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播出的《安家》刷爆了整個朋友圈,而《安家》正是翻版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安家》更貼近中國社會,反映中國社會的現實問題。而2016年的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則講述了隨著東京奧運會的到來,日本房地產迎來大熱,而女主人公三軒家 萬智號稱沒有她賣不出去的房子,隨著她的到來,也打破了原來新宿營業所的寧靜。#
01 告別假裝努力
小小的新宿營業所可以說是臥虎藏龍,有剛進職場看到一點點進展就去邀功的新進社員庭野,有整日偷懶,不求上進從不開單的女銷售白州,有經歷泡沫經濟時代,少做少錯的課長屋代大和前輩布施,也有為了傳遞幸福和愛而賣房子的「不動產小王子」足立。在女主三軒家 萬智還沒有來之前,大家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銷售額全社排名中下遊,大家懶散度日。而在三軒家主任來之後,一切都變了。
剛來到新宿營業所的三軒家主任首先將矛頭對準了一直沒有銷售業績的女銷售員白州以及剛剛入社的新入社員庭野,女主的出場和臺詞設計雖然有些中二,但越看越能發現這就是女主獨特的魅力。將一個脆弱的內心藏在一個看上去冷冰冰,做事風格像機器人的軀殼裡。
在職場中總會聽到「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 為什麼還是不行」這樣的聲音,其實像庭野這樣的人並不少見。年輕有上進心,看上去也很努力,可就是沒有結果。其實這是很多人的通病,只找到了成功的門,卻不知道成功的密碼,找不到正確的方法不管怎麼努力也都是在感動自己罷了。而在女主的教育下庭野越來越成熟,對於工作的理解越來越深刻,最終獨當一面。
而對於白州這種習慣偷懶,虛度時間並沒有什麼上進心的員工,女主不留情面,讓她去街頭去住宅區發傳單,逼迫她行動起來。這和課長對於白州這類員工的「嬌慣放縱」的教育方針完全不同。而三軒家主任則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深刻而現實。「對於不順眼的人要麼不看她要麼把她改變的順眼。」
而原來新宿營業廳的得力幹將,被稱為小王子的足立在給老客人的情人選購房產時對自己的職業產生了懷疑,他不敢相信那麼幸福的一家人,男主人卻在外面有情人。而女主同樣一針見血的指出「不動產銷售只是將房子銷售出去」,的確是這樣,工作與情感的確沒辦法完全分清,於是不知不覺間三軒家主任成了大家的主心骨。
女主人公冷冰冰的外表下卻藏著洞察一切的內心,不論是對於顧客的真實需求還是潛臺詞還是對於部下的工作困境總是能一針見血,雖然不留情面但卻格外有用。
女主的出現打破了以前新宿營業所的寧靜,讓營業額一度從十三名攀升到第二名,而一個人的勤奮是能夠帶動周圍的氣氛的,整個營業所在不知不覺間已經煥發新生。#
02 孤獨是種常態
整部劇不僅僅只是房地產銷售的職業劇,同樣在一些方面傳遞著不一樣的價值觀。生命的意義,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看待孤獨,如何看待家人等等社會上引發思考的問題,這部劇都給出了它自己的答案。
不僅僅是女主表達了對於生命和死亡的態度,劇中一位獨身的老奶奶也同樣表達了孤獨的意義。
「而對於家人的定義,女主同樣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而對於日本這個極其看重「上下關係」的社會,對於後輩以及年輕人的教育問題上,也是有著不一樣的聲音。
畢竟日本真的是一個失敗了就沒機會從頭再來的社會,所以對於機會自己要有上進心,要有進取精神。不能光依靠前輩上司的幫助理解而走下去。自身沒有實力簡直是寸步難行。
#
03 在主流中逆向而生
一個不阿諛奉承,不會為了討好別人而放低自己,更不會因為個人情感而影響判斷的人,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中顯得格外閃光。
從開始大家的不理解到最後對女主的讚不絕口,這完全是靠女主的個人能力,只有靠自己的實力才能換取別人的尊重。大眾所接受的東西不一定就是對的,同樣,大眾的評判標準也不是絕對正確的,正如女主有大眾不能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大眾不能理解的做事標準,同樣有大眾所討厭的對工作的積極,但這都不能說明女主是錯的,是不對的。要堅持自己,畢竟在金子還沒被發現的時候,金子也只有自己知道它的價值。 如果僅僅把它當做職場劇,那就大錯特錯了,《賣房子的女人》更像是一部雞湯劇,它不僅僅是對不動產行業進行描寫,更是從不同角度對很多事情做出了解答。至於中國版的《安家》和日劇版的《賣房子的女人》我是覺得沒辦法比較,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安家》更貼合中國的國情,並沒有過度的還原日版的劇情和段落,也很有自己的特色。而《賣房子的女人》則更有日本社會的特點,應該是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