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77年,宜家終於要賣衣服了!網友:這不是無印良品嗎?

2020-12-22 品牌透視

編輯 | 品牌君

最近,潮流圈發生了件令眾人大呼意外的事:全球知名家居零售商宜家,在出道77年後,總算進軍服裝行業,開始賣衣服了。

不是網友惡搞,不是品牌聯名,不是單次合作,是宜家本家真的要發布服裝系列新品啦!

宜家大步邁入服裝領域

據品牌君了解,宜家一口氣安排了T恤、衛衣、帆布袋等多款單品,看樣子是下定決心要在服飾行業闖出一片新天地。

從曝光出的產品圖來看,其此次新品大多是以我們熟悉的黃藍經典logo為設計靈感,搭配上一些頗具巧思小元素,雖然簡單但不無趣。

比如這件白衛衣,它正面那個大大的條形碼,來源於宜家最暢銷的 BILLY 書架。

「這不是無印良品嗎?」有網友在看到宜家新款服裝後,發出這樣的感嘆。

同樣是走簡約路線,同樣深受年輕一代消費者喜愛,宜家與無印良品兩個品牌間確實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共同點。

正如前文所說,這是宜家創立數十年來,首次正式推出服裝產品。但,這並不是它第一次接觸潮流圈。

去年,宜家與Off-White主理人Virgil Abloh合作,推出系列聯名潮品,包括有壁畫、地毯、手提袋等。

兩個超級IP的合作,必然會引來無數關注。

又是專門從外地趕去北京,又是提前好幾天到現場駐紮,又是排隊4個小時,消費者對宜家聯名單品的喜愛之情,都用實際行動表現了出來。

那搶購盛況,讓品牌君不由想起《釜山行》。弄潮兒們為get全球限量版時尚單品,也是很拼了。

時間再往前推一推。

2018年,宜家牽手William Hunt上線限量版高定西裝。這些西裝的配色與床單配色相似度極高,以至於部分消費者以為宜家這是拿床單做的衣服。

據設計師介紹,設計這樣的服裝是希望能借豐富色彩去打破束縛,突破簡潔風格,呈現個性化一面。

一次次在潮流領域的成功探索,想必是宜家此次闖入服飾行業的底氣所在。

不過,自己出產品與牽手品牌進行聯名營銷終究還是不同的。宜家這次新出的系列服飾產品能不能被市場認可,能不能為消費者所青睞,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品牌們紛紛轉行賣衣服?

或與其他品牌跨界合作,或自己嘗試推新,近些年越來越多品牌盯上服飾領域,在賣衣服路上越走越遠。

去年,百威啤酒與義大利高級時裝品牌 Moschino 強強聯合,上線系列服飾產品,包括有T恤、包包、褲子、裙子等。種類相當豐富,可謂是應有盡有。

聯名款衣服基本都是紅白藍配色,濃濃的「百威」風味。

除百威外,大白兔、傑士邦、杜蕾斯、旺仔等品牌也都推出過服裝系列產品。

為什麼?為什麼品牌們在跨界時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服裝領域?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它任何決策背後必定都有一定的商業考慮,也就是一個「利」字。闖入時尚圈賣衣服也一樣。

相比其他領域,服裝行業門檻較低且容錯率高。部分品牌的所謂聯名,其實就是在玩logo疊加遊戲。通過簡單的操作就能提升業績,何樂而不為?

更何況,「服裝」總是與「潮流」掛鈎,進軍服飾行業可以改變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固有認知,幫助企業實現年輕化,幫助產品提高曝光量。

一舉多得的事情,品牌們自然願意投身其中。

相關焦點

  • 宜家也要賣衣服了,宜家與無印良品的battle史!
    但宜家和MUJI品牌定位很相似,這註定了它們的擴張路線必有重合來源:營銷品牌官(aaaacopys)宜家終於決定進軍服裝界了!再一想家居+服飾的全品類組合這不就是MUJI無印良品的路子麼!去年12月無印良品中國官網發公告稱將於2019年12月21日起在中國提供MUJI INFILL家裝服務
  •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鮮少打折的無印良品已進行了11次「價格重新審視」,卻仍舊挽不回中國消費者的心。根據良品計劃公布的2020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截至2019年8月31日,無印良品內地市場同店銷售首次出現下跌,下跌達到2.2%,粉絲們正在加速離去。但無印良品在中國地位不保,真的只是因為貴嗎?
  • 77 年了,宜家終於開始賣衣服了!
    拋開大熱聯名不談,日常生活中,擁有「宜家元素」的單品似乎滿大街都是。矚目的「IKEA」 藍黃色 logo,被印上手機殼、衣服、包包、帽子…….看多了吧,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官方出品,哪些是山寨盜用。可事實上,迄今為止,宜家官方在時尚界的嘗試,兩隻手就數得過來……所以啊,這次宜家的最新動作不僅很很很稀奇,還是破天荒第一次:77 年了,宜家終於賣衣服了!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你買的東西是「山寨」嗎?
    判決一出,就有網友質疑:「山寨」贏了「正品」。事實真的如此嗎?此事發生後,對於企業的經營,有哪些警示?【事件】中日「無印良品」之爭,國產無印良品獲勝近日,「無印良品」商標權糾紛一案,有了最終說法,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一字之差,誰是正品?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2004年7月,該商標經核准轉讓至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中國地區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日本企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為其唯一股東。近年來遍布商場的「無印良品」專賣店即是由該公司投資經營。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中國地區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日本企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為其唯一股東。近年來遍布商場的「無印良品」專賣店即是由該公司投資經營。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中國地區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  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日本企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為其唯一股東。近年來遍布商場的「無印良品」專賣店即是由該公司投資經營。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2004年7月,該商標經核准轉讓至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中國地區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日本企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為其唯一股東。近年來遍布商場的「無印良品」專賣店即是由該公司投資經營。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維持原判。2004年7月,該商標經核准轉讓至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中國地區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日本企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為其唯一股東。近年來遍布商場的「無印良品」專賣店即是由該公司投資經營。
  • 真假「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楚!杭州一「無印良品」店被起訴
    杭+新聞 通訊員 餘法 記者 王豔穎「無印良品」這個日本品牌相信大家都已經不陌生了,原木色裝修風格,白、米色、黑為主的色調,紅底白字的「MUJI無印良品」更是招牌簡單醒目,深受不少年輕人的青睞。在杭州市臨平歡樂城一樓,有一家名叫「無印良品NaturalMill」的店鋪。這家店的裝修設計、產品類別等都與日本「無印良品」門店極為相像,但在招牌上,「無」變成了「無」,英文「MUJI」變成了「NaturalMill」。11月8日,這家店鋪的經營者和產品的生產者一起被日本「無印良品」品牌的所有人告上了法庭。
  • 日本無印良品MUJI敗訴中國無印良品,日媒和網友都表示驚呆了!!
    2018年,再一次,我國山寨品牌傳來「捷報」——終審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此後,「正品」(良品計畫株式會社、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需放棄使用「無印良品」商標,並向「山寨」(北京棉田紡織品公司、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賠償62萬元。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在國家知識產局商標局官網上顯示,輸入「無印良品」關鍵詞,檢索出從1999年至2020年間共292件相關商標申請,其中商標名稱有無印良品、無印良品home、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家紡等,於女士有些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本文6407字,閱讀約需13分鐘)▲ 上圖:日本無印良品門店 ▼ 下圖:北京無印良品門店自1980年12月誕生以來,無印良品從主推食品、生活百貨的私人品牌到全球零售業的標杆企業,從日本到全球,一路高歌猛進,贏得了全世界消費者的認可。然而,無印良品卻在布局中國市場多年後,同北京一家同樣以「無印良品」為品牌的家紡店不期而遇,並由此上演了一場商標大戰。
  • 無印良品最不值得購買的東西
    無印良品雖然沒有宜家賣場這麼大,但憑藉著「性冷淡風」,在國內也有眾多粉絲,裡面包含生活用品、家居類、文具、化妝品、服裝類等等;不過難道你們不覺得無印良品裡,好多東西就是閉著眼睛開價嗎?一雙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鞋墊居然要賣到88塊↓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如何抉擇?
    日本無印良品和中國無印良品的官司打了十幾年,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談到無印良品這家公司,其實大部分中國人都認為他是日本的品牌,所以更多人認為中國的品牌是抄襲了日本,是品牌侵權。但是兩家公司在中國十幾年的明爭暗鬥當中,打了大大小小不下於10場官司,卻各有勝負呢。
  • 賣雜貨的無印良品、賣衣服的森馬,為啥都開始賣菜了?
    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被消費者認為是冷淡風的代表。據悉,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設菜市場,首店將入駐上海瑞虹天地。無印良品的菜市場將延續簡約的風格設計。除了售賣鮮魚、生肉、蔬果等生鮮農副產品外,還提供現場加工和用餐服務,消費者可參與食材的料理。
  • 直播秒殺價買到「無印良品」,女子收貨後懵了…
    其中,有的商品詳情中標明著一則「公示」,內容為:我們是中國的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品牌,非日本「muji」,在中國24類商標,有且只有一個「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宣傳中並承諾:凡在本店購買的任意產品都是「無印良品」官方正品,假一賠三。有的商品則沒有公示。記者注意到,這些商品價格從一兩百到一千多,但直播時有活動價,則要便宜很多,一款售價七八百的四件套僅需兩百多元。
  • 日本零售神話「破滅」、負債67億,無印良品在中國還能走多遠?
    作為全球知名的日本雜貨商,無印良品(MUJI)意為沒有商標的優質產品,2000 年於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從最初在西友百貨櫃檯售賣 40 種產品,到現在各類定製門店遍布在全球各地,成立四十年來,無印良品發展迅速。
  • 你在某音和某寶買的超低價無印良品四件套是正品嗎?
    最近小編發現某音上好多賣無印良品四件套的,打著清倉處理的旗號,說原價1099的四件套只要99,很多人不禁疑惑,這是真的嗎?是正品嗎?且聽小編一步步分析。首先我們要說一下「無印良品」「無印良品」「muji」這三個商標是不是一回事?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再掀波瀾 北京「無印良品」被判侵權日方獲賠...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注意到,這並非兩家「無印良品」的首次交鋒,去年底,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曾判決日本「無印良品」停止侵犯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而此次法院判決所涉及的商標與北京市高院判決時所涉及的商標並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