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追悼會上周總理致悼詞:不足六百字卻兩度哽咽失語

2020-12-24 中國網文化

周總理和陳毅出席萬隆會議歸國後在成都合影(1955年5月)

毛主席和陳毅在一起(1958年)(資料圖)

陳毅追悼會的前前後後

陳毅同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投身中國革命,不久即成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名將。全國解放後,他領導建設新上海;接著,在外交戰線上叱吒風雲,成為二十世紀國際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在陳毅同志光輝的一生中,這些無疑佔著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他還有著更加顯赫的一頁,「文化大革命」中他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黨為國直言無諱,充滿著浩然正氣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本文講述了1972年陳毅同志追悼會的前前後後,展現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一批昔日老戰友對陳毅的深情惜別,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老戰友們垂淚送別  朔風凜冽,大地冰封。夜色是這樣的黑,這樣的濃。忙了整整一天的周恩來,沿著狹窄的樓梯,一級一級走進地下甬道,轉進右面的房門,裡面就是301醫院的太平間。陳毅的遺體已經移至這裡。  說是房間,似乎稱為加寬的走廊更合適,不足十平方米的房間,三面是洞開的大門。朝西是雙開門,直通一條帶水泥稜條的坡梯,此時呼嘯的西北風卷著黃沙細土直灌而入,把擺滿坡梯兩旁的花圈上的輓聯、紙花吹得索索作響。  陳毅靜靜躺在風口,身上只蓋著一層白布床單。  周恩來清癯的面容凝聚著深沉的悲痛,他恭恭敬敬向陳毅的遺體三鞠躬,禮畢,徑直走到陳毅床邊,伸手掀起床單的一角,緩緩地摸了摸陳毅的手背,淚水潸然滾落。周恩來重新為陳毅拉平床單,動作輕緩、小心,床單蓋好後,又往裡掖了掖。  立在旁邊的張茜(註:陳毅夫人)嗚咽出聲,她握住周恩來伸來的右手,抽泣著說:「周總理,您要多保重身體啊!大姐也為您擔心。」  朱德總司令來了。他發著高燒,由人攙扶著走到陳毅遺體前,他老淚縱橫,嗚咽出聲,顫巍巍地將右手舉至帽簷,為一同舉紅旗上井岡的老戰友送行。到了病房,他仍然流著淚,沉痛地說:「陳毅同志好啊,他死得太早了!」  劉伯承元帥來了。人未進門,哭聲先至。他只恨自己雙目失明,不能最後再見一面老戰友的遺容。他執意走近床邊,俯下身去,雙手顫抖著從陳毅的面頰撫摸到胸部,嘴裡不斷哭喚著老戰友的名字,久久不肯離去。  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三位元帥分別是第二次、第三次來向遺體告別。依然痛哭失聲,淚如雨下。幾十年轉戰南北凝成的友誼刻骨銘心。  宋慶齡副主席熱淚盈眶,向陳毅的遺體敬重地鞠躬,她擁抱了張茜熱淚盈盈,慰語切切。  王震攜孫女為陳毅送終後,茶飯不思,寸步不離。當陳毅的遺體移上擔架,要轉送至301醫院太平間時,他自己用力抬起擔架的一頭。醫護人員和周圍同志顧念他年老體弱,竭力勸他別抬。他雙手攥緊擔架扶手哭喊著:「不要搶!陳老總的靈,我一定要扶。」  外交部代部長姬鵬飛一直陪坐在陳毅遺體旁。一批批外交部來參加遺體告別的同志,哭聲尤為痛切!陳毅的逝世,對他們太突然,因而打擊更大。陳毅拜會西哈努克親王后,陸續在醫院接待了幾批外賓,思路敏捷、談笑風生的神情,他們親眼目睹。陳毅外長轉至日壇醫院後,他們常悄悄打電話詢問病情,得到的答覆都是陳毅的身體很好,請放心!人們欣喜地期待著陳毅的身影重新出現在外交部……不料今天,一條素潔的床單,把他們與陳毅外長隔於兩個世界……

陳毅與張茜,攝於1949年夏(資料圖)

陳毅與張茜,攝於1971年5月2日(資料圖)

只要「優秀黨員」、「忠誠戰士」這兩句話就夠了

來靈堂告別的人何其多!有戰友朋友真誠的淚水,有惡人敵人冷冷的怯笑。一生磊落的陳毅元帥雙目緊閉、安然仰臥,他再不會感動也再不會激憤,然而,這一切又都強烈震動著周恩來的心。  望著桌上政治局委員一一圈閱的文件,周恩來沉重地嘆息一聲。按照文件上所定的規格:陳毅已不算黨和國家領導人,陳毅的追悼會由中央軍委出面組織。總政治部主任李德生主持追悼會,軍委副主席葉劍英致悼詞。政治局委員不一定出席,參加追悼會人數為500人。地點在八寶山。悼詞連頭帶尾600字,簡歷佔去一半篇幅。  對於悼詞,毛澤東圈去了「有功有過」四個字,這對周恩來是一個極大的安慰:現在的悼詞儘管對陳毅沒有作充分的評價,但是肯定了陳毅一生為人民服務的戰鬥精神。他若在天有靈,是會首肯的。況且悼詞張茜已經看了,她曾親口對周恩來說:我只要「優秀黨員」、「忠誠戰士」這兩句話就夠了!這是一位熟知丈夫情操的妻子。  對於追悼會的規模,政治局已通過,周恩來也無力改變了。他在政治局處於受攻擊、受挾制的地位,說話也無用。  只是,離追悼會的時間越近,周恩來的心情愈加沉重,這種低規模的追悼會,對為黨為人民奮鬥一生、為建立和建設新中國作出豐功偉績的陳毅,是太不公正了!10日下午3時,陳毅的追悼會將在八寶山烈士公墓舉行。中午12時,周恩來面前的飯菜幾乎沒動。往日寧靜的西花廳裡,一直響著周恩來沉重的長時間的踱步聲。  毛澤東說:「調車,我要去參加陳毅同志的追悼會。」  中南海,「遊泳池」  身穿淡黃色睡衣的毛澤東,在一側堆滿線裝書的臥床上輾轉不寧。他面色略顯憔悴,腮邊鬍鬚很長。1971年11月下旬,毛澤東曾患重病,經醫生全力搶救,方才脫離危險。一個半月來,他的身體一直沒有恢復元氣。雙腳嚴重浮腫,原先的布鞋、拖鞋一雙都穿不上,工作人員趕製了兩雙特別寬大的拖鞋,讓毛澤東穿著散散步。當然,因受健康狀況限制,他已經長久足不出戶,閉門謝客了。  臥室沒有日曆,床頭沒放手錶。自從8日圈發了陳毅追悼會文件後,沒有任何人提醒他,今天是10日,下午3時,陳毅追悼會將在八寶山舉行。中飯後,毛澤東照例午休,寬敞的臥室裡,寂靜無聲,只間或聽見他翻身的聲音。  突然,毛澤東緩緩坐起身,他摸索著穿上拖鞋,向進來的工作人員說:  「調車,我要去參加陳毅同志的追悼會。」說著,人向門口走去。  工作人員熟悉毛澤東主席的脾氣:一旦決定去做的事情,勸阻是無濟於事的。因此,有兩位抱大衣扶毛澤東上車,有一位快速撥通了西花廳的電話。  「遊泳池」打來的電話,像嚴冬颳起一陣東風,驅散了周恩來的滿臉陰雲,他立即撥通中央辦公廳的電話,聲音洪亮有力:  「我是周恩來,請馬上通知在京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務必出席陳毅同志追悼會;通知宋慶齡副主席的秘書,通知人大、政協、國防委員會,凡是提出參加陳毅同志追悼會要求的,都能去參加。」  「康矛召同志嗎?我是周恩來,請轉告西哈努克親王,如果他願意,請他出席陳毅外長追悼會,我們將有國家領導人出席。」  周恩來依據毛澤東參加陳毅追悼會的舉動,迅速作出了提高追悼會規格的決定,這既是周恩來真實感情的流露,也是他機敏過人的決斷。  擱下電話,周恩來的「大紅旗」風馳電掣,迅速超過毛澤東的專車。  周恩來趕到八寶山休息室,激動地通知張茜:毛主席要來。張茜聽後,雙淚長流。周恩來安慰道:「張茜,你要鎮靜些。」張茜忍住抽泣詢問:「毛主席他老人家為什麼要來啊?」周恩來慨然說:「他一定要來。井岡山上的戰友就是他了。」臨走時,他問在場的粟裕:「你是什麼時候到井岡山的?」粟裕回答:「我是和陳老總一起到的。」  不足600字的悼詞,周恩來兩次哽咽失語  待毛澤東走下車時,周恩來已用電話調來了十幾隻電熱爐;調來了新影廠的攝影師,報社、電臺的記者。頃刻之間,冷冷清清的禮堂內外,放電線的,掛聚光燈的,架攝影機的,人出人進,川流不息。  休息室裡,落座在沙發上的毛澤東,看見張茜進來,臉上顯出激動的神情,他兩手撐住沙發扶手,努力想站起來迎接。張茜快步上前扶住毛澤東,滿臉熱淚哽咽著問道:「主席,您怎麼也來了!」毛澤東淚流兩行,他握著張茜的手,話語格外緩慢、沉重:「我也來悼念陳毅同志嘛!陳毅同志是一個好同志。」  然後,毛澤東與後進來的四個孩子昊蘇、丹淮、小魯和姍姍一一握手,詢問了各人的工作單位和情況,最後深情勉勵:「要努力奮鬥喲!陳毅為中國革命、世界革命作出貢獻,立了大功勞的,這已經作了結論了嘛!」  孩子們離開後,西哈努克親王和莫尼克公主趕到了。毛澤東開始與西哈努克親王談話。  毛澤東停了一會兒,接著說:「陳毅同志是一個反對帝國主義的英勇戰士,在長期革命鬥爭中,是一個忠誠的愛國主義者。是給中國人民立了功的。他是我們黨的一個好黨員、好同志。他能團結人。他跟我吵過架,但我們在幾十年的相處中,一直合作得很好。」西哈努克親王頻頻點頭。  毛澤東看著西哈努克親王坦率地說:「我們家裡有時也發生吵架,吵架是難免的,你們家裡不也是常吵架嗎?但你們推翻朗諾反動集團是團結一致的……」

1959年10月,陳毅和葉劍英、賀龍、羅榮桓、聶榮臻、徐向前在天安門城樓上合影(資料圖)

在毛澤東與西哈努克親王繼續交談時,葉劍英輕輕走到周恩來身旁,遞過去幾頁稿紙,周恩來接到手中,不解地抬頭望望葉劍英,葉劍英拱手再三,未語而退。這樣,致悼詞者便由葉劍英換成了周恩來。

在毛澤東談話即將結束時,張茜真誠地請求說:「主席,您坐一下就回去吧!」毛澤東微微搖頭,說:「不,我也要參加追悼會,給我一個黑紗。」張茜忍著淚連連擺手:「那怎麼敢當呢!」毛澤東說:「你們把它套在我大衣的袖子上。」  張茜攙扶著毛澤東走進會場。毛澤東已經穿上那件銀灰色的大衣,衣袖上纏著一道寬寬的黑紗。會場內沒有奏哀樂的軍樂隊,只有一架破舊的留聲機。恐怕已是年久失修、唱針磨禿或唱片受損,放出的哀樂還夾雜著小刀刮玻璃似的「吱、吱」聲,一遍未完,戛然而止。這一切像鋼刀刺痛著禮堂內一百多位黨和國家、政府部門領導人和禮堂外越聚越多的悼念群眾。  周恩來站在陳毅遺像前致悼詞。他讀得緩慢、沉重,不足600字的悼詞,他曾兩次哽咽失語,幾乎讀不下去。這樣的感情失控,出現在素有超人毅力和克制力的周恩來身上,實屬罕見,陡然增添了會場裡的悲痛氣氛,硬壓在心底的嗚咽聲、抽泣聲頓時響成一片。  在鮮紅黨旗覆蓋下的陳毅骨灰盒前,毛澤東深深地三鞠躬。會場裡嗚咽之聲再次形成高潮,是為陳毅,也是為「文革」以來蒙受屈辱的所有同志。一個強烈的共同感慨在人們心頭共鳴:毛澤東主席沒有忘掉老幹部,顛倒了的黑白還有希望澄清。直聲滿天下的陳毅元帥,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  附:  在追悼陳毅同志大會上周恩來同志致悼詞(1972年1月10日)  新華社一九七二年一月十日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同志在追悼陳毅同志大會上致悼詞,全文如下:  我們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悼念陳毅同志。  陳毅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陳毅同志在病假期中,因患腸癌,治療無效,於一九七二年一月六日二十三時五十五分不幸逝世。終年七十一歲。  陳毅同志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二七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紅軍時期,歷任師長、軍長、江西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抗日戰爭時期,歷任新四軍一支隊司令員,新四軍代理軍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華中野戰軍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華東軍區兼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全國解放後,曾兼任上海市市長。  陳毅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是中國人民的忠誠戰士。幾十年來,陳毅同志在毛主席、黨中央的領導下,在長期革命戰爭中,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堅持戰鬥,堅持工作,努力為人民服務。  陳毅同志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老戰友,老同志,是我黨我軍的一大損失。我們沉痛地悼念陳毅同志,要學習陳毅同志的革命精神,化悲痛為力量,在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在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指引下,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為完成國際國內新的戰鬥任務,爭取新的更大的勝利而奮鬥。  陳毅同志安息吧!  《人民日報》〔1972年01月11日第一版〕(本文摘自《陳毅元帥的最後歲月》,鐵竹偉 著,解放軍文藝出版社)來源:人民網

中國網文化轉載本文只以信息傳播為目的,不代表認同其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陳毅病逝,毛主席穿著睡袍參加追悼會,周總理讀悼詞幾度哽咽失語
    在特殊的時期下,高級領導幹部,因規定無法參加陳毅同志的追悼會,就連周總理也無力改變現狀......第二天,宋慶齡、西哈努克親王和一些民主人士請求參加陳毅同志的追悼會。周總理、葉劍英等黨政軍領導人也迫切希望能參加陳毅的追悼會,送陳毅同志最後一程。據《陳毅元帥》中記載:「毛主席籤發中央送審的文件時,獲悉了陳毅逝世的消息。主席對此感到十分悲痛,一個人看著陳毅元帥追悼會的文件,流下了眼淚。
  • 周總理的追悼會,毛主席親自審查追悼詞,還為悼詞加了3個字!
    在周總理長達26年的總理生涯當中,可謂是新中國的大管家, 無論是經濟、外交、國防、科技等各個方面都是周總理在負責。作為國家的總理,周恩來一直維護著毛主席和黨中央的領導作用,對於新中國的發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哪怕是在1972年時,周總理被診斷出身患癌症,可是這時候周總理依舊對於國家事物非常的重視,堅持帶病工作。
  • 陳毅的真正死因,竟然是因為一個上將從中作梗
    :「陳毅是個好同志。」當時,陳老總是跟林彪鬥爭最堅決的,因此黃永勝早就對他懷恨在心,就在電話裡說了八個字:「哪裡來的,回哪裡去。」到10月份,陳老總的腹痛越來越嚴重,夫人張茜只好給周恩來寫信,請總理安排回京治療。有周恩來出面,黃永勝不敢再反對,但在安排陳老總住院的時候,卻又從中作梗。
  • 鄧小平參加彭德懷追悼會,短短幾句悼詞,讓家人當場落淚!
    彭德懷是解放軍第一猛帥,打硬仗,打狠仗,打得美國第一次在沒有勝利的停戰書上簽了字。他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輩革命家、軍事家,也是解放軍「十大元帥」之一。彭德懷1989年出生於貧苦家庭,後投身參加革命。一生功勳卓著,領導過大大小小無數戰役,為中國革命事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
  • 【青知識】悼詞應該怎麼寫?
    短短百餘字的悼詞,引發網友感嘆「漢字的美與憂傷」,更有人評論道:「其文大雅、其辭細琢、其意雋永、其情戚戚」。 悼詞全文如下: 黯悉李資政辭世,不勝惋悼,哀傷難捨。 資政是世罕其匹、東西一合的歷史巨人,篤志結領民心民智,實現有序、自由、公平和仁惠的社會。資政一生果敢磊烈、持守相本、風度莊嚴、平易近人。
  • 總理逝世,毛主席痛哭、朱老總敬禮!那一刻,他們的心該有多痛?
    總理的追悼會在1976年1月15日下午召開。在這之前,輪椅,氧氣袋,一切搶救的措施都準備好了,準備主席去參加追悼會。14日的晚上,早已病重的主席,身體又多次出現反覆,他根本坐不起來,更不用說是站立了。  小孟打電話請示汪東興:總理追悼會的事,要不要告訴主席參加?汪東興回答說:「政治局未發出通知請主席參加追悼會,你們就不要問主席參加不參加了。」
  • 1976年1月,偉人為何沒參加總理追悼會?真相其實很簡單
    在這一年的1月,人民熱愛的總理去世了。舉國悲痛!北京人民含淚送總理!然而,在總理的追悼會上,人們並沒有看到偉人的身影。那麼,作為同總理延續友誼長達幾十年的革命戰友,偉人為何沒參加總理的追悼會呢?這個真相其實是很簡單的。1976年1月8日上午9點57分,總理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 中村勘三郎舉行葬禮 大竹忍含淚致悼詞
    據日本媒體報導,12月27日,5號因病去世的歌舞伎演員中村勘三郎的正式葬禮在東京築地本願寺舉行,他生前的好友坂東三津五郎、女星大竹忍等人含淚致悼詞
  • 1976:「總理遺言」疑案揭秘
    馮喬  前言  40年前的今天——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總理逝世,江河嗚咽,舉國悲痛。不久,一份感人肺腑的「總理遺言」在各地流傳開來,人們將信將疑,爭相傳抄。「關於我的後事,我向中央請求:將我的病情發展告訴全國人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測。追悼會主席不要參加,會應力求簡單,請洪文同志主持,小平同志致悼詞。骨灰不要保存,撒掉。
  • 眼看天要下雨,追悼會就馬上在隆隆的雷聲中開始了
    眼看天要下雨,追悼會就馬上在隆隆的雷聲中開始了。追悼會由副廠長主持。第一項脫帽致哀。產品人紛紛摸掉自己頭上汗漬漬的毛巾,把頭垂下。第二項由孫小明致悼詞。小明把胸前別著的那捲紙拿出來展開,走到人群面前念叨:「張俊斌同志為了貢獻事業,於昨天夜晚與俺們永別了,享年三百八歲……」孫小明念著按報紙上的格式寫成的這篇悼詞,大宿舍都靜靜地聽著。只有孫悟空例外。這位長著偉大額頭的「半腦殼」,正在肅穆的人堆裡走來走去,把掉在地上的那些紙花紙片撿起來,裝進自己衣襟上的那個大口袋裡。
  • 張茜:18歲嫁給陳毅,為國家放棄夢想,成「中國第一外交夫人」
    陳毅講述了自己的過往,兩次婚姻的情況,和對她深深地愛戀,陳毅的光明磊落和一腔真情打動了張茜,此後她變得不再抗拒陳毅的來信,還經常與陳毅用詩句互相鼓勵。有一次張茜去一支隊表演,帶隊的領導受到了朱團長的委託,讓他多給陳毅和張茜製造相處的機會。
  • 陳毅和他的體育外交
    在我們的印象中陳毅是一位詩人、軍事家。戰場上的陳毅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生活中的陳毅登臺賦詩、妙然天成。而本文所要展示的是他熱愛體育運動的一面。陳毅從小愛好體育,成年以後他對於體育運動仍是情有獨鍾而且廣泛涉獵,從足球、桌球到圍棋都得心應手。在共和國外交的舞臺上,他更是以體育為紐帶,把和平、友好之花撒遍所到之處。
  • 陳小魯追悼會上的奇葩輓聯
    此外,在同一篇文章所附的一張出席追悼會部分人員照片的說明中,每個人的名字後面都有一個括弧,括弧中寫著父輩的名字。作為朋友悼念死者,本是人之常情。但你送的輓聯,與你父輩何幹?難道這樣就提高了陳小魯追悼會的規格了嗎?你送了輓聯,為什麼一定要讓別人知道你是誰之子呢?
  • 陳毅三兄弟的亂世傳奇
    陳毅有堂兄弟三人:陳修和、陳世澤、陳世亨。親兄弟三人,陳毅是老二,兄陳世祿,字孟熙;弟陳世勳,字季讓。還有四個親妹妹。由於年紀相近,陳毅與陳修和、陳孟熙接觸較多,感情也深;其次就是陳季讓了。1918年3月,陳毅和陳孟熙雙雙考進中國留學勤工儉學會成都分會留法預備學校。1919年春,陳毅兄弟又都考入前30名內,各取得四川省政府旅費津貼400元。
  • 追悼會主持詞
    此時此刻,親人掩面,朋友傷懷,同事哽咽。在此,請允許我代表XX小學的全體師生及XX鎮全體教育界的同仁  向華文同志的親屬致以親切的慰問!  我們無法相信,我們也不能相信這一沉重的事實。教室裡他那活潑生動的話語,操場上他那舞動身軀的英姿,辦公室他那奮筆疾書的身影……無一不浮現在我們眼前,曾經如此鮮活的他,怎麼說走就走了呢?老天真是不長眼啊!!!
  • 一組罕見照片,—展泱泱大國總理形象(附書法作品)
    今天,2021年1月8日,在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逝世45周年紀念日這際,我們用一組周恩來總理的罕見照片,—展泱泱大國總理形象,仰世紀東方偉人風範!在南開學校讀書時的周恩來。1958年12月,周恩來和陳毅視察湖北麻城縣五四人民公社。
  • 賭王靈堂內景曝光,三位太太輓聯悼詞有深意,一眼看出誰是妻!
    賭王的追悼會在7月9日繼續舉行,賭王靈堂的內部布置情況也被媒體曝光出來,賭王的靈堂被布置成了花的海洋,而且不只是白色玫瑰,還有色彩鮮豔的紅色玫瑰,尤其是賭王的三位遺孀敬獻的花圈都是紅色玫瑰紮成的心形,也是表達出了三位太太對已故賭王的思念和愛意,不過三位太太的輓聯悼詞卻各有深意,一眼就可以區分出誰是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