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自從在中國建廠,真的是搭上了中國經濟快車,工廠建造完成速度世界第一,旗下毛豆3車型更是在世界新能源銷售排行榜一直都是狀元位置。不少人內心都挺五味雜陳,咋說呢?
(1)特斯拉為何會來到中國?
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開啟新能源戰略那是比國外大牌車企整整早了五年,可惜國內這些造車的企業,一大部分人就盯著國家那點補貼資金。凡是能造車的,沒造過車的,都一窩蜂湧向新能源汽車領域,七拼八湊整輛車,噱頭滿天飛,更有一部分所謂網絡大咖出身的「造車新勢力」,更是弄得每天都上頭條,結果呢?都誰穩定交車了?除了蔚來和小鵬,理想,勉強算上威馬,還有誰?
五年啊,中國造車人白白浪費了五年彎道超車的大好機會,這五年沒有潛心專研技術,只會炒作,領補貼。結果現在國外大品牌車企也紛紛進入新能源領域,憑著品牌優勢,自主品牌彎道超車更難了。
國家為何引進特斯拉,其實就是鯰魚效應,用特斯拉這頭狼,促使自主品牌新能源車企,如果你是羊就趕緊跑起來,如果你是狼,就要磨好你的利爪和特斯拉來個與狼共舞。誰能帶領自主品牌新能源車企與特斯拉奮起一戰?大家公認的那就是比亞迪,沒有其他,它就是自主品牌新能源造車裡的絕對一哥。
(2)為何說比亞迪最有實力與特斯拉一決高下?
造一輛新能源車,那絕對不是一個車殼子放一個電池模塊,然後把進氣格柵一封,就能上路跑了。沒那麼簡單,複雜的很,出來一輛車那是要經過各種路試和碰撞的,時間和金錢,一般企業折騰不起。
比亞迪,人家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都在做,而且人家燃油車還賣的不錯,掙到錢了,有錢了,就能好好研發新能源車,投入持續了,深入了,新能源車也掙錢了,這就是一個非常有發展前途的良性循環。人家比亞迪,手裡有錢又有技術,兩條腿走路,折了哪一條腿,人家都能活下去,屹立不倒。真有點官樣詞: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味道。
以前幾十年,比亞迪都不被國人看好,認為國產車是比不過合資車的,但比亞迪還是在新能源車走出一條新路,並且走的很好。從08年推出全球第一款量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F3DM ,到累計超過3000萬公裡的穩定營運和安全可靠的E6純電動計程車,再到以DM2.0為平臺的王朝系列和「542」戰略,比亞迪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比其他自主品牌有著3~5年的優勢,在新能源方面的技術積累也是最深厚的,產品是最成熟的。
近日,比亞迪官方正式公布11月份銷量成績。數據顯示,比亞迪11月份累計銷量53943輛,同比去年同期的41295輛增長30.6%。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6690輛,同比去年11月的11220輛增長137.9%。燃油車方面,11月份累計銷量27253輛,較去年同期的30075輛,同比下滑9.4%。
(3)比亞迪銷量大增的功勳車型
一、比亞迪新能源扛鼎之作~漢
比亞迪漢自上市後便成爆款,在11月份銷量首次破萬,達到10105輛,環比增幅33.9%,自7月上市以來,比亞迪漢在EV和DM車型的聯合發力下,其銷量逐步攀升,單月銷量分別為1205輛(7月)、4000輛(8月)、5612輛(9月)、7454輛(10月)、10105輛(11月),,目前累計銷量28467輛。
在售的比亞迪漢有EV版和DM版兩個版本供消費者選擇,售價分別為22.98萬元-37.95萬元和21.98萬元-23.98萬元。產品力方面,漢EV搭載刀片電池以及自主研發的電四驅系統,百公裡加速3.9秒,NEDC續航裡程達605km,出色的產品力也讓漢收穫了大批粉絲。
二、國內最成功的高端新能源SUV~唐
前奧迪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前奔馳底盤調教轉交漢斯·柯克,整車NVH高級專家車熙範等一系列國際化的專家團隊加盟,彰顯了比亞迪的野心和決心。而這一系列的部署和規劃在全新的唐上面也得到了體現。
隨著唐二代橫空出世的第三代混動技術,讓比亞迪全面執掌了電機、電池、電控等新能源核心技術,搭載了 P0+P3+P4的DM三代混動技術,將驅動電機及發電機分開,即保證了「542」強勁的動力需求——百公裡加速4.5S,又能兼顧保電能力。同時還能提高車子的平順性,提升駕駛質感。DM3.0是在老款的唐是P3+P4 底盤上的一次技術升級,保證了產品的可靠性和延續性。
「Dragon Face」的設計語言,家族化的臉譜,龍鬚、龍嘴、龍眼、龍爪,加上22寸的大輪轂,無不彰顯著霸道與貴氣。懸浮式車頂加上貫穿式的尾燈,大大提高了車輛的辨識度。前奧迪設計總監艾格的加盟極大地不足了比亞迪在外形設計方面的短板。比亞迪唐家族11月銷量3972輛,同比增幅達到了26.3%,截止目前,以顏值、空間、智能為賣點的唐家族累計銷量超過23萬輛。
三、秦,功不可沒!
以秦Pro為代表的秦家族11月銷量達到了7885輛,環比漲幅達到了15.8%,秦產品自上市後累計銷量達到了30萬輛,它靠著出色的產品力、可靠性和高性價比,成為很多家庭買車的選擇。電芯比亞迪提供終身保修,整車6年15萬公裡質保。至少電池方面給用戶吃了一顆售後的定心丸。
5.9秒破百,二十萬左右,八十公裡純電動,各種高科技配置一應俱全,比如什麼360度影響,高大上的遙控駕駛,17寸寬胎大腳,dts音響,全車12氣囊,13喇叭,自動大燈,電加熱通風座椅,液晶儀錶盤,冰藍氛圍燈,一鍵啟動,電子手剎,無鑰匙進入,20邁自動落鎖,後排老闆鍵,防眩目後視鏡,座椅10向電動調節,3組座椅記憶,混動市區比較堵的話4-5個左右,順暢的話2個左右是妥妥的。電量低於5純油模式的話,比較高5-7個吧,順暢的話5個內也不是不可能,前提是車子要能跑的起來穩定在40kmh以上。
四、比亞迪燃油車大功臣~宋王朝
宋家族也是比亞迪旗下一款有實力的「流量明星」,宋Pro、宋MAX、宋PLUS等成員不僅產品力出色,價格也十分親民。尤其是宋PLUS上市後,以年輕的風格、十足的智能科技感,讓宋家族在多個細分市場中站穩陣腳。11月再迎熱銷,單月銷量24647輛, 環比增幅高達21%,其推出後,累計銷量已達82萬輛,破百萬在即。作為一款B級SUV,宋PLUS上市後便獲得關注,並迅速熱銷。
宋max的空間沒得說,大7座mpv,能坐7個人,坐過別的mpv第三排很不友善,成年男子都沒沒法座,而宋max這臺,170/60kg的成年人坐上去不會覺得難受,而且兩排座椅都能完全放倒,形成-一個很平整無凸起的儲物空間。宋max的動力完全符合消費者的要求,1.5t的發動機能夠無壓力的載7個人在高速順暢的行駛。
宋max的操控中規中矩,但是聽說底盤是漢斯調教的,所以實際開上去很對得價格。舒適性沒得說,整車的隔音效果不錯,很好阻隔了發動機的煩躁轟鳴聲。座椅也舒適,包裹性很好,坐上很舒服,最值得誇獎就算第三排也很舒服,而且第三排也有空調出風口,真的完全照顧了所有車上的人!
宋max內飾最大的亮點就是中控這個大屏!可以運行各種軟體,和安卓平板電腦-一樣,可以看地圖看新聞看電影看微信和上網。可以這樣說,10w的車卻有20w汽車的體驗感!唯一吐槽那就是油耗比較高,百公裡9-10個油,畢竟mpv車型大,也就別想省油了。話說回來了,既然選擇mpv,那就得接受!
五、小型SUV~元王朝
比亞迪元家族11月銷量1260輛,環比增幅13.3%,其上市後累計銷量18萬輛,在燃油車+EV純電的雙模式下,元取得了小型SUV市場不俗的成績。
六、比亞迪燃油車裡的常青樹車型~F3
從2005年到現在,比亞迪F3的部分款式一直保留著最開始上市時的經典外觀,而且一直有人為之買單。比亞迪F3主要目標定位在家用代步,以經濟實用,和高性價比為主。
比亞迪F3內部空間較大,外形受大眾喜歡,發動機為三菱的,油耗較低,操控性能還可以,內飾做工還可以讓人滿意,就是有些細微部位有待提高,不過這麼低的價錢買那麼大的車子是很不錯了,在配置水平方面綜合性價比在同檔次車型中比較突出,總之一句話,買到值。
七、不得不提的公路坦克~S6
說到當初S6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高仿雷克薩斯」的外觀。在如今這個看臉的時代裡,比亞迪並沒有堅持得把這條路走下去,而是開始走自己的設計路線。導致目前銷售的S6越來越不像雷克薩斯了。
比亞迪S6被稱為公路坦克,主要是因為網絡上大量出現比亞迪S6與其他品牌碰撞的圖片,而且都是其他品牌的車損傷較為嚴重,而S6本身沒太大變形。其實是別的車與S6的碰撞部位是自己保險槓上面部分碰到S6的保險槓上,S6的保險槓相對地面高度很高,比一般的車稍高,在碰撞的時候拿自己硬的部分撞別車脆弱的部分,自然相對硬了,這是S6設計上的優勢。
(4)比亞迪未來的雄心,與華為聯手,打造中國的自動駕駛新科技革命
比亞迪聯手華為玩起了跨界營銷。12月6日,華為西南地區首家旗艦店——華為旗艦店成都萬象城正式開業並迎來首批消費者。全球超安全智能新能源旗艦轎車比亞迪漢EV也同步入駐,並成為店內唯一用於展示華為智慧出行場景的常駐展車。除華為成都旗艦店外,漢EV也正陸續入駐華為上海全球旗艦店及廣州、深圳等地的華為授權體驗店,與更多的消費者見面。
漢EV入駐全國多家華為門店,未來雙方將繼續攜手,探索行動裝置與汽車的無縫連接解決方案,將汽車硬體、系統能力、服務生態進行融合,為消費者帶來超乎想像的智慧出行新體驗。
(5)比亞迪遇到特斯拉,能戰否?
論品牌效應,特斯拉肯定高過比亞迪,不可否認有錢人就是為了面子,只買最貴的,不買最對的。
論電池技術,比亞迪刀片電池碾壓特斯拉。最近特斯拉出來的新聞大家都看到了,特斯拉毛豆3售價大降5萬元,讓早些時間高價買車的車主紛紛覺得傷不起。那些低價能買到毛豆3的北方車主,臉上笑容還散去就凝結了,為啥?降價版毛豆3行駛裡程縮水一半,而且還不是太冷,也就是在北京。後來一查詢才知道降價版毛豆3沒有用日本的三元鋰電池,而是用的寧德時代磷酸鐵電池。至於特斯拉為啥不用日本電池?
一是日本電池廠商不願意和特斯拉一起搬到中國建廠,這樣一來電池供應時間和成本就高,特斯拉要降成本就得換電池。
二是特斯拉上新聞肯定就是自燃,元兇就是日本的三元鋰電池,充電速度快,密度高,就是不安全。特斯拉不想再因為自燃而上新聞,所以換磷酸鐵鋰電池。電池是安全了,循環充放電次數也增加了,壽命長了,缺點就是受溫度波動影響大,充電時間慢。
所以買了降價版的車主紛紛開始四處找關係要買高價版的毛豆3,哪怕是二手的也照要不誤。比亞迪手中有電池技術,又有燃油車製造能力,自給自足,成本控制肯定比特斯拉有優勢。未來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否像手機市場那樣,眾多國產手機圍攻蘋果呢?特斯拉會和蘋果化等號麼?
結束語:比亞迪並不只有汽車,還有奔馳公司的刀片電池訂單,蘋果的ipad的訂單,還有半導體公司等等,基本在每個領域都做的相當出色。在這個時候,比亞迪被國人看好也是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