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這部讓律師調侃道「半生所學,毀於一旦」,且意味著《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物權法》等九部法律同時廢止,《民法典》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呢?
這部將在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被稱作「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幾乎囊括了你自出生到讀書、到工作、到買房買車、到生兒育女、到分家析產、到安享晚年的一切大事小事。
接下來給你整理幾個最近比較熱的亮點:
1.多做家務多分錢
社會的發展,讓男女平等上了臺面,但是也出現一個現狀,老年人追求自由拒絕幫帶孩子,所以很多女性迫於家庭經濟原因,在婚後陷入生兒育女的牢籠之中,犧牲了自己的事業發展。
而這部分家庭女性,一旦離婚,往往會因為沒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來源,導致在爭取孩子撫養權上缺少底氣,生活經濟也變得很困難。
但是,《民法典》給予了家庭主婦和全職太太一把最強大的「尚方寶劍」!
《民法典》明確規定: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時,在離婚的時候,有權向另一方主張補償。
也就是說,全職太太在至少分到一般財產的基礎上,還會得到額外的賠償,爭取小孩撫養權也更有優勢。
所以,日後家庭主婦做家務的時候,要記得照片拍起來、視頻錄起來,還有時刻記錄孩子的學習生活事宜,保護好自己的權益!
2.其中人格權的編制,在保護公民的人格權利外,也為明星藝人更好地行使和保護人格權利提供了新的法治保障。
很多藝人、作家習慣使用筆名、藝名或網名。藝名為公眾所廣泛熟知,其影響力比本人的真實姓名往往要大得多。不少經紀公司為了防止藝人單飛,在經紀合同中約定藝名歸屬經紀公司所有,甚至將藝名申請註冊商標。如果藝人解約,藝人不能繼續使用自己成名已久的藝名,而經紀公司可以把這個藝名再轉給其他新藝人繼續使用。這確實引來很多粉絲的爭議。
即將生效的《民法典》規定,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的筆名、藝名、網名、譯名等,參照適用姓名權保護的有關規定。另規定包括姓名權在內的人格權不得放棄、轉讓。
相信民法典實施後,知名明星藝人再不必擔心自己的藝名因解約等情況被經紀公司拿走或被他人使用。
3.出軌方、家暴必處罰
最近,復工後首部上映的全新好萊塢巨製《信條》,上映以來收穫一眾好評,這是一部科幻動作題材的電影
在電影裡,反派安德烈以孩子為威脅,強行將凱特留在身邊。並且在生活中經常對她進行言語上的恐嚇、威脅。選擇間接傷害她的心靈,在凱特心裡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最後女主霸氣手撕家暴男。
這部電影對家暴行為進行譴責,並且鼓勵女性勇敢反對家暴。
近年來,家暴問題愈演愈烈,不僅是社會上家暴問題頻出,連娛樂圈裡也時常被曝出有明星被家暴。
比如前有偶像明星蔣勁夫家暴日本女友,後有美妝博主宇芽被前男友家暴。
由此可見,家暴不分階層學歷,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家暴的施暴者與受害者。
可是因為家暴的施暴者與受害者身份特殊,且多為情侶或夫妻關係,因此大多數家暴受害者都沒有勇氣曝光施暴者,很多人都是選擇默默承受。
不過!這種行為自《民法典》出臺以後,會被狠狠打擊!
因為《民法典》規定,在以下5種情況下,無過錯的一方可以向有過錯的另一方提出經濟賠償:(一)重婚;(二)與他人同居;(三)實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五)一方有重大過錯。
而出軌、家暴等行為,都可以被認定為「重大過錯」範疇內,所以無過錯方完全可以向不忠誠的另一半索求賠償。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家裡急需一本《民法典》呢?2021年就開始實施了,現在還不了解,實在太沒有法律意識了,這本百科全書以後就是我們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我們利益的法寶,因為還在過渡期,價格比較實惠,點下面連結28元就可以買回家了!額外還送一本法律常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