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將裡,誰被曹操比作「韓信」,此人為何能得如此高的讚譽?

2021-01-18 曹哥論史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這是魏國史官陳壽總結歸納出來的五個魏國大將,並沿用至今的一種稱謂,這是真實可信的,而所謂的蜀漢五虎是後期的小說家根據元雜劇的說法擬用而來,是不足為信的,至少得不到史學界的承認,而只在文學和民間流傳罷了。

蜀漢五虎,從史學角度來看,是沒有討論意義的,只能滿足蜀漢迷們那強烈的意淫需要。而五子良將,才是名副其實的大將,是每個人都可以獨當一面,大書一筆的名將。

那麼五子良將,以誰為先呢?

小編以為,前期肯定是于禁,畢竟降曹最早,資歷最深,軍銜很高,且屢立戰功。後期的話,張遼有點後來居上的感覺。

這也難怪,張遼的能力真的是出類拔萃的存在,僅憑天柱山和逍遙津兩大經典戰例,站穩了當時一流名將的行列,使江南小兒聞之,都不敢夜啼。

五子良將裡,唯一能與張遼比肩的是張郃,而不是其他三個,而且在魏王曹操的心目中,張郃是出類拔萃的軍事天才,是平時深得曹操喜愛的一個大將。

演義裡,張郃投降曹操,曹操以「韓信歸漢,微子去殷」來比喻張郃此舉,那是對張郃最高的評價,韓信是何等人物,誰敢拿他自比?而一向用兵如神的曹操居然以「韓信」類比張郃,是一時心血來潮還是深思熟慮之言呢?

小編更傾向於後者,因為曹操是性格謹慎之人,並不像小編這樣喜歡吹牛裝逼,嚇唬別人。曹操敢這樣讚譽張郃,也不怕張郃羞愧,可見曹操是識張郃之人。

就為了曹操這句話,張郃為曹操作先鋒,打了很多勝仗,包括剿黃巾、破馬超、敗馬謖,奪取了很多城池,為曹操南徵北戰立功無數,並且在關鍵時候,接過了夏侯淵的帥印,穩定了軍心,使魏國轉危為安。

張郃的戰功,不敢比韓信,但委實不錯,可以媲美張遼等當時一流名將,是曹操平時深愛之人,也是諸葛亮的心腹大患之一。

陳壽說張郃識變量,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又說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張郃以巧變為稱,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鑑其行事,未副所聞。或註記有遺漏,未如張遼、徐晃之備詳也。

張郃的能力是有目共睹,只可惜沒有更多的史料支撐,不如張遼徐晃記載的那麼完備,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張遼張郃,一時瑜亮,兩人的經歷差不多,戰績影響也不遑多讓,排名上基本也是並駕齊驅,不分伯仲,唯獨知名度和影響力方面,還是張遼更加深入人心一點。

這個不能說明張遼比張郃更強,只是因為張郃的史料戰績沒有張遼記載的那麼備詳罷了!

那麼您怎麼看?

相關焦點

  • 三國志11裡性價比最高的武將,五子良將的他因為活得久最受歡迎
    但是兵仙韓信,被人稱之為國士無雙,可以說,沒有韓信,劉邦可能還是各種十萬被三萬吊打。三國裡曹操就喜歡給人取外號,比如古之惡來,吾之子房……有一位名將,就被曹操美譽為韓信一樣的人物。這位武將就是五子良將裡的張郃啦,說起來,大家可能都比較熟悉。
  • 曹操的五子良將,相比於劉備的五虎上將,哪一方更厲害
    五子良將是:張遼、于禁、張郃、徐晃、樂進,五虎上將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如果要比較五子良將與五虎上將誰更厲害,得從兩個角度去比較,第一個角度就是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有五虎上將的說法,但沒有五子良將的說法。
  • 高順如果投靠曹操,會不會成為五子良將?
    但是漸漸不少小夥伴開始說張遼原來只是高順的小跟班,讓高順守逍遙津也能守住這種奇奇怪怪的話出來,導致不少「高順吹」影響讀者判斷,這裡公平分析,高順不和張遼比(肯定是比不上的),看看能不能擠下其他五子良將。
  • 三國曹操的五子良將,實力不輸劉備五虎上將,知道排在第一的是誰嗎?
    謀士能舌辯群儒,坐以論道;武將可快意恩仇,縱橫殺伐,似乎在那樣一個時代,英雄人物多得簡直讓人眼花繚亂,這究竟是何原因呢?事實是: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結果!因此陳壽在撰寫《三國志》魏書卷時,曾將五人合傳後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故後人便將這五人合稱曹魏手下的「五子良將」,那麼,這幾人究竟有哪些主要功勳呢?
  • 三國歷史:曹操的五子良將中最喜歡誰呢?是最不起眼的他
    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時,曹操作為一方諸侯、一代梟雄,手下的猛將謀士自然是多如牛毛了,不說其他人,光是曹操的曹氏宗族,曹操的自家人就有八虎騎了,更別提曹操在之後廣納天下人才,其中作為武將的代表就是曹操的五子良將了,這個五個人都是曹操招募的外姓將軍,那麼在張遼、徐晃、樂進、于禁和張郃這五個人之中,
  • 網友給五子良將取綽號:叩頭和攀巖能理解,醬油和大膽兒又是誰?
    在另外的稿子裡,網友還根據三國正史,給曹魏五子良將也都取了綽號。其中的叩頭和攀巖,大家都能理解,而其中的醬油和大膽兒是誰,就需要琢磨一下了。很多讀者都說樂進樂文謙在五子良將中,就是個打醬油的,雖然他排名第二,但是他最大的官職,是折衝將軍,食邑最多的時候,是一千二百戶。樂進之所以在五子良將裡打醬油,還真不是他去世太早,他一直活到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在世的時候,他就當上了右將軍,還曾經假節。
  • 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打起來誰會贏?
    關羽跟張遼,沒有直接交手的記錄,在演義裡,張遼還在呂布手下時,曾有一次差點跟關羽直接交手,那是在呂布被圍時,張遼奉命護送許汜、王楷出城去找袁術搬救兵,送完人之後,張遼在回城路上被關羽攔住,眼看兩人就要單挑,城裡高順引兵出現在關羽身後,接應張遼回城而去,單挑就這樣被攪黃。能找到的關羽跟五子良將的直接交鋒記錄的,是他在襄樊戰役中傷後迎戰徐晃,兩人大戰八十回合,未分勝負。
  • 《三國演義》中,張郃是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他最懼怕的人是誰?
    #三國風雲錄#張郃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之一那麼,這個人究竟是誰呢?一、張郃與五虎上將的交手。張郃在《三國演義》中,和五虎上將中的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交過手。當然,張郃面對這四員虎將,毫無例外地都遭受了失敗。不過,張郃作戰有個特點,那就是毫無畏懼,與敵人作戰屢敗屢戰。在與張飛的交手中,主要發生在漢中之戰裡。在這些交手中,張郃屢戰屢敗。首戰中,張郃主動請命攻打巴西。
  • 五子良將為何不能獲得最高官位?
    【導語】: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為曹操和他的曹魏政權徵戰四方,個個戰功赫赫,可是沒有獲得最高的官位。
  • 江表十二虎臣與五子良將的團戰:東吳諸將倆打一個,最後誰會贏?
    季漢昭烈帝劉備劉玄德麾下有五虎上將,東漢魏王、丞相曹操曹孟德帳下有五子良將,一直有謀逆之心的東吳孫權孫仲謀跟前,也有江表十二虎臣。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有一個心思,那就是希望他們的主公篡漢自立,自己也能成為「從龍之臣」獲得高官厚祿。
  • 若五子良將和五虎上將對戰誰能贏?大名鼎鼎的五虎上將恐非對手?
    陳壽撰寫魏書卷十七時,將此五人合傳,敘述諸將生平事跡後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因此現代人將其稱之為「五子良將」或「魏五子」。戰績話除了被關羽放水淹了的未嘗一敗,重點他地位高威望大在魏軍中是人見人怕的角色。練兵厲害,會屯田領兵作戰也不錯,總體來說應該是帥才。若非被水淹了,或許能稱上攻無不破戰無不勝的良將。
  • 徐晃怎麼死的 曹操「五子良將」之一徐晃之死
    徐晃位列三國曹操「五子良將」之一,既是一名勇將也是一名謀將。跟隨曹操徵戰南北,為曹魏的創建屢立功勳,深得曹操喜愛。
  • 五子良將 vs 五虎上將,誰更強?
    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都是三國時期的一流武將,在以往的時候,人們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誤認為五子良將只是五虎上將手下的跳梁小丑。然而隨著近幾年人們對於三國正史的了解深入,五子良將的事跡逐漸被人們熟知,關於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究竟誰更厲害的爭論也越來越多。從《三國志》中的記載來看,歷史上的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共進行過7次交手,這其次交手雙方互有勝負。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這7次巔峰對決的戰績,對比一下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究竟誰更勝一籌。
  • 曹魏五子良將誰的功勳最高,實力最強?
    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為曹操和他的曹魏政權徵戰四方,個個戰功赫赫,可以說是曹操得以稱王的主力幹將。
  • 敢群毆呂布,敢單挑關羽,夏侯兄弟和五子良將為何忌憚張飛趙雲?
    但是我們細看《三國演義》卻發現:曹魏陣營的夏侯淵夏侯惇曹仁曹洪典韋許褚和五子良將敢群毆呂布,也敢單挑關羽,卻對另外兩位蜀漢名將心存忌憚,能繞著走就繞著走,實在繞不開,也是點到為止,從來不肯生死相搏,這就讓我們十分詫異了:夏侯兄弟和五子良將為何忌憚張飛趙雲?
  • 張遼:我們五子良將的典故,你了解幾個?
    三國時期是百姓們的顛沛流離,是各勢力的爭鋒,是謀士們的爾虞我詐,是隱士們的閒雲野鶴,也是將領們的千軍闢易,說起名將總要搭上曹操陣營的,「五子良將」。張遼止啼這個典故來自《三國志》,或者說是民間傳說。張遼披堅持銳,親自衝鋒陷陣,正因為張遼這個愛好,曹操老覺得他有失大將之風。但張遼取得的戰果確實讓曹操讚嘆不已,張遼這次出擊逼得孫權登高自守,還挑釁孫權下來一戰,恐嚇完孫權還順利突圍了,你說孫權氣不氣?第二階段,孫權圍攻合肥十幾天,沒打下來就開始撤退,孫權自己非要最後走,偏偏還被前來追擊的張遼碰上了,這次張遼帶的不是800人,而是幾千人。
  • 五虎大將與五子良將的四場巔峰對決,強弱一目了然!
    說起三國名將,最光輝耀眼的當屬劉備的「五虎大將」,其次是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將」和孫權陣營的「江表十二虎臣」。
  • 「五子良將」VS「五虎上將」差距太大!多人名不副實
    這五個人可以說為蜀漢集團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其實,曹操的曹魏集團也有非常厲害的五個將領,他們也有一個響亮的名稱,那就是「五子良將」,他們分別是張遼,張郃,于禁,徐晃,樂進。雖然五虎上將和五子良將的地位都差不多,但是人們還是很好奇曹操手底下的五子良將和劉備手底下的五虎上將究竟誰更厲害呢?接下來,就讓我為您解答。我們來以此分析一下五子良將的真實實力,首先是張遼。
  • 「五子良將」各自的成名戰,哪個最頂?哪個最水?
    導語: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被稱為「五子良將」,他們各自的成名戰有哪些?誰的含金量更高一些呢?曹操集團有「五子良將」這個概念,這個比「五虎上將」的說法硬多了,畢竟陳壽在總評上有「時之良將,五子為先」的字句,而「五虎上將」則是小說家的創造。「五子良將」不是曹操集團中地位最高的,地位最高的是夏侯氏、曹氏出身的將領,但是他們的名氣大概是最大的。
  • 劉備有五虎上將,曹操有五子良將,這十人的統兵能力該如何排名?
    曹操則有五子良將,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這些將領,都是那個時期優秀的將領,各自為自己的陣營立下了汗馬功勞。那麼,排除掉武藝的因素,僅僅從統兵指揮能力這個方面評定,這些將領的排名應該是怎樣的呢?如果要從帶兵指揮這個方面來評定,曹操的五子良將明顯吃虧。這是因為曹操對於手下的將領,只信任他的親族將領。能夠指揮重兵,獨當一面的大將只有夏侯惇、夏侯淵和曹仁這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