外幣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並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能獨立印製鈔票。
  • 從「白俄羅斯中國古代貨幣展」說起
    原創 沈金博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文│沈金博2019年8月2日,一場名為《神奇的東方古代貨幣——白銀與紙張》展覽,在白俄羅斯共和國首都明斯克的國家歷史博物館9號展廳正式對外展出。
  • 統一幣制,古代日本以金銀銅做錢幣的時代來了~——日本貨幣3
    上文提要:自「渡來錢」和「私鑄錢」進入日本社會生活而後,日本多用中國「渡唐錢」、宋、明錢及各類仿製錢幣,自身方孔圓錢的鑄造遂停頓約五百年左右,為貨幣史一奇異觀象。隨後,幕府和大領主開始研製獨立幣制的建立!大家好,接上文,由衣醬將繼續為大家介紹日本貨幣的發展和沿革。
  • 古代用銀子作為交易貨幣,那碎銀子怎麼用,找零不會不方便嗎?
    但是古人沒有我們那麼幸運。他們沒有這麼先進的技術支援。外出時通常帶著錢袋,錢袋裡有硬幣、銀條等。特別是銀片,銀片一般大小不同。上面沒有標明明確的金額。那人們是怎麼使用的呢,特別是找零的時候,你不覺得不方便嗎?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古代的銀幣雕塑。第一,銀礦開採後要變成貨幣流通。要用錫錠鑄造。銀錠分為很多種。
  • 古人云「腰纏萬貫」,在古代十萬貫在當今時代會值多少錢
    大家都知道古錢一般中間是有孔的,古人會把一串銅錢用繩子串起來,串銅錢的繩索,每一千文為一貫或者一吊。那麼十萬貫在古代到底是個什麼數目,與現在相比又是什麼概念呢? 古人說的「腰纏萬貫」怎麼理解
  • 古人常說「腰纏萬貫」,古代的「十萬貫」,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大家都知道古錢一般中間是有孔的,古人會把一串銅錢用繩子串起來,串銅錢的繩索,每一千文為一貫或者一吊。那麼一萬貫在古代到底是個什麼數目,與現在相比又是什麼概念呢?古人說的「腰纏萬貫」怎麼理解腰纏指隨身攜帶的財物;貫舊時用繩索穿錢,每一千文為一貫,比喻錢財極多。由於所處的年代不同一文錢的價值也不相同,萬貫相當於現在多少錢不好說,基本相當於現在的千萬級富翁吧。
  • 一分鐘,看透我國古代錢幣發展脈絡
    我國鑄造錢幣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述到商周時期,數千年的時間裡留下了數以萬計的錢幣種類,讓一些剛入局的泉友望而生畏,有沒有一種方式能快速理清歷朝歷代的錢幣發展脈絡呢?以下內容是文瀚樂拍依據個人理解歸納的結果,只針對銅錢,僅供參考。
  • 貝殼既然是古代貨幣,古人為何不去海邊多撿些?網友:想多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所了解,我國貨幣制度的發展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也就是夏商周時期,當時人類文明雖然落後,但古人卻憑藉著智慧開始使用一種特殊貝殼作為有價交換物,他們將這些貝殼用繩子串聯起來,帶在腰間進行商品交換,這就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貨幣。
  • 那就看文了解歷史,中國的錢幣
    今天寫點什麼呢,就寫點錢幣吧。下面圖片是旅遊到天津楊柳青古鎮所拍攝的地面錢幣圖片,也帶大家了解下古代錢幣。看到這的小夥伴們是不是打算在家裡翻箱倒櫃,看能不能找到一枚此類古錢幣。明初推行紙鈔為主的貨幣流通制度,使用大明通行寶鈔,銅錢鑄禁無常。朱棣即位後,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舉措。出於外交和對外貿易的需要,永樂六年(1408年)開鑄永樂通寶錢,永樂九年又差官於浙江、江西、廣東、福建四布政司鑄永樂通寶錢,用於對外貿易和賞賜。
  • 古人用金幣銀幣買賣過東西嗎(《透過幣孔看歷史》之系列)
    據說,世界上的文明古國,在歷史上似乎都曾使用過金幣或銀幣作為流通貨幣,那麼中國歷史上究竟什麼時候用過金幣或銀幣來買賣商品呢?用黃金作為貨幣,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據可考,「爰」可以看作是最早的黃金貨幣。那麼,漢代有沒有黃金貨幣呢?如果有,那它又是什麼樣的形制呢?關於漢代黃金貨幣的形制,在漢武帝以前,沒有確切記述。根據史料記載,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廢半兩錢,鑄「五銖」錢,各郡國都可以鑄造。
  • 壓勝錢是為何物,為何古人喜歡帶在身上?
    什麼是壓勝錢,對於一些對錢幣知識了解較少的朋友來說,回答這個問題可能有點難度,今天柴柴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喜歡貨幣文化的朋友做個介紹。我國古代的貨幣(特指金屬鑄幣)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正常流通的貨幣,就是一般等價物,用通俗的話講就是能花的錢;另一類是非正常流通的貨幣,不能花的錢,雖然鑄造成錢幣的形制,但卻不具備一般等價物的屬性。 這就是壓勝錢,壓勝錢不用於流通,主要用於避邪取吉。簡單的講,是指用於饋贈、玩賞、配飾、卜卦而鑄造的仿照錢幣形制的錢幣。
  • 北宋錢幣有哪些材質?怎樣辨別?
    北宋(960—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據考古研究發現,宋代錢幣種類繁多,北宋的錢幣主要有以下四種:銅錢為主,另有白銀,鐵錢以及改變歷史的紙幣「交子」。
  • 古代貝殼作為貨幣,為何窮人不撿貝殼來脫貧?古人的智慧讓人折服
    所以其實漢字的學習是相對更簡單的,因為你看看那個字的「模樣」,就算是不知道它是怎麼讀的,也能知道他大概是個什麼意思。比如「資、財、貨、貴、販」,我們看了它的字形之後,大概就能知道這些字跟貨物、財產有關係,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古人曾經以貝殼做貨幣。
  • 怎麼在韓國兌換錢幣?
    初到韓國一定要想的問題那可能便是錢幣兌換!
  • 絲路錢幣見證歐亞王朝更迭
    由於嚈噠本身沒有留下歷史記載,所以中外史籍對之有多種不同的譯稱和異譯。古希臘和亞美尼亞學者稱之為嚈帶夷粟陀。中國古代稱「滑國」。近代西方學者更多使用「白匈奴」一詞,以區別俗稱「紅匈奴」的寄多羅匈奴人。  嚈噠錢幣風格接近薩珊王朝,圖2所示即為一枚嚈噠王朝仿俾路斯式的銀幣。正面的王像頭戴盔帽,冠飾華麗,十分威武。背面也是祆教聖火壇及祭司圖案。
  • 宋朝的錢幣成了北魏的?初中生指出歷史教科書錯誤
    宋徽宗的宣和通寶怎麼「跑」到了北魏?今年暑假期間,顧則行翻看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地圖冊》(第一冊) 第19課時,發現了古錢幣照片與說明不太符合平日知識。暑假時,顧則行翻看《中國歷史地圖冊》(第一冊)的第41頁時,看到引用了兩枚古錢幣照片,文字標註為「北魏孝文帝時期的銅錢太和五銖和宣和通寶」。直覺告訴他,宣和通寶的「宣和」不是北魏孝文帝的年號,他立即上網查了宋徽宗、北魏孝文帝的年號,同時還查閱了其他古錢幣書籍,確認「宣和通寶」是宋徽宗時期所造。
  • 古琉球王國的貨幣賞析
    此後,不斷有華人遷徙進入琉球地區,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思想文化逐漸在琉球傳播,對古代琉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琉球古代錢幣同樣與中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一脈相承,深受中國古代貨幣文化的影響。現今的琉球群島琉球群島位於東中國海上,包括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衝繩諸島和先島諸島,共有大小島嶼60多個。
  • 怎麼在韓國兌換錢幣?
    初到韓國一定要想的問題那可能便是錢幣兌換!|NO.1|韓元面值貨幣已經成為一種物質和符號的附屬物,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韓國流通的貨幣單位為「?」,漢字寫作「圓」或「元」,拼音以「WON」表示。有時候亦沿用舊稱「円」。
  • 兌換外匯怎麼賺錢?
    有過出國旅遊或是出國留學經驗的人,對於兌換外匯一定不陌生,但你知道兌換外匯還能賺錢嗎?隱藏的技巧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下吧。 兌換外匯按照需要的量進行兌換,很多家長總是習慣把一年的學費或生活費一次性地寄給子女,由於銀行的外匯牌價不斷變動,最好進行適量兌換匯款,有出國換匯需求的客戶一定要經常關注所需兌換外幣的走勢。
  • 埃及交還31枚中國古代錢幣,最早可追溯至西漢甚至戰國時期
    孩子們認知古幣,更多是在博物館,全國各地的綜合博物館內基本都有「古幣館」,北京還有個專業博物館——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這些地方都是幫助孩子們了解古幣的好地方。錢幣博物館錢幣博物館北京古代錢幣博物館位於北二環德勝門箭樓南側的真武廟內,主要展品集中在東西配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