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山丘之上,一位將軍身著戰袍,正威風凜凜地站在城牆之上。風吹動著他的頭髮,眺望遠處,他若有所思,但目光中透漏出泰然自若的神情。此時的他,正有條不紊、沉著冷靜地作著軍事部署。他已經預料到,不久必將有一場惡戰。只是他想不到的是,這場戰爭將深深地影響世界歷史的發展,這個地方也將被歷史永久地銘記,成為了"上帝折鞭之處"。
此地之下,有滾滾而下的江河在這裡流過,不大的面積中卻融合了嘉陵江、渠江、涪江,三面環水的天然優越條件,讓它成為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絕佳戰略要地。傳說中,上古時期,此地鬧饑荒,天帝命一神明手持魚竿,於江中釣魚,挽救了無數生靈的性命,此地因此得名釣魚城。釣魚城更因蒙古和宋朝之間的對峙而流傳百世。
13世紀,北方的蒙古在"只識彎弓射大雕"的硬漢成吉思汗鐵腕的手段之下,逐漸崛起,此時,蒙古早已不滿足自己僅有的那些土地,他們早已有了志奪天下的意向。
南宋,一個漢人政權,卻依舊沉浸在"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溫柔富貴鄉中,享受偏安所帶來的快樂。南宋,開始成為了蒙古政權中的一塊肥肉,遲早都要把它吃進肚子裡。南宋曾經聯合蒙古滅掉了金國,不過,蒙古人並未感恩,反而因為南宋暴露了自己的弱勢,讓蒙古有了可乘之機。天府之國的川蜀大地成為了主戰場之一。
鎮守四川的南宋將領在很早以前就意識到了防守的重要性,所以在1240年,時任四川安撫制置副使的彭大雅開始在釣魚城修築山寨,然而,草創未就,彭大雅遭人陷害,最後鬱鬱而終,駐防的任務則交到了餘階手裡。
餘階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他抱負遠大,誓死要阻擋蒙古的來犯。為此他採用"守點不守線,聯點而成線"的辦法,將險要之處連接成寨,山城之上,物產豐富,也能解決平時的物資問題。就這樣,在餘階的主持之下,釣魚城形成了星羅棋布的堅實的防禦體系,只等待著敵軍的來攻。不過,餘階在此地也沒有多久就離開了,繼續防守釣魚城的是曾經跟隨他的一位部下,後來也正是這個部下,改變了蒙古的進攻進程,改變了世界,這位將軍就是王堅。
蒙古方面,蒙哥於1251年成為大汗,他野心勃勃,志在天下,柔弱的南宋也成為了他的目標。他一路攻城略地,南宋境內多地不堪一擊,很快被蒙古攻下。短短幾年的時間,南宋就喪失了半壁江山。
蒙哥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又準備再一次大舉南下,在1258年12月,逼近了合州城。蒙哥想讓漢人前去說服城內守城將士投降,於是他派遣了一個使者前去遊說,結果遭到王堅義正辭嚴的反對,並且他為了振奮士氣,還斬了來使,這讓蒙哥大為惱火。
次年2月,蒙哥駐軍在石子山上,準備對釣魚城發起進攻。但由於城內軍民同仇敵愾,加上主將們正確的軍事部署,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蒙哥絲毫未取得任何戰績。
進入四月,合州下起了大雨,蒙古軍隊動彈不得,雨一停,蒙哥又令人進攻。王堅率領手下同敵軍展開殊死搏鬥,終於打退了來攻的敵軍。
蒙哥並未死心。五月,蒙哥再一次猛攻釣魚城,如出一撤,他又一次失敗了,跟隨他將領有不少人戰死,就連他血氣方剛的侄子也差點戰死。
數月的持久之戰,蒙古軍隊戰敗,軍心已經開始有些渙散了,再加上此時南方漸漸進入夏季,炎熱的氣候讓蒙軍異常難受,軍心開始渙散。軍中不少將領認為釣魚城一時間難以攻下,不如暫緩進攻,採取別的路線進攻釣魚城,但卻遭到了蒙哥的無情拒絕。他認為自己是蒙古一個堂堂的大汗,一個小小的釣魚城攻不下,自己的顏面何在?他繼續加緊對釣魚城的攻打。
可是,釣魚城就是如銅牆鐵壁一樣,紋絲不動,這可怎麼辦呢?蒙哥想一探究竟,於是他命人在釣魚城對峙的地方築起了一座臺樓,可以觀測到城裡的一舉一動。七月,為鼓舞士氣,蒙哥親自登上城樓指揮作戰,這被王堅看見了,他馬上令人發射炮彈,只見城內的石頭如雨點般打過來,蒙哥躲避不及,被石頭砸中,受了重傷,10多天後,不治身亡。蒙哥一死,蒙古軍隊紛紛撤退。
蒙哥一死,讓其他徵服各地的蒙古貴族大驚失色,但他們同時也是高興的,他們認為自己有機會爭奪大汗的位置,於是紛紛往回撤。比如,正在遠徵伊朗、埃及等地的旭烈兀聽說蒙哥去世,忽必烈爭奪汗位,不得已他往回撤兵,只留下了少量的軍隊繼續遠徵,但終因為力量過於懸殊,這支軍隊最終戰敗,蒙古侵佔非洲的步伐就此停止。歐洲聽聞蒙哥的死訊,當地的人們也大喜過望,奔走相告這一好消息。
蒙哥之死,引起了蒙古的內訌,由於貴族間的互相爭奪,導致蒙古的四分五裂,蒙古帝國不復存在,各汗國之間彼此很少再聯繫,徵戰只能靠自己,但終難成氣候,蒙古帝國的徵伐成為了歷史,一個小小的釣魚城就這樣被歷史銘記千年。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