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李勝素" 免費關注李勝素
什麼是行當?
行當是戲曲表演的分工方式。不同的行當,分別承擔著扮演男、女、老、少不同生理特徵人物的分工任務,也分別承擔著扮演急性子、直脾氣等個性特徵以及心地狹隘或卑鄙齷齪等品行特徵人物的分工任務。
行當的設立,為演員演技的學習和發揮劃定了明確範圍。明、清時期,戲曲演員主要是男性,劇中的女性人物因而多由男演員扮演,從而形成了男扮女的旦行行當特色,習稱為「男旦」或「乾旦」;旦行演技,實際上就成為一批男性演員學藝並發揮表演才能的一個固定的藝術範圍。在這樣一種演員與演技範圍選擇對應的行當體制格局下,還存在著女演男的演技範圍,此外,還常常出現少演老、老演少等等情況。這些獨特的演技範圍,構成了不同行當的確立,也構成了戲曲藝術的一項鮮明特徵。
京劇的行當是怎樣劃分的?
京劇行當首先分為生、旦、淨、醜四大類。生行承擔扮演男性主要人物以及一部分次要男性人物的任務;旦行承擔扮演女性主要人物以及大部分次要女性人物的任務;淨行承擔扮演性格粗獷魯莽、氣質威嚴豪邁的個性突出的男性人物的任務;醜行則承擔扮演幽默、機智的男性正面小人物,或靈魂醜惡、道德敗壞、品行不端的反面男性人物的任務。
在四大類行當的內部,根據人物的生理年齡以及舞臺演技的特點,又做了比較細膩的劃分。如生行中根據年齡細分出老生、小生,並曾經有過娃娃生,根據演技又分出武生,而武生內部再分出長靠武生、短打武生等等。旦行中則根據年齡細分出老旦、青衣、花旦等,根據演技又分出武旦等。淨行根據演技分出唱功花臉、架子花臉、武花臉等等,醜行則根據演技分出文丑和武丑。
京劇行當一般是按照劃定的範圍來對應劇中人物的,比如老生扮演中老年男性,小生扮演青少年男性等等。但有時也會破例。比如在「三國戲」中,周瑜本來比諸葛亮年齡大,但劇情有意突出周瑜意氣風發的氣質和使氣任性的性格特徵,所以用小生扮演,而諸葛亮在劇情中被格外突出了睿智大度和穩重老成的性格,所以用老生扮演,這種安排正好把行當與人物對應的範圍顛倒了。還有一些劇中人物,在長期表演實踐中形成可用兩個行當來對應的方式,比如《霸王別姬》中的霸王項羽,可以由淨行扮演,也可以由武生扮演;「三國戲」中的關羽,可以由生行中的紅生扮演,也可以由淨行中的紅淨扮演。這種一個人物可由兩個行當扮演的情況,反映出京劇行當相互間擁有一定的邊緣重合區域,表演家們則充分利用了這個區域來擴大自己的劇目數量,並努力擴大自己的技藝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