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世是唯一天堂》
林語堂說,塵世是我們唯一的天堂,本人贊同。
其實,除非是虔誠的宗教徒,大多數人都認為,天堂是子虛烏有的神話。
天堂在哪兒?在我們離世以後那個為我們自己無法感知的世界裡。
既然生著的時候無法感知,那所謂的天堂,對於個體的人來說,就失去了意義。"如果我們有了一種永生的渺茫希望,那麼對於這塵世生活的樂趣便不能盡情領略了。"(林語堂)
心中裝著一座天堂,便對這塵世處處不順眼,把未來或者生命之後的幻想變成了醞釀煩惱的憧憬。
我是生活的樂觀主義者,只要一口氣在,即便捉襟見肘或者吃了上頓愁下頓,依然幸福快樂地過日子。因為,人生的唯一性,決定了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個時辰都是無價的擁有,我捨不得隨意地或者糜爛地打發日子。
這人生,我來過,只來過一次,我沒有理由不把她過得幸福快樂和詩意。就是說,我要把自己的生活空間,營造成天堂。
天堂是什麼?天堂是我們自己構架的一處人文景觀,在中華文化中,她就是一個完美的或者趨美的生活設計。
而所謂完美,其實質,是一種對於當下處境的心理衡量,具體點說,那就是一種心態。
如果你是一個認識了天堂本質意義的人,即便此刻你正在痛不欲生的分娩,也能從那幸福的痛中感受到人間的幸福美好。
我是一個唯心主義者。我明白物質之外有精神存在,但那不是人們說的天堂,那是一種存在著的精神化的客觀,不過是物質世界的另一種表現而已。
其實天堂就在我們身邊。你只需要細心感知和感悟,就會發現,自己沒有理由不快樂幸福地過好每一天。把七情六慾淡化了些,天堂就會在你不經意的那一刻,誕生在自己的懷裡。
天堂是一種心態。
既然是一種心態,就是可以由我們自己調整和營造的感覺和感知的世界。有了這樣的心態,乾坤朗朗的藍色天宇美好,烏雲密布風雨欲來的黑城一樣美好,甚至是更加美好。有了這樣的心態,雜草可以變作芳草,坎坷之路可以變作勵志之旅,別離之苦可以變作相思之美。
天堂的種子,其實一開始就成長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就看你怎樣培育。
有一份美好的心情,便能夠知足,知止,知退,人間處處是天堂,尤其,當你明白塵世是自己唯一的天堂這個道理之後。
把天堂建造在自己心中,別指望來生,那無法感知的未來,即便真有,又有什麼意義?
今天,就是自己的最美好。
能吃能喝能睡能做能思能唱能醉能舞,此刻,即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