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美又智慧,人狠話不多,今年的諾獎得主也太好看了吧……

2021-03-02 東東和西西

點擊標題下方藍字 「東東和西西 」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就更容易找到我們啦!

東東和西西休假不能出魔都,只能天天刷劇,刷屏的金礦大王老夫少妻也是「獨立女性」鉚牢有錢資源的老梗。刷到她們眼前好亮,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史上首次頒給兩位女科學家,好看得像明星↓↓

兩人是科學界Diva,曾經在2015年同臺領科學突破獎,美成這樣,說是奧斯卡頒獎現場我也信啊……↓↓

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上臺領獎只講三句話:為啥搞科學,喜歡咯↓↓

5秒鐘講完,沒有各種花式感謝,這就叫人狠話不多↓↓

法國科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沒致辭先開玩笑:頒獎嘉賓是卡梅隆·迪亞茲,臺上三個強大女性,剩下那個男人是不是查理(迪亞茲電影角色)↓↓

樣貌不輸明星嘉賓迪亞茲,更牛的是才華,手裡兩個鋼絲球太高奢了,這是科學突破獎,獎金高達300萬美元(2000萬人民幣)↓↓

講真,學術道路熬很多年也未必出頭,學霸們畢業隨手拿高薪offer,更不要說美女學霸,有顏有身材,誰願意在實驗室裡熬成黃臉婆呢,答案只有一個:真心喜歡。人和人差距就這麼大,我們凡人喜歡吃。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她的人生樂趣就是科研。

她1964年2月19日出生於華盛頓,註定是學神基因。父親是密西根大學英語文學博士,母親是擁有教育學碩士學位的主婦,一家人讀書跟玩似的~

7歲時,父親接受夏威夷大學的教職,全家搬到夏威夷生活。她母親一邊在社區大學教書,一邊又讀了一個亞洲歷史碩士學位。詹妮弗在希洛小鎮長大,這裡是有名景點,有最美的大自然,她深深迷戀這個環境。熱烈盛開的鮮花樹木,激發起對生物和生命的強烈好奇心。

她回憶過:從小最喜歡數學和解謎,我家習慣一邊吃飯,一邊在餐桌討論稀奇古怪的想法。父母很擅長滿足她的好奇心,父親在家裡填滿了通俗科學書籍。六年級那年,父親送她一本美國生物學家詹姆斯·沃森(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書,還有個模型,大大激勵了她的興趣。她讀公立學校希洛中學,是人見人愛的美少女,大長腿一張圖放不下↓↓ 有大把戀愛等著,卻完全沒時間玩,因為見到了影響一生的女神。有位癌症研究中心的女教授,到校做講座,講解好好的細胞為什麼會變成癌細胞,解釋得非常生動。「我並沒有全懂,但迷得不行,覺得她太聰明了,她才是最美麗的女性。從那一刻起,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成為那樣的科學家。』」↓↓詹妮弗說:他真是不了解我,說我不行,我更要搞事情!做給他看!↓↓

高中畢業暑假,別人大玩特玩,她把全部時間花在夏威夷大學一位著名細菌學家的實驗室裡。詹妮弗進入一流文理學院Pomona學院讀生物化學,深深明白學術道路艱苦。出身公立學校,與頂尖科研人員打拼,到底行不行?大二時,她甚至把專業換成法語。法語老師一句話把她勸了回去,專心搞科研吧姑娘!

從此,她再沒有疑問,讀完本科後入讀哈佛醫學院,一路拿下生物化學博士。畢業後參加過各大學的科研項目,1991年,開始自主帶團隊研發,曾經在耶魯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學系當助理教授。

「我熱愛科學,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想要做什麼研究,晚上上床最後一件事還是想這個。」她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稱為基因剪刀CRISPR。多說咱也不懂,反正可以一刀把致病基因剪掉重新編輯,對防治癌症、愛滋病這種嚴重疾病,腦補也明白有多神奇↓↓

早在耶魯開始研究,8年前終於在加州伯克利突破,又帶領團隊研發。有天賦、家庭氛圍,更有幾十年堅持,可以說貫穿整個人生。連老公也在實驗室相識。她在做博士後期間,與另一個研究生Jamie Cate合作晶體化結構項目,興趣背景相投,他成了她的丈夫。

Jamie畢業於耶魯大學

不用說,Jamie也是學神,耶魯大學分子生物和化學系博士,在加州大學拿到博士後獎學金,曾加入麻省理工生物醫藥研究小組,現在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化學教授。夫妻倆是同事,在同一幢大樓上班,一起出席科學突破獎頒獎典禮,更像明星走紅毯↓↓年齡反而成了紅利,顯出同齡人無法比擬的知性優雅氣質↓↓

智商高也算了,顏值還那麼高,身材還那麼美,還那麼會穿。

連各大雜誌也覺得她不輸明星,拼命拍大片(畢竟人家上課寫啥咱也看不懂)↓↓

有記者跟過詹妮弗的日常,她一早騎車上班,手下幾十人團隊,全天開會、上課,進實驗室,與投資人見面等。午餐只有一盒蔬菜色拉(算知道她為啥這麼瘦了),吃五分鐘就抽空接受採訪。下班與丈夫一起騎車回家,晚上要麼加班,要麼約見同行科學家討論項目建議。沒時間長胖,沒啥吃喝玩樂的樂趣,但最NB之處就在於此,她家的樂趣就是科研……這對高智商夫妻兒子17歲了,也喜歡數學。諾獎電話打到家裡,一家三口欣喜若狂。

詹妮弗最喜歡說這句話:我喜歡工作,天天與科學打交道,就像解謎過程。這就是科學界的diva,一步步成為幼時夢想的頂級科學家。這年頭,靠自己愛自己,聰明漂亮又強大的女性越來越多了~ 誰說聰明的女性不漂亮,誰說漂亮女性只能找有錢資源。美麗優雅智慧大方,這麼多美好的詞真的能融於一身。

相關焦點

  • 與諾獎得主面對面
    新華網德國林道7月1日電(記者唐志強)「不要害羞,無論是茶歇還是在其他社交場合,抓住機會去接觸那些諾貝爾獎得主!」德國林道諾貝爾獎論壇委員會主席康特斯特·貝蒂娜·貝納多特1日對數百名來自全球各地的青年學者呼籲。當天,第62屆林道諾貝爾獎得主論壇在德國南部小城林道開幕,來自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的約590名青年研究人員將在今後一周裡近距離接觸27名諾獎獲得主。
  • 多名諾獎得主兒童文學作品首引進 讓孩子親近經典
    多名諾獎得主兒童文學作品首次引進,上海99讀書人布局出版品質童書引發業內關注   讓小孩子親近大經典,還要走多少步 但很少有人知道,許多諾獎得主也為兒童創作了不少佳作,但這些作品往往被忽略。眼下,上海99讀書人童書品牌99kids引進推出了「諾獎童書」系列、「大作家寫小童書」系列,勒克萊齊奧、福克納、艾略特、高爾斯華綏、葉芝等世界文豪為孩子們寫的童書被收入其中,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引進譯成中文。   在業內人士看來,讓經典讀物浸潤童年精神世界,是有勇氣、前瞻性的選擇。
  • 2015諾貝爾獎揭曉在即,盤點那些諾獎得主的爆笑之「最」
    當然,除了阿列克謝耶維奇和「陪跑」多年的村上春樹,諾貝爾獎的各個獎項都有許多被大家看好的得獎人選,想要預測一番到底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兒。小新還是逗大家一樂,盤點一下歷史上的那些諾獎得主之「最」:如果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在你身邊而你卻不知道我愛你」,那諾獎歷史上最令人遺憾的事情莫過於,諾獎來了,而你卻在三天前離開了。
  • 臺灣人為啥酷愛存錢?諾獎得主都想不透
    不少臺灣人愛存錢,光是存摺就有好幾本。(資料圖片)臺灣人酷愛存錢?類似報導近年時常可見。據「中央銀行」統計,臺灣人總存款金額,連續8個月突破40兆元(新臺幣,下同),至今年1月底更達40兆7238億元。
  • 詩人露易絲·格麗克領取今年諾獎後如是說:驚慌,光線太明亮了,聲勢...
    時隔兩個月後,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終於接到了屬於自己的那塊金光燦燦的獎牌——美國當地時間12月7日,她親手接過獎牌這一幕發生在格麗克自家門外的花園裡。露易絲·格麗克在自家花園領取了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獎牌儘管相比往年盛大的傳統典禮,今年的頒獎聲勢已經小了很多,但露易絲·格麗克依然在發表獲獎感言時感嘆,幾乎從10月8日(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日)早上自己就感覺到了「驚慌」,她同時有些不習慣地直言:「光線太明亮了,聲勢也太浩大了。」
  • 2020年諾獎得主揭曉,她的詩像錐子扎人,扎在心上
    這可能是近年來最為冷門的諾獎得主了。而且,在2016年頒獎給鮑勃·迪倫之後,時隔短短四年又頒給一位美國詩人,給人以一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感覺,打破了大家默認的「地區輪轉」原則。 和往年一樣,對於出版行業來說,一年一度的諾獎又是「彩票開獎」時刻,今年「中獎」的世紀文景已經是連續兩年蟬聯了(去年是彼得·漢德克),難怪微博上有人調侃:這邊建議世紀文景的編輯直接轉行買彩票,應該能一步到位實現財富自由(大霧 去年押中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後浪文學編輯朱嶽在豆瓣上恭喜文景,表示:堅持文學價值投資才是正道。
  • 2019年諾貝爾獎全部揭曉,一文看全今年諾獎得主!素材收藏
    今年又有哪些「人生贏家」抱得諾獎歸?跟著小簡老師一起來看看吧~名稱:諾貝爾獎獎項: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首次頒發:1901年、1969年(經濟學獎)頒獎日期: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的逝世日期)
  •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獲獎者竟然是中國殺手!這個獎也太權威了吧!
    諾貝爾獎全世界都知道,代表著人類智慧與文明的巔峰。但「搞笑諾貝爾獎」還真不是人人都了解!這個聽起來不太正經的獎項事實上是有年頭、有歷史的。1991年,「搞笑諾貝爾獎」由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主辦,至今已跨過30個年頭。
  • 新晉諾獎物理學和化學獎得主在研究什麼?看他們寫的科普書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僅有兩本詩集在中國出版,在國內儼然屬於「小眾」「冷門」。與之相對應的是,與文學相比更為曲高和寡的科學領域,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一推動」系列圖書卻一次押中6本新晉諾獎得主的作品,分別來自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羅傑•彭羅斯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詹妮弗·杜德納。
  • 太搞笑了!美國諾獎得主不接電話,鄰居半夜按門鈴告知獲獎
    如果大家真是這樣想,那只能說,恐怕是「電視劇」看多了。其實,真正的諾貝爾獲獎過程並沒有那麼的熱鬧非凡啦!並且,從今年有趣的插曲來看,獲不獲獎,對於某些「大神」來說,或許也不是那麼的「重要」。然而,宣布獲獎者後,諾獎委員會卻一直聯繫不上米爾格羅姆。作為最具聲望的獎項,頒獎卻找不到獲獎者,真的就有夠囧了!實在沒辦法的諾獎委員會,只有讓同是獲獎者又是米爾格羅姆鄰居的羅伯特•威爾遜出馬了。(話說,威爾遜還是米爾格羅姆的老師哦!)於是,威爾遜和妻子不得不在凌晨2點過,跑到米爾格羅姆家門前按門鈴,告知他獲獎的消息。威爾遜:保羅你在嗎?
  • 電影音劇會《美麗心靈》|諾獎得主約翰納什的天才故事-廣州站
    > 法國數學博士後丶鋼琴家斯柔冰再現奧斯卡獲獎電影《美麗心靈》原型人物諾獎得主約翰
  • 諾獎得主對話知識網紅 《科學家請回答2020》今日頭條上線
    諾獎得主對話知識網紅,會碰撞出什麼火花?近日上線的《科學家請回答2020》系列視頻嘗試回答了這個問題。該系列由今日頭條科學頻道聯合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推出,頭條科普創作者連線對話科學家,聚焦2020年度科技大事件和科研成果,帶觀眾了解科學家大成就背後的小故事。
  • 2015諾貝爾獎將出爐丨諾獎得主可不像你想的那麼「老古板」
    2015年諾貝爾獎各獎項將於今天起陸續揭曉,誰說諾獎得主都是「老古板」?
  • 那些不被允許帶娃領諾獎的科學家
    上一次,我們說到《有個國家,曾抵制諾貝爾獎》,於是有熱心人提出,除了納粹德國,歷史上還有其他國家也對諾獎做出過某種形式的抵制。這個國家就是前蘇聯。只不過,前蘇聯允許本國科學家接受諾獎,但要出國領獎只能「挈婦」,不能「將雛」。本來每年的12月10日,是當年的諾獎得主舉家赴斯德哥爾摩領獎的日子,今年受困疫情,頒獎改為線上舉行。
  • 77諾獎得主聯名譴責抗議政府停止資助新冠科研機構
    77諾獎得主聯名譴責抗議政府停止資助新冠科研機構 2020-05-25 15:24:21 來源:人民網  |  作者:譚晶晶| 字號:A+ | A- 【77諾獎得主聯名譴責】77名美國諾貝爾獎得主日前聯名發表公開信,抗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近期停止資助從事冠狀病毒傳播研究的、曾與中國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的非政府組織「生態健康聯盟
  • 把冰凍糞便當刀片,吧唧嘴的聲音有多恐怖……這些「無聊」研究得了今年搞笑諾獎
    為了跟主題契合,今年的獎盃也是蟲子主題:獲獎者會收到一份PDF文件,列印出來後按照說明粘起來,會得到一個「獎盃」,其中5面分別印有1種蟲子,有跳蚤、蟑螂、計算機bug(好吧,也算)、諾如胃蟲(也就是讓人鬧肚子的一種病毒),以及大眾的甲殼蟲轎車(行,你說了算),另外一面印的是粘貼指南。
  • 5位諾獎得主攜手江蘇夏至極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近視患者「尋...
    1月13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特穆特.米歇爾(Hartmut Michel)教授應邀來寧,對江蘇夏至極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參觀訪問,雙方就眼科領域的生物學發展進行了深度交流。據了解,他是與該公司深度合作的第5位諾獎得主。
  • 福利 |電影音劇會《美麗心靈》,共享諾獎得主約翰納什的天才故事
    匯演,洞察文藝的慧眼再現奧斯卡獲獎電影《美麗心靈》原型人物諾獎得主約翰
  • 數十名諾獎得主晚節不保,大神的歸宿都是大神棍? | 雜·讀
    他用後來斬獲諾獎的基因技術,放大了一些過世名人的DNA,然後向廣大群眾兜售含有名人DNA的珠寶,瑪麗蓮·夢露、愛因斯坦什麼的,一個也沒落下。他還沒事兒搞搞「非虛構寫作」,堅信自己的人生曾有個「真·高光時刻」:
  • 73歲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我智慧型手機玩得很溜
    73歲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我智慧型手機玩得很溜 2020-10-22 0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