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國卷英語:融入中國元素與體美勞教育,試題難易搭配

2020-12-23 澎湃新聞

7月8日下午,全國高考英語考試結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教育部考試中心獲得今年三套全國卷英語科目的權威解析。

根據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英語學科貫徹落實國務院高考內容改革專題會議精神,依託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進一步深化考試內容改革,加強關鍵能力考查,體現時代性,確保公平性,充分體現了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功能。

一、體現立德樹人時代特徵,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各套試卷選材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全面考查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取材廣泛、體裁多樣、體現立德樹人時代特徵,引導體美勞教育,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一是融入中國元素、切實增強「四個自信」。全國I卷語法填空語篇講述嫦娥四號無人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的重大事件,彰顯了中國成為第一個讓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國家的民族自豪感;全國II卷語法填空語篇講述中國部分地區在春節期間用竹子、桔樹和梅花裝飾家居的傳統風俗習慣;全國III卷語法填空語篇以秀美灕江為背景講述中國歷史上一段有關人與自然和諧入畫的故事。這些語篇向學生展示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就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情懷,切實增強「四個自信」。

二是關注體育運動、倡導健康運動理念。全國I卷閱讀C篇介紹了競走運動及其與跑步的不同之處;全國II卷短文改錯語篇講述歡迎外國友人到中國學習武術,期待一起練習;全國III卷短文改錯語篇講述母親關注家人健康,為家人製作健康飲食。這些語篇通過設置真實的語言情境,引導學生關注體育運動、提高鍛鍊意識、重視健康飲食。

三是滲透美育知識、引導審美情趣養成。全國I卷閱讀B篇闡述作者反覆閱讀自己所喜愛書籍的感悟,在重讀中不斷思考並提升自己;全國II卷閱讀A篇介紹英國某湖區的文化類旅遊景點;全國II卷完形填空語篇講述主人公購得兩幅名家油畫真跡的故事;全國III卷語法填空語篇講述了一位中國古代畫家找尋最偉大的藝術大師「自然母親」的故事。這些語篇通過展現文字之美、景觀之美、藝術之美和自然之美,引導學生養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審美意識。

四是樹立勞動觀念、宣傳踐行勞動精神。全國I卷短文改錯語篇講述作者第一次做西紅柿炒雞蛋的經歷;全國II卷書面表達設置了和同學一起去農場參加採摘活動的情境;新高考卷閱讀B篇講述女主人公年輕時邊工作邊上學,畢業後又資助弟妹完成學業的經歷。這些語篇和情境引導學生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感受勞動的辛苦和榮耀,尊重勞動,認同勞動,並且願意學習和參與勞動。

二、體現高考評價體系要求,深入強化關鍵能力考查

基於高考評價體系總體要求,以學科素養為導向,突出對聽力、閱讀、寫作等關鍵能力的考查;改變相對固化的考查形式,促進學生發展學科素養,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是以學科素養為導向,加強關鍵能力考查。高考英語科基於學科特點重點加強對閱讀理解、應用寫作、語言表達和批判性思維等關鍵能力的考查。

強化閱讀理解能力考查。各套試卷閱讀理解部分精選篇章,強化閱讀理解能力考查。閱讀理解第一節15道小題中,全國I卷中有10道小題,全國II卷有8道小題,考查推斷、歸納和概括等高階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了高階閱讀理解能力考查的比例。新高考卷則通過提高閱讀理解試題的分值與比重,進一步強化閱讀理解能力考查。

加強應用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考查。優化書面表達題型,設置更加真實靈活的試題情境,契合《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於英語教學活動的要求。全國I卷設置了以身邊值得尊敬和愛戴的人為題寫一篇短文參賽的情境;全國II卷設置了為班級英語角寫一篇短文介紹一次採摘活動的情境。這兩個試題設置的情境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描述解釋生活中的現象的能力。新高考卷啟用讀寫結合的短文續寫題型,在鞏固應用文寫作考查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的考查。

考查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在語篇選擇上,全國I卷選取了關於重複閱讀的感悟、競走運動及其與跑步的比較等語篇;全國II卷選取了有關維護生態平衡、個人和圖書館的關係等語篇,全國III卷選取了有關動物保護爭議、英國幾代人共同生活的居住方式等語篇。這些語篇能夠啟發考生運用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思考家庭和社會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在題目設置上,全國I卷第31題詢問作者對競走運動的態度,全國II卷第35題讓考生選擇一個能準確表達語篇主旨的標題。這類試題要求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對材料內容歸納概括並進行邏輯推理才能正確作答。

二是深化考試內容改革,防止試題形式固化。高考英語命題堅持穩中有進的原則,不斷深化內容改革,創新試題呈現形式,穩步調整試卷結構,積極發揮引導中學英語教學的作用。

防止試題形式固化,進一步創新試題呈現形式。全國I卷和全國II卷書面表達試題改變近年來常用的撰寫書信或郵件形式,以命題作文形式結合具體的語言活動情境考查語言表達能力;修訂和完善短文改錯及書面表達試題的評分參考,使評分參考更好地體現測試目標,進一步提高閱卷評分的可操作性。

深化高考綜合改革,推出新高考英語試卷結構。基於高考評價體系,新高考英語試卷進行了重新設計,對試卷結構、試題呈現方式、分值權重等均做了調整。增設的讀後續寫題型創造性地將「閱讀」與「寫作」深度結合,能夠有效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充分體現了高考評價體系所倡導的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

三、穩定試卷結構和試題難度,體現時代性和公平性

充分考慮不同地區考生群體的能力水平和實際情況,合理控制試卷難度與試題區分度,關注試卷考查的公平性。

一是維持試卷結構穩定,全面考查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試卷結構設計上,穩定維持多年以來由聽力、閱讀理解、語言知識運用和寫作四部分組成的試卷結構。通過恰當的選材和巧妙的設問,以英語學科必備知識為基礎考查聽、說、讀、寫等關鍵能力,同時滲透對學生英語語言知識、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等學科素養的考查。

二是合理控制試卷難度,穩步提升試題命制質量。各套試卷所採用篇章材料的難度水平呈階梯分布,材料難度與往年基本持平。題目類型多樣且難易搭配合理,考查要點覆蓋面廣,試卷中的難、較難、較易和容易各難度層級試題比例維持穩定;通過創新選擇題設問方式及優化幹擾項設置等方式,穩步提升試題質量。

三是體現時代性,確保公平性。充分考慮高考延期的考情和各省考生複習備考的學情,在穩定試卷結構和控制試卷難度的基礎上,體現時代性,確保公平性。全國I卷七選五語篇有關自我接受話題,倡導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全國I卷書面表達要求學生以身邊值得尊敬和愛戴的人為題寫一篇短文,引導學生關注身邊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物。各套試卷中提到的不願對孩子撒謊的父親、與嶽母同住一棟樓房的年輕人、在海島植樹幾十年的主人公以及對顧客保持微笑的店員等人物形象都向學生傳遞著深深的暖意和滿滿的正能量。

2020年高考英語全國卷命題在穩定中求發展,強調關鍵能力考查,體現時代特徵,嚴格控制試卷難度,試卷質量不斷提升,充分體現了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推進高考綜合改革和高考考試內容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高考:東北師大附中名師點評2020年高考全國II卷英語試題
    基於高考評價體系,利於高校科學選拔人才參考學科課程標準,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2020年高考英語全國II卷依託高考評價體系,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促進考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同時服務於高校人才選拔和引導中學教改方向。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試題和2019高考試題有什麼區別?
    試題在充分體現德育和智育考查的基礎上,遵循德智體美勞五育之間的內在聯繫與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發展規律,進一步加強對體美勞教育的引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激勵他們身體力行。比如: 全國I卷關於古琴藝術、Ⅱ卷關於國畫藝術的材料,以及江蘇卷的現代文閱讀《書家和善書者》,加深了考生對民族藝術與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 全國語文試題評析:家國情懷濃
    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高考語文命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依託高考評價體系,推進高考內容改革,機制性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系性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充分體現高考語文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導向和追求。
  • 高考:東北師大附中名師點評2020年高考全國II卷文綜試題
    試題的情境複雜程度梯次有序、搭配合理,選擇題以簡單情境為主,非選擇題的情境則相對比較複雜,最後一道大題均屬於典型的複雜情境。這種搭配可以保證整套試題具有良好的區分度2.全國II卷試題既從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個領域選取命題素材,又會選取習近平總書記的經典論斷作為命題素材;既關注緊貼時代熱點的宏大敘事,又關注日常微觀生活中的熱點現象。
  • 2021年高考理科複習建議、高考試題評價及答題規範
    3套全國卷的元素無機試題均取材於工業生產實際,考查學生闡釋催化反應機理、分析物質轉化流程、判斷適宜操作方法的能力。三是注重難度調控,關心學生切身感受。在保證試卷總體區分度的前提下,為提高學生的感受度,提高學生答題的積極性,從3個方面合理科學調控試題難度:1)試題涉及的元素貼近學生學習實際,3套全國卷考查的大多數物質都是學生熟悉或者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2)改變有機化學試題的考查形式,如全國II卷第36題對同分異構體的考查,往年要求寫出同分異構體的數目,今年以選擇題的形式呈現;3)改變計算題的考查方式,今年化學計算題或只要求學生給出計算式
  • 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新高考I卷)有啥變化?權威分析來啦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8日訊 今天是高考第二天,下午的英語考試剛剛結束。省教育招生考試院隨即發布了高考英語試題(新高考I卷)特點權威分析。根據專家解讀,今年的英語考試依據新課程標準和高考評價體系對考試內容進行了改革,全面考查學生的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兼具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進一步凸顯了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功能定位。
  • 2020年高考江蘇卷英語科目試題評析:拓寬國際視野,堅定文化自信
    南京市第一中學特級教師 宗鳳昌今年高考英語(江蘇卷)試題充分體現了「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高考核心功能。選材均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依據高考評價體系的總體要求,考查英語主幹知識和關鍵能力。
  • 2017北京高考理綜試題分析:略難!考題偏向科技
    今年高考陪考的家長明顯減少了,很多家長都是把孩子送來之後馬上就回家準備午飯。在對外經貿大學附中的考點前,看不到成群等候的家長,只有幾個人遠遠地坐在樹蔭下乘涼。快11點了,才陸續有大批家長來到考場門前。「都說昨天的數學太簡單了,你看孩子們一點都不興奮,其實這樣也不太好,拉不開檔次,好學生會吃虧,今天的理綜應該難一點會比較好。」
  • 解析歷年安徽高考文綜考查重點和命題思路 2018年試題難度會降嗎?
    凸顯高考評價體系基本要求,反映高考內容改革精神,通過適當的試題立意、素材選擇、情景建構和問題設置,突出學科基礎知識、關鍵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考查,發揮了引導中學教學的積極作用。試題科學合理,公平規範,難度適當,符合教育測量要求,實現了高考的選拔功能。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高考命題的價值導向和育人功能。
  • 「2020高考試卷分析」英語:試題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並舉 注重學科...
    東北網7月8日訊(記者 王春穎)2020年高考筆試全部落下帷幕。對於各科試卷試題難易程度,考生們評論各異。記者在考後聯繫到了哈師大附中高三英語備課組組長徐丹老師,就英語試題作出分析。「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下,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時代特徵,展現了『五育』並舉的新時代教育理念,注重了對英語學科素養的全面考查。」徐丹老師說。哈師大附中英語教師徐丹閱讀理解部分以學科素養為導向,加強了關鍵能力考查。
  • 高考史上最難的數學試卷,全國平均60分,北京只有17分
    2020年高考已落下帷幕,又一批高三學子得到解放。面對史上最難畢業季,全國幾百萬考生以堅韌的毅力和十足的勇氣奪取了最後的勝利。他們,是真正的強者!高考,就是一場重要的考試;既然是考試,必然有人歡喜有人憂愁。
  • 英語、文綜、理綜……來看看一線名師如何解析高考試題
    7 月 8 日,甘肅高考第二天考試結束。今年高考試題出得如何?考試題型有何變化?各門科目試題難易程度怎麼樣?這不僅是所有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問題,高中學生與老師也同樣非常關注。本報繼續邀請西北師大附中 7 位一線名師解析英語、文綜、理綜試題,幫助考生和家長了解今年的高考試題特點,把握試卷整體情況。
  • 教育部:體美勞教育將從「軟任務」變「硬指標」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記者 胡浩)在德智體美勞「五育」中,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一直被視為短板。教育部部長陳寶生10日表示,2020年要對準這些短板弱項精準發力,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
  • 英語難度全國第一!高中生達六級水平,上海學生用它打基礎!
    茫茫人海,相識是一種緣分,請你隨手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關注,中學教師將隨時更新精彩教育類文章,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教育、暢聊教育吧!這幾天高考成為了人們繞不開的話題,特別是各省狀元的分數讓大家瞠目結舌。二卷中謝欣穎以726分勇奪重慶高考理科狀元,正當大家覺得會是今年高考最高分時,最後出高考成績的吉林給大家壓軸出場,邵馬安平直接砍下727分完成逆襲,成為了今年的全國高考最高分。而三卷最高分為719分,被廣西一考生獲得。
  • 學校召開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工作會
    日期:2018-11-23      來源:學生處      作者:牟子元 劉學     編輯:劉毅  編審:宋佐東       閱讀:1 新聞網訊 11月22日下午,學校在圖書館報告廳召開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工作會
  • 2018年高考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公布+名師解讀(英語)
    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修訂和頒布年度考試大綱是一項例行工作。公布如下:總 綱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因此,高考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 2020高考最新命題依據: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附備考攻略
    作為「新高考全國卷」的官方模擬考,主要就是依據「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指標來命制的,試題結構和內容等變化很大,向全國考生傳遞了一個信號,即從2020年開始,無論是全國卷,還是各省命制的試卷,都將全面對標高考評價體系。 下面,就對「中國高考評價體系」進行詳細解讀,並結合新高考官方模擬考對2020高考各科複習進行指導分析。
  • 有道精品課一線名師解析2019高考全科試題
    閱讀方面,以全國I卷為例,文章選材新穎時尚,難易分布合理,內容積極向上,充滿人文關懷和科技感。在今年的高考中,全國一卷考察了申請信,全國二卷考察了告知信,全國三卷考察了邀請信,都屬於高考常見的命題形式。全國卷英語作文在過去十年間,除兩次特殊情況外,考的全是書信。(兩次特殊情況,一次考了提綱作文,一次考了通知,前者像極了告知信,後者像極了邀請信,只要去掉書信開頭結尾的特殊格式就行了。)而所考書信無非申請、建議、感謝、道歉、告知、邀請、求助、諮詢、祝賀、投訴十種。
  • 學校應全面開設舞蹈課,舞蹈是德智體美勞的有機體
    請釐清德、智、體、美、勞與舞蹈的關係。體、音、美、勞,都是舞蹈中的一部分。懂嗎?舞蹈包括一千多種花型,含有生活中各種勞動動作、體育動作、動物動作,另外有音樂伴奏,而且體現各種審美元素。所以體、音、美、勞是舞蹈中的一個元素而已。
  • 心有溫情、呼喚智慧、關照現實——淺評2020年全國I卷歷史卷
    一、穩定預期,彰顯特殊時期的人文關懷2020年高考歷史全國I卷,難度適宜、結構平穩、題型可接受性強、史料素材選取上公平、設問針對性高且表述規範,整體感覺符合我們對今年高考題的預期,這使得學生對本卷的接受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