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小人物悲歡離合的背後,陳凱歌想向觀眾傳達什麼?

2021-01-08 小魚愛說娛樂事

電影《霸王別姬》是1993年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由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陳凱歌執導。影片自上映至今打破多項紀錄,並一直被視為華語巔峰之作之一。

它不僅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還在1993年榮獲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並且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

影片主要圍繞動蕩時代背景下,京都城內兩名京劇伶人跨越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逐一展開敘述。隨著時代的變遷,在兩名主角遭遇人生危機的同時,曾經輝煌一時的京劇也逐步走向衰亡。小人物命運走向和歷史變遷交織在一塊,成就一部極具文化底蘊的華語電影。

在我看來,若只關注電影的表面劇情,無法完全解讀電影《霸王別姬》的精彩之處。因此今天我將結合電影的故事內容、人物塑造和情感表達三方面來分析《霸王別姬》這部經典之作的精彩和魅力之處,並談談我的思考和見解。

01、從故事內容分析:京劇伶人程蝶衣入戲太深慘遭辜負,窮盡一生演繹「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的悲劇

電影背景架構於20世紀的京都城內,彼時正值多事之秋,民國時期窮困人家眾多,不乏走投無路的窯姐、戲子等人。小豆子被作窯姐的母親送進戲班,卻因出身青樓遭到眾人欺負,只有師兄小石頭心無芥蒂地關照他。

一度無法適應戲中女性角色的小豆子選擇潛逃,卻又為了師兄而留於戲班,並在師兄的協助下認同自己在戲中的女性身份。十年後, 小豆子取藝名程蝶衣,演旦角;小石頭取藝名段小樓,演生角。兩人合演的《霸王別姬》名譽京城,程蝶衣愈發入戲。

程蝶衣和師兄約好要演一輩子的戲,可是師兄卻投入青樓名妓菊仙的懷抱之中,程蝶衣大受打擊,決定不再和師兄演戲。後來師兄陷入困境,程蝶衣為救師兄不惜犧牲尊嚴為日本人獻唱,卻遭到師兄唾棄。新時代來臨,程蝶衣又因為固守傳統而被徒弟四兒搶了角色。

在我看來,程蝶衣的一生,是被辜負的一生。一次又一次入戲的程蝶衣,自以為堅守和師兄的約定,自以為堅守對京劇的尊重,卻被心愛的師兄和所處的時代一次又一次無情地拋棄。程蝶衣的人生一如他多次飾演的虞姬,忠貞堅韌,願意為心中所愛付出一切。只可惜,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被現實和時代所辜負,懷抱著堅定的信念果斷離開人世。

02、從角色塑造分析:動蕩背景下跌宕起伏的小人物命運盡數呈現,鮮活又有代表性的形象躍然紙上

影片不僅著重描繪主人公複雜的人性和命運,在其他小人物身上也花了不少筆墨。正是因為導演對人性的精準拿捏,才能塑造出無數有血有肉的鮮活形象。對於這部分內容,我想選取影片中極具代表性的2個小人物進行分析:

豔紅:無奈向現實低頭的卑微母親窯姐豔紅在影片中不是主要角色,只在電影開幕前面幾分出場,但是卻對推動故事情節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豔紅這個形象,是極具矛盾性且內心備受煎熬的。她出身青樓,窯姐的特殊身份讓她並不方便帶著男孩隨時出入,為了兒子前途她只能忍痛將兒子送進戲班。

對於自己的兒子,她肯定是有愛的成分,但是迫於現實,她只能送走兒子。所以送別前,她臉帶媚笑企圖通過美色說服戲班師傅收留兒子,眼中卻含著深沉的眼淚。這樣的形象一下就打動戲外的觀眾,讓無數觀眾為之動容。

菊仙:身為名妓卻有情有義,體貼善良菊仙和豔紅一樣出身青樓,她身上的性質和豔紅也有相似之處。因為段小樓一次逢場作戲,菊仙卻當了真,從此拿出真心對待段小樓,一心一意追隨他。對於程蝶衣而言,菊仙是競爭對手,是站在對立面的存在,但是她身上卻又有著和母親相似的感覺。

相對於程蝶衣對菊仙明顯的敵意而言,菊仙一直把程蝶衣當做師弟對待。出於愛屋及烏的心態,她對於丈夫的師弟程蝶衣也極盡包容。在程蝶衣戒除鴉片的時候,菊仙緊緊抱著他,給予他力量和安撫;又在街頭批鬥之時,在大火中救下程蝶衣送給段小樓的寶劍。

在我看來,菊仙雖然出身青樓,但卻是個有情有義又善良體貼的賢妻良母。她的身上蘊藏著巨大的能量,能夠在亂世之中操持一個穩妥的家庭。雖然她不懂京劇,也沒有演過戲,但她就是段小樓現實生活中的「虞姬」,她和虞姬一樣穩重智慧。

03、從情感表達分析:個體命運與時代變遷緊密相關,京劇伶人悲歡離合的背後,是京劇藝術自繁盛走向衰敗的宿命

電影將字幕的形式把每個不一樣的時代標註給觀眾看見,透過不同的場景,我們可以發現,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主人公的命運走向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雖則主人公悲歡離合的不同際遇,京劇藝術也逐步走下神壇。

早期京劇發展興旺之時,養活了一大批窮苦孩子,小豆子就是其中一個;在京劇輝煌之時,成了角的程蝶衣和段小樓名譽京城,可以收穫臺下的掌聲和觀眾的追捧;在亂世之中,儘管戲子不被尊重,但程蝶衣只消一曲就能將師兄從日本軍官手中救回。

可是隨著時代不斷變遷,來到新時代,人們呼籲戲曲要和現代文化掛鈎,支持傳統文化的程蝶衣被徒弟搶了角色,又慘遭陷害,在遊街示眾之時大受打擊,間接造成菊仙離世。

在我看來,程蝶衣的悲劇人生,始終和時代變遷以及京劇藝術的命運緊緊掛鈎。導演通過展示程蝶衣的坎坷人生和命運走向,同時表現了京劇藝術自繁盛走向衰敗的過程,表達了對傳統文化走向沒落的惋惜之情以及小人物命運隨時代漂浮的無奈之情。

在動蕩不安的時代,每一個平凡的小人物都沒有能力把控自己的人生,這是個人的悲哀,也是時代的悲哀。所幸,那個多事之秋早已離去,而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希望和能力去把握自己的命運。以史明鑑,透過電影中小人物跌宕起伏的悲劇命運,讓熒幕前的觀眾更加珍惜現實生活,這大概是這部影片最大的意義所在。

寫在最後

電影《霸王別姬》不僅在影壇獲獎無數,更擁有強大的群眾基礎。影片上映至今已經27年,在豆瓣上仍維持9.6的高分,超200萬人標記看過,併入選豆瓣電影Top250清單,成為豆瓣排名第一的華語電影。

在我看來,如果我們僅從表面劇情來解讀該片,未免顯得單薄。因此,本文就結合故事內容、角色塑造以及情感表達三方面由淺入深地解讀這部影片的精彩和魅力,與此同時我還在分析過程中加入了自己思考和見解。

說明:本文配圖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文/初見魚子醬)

相關焦點

  • 從《霸王別姬》到《妖貓傳》,陳凱歌想說什麼?
    《霸王別姬》是26年前陳凱歌導演的驚世之作,直到現在,它仍然是華語電影的巔峰,令人難以望其項背。《霸王別姬》講的是兩個戲子的故事,段小樓和程蝶衣,兩個人相知相伴前半生,卻在時代的波瀾裡最後走向毀滅。而24年後的《妖貓傳》,是陳凱歌導演繼《霸王別姬》後又一部引起全國矚目的電影。沒有趁手好用的編劇,這次的電影完全是導演自己的私人展示,觀眾看到的是一個百分百純粹的陳凱歌。《霸王別姬》,悲歡離合盡在兩位主角動蕩不安的一生中不言而喻。我第一次看哥哥張國榮的電影,就很喜歡程蝶衣。偌大一個亂世,霸王也會失真,程蝶衣卻還是那個堅貞不渝的虞姬,從一而終。
  • 解讀《霸王別姬》,陳凱歌江郎才盡了?
    又看了《霸王別姬》後,一對比,尤其是在意境上,《美國往事》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因而也沒必要說《霸王別姬》是什麼「中國往事」了。 以往從未懷疑過陳凱歌的才華,這次再看,腦海裡一直浮現那個古老的疑問——這真是陳凱歌拍的嗎?
  • 香港「文妖」李碧華:陳凱歌靠《霸王別姬》封神背後的女人
    最近看《演員請就位》,陳凱歌又重複了當年一句經典的論調:《無極》是中國第一部魔幻題材電影。當年面對質疑的時候,陳凱歌表示十年之內沒人看得懂,如今十五年過去了,陳凱歌開始用第一部魔幻題材去拔高這部電影了。
  • 曝陳懷皚霸王別姬背後指導,電影真正導演並非陳凱歌
    有網友在網上論壇爆料稱,電影《霸王別姬》的真正導演並非陳凱歌,而是其父陳懷皚。該帖迅速受到網友熱議。昨日上午,陳凱歌工作室的宣傳總監宋平作出澄清,斥責這種傳聞為無稽之談,又表示陳凱歌本人不會對此作出回應。前日下午5時許,天涯論壇華東版官方微博發布「熱帖」,標題是《不是陳凱歌拍的》。
  • 偶像歌手王一然向我們揭開「霸王別姬」背後故事
    說到霸王別姬會讓我們想起陳凱歌導演電影《霸王別姬》,張國榮飾演的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張豐毅飾演外表堅強、內心脆弱的段小樓,影片圍繞兩位京劇名伶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而我們今天要講講梅蘭芳與金霸王兩位先生《霸王別姬》背後的故事,如果說戲曲《霸王別姬》的成功,有一位老先生他功不可沒,他是被稱為「戲衣謝」的謝杏生。
  • 陳凱歌電影
    陳凱歌導演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種種具有陝北特徵的事物,這些事物在導演的刻畫下具有了鮮活的象徵意義,從而傳遞給觀眾一種「黃土高坡」的質感和深刻的思想內容。傳遞人民正是懷著這種敬意去發掘這片土地的力量。他力求每個鏡頭都有遠超於鏡頭本身的內涵。電影從"說給我,什麼是藍色的大海?"開始,這也是印象最深的一句臺詞。
  • 《無極》太爛,《霸王別姬》真是陳凱歌導演的嗎?
    《無極》上映後也確實惡評如潮,陳凱歌只拋下一句:現在的觀眾看不懂,十年後再看。如今十五年過去,《無極》評分和口碑翻盤了嗎?翻看陳凱歌這些年導演的作品,《道士下山》、《貓妖傳》、《搜索》、《風月》等,評價大多不高,要麼票房失利。以至於很多人會質疑,《霸王別姬》真是陳凱歌導演的嗎?
  • 《霸王別姬》到底是不是陳凱歌拍的,原來電影字幕中有文章
    說起陳凱歌,相信網友們都知道,作為我國的知名導演,出出不少經典電影如《霸王別姬》《黃土地》《荊軻刺秦王》等。於是人們回看陳凱歌的導演歷史,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霸王別姬》之前的電影質量都不錯,《霸王別姬》之後的質量逐漸下滑,直到被人們罵了10幾年的爛中之爛《無極》,《霸王別姬》成了一個陳導優劣片的分水嶺。
  • 陳凱歌確實再也拍不出《霸王別姬》,但他畢竟曾拍出《霸王別姬》
    陳凱歌這些年就在象牙塔進進出出。事實證明,他更適合鑽在象牙塔之中拍攝藝術性更強的電影,《搜索》這樣的當代題材,當然更貼近年輕觀眾,但並不是陳凱歌所擅長的領域。他說像這樣的當代都市題材作品,還是留給他和年輕導演們拍攝,而陳凱歌就應該始終鑽在象牙塔裡做他最適合做的事情。然而陳凱歌並不服氣,後來又用作品想證明自己並沒有被時代落下,《搜索》就是其中一部。
  • 網傳的《霸王別姬》是陳凱歌父親陳懷皚代拍,到底可不可信?
    包括去年《我和我的祖國》裡陳凱歌的《白晝流星》被評為了最差,以至於早前網傳的《霸王別姬》其實是他父親陳懷皚代拍,兒子陳凱歌只是掛名,似乎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了這樣的事情,那麼究竟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是不是代拍,我們稍微探討一下。
  • 《霸王別姬》:陳凱歌的巔峰傳奇!
    不知道是第幾次觀看陳導的《霸王別姬》了,第一次好像是我高中時期,那時候還看不懂電影所要表達的深意與主題思想。所以我常說:「一部好的影片,是要經得起時間、歲月、觀眾的推敲與吐槽的。」當你一遍又一遍的觀看《霸王別姬》,便不由自主地發現:每次都會有意外的收穫和感受,或許悲觀,或許是另一番的時代正能量,在或者是對故事主體線索的串聯和品足。
  • 《妖貓傳》證明《霸王別姬》是陳凱歌拍的
    《無極》之後,中國電影一直有一個荒謬的傳言:《霸王別姬》是陳凱歌父親拍的,這件事,陳凱歌終於不必再解釋了。因為《妖貓傳》之後,誰還能說陳凱歌是一生只拍一部好片的導演?《無極》十二年,中國電影並沒有拍攝出哪怕一部超越《無極》的魔幻大片,回頭看來,最大的問題,是觀眾沒看懂陳凱歌的《無極》。這一次,觀眾看懂了。陳凱歌,當然要感謝李安御用編劇王惠玲,但中國電影,這一次,要感謝的是——陳凱歌。
  • 9.6分《霸王別姬》其中的一星評論格外「刺眼」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看完電影對這句話印象深刻,這部1993年由陳凱歌導演的影片《霸王別姬》在中國上映,電影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是唯一一部同時榮獲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和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
  •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什麼情況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是怎麼回事
    陳凱歌電影霸王別姬將在韓國院線上映,霸王別姬韓國重映怎麼回事?霸王別姬韓國重映什麼原因?據悉重映該片是為紀念張國榮逝世十七周年。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怎麼回事  為紀念張國榮逝世十七周年,張國榮主,鞏俐,張豐毅主演,陳凱歌導演的經典電影《霸王別姬》將於韓國重映 ,此次上映的是電影《霸王別姬》修復版。
  • 陳凱歌,一個成名於《霸王別姬》,也毀於《霸王別姬》的大導演
    《霸王別姬》,這部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主演上映於1993年的電影,在當年就榮獲第46屆坎城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棕櫚獎。直到現在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獲得了9.6分的高分評價。《霸王別姬》除了獲得藝術上的成績,當年在內地還取得了4800萬的票房。
  • 《活著》PK《霸王別姬》張藝謀和陳凱歌的巔峰對決
    日月爭輝,風雲際會,張藝謀對陳凱歌,終於迎來巔峰對決。而後,陳凱歌,步入神壇;張藝謀,飲恨人間。一生瑜亮情結,張大師處處棋高一著,唯一的一次潰敗,就是巔峰對決。《霸王別姬》,是中國影史名副其實的「雙子星」,兩顆最奪目的星。
  • 寫出《霸王別姬》劇本的中國第一編劇,如今為何反罵陳凱歌?
    寫出《霸王別姬》劇本的中國第一編劇,如今為何反罵陳凱歌?,常常被觀眾所忽略。觀眾們都在誇,這是陳凱歌電影的巔峰,張國榮的演技出神入化。而很少人知道,在看到《霸王別姬》的時候,陳凱歌的評價是:三流小說,他不想拍。而最終促成這一切的,是隱藏在背後的掃地僧,被稱為&34;的蘆葦。
  • 《霸王別姬》已死,放過他吧
    也有人覺得陳凱歌是真的拍出了一個想像裡的唐朝時代。但是無論是喜愛或討厭《妖貓傳》的,我想都會贊同也在不停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陳凱歌無法再拍出《霸王別姬》?並不是因為什麼《霸王別姬》是陳凱歌他爹代拍這種鬼扯原因,雖然對比霸王和陳凱歌現在的電影質量,又確實差得遠。陳凱歌不可能再拍出另一部霸王,是因為中國電影能擁有《霸王別姬》,本就是一次天時,地利,人和的絕好運氣下碰撞出來。
  • 陳凱歌《霸王別姬》之後再無佳作,所以這部影史經典真的是代拍?
    第一,當年陳凱歌拍電影,陳懷皚老爺子也大多會在片場幫忙,給陳凱歌出出主意,提提意見什麼的。畢竟陳老爺子本身也是著名導演,作品還曾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這以後陳凱歌拍的電影,從《無極》到《妖貓傳》,口碑評價距離《霸王別姬》相差太遠了。所以,坊間傳聞,說什麼陳凱歌之前拍的電影,都有陳老爺子指導,甚至是代拍,所以陳凱歌在《霸王別姬》之前的電影水準都不錯;自從陳老爺子去世以後,沒有人再給陳凱歌指導了,所以陳凱歌后面的電影就拉跨了。這個傳聞傳到最後,就變成了陳凱歌的電影《霸王別姬》是陳懷皚代拍了。
  • 當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成為往事,當再憶張國榮與程蝶衣
    甚至,到後來,當陳凱歌拍出《無極》《道士下山》,與巔峰之作《霸王別姬》作品的鮮明對比。人們開始認為,新世紀的陳凱歌是"假"的。提起他,能想起的也只剩《霸王別姬》。其實,那不只是陳凱歌自身導演下電影史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於華語影壇更是如此。至少,作為中國影壇第五代導演之一:陳凱歌。憑藉《霸王別姬》助推那個年代的華語影壇走上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