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監管真空下野蠻生長,是時候給直播帶貨踩腳剎車了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最極客,作者丨東方亦落

「直播帶貨」如同一顆誘人的果子,誰都想來咬一口,就連平時低調持重、不愛拋頭露面的丁磊也按捺不住了。

據媒體報導,網易CEO丁磊將於6月11日在快手進行直播帶貨首秀。雖然網易對此不予置評,但快手承認了正在接觸的事實,看樣子丁磊也即將成為親自下場直播的眾多CEO中的一員。其實直播帶貨發展至今,不僅是CEO,就連央視主持人、明星直播帶貨也已屢見不鮮,而電商平臺、短視頻平臺、社交平臺都在積極布局直播帶貨。

然而在直播帶貨火爆的同時,由於監管的滯後與缺失也造成了一些偏差,甚至出現了較為嚴重的亂象。而整治直播帶貨行業的種種亂象,糾正這些偏差,關鍵就在於直播帶貨行業中的各個環節都需要被納入監管體系之中,只有監管體系完善,才可能保證大火的直播帶貨行業向健康正面的方向繼續發展。

一、企業家、明星、素人紛紛下場,直播帶貨到底有什麼好?

在一眾企業家之中,丁磊入局直播帶貨算是晚的了,此前攜程CEO梁建章,格力老總董明珠,甚至是曾「看不上」線上渠道的娃哈哈老總宗慶後都已經親自下場帶貨。

4月15日,攜程CEO梁建章一身藍色古裝,手拿一把摺扇,在快手開啟了直播首秀。看上去梁建章活潑輕鬆,但作為老總親自下場帶貨,實際上是因為疫情的影響,使得攜程遭遇重大打擊:今年第一季度,攜程的運營虧損額度高達18.5億元。因此攜程必然要積極自救,而自救的辦法之一就是直播帶貨,在5場直播過後,梁建章的帶貨金額超過了8000萬元,頗有些「絕處逢生」的意味。

梁建章帶貨成功大概讓董明珠也坐不住了。與攜程相似的是,格力這種企業同樣依賴於線下,疫情同樣使其遭受巨大損失:今年第一季度格力淨利潤同比下降77%,2月份的銷售量幾乎為零,與往年同期相比損失了將近200億元。

4月24日董明珠在抖音上開啟直播,但卻因為技術問題和缺乏經驗而「翻車」。然而「董小姐」並不輕易認輸。此後在快手的幾場直播中,董明珠逐漸進入狀態並且越戰越勇,銷售金額也一次比一次更高。

就連曾經對線上渠道「不屑」的娃哈哈老總宗慶後也於5月29日走進了抖音直播間。不過宗慶後並沒有賣貨而是送貨,貨品是娃哈哈新品,並且對產品進行「試吃」。

對於這些企業家而言,他們的企業都是線下出現狀況之時會受到較大影響的。所以他們必須自救,而線上賣貨使得他們的貨品銷售額直線上升,大幅提升了銷售效率,同時也提高了人們對其自身、貨品和企業的關注度,為今後的銷售和長遠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同時,直播帶貨也讓受眾與企業家的距離拉得更近。如宗慶後在直播間中「憨厚耿直」的表現為其圈粉不少,人們都會好奇名人日常呈現出的狀態,而直播帶貨可以讓他們接近這種狀態,滿足受眾的好奇心。

其實近來大火的明星帶貨與企業家帶貨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明星與主播一樣是「拿錢辦事」。和主播相比,明星雖然沒那麼專業,但是他們的知名度就是賣貨的最佳「利器」。今年天貓618請來了半個娛樂圈的明星做直播,平均每天有10個明星帶貨。

實際上早在618之前,明星帶貨的效應就已顯現。劉濤首秀爆賣1.48億元商品,汪涵帶貨銷售額達到1.56億元,淘寶直播在3天之內連續誕生兩個帶貨過1億的明星,成為引爆明星開播潮的標誌性事件。

而在6月6日,央視主持人康輝、撒貝寧、尼格買提、朱廣權等在京東直播,創下了3小時破13.9億元的帶貨金額。更早的4月6日,朱廣權和李佳琦還組成了「小朱配琦」給武漢帶貨,也有著相當不錯的成績。

可以看到,直播帶貨為零售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有了這些明星名人,這種活力就更加明顯。從整體來看,直播帶貨在疫情期間和後疫情時代刺激了消費,拉動了經濟增長。

直播帶貨的作用不僅體現在那些疫情期間遇到困難的企業身上,還有偏遠山區。在這些地方不少農民的農產品銷售困難,不少人通過直播帶貨展示給觀眾商品原生態的生長環境,大幅提升了銷量。也有養蜂人直播懸崖採蜜,觀眾們紛紛點讚,並且瘋狂剁手,使得養蜂人生意做大。

對於這些人而言,直播帶貨成為了脫貧致富的渠道,打破了原本存在的一些幾乎堅不可摧的壁壘。隨著手機的高度普及,貧困地區的人們也獲得了更多的上升機會,其意義巨大且影響深遠。

如此看來,直播帶貨確實是千好萬好,所以才能吸引各界人士陸續進入該行業。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直播帶貨過於火爆,而各種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更準確地說,導致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並非直播帶貨太火,而是因為在該行業火爆的同時,監管機制卻呈現出滯後甚至缺失的狀態,所以從業者應該加強自律,平臺應該出臺相應措施,而監管部門也是時候「放大招」了。

二、繁榮之下暗藏危機,跑偏的直播帶貨行業需加強監管

直播帶貨的常見亂象包括但不限於虛假宣傳、貨不對板、質量低劣、售後維權難等等,而且這類問題出現在李佳琦、薇婭、羅永浩這樣的頭部主播的直播間中不止一次。

在近期央視財經頻道的《對話》欄目中,薇婭表示自己擁有一支超過500人的篩選團隊,根據用戶需求、主播親自體驗、市場熱度這三個維度層層篩選推薦商品,而李佳琦則表示有一支全部成員都是研究生的質檢團隊,其中有不少是做食品研究和化工測試的專業人員。

有著如此專業品控團隊的主播尚且無法避免「翻車」,就更不敢保證那些缺乏品控的小主播的直播間是怎樣的了。但是你以為直播帶貨出現的亂象只會坑害用戶嗎?實際上,這不過是整個直播帶貨行業出現的問題中的一種類型而已,當雪崩來臨,每一片雪花都可能受到波及,正如直播帶貨行業的問題可能會影響到行業內的任何一類人。

現在有許多「坑」主播的培訓機構,號稱打造下一個李佳琦、薇婭,學費往往在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甚至大學裡也開設了這類課程,然而許多人表示學了也沒什麼用。直播帶貨這行確實存在一定的「套路」,可沒聽說哪個一線主播是靠這樣的培訓出頭的,直播帶貨看似沒有門檻,然而實踐起來相當不易。即使跟著再「權威」的機構和再「資深」的講師培訓,沒有經驗和磨鍊也是白搭,最後也只能成為行業中被收割的「韭菜」而已。

對商家而言,找主播帶貨需要給出場費,這筆出場費業內稱作「坑位費」,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但是許多商家並不了解這一行業,不是名氣大粉絲多就一定能帶貨成功,但是一些主播明明缺乏足夠的帶貨能力,卻開口就向商家索要遠超自己能力的坑位費,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專門向商家騙取坑位費的機構。不少商家誠心出了坑位費,想著靠直播帶貨提升銷量,最後卻坑了自己。

許多人以為直播帶貨行業遍地黃金,但身在其中才意識到這更像是一場冒險,尤其是對於那些非頭部主播而言更是如此。既然不能引領風潮,那麼跟隨風潮最保險,看什麼火就賣什麼。

可如今的市場行情瞬息萬變,也許一種爆款火了幾天,在剛剛開始跟隨的時候,大眾的注意力早已轉到下一個爆款上,那麼對於跟風者而言貨品就砸在手裡。況且這種賣貨方式,主播根本無暇顧及品控、售後等問題,容易造成更大的紕漏,長此以往可能對整個直播帶貨行業的口碑造成負面影響,可能造成更加惡劣的後果。

看上去,直播帶貨行業的種種亂象已經到了不得不治理的關頭。現在國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6月5日,公安部、國家網信辦、市場監管總局等八個部門聯合啟動了為期半年的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其中就包括網絡直播帶貨管理規則的探索實施。

此次八部門的聯合整治行動,意味著直播經濟在快速運行的賽道上擁有了重要的「剎車」管控。

對於主播的失當行為應採取嚴厲的懲罰措施。頭部主播強大的吸金能力讓越來越多的人前赴後繼進入這個行業,然而由於缺乏管控,許多人什麼都敢賣,在直播間售賣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嚴重侵犯了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正常網絡購物市場秩序。日前58名網絡主播被拉入黑名單,5年內在全行業禁止註冊直播。

對商家應該促使其加強對貨品源頭的管控。商家提供的貨品質量高,才可能有效降低消費者買到劣質產品的機率。同時平臺也應加強自律,通過技術手段把好每一關,因為保證平臺上貨品和主播的質量,有利於平臺今後的長遠發展,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也能擁有更大的勝算。

直播帶貨行業火爆是好事,但如果缺乏有力的監管,那就好似沒有剎車的跑車,一味狂奔最終只會「車毀人亡」。所以加強監管就相當於安裝了「剎車」,通過自律與他律使得行業變得有門檻、有底線、有規矩,這才有利於直播帶貨行業更好地發展。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自動擋的車是一隻腳踩油門剎車,還是兩隻腳各控制油門剎車?
    自動擋的車是一隻腳踩油門剎車,還是兩隻腳各控制油門剎車?在我們考取駕照的時候,所用的車型都是手動擋的車型,這是為何?在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出現油門和剎車要同事踩的情況,因此用一隻腳就能正常駕駛車輛。即使出現緊急情況,我們一般人的下意識就是用腳直接踩剎車,但是如果用兩隻腳開,本該先踩剎車的,缺先踩了油門,那後可想而知,會造成嚴重的事故。我個人認為來自動擋汽車時,一般腳是放在剎車踏板上面的,只有需要加油時踩一下油門踏板就可以了,這樣如果出現緊急情況能及時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發生。
  • 直播電商野蠻生長帶貨屢次「翻車」,監管趨嚴行業需良性發展
    近期,直播帶貨「翻車」的現象屢見不鮮,可謂前僕後繼。在辛巴承認銷售假燕窩後次日,「交個朋友」旗下主播羅永浩被指在直播間售假。《2020年黑貓投訴平臺涉及直播帶貨問題情況顯示》顯示,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與頭部主播相關的投訴案例就有不少,其中涉及辛巴57件、羅永浩84件、薇婭209件、李佳琦382件。
  • 直播帶貨需告別野蠻生長
    直播帶貨需告別野蠻生長 2021-01-14 1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開車不踩油門的時候,是不是腳就一定要放剎車上?
    現在很多人買車都是選擇自動擋的車,因為操作簡單方便啊,尤其是對於女司機,不用考慮換擋、踩離合和左右腳配合,可以更專注於路面狀況。但是,自動擋的車子,因為油門剎車都是右腳控制,也很容易將油門當剎車然後發生重大交通事故。那麼怎樣的駕駛習慣才能最大限度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 多方出手規範直播帶貨亂象,有望告別野蠻生長
    事實上,當直播帶貨、網紅帶貨「火了」後,引發的相關問題值得關注。比如吳曉波「新國貨首發」專場,付60萬的「坑位費」,最後只售出15罐奶粉;小瀋陽直播賣白酒,當晚下單20件,第二天退貨16件;葉一茜賣單價200多塊的茶具,90萬人觀看,成交額不到2000塊;黃聖依賣5個杯子收10萬坑位費等,都引發全網熱議。中消協發布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中,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
  • 專家:慎用《廣告法》監管「直播帶貨」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慎用《廣告法》監管「直播帶貨」近期,「直播帶貨」如火如荼,各大商家陸續進場,雖有商家遭遇主播「帶不動貨」的狀況,但總體上「直播帶貨」依然「火爆」。也正因為如此,也產生了很多新聞報導和分析文章,用《廣告法》來分析「直播帶貨」中各主體的法定義務和責任。
  • 監管下的直播帶貨還有戲嗎?
    經過大半年的火熱之後,直播帶貨問題頻出,隨著監管跑步入場,直播經濟的B面開始逐漸現於公開視野之下。從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超70%,到李雪琴親歷直播帶貨造假,再到"糖水燕窩"之後辛巴6198.304萬元的賠償事故,直播帶貨這座"大山"隱隱有些側傾之意。市場監管「跑步進場」,直播帶貨還有足夠的想像力嗎?
  • 直播帶貨良性發展還需跨部門監管
    近年來,「直播帶貨」漸成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的新風口。據商務部統計,2020年一季度,世界電商直播超越400萬場,各大傳統電商和社交電商平臺紛紛推出直播帶貨模式。受疫情影響,2020年直播帶貨更加火爆。在紅火的背後,消費者反映虛假宣傳、售後無保障、假貨等問題出現,主播、商家、平臺,誰來擔責?直播帶貨中的亂象如何規範和監管?
  • 踩剎車感覺不對勁?這五種情況,你可得注意了
    剎車對於車輛來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平時開車時要多留心剎車的狀況,一旦覺得剎車有點不正常的情況時, 必須要及時去排查,千萬別把剎車的狀況不當成一回事。1.剎車發抖剎車發抖大多是由於剎車盤的故障,需要使剎車盤再次變平,踩剎車的時候車會傾斜,是因為車的左右兩個剎車力不同。2.剎車變軟剎車變軟是因為剎車油有水分和剎車油,空氣太多。
  • 直播「帶貨」成「帶禍」,虛假宣傳、售後問題多,法律監管待完善
    原發/ 民主與法制時報核心提示:近兩年來,「直播+電商」的商業模式火爆,而受到疫情影響,各行業更是對直播帶貨有了更多期待。不過,「大火」背後,作為電商領域的新「風口」,一些新的問題也在顯現。質量差、退貨難、數據假———「網紅帶貨」亂象值得警惕。
  • 直播帶貨行業未來監管政策須跟進
    「人社部將『直播銷售員』設為新工種,間接反映了『直播帶貨』在後疫情時代推動經濟復甦起到重要的作用,更是摸索出區別於廣告營銷、電視導購的另一種互動性更強的銷售新模式,帶貨面更廣、受眾更多,也更受消費者歡迎。」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直播帶貨野蠻生長,如何遏止行業亂象
    2020年的大熱詞,「直播帶貨」一定在列。尤其在今年的新形勢下,「直播帶貨」在拉動內需、刺激經濟、創造就業崗位等多領域發揮了重要的正向作用。不過,在直播經濟野蠻生長的背後,行業亂象紛紛浮現,「直播帶貨」淪為「直播帶禍」:直播數據造假、產品假冒偽劣、主播素質低下……針對這樣的亂象,有序治理、規範行業發展是當務之急。
  • 《電子商務法》頒行兩周年 火爆的直播帶貨如何監管?
    頒行近兩年的《電子商務法》,為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經濟健康發展、規範秩序、完善監管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不過,在《電子商務法》頒布後,隨著電商行業的創新發展,一系列新的問題也暴露出來,比如監管追不上企業發展速度,部分創新前沿領域存在監管盲區,監管模式與經濟發展的現狀不適應等等。在今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因為疫情而火爆的直播帶貨新業態。
  • 羅永浩說做直播如履薄冰 直播帶貨強監管規範加速進行時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羅永浩說做直播如履薄冰,直播帶貨強監管規範加速進行時招商證券在2019年底發布了一份直播電商行業報告,提到2019年直播電商總GMV(成交總額)約超過3000億元,未來有望衝擊萬億體量。
  • 熊律師說:網絡「直播帶貨」誰來監管?
    抖音、火山、小紅書等短視頻社交軟體等興起,又帶動了「網紅直播帶貨」行業的繁榮。最近「帶貨」的羅永浩開播帶貨3小時交上帶貨1.1億元成績單;更早成名的直播圈「王牌」薇婭同樣在4月1日晚直播,這次賣的竟然是火箭發射服務;另一位知名主播辛巴的得意之徒蛋蛋宣戰老羅,4月1日共計帶貨4.8億元……。我想,這些在先的「成功帶貨明星」必將引發新一輪的「帶貨」跟風。
  • 打假直播帶貨:這個行當不能是法律真空!
    這段時期,王海與網絡直播帶貨硬扛上了,開始是辛巴團隊,這幾天是羅永浩團隊。近年來,在網絡直播的風口上,紅利突現,一批網絡帶貨的湧出水面,其中的佼佼者成為網絡帶貨界的尖端精英,單憑此項每年進帳就會有上千萬的收入,而且已然是團隊運作,公司化管理。自職業打假人王海重出江湖,重拳出擊,網絡直播帶貨一下子成為眾人關注焦點。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制假售假者將受到法律制裁。
  • 開車需要養成好習慣:在不踩油門時,腳最應該放在剎車上
    以前我們開手動擋的車子時,可能離合,油門跟剎車之間的配合會讓很多人手足無措,而現在的車子幾乎全部都成了自動擋,沒有了離合,開起來也方便多了。但是即便如此,對於一個新手司機來說,開車上路還是會顯得非常的緊張。那麼今天的話題是不踩油門時,腳放在哪裡才既安全又不累呢?對於新手司機來說,在不加油時,可以把腳放在剎車的踏板上。
  • ...假頻「翻車」 明星帶貨亂象成「槽點」監管重拳出擊規範網絡直播
    高流量帶貨活動將重點管理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10月20日—11月15日期間,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4083條,其中,明星帶貨涉嫌刷單造假成為主要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指出網絡電商直播平臺要對開設直播帶貨的商家和個人進行相關資質審查和實名認證,不得為無資質、無實名、冒名登記的商家或個人開通直播帶貨服務。
  • 「直播帶貨」也有規矩啦!《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快來了解下
    來源:證券日報希紅市方興未艾的「直播帶貨」,成為目前當仁不讓的風口。作為一種正在「全民化」的營銷方式,其對拉動消費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由於「直播帶貨」起勢太快,導致良莠不齊、泥沙俱下,也受到越來越多的詬病。為此,6月24日,中國廣告協會發布《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為「帶貨」行業健康發展提供行為指南。
  • 直播帶貨漸趨理性
    導語:網紅、明星和名人直播帶貨接連翻車的事件,從側面反映了這個行業正在從野蠻生長逐漸步入正軌。李佳琦和薇婭也在直播帶貨時翻過車。有的是主播搞不清定位,把帶貨現場變成個人秀主場,不賣貨而販賣口才;有的甚至是平臺體驗不好,直播時卡頓現象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