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全國高考英語考試結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教育部考試中心獲得今年三套全國卷英語科目的權威解析。
根據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英語學科貫徹落實國務院高考內容改革專題會議精神,依託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進一步深化考試內容改革,加強關鍵能力考查,體現時代性,確保公平性,充分體現了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功能。
一、體現立德樹人時代特徵,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各套試卷選材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全面考查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取材廣泛、體裁多樣、體現立德樹人時代特徵,引導體美勞教育,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一是融入中國元素、切實增強「四個自信」。全國I卷語法填空語篇講述嫦娥四號無人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的重大事件,彰顯了中國成為第一個讓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國家的民族自豪感;全國II卷語法填空語篇講述中國部分地區在春節期間用竹子、桔樹和梅花裝飾家居的傳統風俗習慣;全國III卷語法填空語篇以秀美灕江為背景講述中國歷史上一段有關人與自然和諧入畫的故事。這些語篇向學生展示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就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情懷,切實增強「四個自信」。
二是關注體育運動、倡導健康運動理念。全國I卷閱讀C篇介紹了競走運動及其與跑步的不同之處;全國II卷短文改錯語篇講述歡迎外國友人到中國學習武術,期待一起練習;全國III卷短文改錯語篇講述母親關注家人健康,為家人製作健康飲食。這些語篇通過設置真實的語言情境,引導學生關注體育運動、提高鍛鍊意識、重視健康飲食。
三是滲透美育知識、引導審美情趣養成。全國I卷閱讀B篇闡述作者反覆閱讀自己所喜愛書籍的感悟,在重讀中不斷思考並提升自己;全國II卷閱讀A篇介紹英國某湖區的文化類旅遊景點;全國II卷完形填空語篇講述主人公購得兩幅名家油畫真跡的故事;全國III卷語法填空語篇講述了一位中國古代畫家找尋最偉大的藝術大師「自然母親」的故事。這些語篇通過展現文字之美、景觀之美、藝術之美和自然之美,引導學生養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審美意識。
四是樹立勞動觀念、宣傳踐行勞動精神。全國I卷短文改錯語篇講述作者第一次做西紅柿炒雞蛋的經歷;全國II卷書面表達設置了和同學一起去農場參加採摘活動的情境;新高考卷閱讀B篇講述女主人公年輕時邊工作邊上學,畢業後又資助弟妹完成學業的經歷。這些語篇和情境引導學生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感受勞動的辛苦和榮耀,尊重勞動,認同勞動,並且願意學習和參與勞動。
二、體現高考評價體系要求,深入強化關鍵能力考查
基於高考評價體系總體要求,以學科素養為導向,突出對聽力、閱讀、寫作等關鍵能力的考查;改變相對固化的考查形式,促進學生發展學科素養,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是以學科素養為導向,加強關鍵能力考查。高考英語科基於學科特點重點加強對閱讀理解、應用寫作、語言表達和批判性思維等關鍵能力的考查。
強化閱讀理解能力考查。各套試卷閱讀理解部分精選篇章,強化閱讀理解能力考查。閱讀理解第一節15道小題中,全國I卷中有10道小題,全國II卷有8道小題,考查推斷、歸納和概括等高階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了高階閱讀理解能力考查的比例。新高考卷則通過提高閱讀理解試題的分值與比重,進一步強化閱讀理解能力考查。
加強應用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考查。優化書面表達題型,設置更加真實靈活的試題情境,契合《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於英語教學活動的要求。全國I卷設置了以身邊值得尊敬和愛戴的人為題寫一篇短文參賽的情境;全國II卷設置了為班級英語角寫一篇短文介紹一次採摘活動的情境。這兩個試題設置的情境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描述解釋生活中的現象的能力。新高考卷啟用讀寫結合的短文續寫題型,在鞏固應用文寫作考查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的考查。
考查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在語篇選擇上,全國I卷選取了關於重複閱讀的感悟、競走運動及其與跑步的比較等語篇;全國II卷選取了有關維護生態平衡、個人和圖書館的關係等語篇,全國III卷選取了有關動物保護爭議、英國幾代人共同生活的居住方式等語篇。這些語篇能夠啟發考生運用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思考家庭和社會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在題目設置上,全國I卷第31題詢問作者對競走運動的態度,全國II卷第35題讓考生選擇一個能準確表達語篇主旨的標題。這類試題要求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和辯證思維,對材料內容歸納概括並進行邏輯推理才能正確作答。
二是深化考試內容改革,防止試題形式固化。高考英語命題堅持穩中有進的原則,不斷深化內容改革,創新試題呈現形式,穩步調整試卷結構,積極發揮引導中學英語教學的作用。
防止試題形式固化,進一步創新試題呈現形式。全國I卷和全國II卷書面表達試題改變近年來常用的撰寫書信或郵件形式,以命題作文形式結合具體的語言活動情境考查語言表達能力;修訂和完善短文改錯及書面表達試題的評分參考,使評分參考更好地體現測試目標,進一步提高閱卷評分的可操作性。
深化高考綜合改革,推出新高考英語試卷結構。基於高考評價體系,新高考英語試卷進行了重新設計,對試卷結構、試題呈現方式、分值權重等均做了調整。增設的讀後續寫題型創造性地將「閱讀」與「寫作」深度結合,能夠有效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充分體現了高考評價體系所倡導的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
三、穩定試卷結構和試題難度,體現時代性和公平性
充分考慮不同地區考生群體的能力水平和實際情況,合理控制試卷難度與試題區分度,關注試卷考查的公平性。
一是維持試卷結構穩定,全面考查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試卷結構設計上,穩定維持多年以來由聽力、閱讀理解、語言知識運用和寫作四部分組成的試卷結構。通過恰當的選材和巧妙的設問,以英語學科必備知識為基礎考查聽、說、讀、寫等關鍵能力,同時滲透對學生英語語言知識、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等學科素養的考查。
二是合理控制試卷難度,穩步提升試題命制質量。各套試卷所採用篇章材料的難度水平呈階梯分布,材料難度與往年基本持平。題目類型多樣且難易搭配合理,考查要點覆蓋面廣,試卷中的難、較難、較易和容易各難度層級試題比例維持穩定;通過創新選擇題設問方式及優化幹擾項設置等方式,穩步提升試題質量。
三是體現時代性,確保公平性。充分考慮高考延期的考情和各省考生複習備考的學情,在穩定試卷結構和控制試卷難度的基礎上,體現時代性,確保公平性。全國I卷七選五語篇有關自我接受話題,倡導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全國I卷書面表達要求學生以身邊值得尊敬和愛戴的人為題寫一篇短文,引導學生關注身邊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物。各套試卷中提到的不願對孩子撒謊的父親、與嶽母同住一棟樓房的年輕人、在海島植樹幾十年的主人公以及對顧客保持微笑的店員等人物形象都向學生傳遞著深深的暖意和滿滿的正能量。
2020年高考英語全國卷命題在穩定中求發展,強調關鍵能力考查,體現時代特徵,嚴格控制試卷難度,試卷質量不斷提升,充分體現了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推進高考綜合改革和高考考試內容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