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的「 美好 」假期 | 用攝影展示「 真實世界 」,反思韓國的節日文化

2021-03-02 鳥人與魚


在過去的40年裡,韓國的社會和文化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高科技和計算機產業的迅速發展,影響著韓國人們的工作、生活和休閒消費方式。

韓國攝影師

Seung-Gu Kim

1979年出生於韓國首爾並在那裡長大的 Seung-Gu Kim 目前在韓國首爾生活和工作。他在SM大學主修攝影,在韓國國立藝術大學學習視覺藝術。他想描述一下我們的生活。他認為攝影可以展示我們的「 真實世界 」。他想要平衡矩形框架中的非自然元素,並描述我們正在習慣現實的社會諷刺。

JINGYEONG SANSU

對於 Seung-Gu Kim 來說,韓國的這些變化為他提供了一個可以拍攝的主題。



「 我想描述我們的生活方式,

我認為攝影可以展示我們的真實世界。」



因此,Seung-Gu 關注了他家鄉這個「 真實世界 」,其作品中的現象被他認為是一種對韓國的「 社會諷刺 」。

Bamseom

  美好生活 / Better Days  

A Fireworks Day, 2015

Snow Festival, 2014

Swimming Pool, 2016

這組名為「 美好生活 」的系列是 Seung-Gu Kim「 社會諷刺 」系列作品中的一組,在「 美好生活 」中反思了韓國的節日文化。Seung-Gu 「 遠離一切 」這個詞有不同的看法,他拍攝了擁擠的遊泳池、娛樂休閒公園或溜冰場,人們在周末來這裡放鬆。

Bamdokkaebi Market, 2016

Schloss Neuschwanstein, 2016

在假期,韓國人盡最大努力去享受它,但由於缺乏時間旅行,他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城市周圍。因此,首爾周邊和郊區的休閒場所都試圖展示一些有趣的東西來娛樂他們的顧客。這樣一來,所有的西方文化和韓國文化就融合在一起了。「 美好生活 」指的是韓國人享受短暫假期的方式。

Bengal Tiger, 2014

Poseidon, 2017

「 美好生活 」指出了這種情況的一個社會諷刺:把這些擁擠的目的地描繪成放鬆的地方,顯示出社會如何塑造自己,以適應本國的快速增長。

Boa Constrictor Cadillac, 2014

Panda House, 2017

Seung-Gu Kim 在20多歲時就開始記錄這些地方。

「 我一直在努力學習和工作。

當時,我很想知道其他人是如何度過周末的。

於是,我乘公交車,去『一日遊』,

來到了他們想去的休閒場所。」

Dinosaur Theme Park, 2018

Ice Fishing, 2014

「 美好生活 」中的圖片構圖很迷人。類似於洛瑞(Lowry)繪畫,他作品中的場景是對稱的,其中的許多人為框架內的非自然元素提供了平衡。從遊泳池到溜冰場,這些圖片作為一種文化檔案,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而越發有意義。

Hanok Swimming Pool, 2017

Hongje Stream, 2015

Seung-Gu Kim 的作品深刻地觀察了他的國家不斷經歷的變化和演變,以及對其公民、文化和環境的影響。

河畔 Riverside

素材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鳥人與魚整理編輯


相關焦點

  • 韓國演藝圈:父權幽靈下的「絞肉機」
    事件很快在韓國引發公眾關注,有網友向發起青瓦臺請願,希望政府能夠直面非法拍攝的問題。新聞發生後,為了讓更多人支持和聲援非法拍攝的受害者,韓國藝人裴秀智在網絡上傳了同意調查「XX工作室非法裸體拍攝」的青瓦臺請願網頁截圖。參與請願後,由於青瓦臺請願文中的攝影工作室信息不準確,波及到另外一間攝影工作室,很多網友抓住這個錯誤攻擊秀智,還有網友以「請求處秀智死刑」為題向青瓦臺請願,且有274人同意。
  • 那群偷中國文化的韓國人,卻在圍攻李子柒?
    若干年前,從端午節被韓國註冊為自己的節日開始,韓國「搶」中國文化的企圖就眾所周知。視頻底下湧入了20萬韓國網民,評論中幾乎全是韓國人的髒字:「不要臉,泡菜是韓國的。」「請你道歉,這個垃圾。」」,美國「炸雞快餐」大流行,韓國就偷偷發明了一個「韓國炸雞」做文化宣傳,現在反而風靡全球。
  • 「深度好文」找回攝影的初衷
    無論廟會、煙火秀、展場、公共展演活動,都可看到許多卡位人的惡行惡狀,也因此迭起爭執。曾經在一次公眾活動中,看見某中年人在最佳位置拍完之後,便緊抱相機賴著不走,旁人請他讓大家也拍一下,只見他振振有辭的說:「假如每個人都在這裡拍,那不是大家都拍得跟我一樣了嗎?」旁邊年輕人氣得想扁他。這種行徑,就算拍到了好照片,又怎樣呢?
  • 如何守在帝都,也能成為朋友圈攝影大賽贏家之「美食篇」
    朋友圈為期7天的「炫照攝影大賽」即將鳴槍開鑼。
  • 「Xmas~聖誕倒計時」美國人的聖誕假期怎麼過?
    盛大聖誕節聖誕節是西方世界最為盛大的節日,更是全民歡慶的重大傳統節日,在歐美及受基督教文化影響的其它國家和地區(如香港、韓國、新加坡)都設定為法定公休日。美國人多為信奉耶穌的基督徒,自然也相當看重,重視程度不亞於中國人過春節,而聖誕前夜(平安夜)就好比中國大年夜(年三十晚上)。
  • 攝影風格第六講:超現實主義的「夢幻美學」
    不管是從暗房技法,還是攝影中的藝術美學涵養,與對世間萬物獨到的理解,都隱藏著「超現實主義攝影」的秘密。甚至一些攝影大師如Jean-Baptiste Mondino、Richard Avedon、Irving Penn等等攝影大師都曾向他致敬,他們也代表著「商業、時尚與藝術融合」的超前沿方向。
  • 為何韓國葬禮上多是吃「辣牛肉湯」?
    完成儀式後,他們坐在殯儀館旁的食堂,邊喝燒酒,邊吃食堂提供的「辣牛肉湯」()如果說一提到婚禮,就會想起喜面或排骨湯,那麼葬禮當然就是辣牛肉湯,為什麼辣牛肉湯成為韓國人葬禮食物的象徵呢?當然,這可以從何以韓國人傳統會在葬禮上提供食物開始說起。
  • 這一次是韓國「雞」贏了
    (以上數據已換算為人民幣)相比於它的前輩「鳴梁海戰」(投資超過1億人民幣),這個成績已足夠喜人。這麼好看?兩相對比,套路都不新鮮,但是架不住韓國劇組執行到位。扮演張刑警的李荷妮,韓國小姐出身,世界小姐評選排第三,之前人家是這樣的:
  • 走進 Lenny Kravitz「Drifter 漂泊者」攝影特展
    近日, Lenny Kravitz 「Drifter 漂泊者」攝影特展在徠卡威茲勒畫廊舉辦,這是音樂人、演員、設計師和攝影師 Lenny Kravitz 的個人作品展,期間會展出許多其此前從未發表過的攝影作品。
  • 《寄生蟲》裡的「古早味蛋糕」,真實反映出人們對食品工業的偏見
    」在韓國真實發生過。從 2016 年起,有個叫做「大王卡斯特拉」的連鎖蛋糕品牌在韓國橫空出世,他們家宣稱自己做的是「臺灣古早味蛋糕」,其實本質上是模仿臺灣淡水的蛋糕店,跟臺灣的店鋪沒什麼關係。(這個行為本身沒有問題,因為「臺灣古早味蛋糕」並不是註冊商標,只是一種食品的名字,當然誰想做就能做。)
  • 民調:韓國近八成人慾逃離「地獄韓國」
    據外電報導,現在20至30多歲的韓國人,只有一少部分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就讀最好的大學,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其他人就只能找一些工時長且薪水低的工作。這個現象擁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地獄韓國(Hell Joseon)。這個詞語可以追溯五個世紀前,當儒家思想所定下的階級制度變得根深蒂固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所有韓國人的命運。
  • 韓國為什麼老是搶中國的文化?|軍情晚報
    所以,滿清之後,韓國人認為中華文化轉移到了韓國,一直到今天,「明亡之後無華夏」的論點在韓國學界很有市場。韓國(包括朝鮮)的傳統服裝,依然是沿襲了明朝的風格。而中國最為世界所熟悉的代表性服裝,則變成了產生於近代的「旗袍」。
  • 同屬東亞文化圈的韓國,是怎樣看待「同性戀」這件事呢?
    韓國的社會對多數韓國人而言,同志是個不能提及的存在,於是漠視與否認,遺忘確實有個「少數群體」生活在自己的國家裡這個事實(韓國人稱同志等群體為「性少數」)。韓國的文化韓國社會注重群體,厭惡「異己」。他們認為,要和大家一樣融入社會才是對的。因此許多人在自我認同過程中,接收到過多「所謂男女相戀」才是正常的觀念,即使自身終有一天,意識到自己是同性戀者,也不敢對任何一個人坦承。
  • 瀨戶正人攝影工作坊 | 「 從此我開始尋找荒涼的詩意 」
    影像風格上轉為彩色、更加開放的視角去介入其中,陽光、溫暖、鮮豔的色彩,「picnic」、「binran」系列,正是瀨戶正人另一人格的體現。瀨戶依靠著作品不斷地探索著自身的秘密。關於他的攝影故事和對自身的探討將一一道來,就先從他的故鄉講起吧。
  • 《寄生蟲》裡提到的「古早味蛋糕」,真實反映出人們對食品工業的偏見
    從電影一開始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知道,使主人公金氏一家變窮的真正原因是深陷「臺灣古早味蛋糕店」的投資泡沫。雯光(富人之前的管家)夫婦一開始也並不窮,他們也是由於早年投資「臺灣卡斯特拉蛋糕店」失敗,欠了一大筆債,而落到如此境地。其實他們說的都是同一件事情,這個「蛋糕事件」在韓國真實發生過。
  • 最頭條 |「香港創造」——用本土文化塑造品牌基因
    被譽為「東方之珠」的香港,無疑是打開中國,連接中國與世界時尚的起始。從 70年代成衣出口貿易的生產基地演變為如今亞洲時尚之都,香港這片「文化共融」的繁盛之地——在東方底蘊與西方審美的碰撞之下,一直是滋養新生力量、創造別具一格設計的最佳土壤。一座城市的文化滋養著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同時也成為了人們創造的靈感來源。
  • 為什麼韓國人用扁筷、那麼多間咖啡廳?10個《韓國文化Q&A》大解密
    韓國為什麼這麼多間咖啡廳?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韓國人認為餐廳就是用來吃飯的,都吃完餐點了還繼續留在餐廳聊天是非常失禮的一件事。因為韓國的大眾運輸交通系統發展得很早,所以並沒有什麼機會騎到機車,因為光是地鐵就夠四通八達了,另外韓國具有很深的「機車會排放對人體有害的廢氣」、「要是出車禍很容易受重傷」等觀念,所以不太騎機車。
  • 韓國人眼中的「周子瑜事件」和JYP的道歉
    好多人都在說,韓國人怎麼看周子瑜的事件,這文章由韓國記者寫成,本文是他綜合的韓國人在這事上的看法及觀點。
  • 天貓首個「遊戲同好日」,用熱愛撩動「Z世代」
    慶幸的是,在所有嘗試走近「Z世代」的努力裡,【天貓同好派】聯合全球30+遊戲IP首創打造「天貓遊戲同好日」,用一場頗具實驗性和未來感的跨次元狂歡,證明他們依然可以被美好感召,樂於為熱愛買單,也給出了品牌方「俘獲」95後年輕人的一種新解法。
  • 20部精選必看的豆瓣高分「韓國電影」推薦!
    電影最重要的本質就是要能將故事說好、說完,把電影故事裡那個最重要的「但是」後續發展最大化、精緻化並貼近觀眾,準確地操弄觀眾的心靈。韓國電影能夠進步神速,是他們往往對於背景故事的掌握、角色研究、角色經營等等基本功夫,下足苦心,以確保故事進程的精準度,更遑論在技術層面包括畫面質感的營造、字卡設計的美感、配樂取樣的講究...等等,說實話,韓國電影現在的水準堪稱「亞洲之最」一點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