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日記譯成英文出版發行,是賺取稿費還是提供詆毀的證據?
全民抗疫,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一人捐快板捐相聲,一個作家捐出了疫情日記。
據說,這個疫情日記點擊量很大,引起了廣泛關注,其熱議程度甚至超過這個作家以往的任何一部經典作品。不知是夕陽紅滿天,還是過來作品不值得看。
也是據說,這個作家和武漢市民一樣,也是兩個多月宅在家裡不能出門,日記裡的內容都是通過「醫生」、「朋友」轉來的,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其真實性就不得不讓人生疑了。
也是據說,其疫情日記還是紅紅火火的時候,一位高中學生就產生了老大的質疑,給她寫了一封信,不僅惹惱了作家,也惹惱了作家的擁躉者,非要拉出來打一場不怕的官司。
疫情基本結束,武漢也已開封。眼看著國內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累累戰果,眼看著境外疫情的嚴重肆虐,再回首看看那些日記,感覺其中有好些東西是無釐頭的,是無中生有的,是無病呻吟的。
西方不亮東方亮。就在境外某些國家手足無措、極力甩鍋的同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日記已經譯成英文出版發行了。
面對「中國病毒」「武漢病毒」的叫囂和鼓譟,面對「我就是不戴口罩」的無奈和狂躁,面對極力想轉移百姓視線、轉嫁危機的政治狂人,疫情日記英文版出版發行了。請問:這是為了賺取稿費,還是為了給西方某些人詆毀我國提供佐證?
正能量的東西視而不見,群策群力充耳不聞,無償捐助污衊「有毒」,老大就是老大,各方面都不甘居人後。當一國的確診病例超過武漢,當一州的死亡病例連日攀升,作家,你還想無病呻吟嗎?不怎麼不藉助境外的朋友也寫一寫境外疫情日記呢,反正都是道聽途說,反正都是空穴來風。
竊以為,稿費是不缺的,住著超大面積的別墅,享著高幹的待遇,這個時候出版發行你那本疫情日記,是真的不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