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為清朝雄主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一部分,噶爾丹以其對手的身份也出現了在歷史書中,算是青史留名,但是卻也只有寥寥數筆,讓人不自覺的就以為他是個小人物,書中對他生平事跡記述的也不甚清楚。
很多人都以為噶爾丹和他的準噶爾汗國不過是一般的草原勢力罷了,對清王朝的威脅性並不大,但這種看法是錯誤的!真實歷史上,噶爾丹和他的準噶爾汗國帶給清政府的壓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一度成為清王朝最為危險的敵人,幾乎動搖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統治,差點讓清王朝陷入大亂。
在了解噶爾丹之前,請大家先明確一個認知,那就是噶爾丹和他的準噶爾汗國曾經非常強盛,不是一般草原部落可以比擬的,要知道準噶爾汗國在中亞那一帶可是霸主級勢力!曾吞併如今哈薩克斯坦(當時是哈薩克汗國)的許多疆域,和俄國也打得有來有回,之後更是前前後後和清政府打了幾十年的戰爭!
清朝和準噶爾汗國之間的戰爭從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式打響,一直打到乾隆二十年(1758年)才宣告結束,整整70年。
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康熙、雍正和乾隆都打過準噶爾汗國,而且直到乾隆時期才將其完全剿滅平定,大家可以想一想,準噶爾汗國得多強,才能撐得住清朝連續三代「賢主」的打擊!
噶爾丹的生平
噶爾丹(Galdan)出身衛拉特蒙古(漠西蒙古)顯赫的綽羅斯家族,是準噶爾部落首領巴圖爾渾臺吉的第6子,先祖是蒙古人的英雄也先。噶爾丹一生都與藏傳佛教有緣,比如他的名字就源自藏語「甘丹」,意為兜率天,並且他還是正兒八經的活佛轉世,也就是仁波切!其青年時期的老師是五世達賴喇嘛和四世班禪。
ps:明末清初,蒙古分為三部: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西衛拉特蒙古(也稱厄魯特蒙古),其中漠西衛拉特蒙古又分為準噶爾部、和碩特部、土爾扈特部、杜爾伯特部、輝特部。這裡要多說一句,「衛拉特」是「瓦剌」的諧音,就是那個製造了「土木堡之變」,俘虜明英宗,兵圍北京城,險些讓明朝滅亡的瓦剌,噶爾丹正是瓦剌雄主也先的後代。
在噶爾丹還沒有出生之前,藏傳佛教的格魯派(黃教)為了擴大勢力與其它教派爭鬥,派人到蒙古草原上傳教拉人,當時噶爾丹的母親和父親對其很是支持,並與傳教的第三世溫薩活佛羅卜藏丹津札木措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對其大行方便之門。
投桃報李之下,當1643年三世溫薩活佛發現自己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即將去見佛祖之時,便對收到消息特地前來求見自己的巴圖爾琿臺吉和其妻子(噶爾丹生母玉姆夫人)說他死後將藉助玉姆的身體投胎轉世,他們即將降世的孩子(噶爾丹)就是自己的下一世(轉世靈童),親自認定了噶爾丹將來的活佛身份(當時還沒有金瓶掣籤制度),之後不久就圓寂了。
三世溫薩活佛去世後的第二年,噶爾丹便降世了,按照三世活佛和其父母的安排,噶爾丹一出世便順理成章的襲承了溫薩活佛世系。
ps:三世溫薩活佛——羅卜藏丹津札木措,在藏傳佛教中擁有很高的地位,其佛法精深,是公認的佛教高僧,在藏傳佛教的流行區域內有著極高聲望,是格魯派的大人物,同時他也是四世班禪的老師,其地位之高不需多言。
噶爾丹9歲時,他就以「四世溫薩活佛」的名義向清帝派遣過使團了,1653年,巴圖渾臺吉去世,噶爾丹同母兄僧格繼位,成了準噶爾部的新首領,之後沒過幾年,才十一二歲的噶爾丹便離開家鄉,被迎請到西藏的日喀則扎什倫布寺,並受到達賴喇嘛的接見,緊接著被安排跟隨四世班禪額爾德尼學習佛法教義,正式開啟了活佛的學習生涯。
之後因為四世班禪額爾德尼在1662年圓寂,噶爾丹沒有了老師,五世達賴喇嘛便將其接到身邊,讓他拜自己為師傅,親自培養起噶爾丹,就這樣噶爾丹在拉薩生活了下來。
公元1666年,在跟隨五世達賴學習了4年佛法後,噶爾丹的佛學造詣遠近聞名,已經成年且佛法小成的噶爾丹,就此告別了拉薩,結束了學生生涯,接過教內重任,返回家鄉弘揚佛法。如果沒有意外,噶爾丹(四世溫薩活佛)估計會變成一位大喇嘛,終日以弘揚佛法為己任,直到生命走到盡頭,但命運最終卻將其變成了一個雙手沾滿鮮血的劊子手,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悲劇。
噶爾丹的崛起
1670年,繼承噶爾丹父親首領地位的僧格琿臺吉(噶爾丹的兄長)在準噶爾貴族內訌中,被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車臣汗殺害,準噶爾部大亂,陷入內戰,其部眾四散,曾經強大的準噶爾部實力大損,反叛自立者多,在這種危急關頭,噶爾丹站了出來,力圖重新統一準噶爾部。
噶爾丹藉助自己在蒙古諸部中建立的聲望和勢力,以及藏傳佛教、達賴喇嘛和同學們在蒙古政治中的巨大影響力,很快就收服了許多部眾。
據說噶爾丹實力最弱小的時候,手裡只有20名士兵,但當他發現大量叛逃的部眾時,還是勇敢地向著敵人衝鋒,而叛逃者一看是四世溫薩活佛衝了過來,紛紛嚇得不敢反抗,乖乖下馬向噶爾丹磕頭投降——「眾審視驚喜,下馬羅拜為神」。這樣的事例在噶爾丹整合部落的時候有許多,活佛和首領親弟弟的雙重身份讓其無往不利。
噶爾丹還深得外交和盟友的重要性,他與和碩特部落首領鄂齊爾圖汗結盟增加實力,之後頻頻擊敗敵人,贏得了許多勝利,逐漸將亂套的準噶爾部落重新統一了起來,最後他仗著在戰爭期間建立起的巨大聲望和自己兩個侄子年幼還無法反抗之機,一舉成為了準噶爾部的新首領。
到1672年時,噶爾丹已經恢復了準噶爾部的許多實力,他也正式還俗,放棄了自己的活佛神職,成了世俗的統治者,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但即使沒有了活佛身份,他也還是以黃教護法自居,是格魯派(黃教)在漠西草原上的正統代言人,享受著許多宗教便利,他的同學們和達賴喇嘛對他的行動尤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