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價平均15萬平方米,高房價的根源在於供地不足和金融高槓桿

2020-12-24 騰訊網

2020年香港房價在150000元/㎡左右,好的地方達到了每平方米40萬左右,在寸土寸金的香港,100平米的房子已經是豪宅了,價格基本都在千萬以上。

香港有四大住房制度,高房價困境的根源是供地不足和金融高槓桿。

(1)土地制度:使用權批租,土地供給長期不足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批租後使用權可自由轉讓。

鴉片戰爭後,港島、九龍土地陸續歸英國王室所有;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香港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使用權延續土地批租制度,通過拍賣、招標、協議對外出讓,以公開拍賣為主,允許使用權自由轉讓;新批土地除特殊用地外,期限為50年。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要求香港回歸前每年批地不超過50公頃,政策的初衷在於防止英國超售土地,但客觀上使限制土地供給成為香港土地制度基因的一個關鍵特徵。同時高度重視生態環保,以及由於部分利益集團阻撓,土地供給長期不足,人均住宅用地僅10平方米。

1985—2017財年,香港政府累計出讓土地779萬平方米,其中住宅用地556萬平方米;同期,香港年末人口增長198萬,新增住宅用地與新增人口比例僅2.81平方米/人。

其實截至2012年中期,全港未經批租或撥用的、用於住宅建設、適合發展的土地僅剩3.92平方公裡,土地短缺問題嚴峻。

香港的土地出讓以公開拍賣為主,供給受到嚴格限制,稀缺的土地由價高者得,必然導致地價越拍越高,從成本端推升房價。1986—2017年,港島、九龍、新界的私人房屋均價分別上漲20倍、20倍和14倍,年均增長10%、10%和9%。

土地供給不足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香港延續了英國重視生態保護的規劃理念,加劇了土地短缺。依據1976年制定的《郊野公園條例》,佔地37%的郊野公園無法開發。第二,由於可開發土地有限,香港政府新增土地供應主要來自填海造地與土地徵收,但由於環保人士抗議,2005年以來填海造地大幅減少,而土地徵收耗時較長,導致政府可出讓土地資源較少。第三,2003—2010年為維護樓市穩定,以及由於部分利益集團阻撓,政府大幅減少土地出讓。

(2)金融制度:利率低,槓桿高,刺激居民加槓桿購房。

按揭靈活多樣,支持多種形式貸款,香港本地居民購買首套房最低首付40%,但購買資助出售房屋或申請按揭保險,首付可低至5%;地產商與財務公司按揭首付低於20%,並支持首付款按揭。香港還有加按、轉按、樓換樓按揭等按揭業務。

同時房貸利率低。香港實行聯繫匯率制,利率追隨美國而長期處於低位,三大發鈔銀行按揭利率上限為2.35%。按揭業務靈活,疊加利率低,刺激居民加槓桿購房。

(3)稅收制度:炒房成本高,但保有環節稅負低交易環節徵收重稅。

香港居民購買首套房需繳納4.5%以下的從價印花稅,購買二套以上住房需繳納15%的從價印花稅;非香港居民購房除繳納15%的從價印花稅,還需繳納15%的買家印花稅。此外,如果購買的是未滿3年即轉售的房屋,買家還需與賣家共同繳納10%~20%的額外印花稅。稅基均為物業售價或評估價的較高者。

保有環節稅負低。保有環節基於租金徵稅,包括5%的差餉與3%的土地租金,出租物業另繳15%的物業稅。但差餉與土地租金只佔物業價值的0.2%~0.5%,與歐美物業稅1%~2%相比偏低。

(4)公營房屋制度:低價租售,但條件偏差,且供應不足。

公屋租金低廉,但輪候時間長,條件偏差。公屋租金為私人房屋的1/7~1/3,居民滿足資產收入限制,便可排隊輪候。但平均需要輪候5.3年,且人均面積中位數僅為13平方米。2007—2017年,人均面積中位數僅提高1平方米。

資助出售單位折價出售,但價格偏高,且供應少。資助出售單位以居屋為主,售價約為私人房屋的60%~70%。由於與市場價掛鈎,價格水漲船高,房源供應少。

從市場結構看,香港住房供給呈現「雙軌制」。

第一,政府主導建設的公營房屋居住人口佔比近半。公營房屋包括公屋與資助出售單位兩類。

第二,公屋數量眾多,疊加房價過高,近一半家庭選擇租房。

人口持續增長背景下,土地供應不足,疊加金融環境寬鬆,造成中國香港房價持續大漲。中國香港對房地產過度依賴、深陷高房價困境的後果已經顯現,如競爭力下降、產業空心化、社會階層固化撕裂等。房地產業在經濟中佔比過高。香港房地產相關行業佔GDP的比重一度超過30%。

相關焦點

  • 香港房價太貴,人均居住面積16平方米?拐點來了,房價已經下跌
    要說起國內房價最貴,泡沫最大的城市,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一定就是寸土寸金的香港了,近半年來香港的樓市可以說是陷入了一個低迷階段。我們總是說香港的房價高,動不動就說香港的房價是寸土寸金,那麼香港的房價到底是高到一個什麼樣的地步呢?
  • 目前香港的房價是多少錢?為什麼價格那麼高?
    大家都知道香港是全球房價最貴的城市之一,至於目前香港的房價是多少,從公開數據來看,2020年香港每套房平均價格達到125.44萬美元,相當於套均價格在800萬人民幣以上。
  • 首爾:全球房價第二高的城市,高達13萬元/平方米!
    俺家也住樓房 關注我,你也會成為房產專家 今天(1月13日)早間時分,知名財經媒體報導稱:首爾市中心房價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香港!
  • 這就是愛情歌詞: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平均一套房近900萬,不少人連廁所都租不起
    今天,我想推薦一個非常有用的和方便的網頁供大家觀看51部電影。有此頁面上的多部電影和電視劇資源。有了它,我們可以看很多電影,需要視頻APP的電視系列免費會員或工資。無需加盟,沒有廣告,最新的電影和電視劇是免費在線觀看,有五節,電影系列,品種和動畫信息。無需下載,任何玩家都可以在線觀看電影是免費的。它在第一時間每天都會進行更新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平均一套房近900萬,不少人連廁所都租不起房價的高低總是能夠輕易地佔據人們話題討論的中心,對於國人來說,買房子更是人生中無可迴避的一件大事。
  • 韓國電影資源在線觀看: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平均一套房近900萬,不少人連廁所都租不起
    今天,我想推薦一個非常有用的和方便的網頁供大家觀看51部電影。有此頁面上的多部電影和電視劇資源。有了它,我們可以看很多電影,需要視頻APP的電視系列免費會員或工資。無需加盟,沒有廣告,最新的電影和電視劇是免費在線觀看,有五節,電影系列,品種和動畫信息。無需下載,任何玩家都可以在線觀看電影是免費的。它在第一時間每天都會進行更新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平均一套房近900萬,不少人連廁所都租不起房價的高低總是能夠輕易地佔據人們話題討論的中心,對於國人來說,買房子更是人生中無可迴避的一件大事。
  • 北京房價走勢2017:北京二環時隔5年再供地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7月31日訊  北京供地節奏正「快馬加鞭」,二環甚至都有新增地塊上市。這是時隔五年之後才有的公開招拍掛。  公開信息顯示,北京市東城區永外大街0503-602北等地塊土拍將與8月1日15:30舉行。參與此次競拍的房企有:華潤+招商+碧桂園組合、保利+首開組合、平安。
  • 從《香港愛情故事》看香港房價之殤
    這個字念tang(一聲),劏房就是「分間樓宇單位」,又名房中房,是香港出租房的一種,常見於唐樓等建築物。  業主或二房東將一個普通住宅單位分間成不少於兩個較細小的獨立單位,然後作出售或出租之用。每個小房間的面積由幾平方米到十平方米不等,月租金亦要三至五千元。租客通常為草根階層、新來港人士或單身人士。
  • 40年,深圳房價是如何一步步漲到今天的?
    很多人會關注到2015年房價暴漲的情況,但事實上,漲價的種子早在2003年便已種下。關於房價的著名觀點「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其實也道出了價格受供需情況影響的事實,而深圳的房價漲跌情況,也土地和人口息息相關。先來看土地。在1996-2002年間,深圳平均每年出讓宅地2134萬平方米,這個數字在如今已經變得難以想像。
  • 房價全球「最高」,富豪「遍布」的香港,還有多少「未來可期」?
    新鴻基旗下出現了一個樓盤,面積286平方尺(約26平方米)的大單間,最終成交價格1090.98萬港元(約948萬人民幣)。花一千萬的價格就買了一個不到30平方米的單間,這樣的房價折合下來就是42萬港元/平方米。擱在隨便的一個人身上,誰能買得起42萬港元/平方米的房子?但是這樣的房價,在香港並不算高。
  • 【香港】又傳來重大消息:富豪捐地28萬平方米,為紓解住房難題!
    這麼說吧,在2018年裡,香港的房子全島均價約25w/平方米。而今年,香港更是第9年連續排在全球最貴的房價榜首,再一次「光榮」的成為了全球最負擔不起住房的城市。在香港,看房子的眼光,和其他地方是不一樣的:50平米算是舒適大宅,90平米算是豪宅,更多是不足20平米一套的納米房。
  • 回歸20年,香港買房已經比北京容易了!
    今天是香港回歸20年,27歲的他,仍舊跟父母住在祖屋。「其實你們看到的香港和我們市民感受到的香港並不一樣。你們看到了香港的摩天大樓,可我是很羨慕你們內地的樓,樓不一定高,但面積真的好大,不像我,現在和父母住祖屋,真的就像你們所講的鴿子籠,好小的。」胡先生對貓哥說。
  • 倫敦平均房價達歷史高位什麼狀況 倫倫敦一套房400多萬?真不高!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倫敦平均房價達歷史高位什麼狀況 倫倫敦一套房400多萬?真不高! 就在剛剛,有消息稱倫敦平均房價達歷史高位!哇,歷史新高?還是在倫敦,那房價得有多高啊?相信創造歷史新高的房價一定會讓大家大吃一驚吧?
  • 鄂爾多斯房價又現上漲,「鬼城」變成「不夜城」,人氣是怎麼回來的?
    由於鄂爾多斯區域分布較大,不同區域情況不同,康巴什等新區房價也已過萬,近一段時間房價又出現了較明顯的異動,又見上漲!「鬼城」房價從3千漲至1萬,人氣是怎麼回來的?「鬼城」變成「不夜城」鄂爾多斯大家應該有所耳聞,之前因為煤炭經濟繁榮,人均GDP一度超越香港。當初注入天量重資打造的康巴什新區,登上國外雜誌頭版,街道上都是霸道奔馳路虎,用礦泉水洗馬路的新聞都被報導過。
  • 深圳40周年,房價簡史
    深圳7月新建商品住宅均價57904元/平方米,二手房均價73343元/平方米,房價自1998年以來上漲14倍。位於羅湖的洪湖花園8278元/平起,現在均價4.88萬/平,漲幅489%。福田市中心的華景花園大廈起價6688元/平,現在均價5.76萬/平,漲幅761%! 1993年,商場開始發售。羅湖商業城實際商業面積55000平方米,被分割為1280間商鋪,每平方米均價達到6萬元,有的「鋪王」更賣到15萬元/平方米,創下當時中國內地商鋪物業最高售價。
  • 全球房價最高城市,一平米20萬!一般人根本買不起
    您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小編全力以赴的動力!眾所周知,中國人對房子有一種痴迷,無論誰都想買房子,富人都會買越來越多的房子,這導致了中國房價在短時間內嚴重上漲,使普通人買不起房,房價越來越貴。中國的高房價在世界各地都很有名,通常只有發達國家和發達城市的房價會更貴,特別是在一些一線城市。根據調查,包括北京、上海和深圳在內的10個世界上最昂貴的城市中,有4個在中國非常昂貴。大多數人買不起,但也有一個城市,它不僅是中國最昂貴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城市。這座城市是香港。
  • 香港房價走到今天這一步,李嘉誠要背多大的鍋?
    1995年底,董建華上任後提出「八萬五計劃」 :每年興建8.5萬套住宅,10年內讓香港7成家庭都有自己的房子,輪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時間縮短至3年。  此時香港已經高度依賴房地產,從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到1997年間,13年來樓市平均漲了11倍。但金融風暴的到來,一下子改變了大勢。  鍾鎮濤、張衛健、吳君如等明星都因房價大跌,一夜之間變成窮光蛋。
  • 類比發達國家房價,中國房價將何去何從
    2020年6月數據顯示北京房價成交均價為60100元人民幣,上海成交均價為56900,較上月小幅微漲。讓人側目的是瘋狂的深圳樓市,數據顯示深圳在上半年較年初均價增幅達15%。深圳光明一新盤開售,8998人搶394套房,中籤率錄得4.37%。更誇張的還在後面。
  • 買房必看(良心文章):房價到底高不高?我們現在要不要買房?
    01 房價最終有哪些因素決定?在談房價高不高之前,先搞清楚房價到底有哪些因素決定的?從成本的角度,這是房企制定房價的基礎。本人在房地產公司負責投資拿地多年,在拿地之前都會進行項目測算。02 房價到底高不高、有沒有泡沫?一波接著一波,這二十年來,很多城市房價增長了數十倍,社會幾乎到了全民炒房的地步,很多人提前預支了未來二三十年的收入成為了房奴,房子問題已經對我們的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現在是談房色變,到底現在房子價格高不高?有沒有泡沫?
  • 日本東京各區房價
    大阪目前的房價約為東京的60%,但是隨著赴日遊客的增長趨勢,大阪房價在隨後的幾年定會持續上漲,漲幅甚至可能超過東京。投資人選擇大阪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其驚人的回報率。在全球租金回報率排行榜上,大阪房產以5.91%的平均回報率高居全球第2,而這種結果出現的原因,並不在於大阪的租金收入有多高,而是其低廉的房價。
  • 重慶與成都|成渝經濟圈雙核房價僅與三線城市相當,正常嗎
    既脫離了新一線城市以經濟為主體的層次,也不符合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的身份。通常來說,一省首府都是本省的最大城市併兼政治中心、經濟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醫療中心、交通中心,直轄市又是更勝一籌。但集聚了如此眾多資源的城市,房價卻與二三線城市為伍,確實差強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