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亂的年代,多種思想共存彼此融匯著繁榮發展著,也因沒有強有力的思想壓制,魏晉時期的人重回本身的率性與純真,他們向內發現自我、向外發現自然,最是灑脫瀟灑。
因此,魏晉是一個文學自覺的年代。
魏晉文體繁榮,重要的問文體之一魏晉小說有兩類:志人小說,如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志怪小說,如幹寶的《搜神記》。
長安遠還是太陽遠呢?
《世說新語》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大人問小孩,說:「你覺得長安遠還是日遠呢?」
小孩說:「日遠,只聽人說從長安來,不聽人說從日邊來。」
大人很震撼,第二天再在宴會上就把小孩叫來,想讓小孩重新複述一下昨天的對話。
但小孩回答卻變了,說「長安遠」
大人很震驚問他怎麼跟昨天說的不一樣,小孩說:「舉頭見日,不見長安。」
原文是:
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便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那個小孩子是晉明帝,那個大人是元帝,東晉的第一代皇帝,西晉國都在洛陽,距離長安很近,而西晉滅亡,王室幾乎被殺光,在群臣擁護下在江南的司馬睿(元帝)重建東晉王朝。因此,長安,是他們深重的故國之思。
夢回長安,
它有土夯的城牆,
處處可見的大槐樹,
許許多多的「外國人」,
騎著馬的女人,
繁華熱鬧的西市,
從那兒走上絲綢之路,
是一曲盛世繁華。
妖貓傳
妖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