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的是思念,鹹的是人生,關於蛋黃酥的歷史,你知道麼?

2020-12-20 吃貨歷史觀

午後陽光,軟榻香茗,一個人享受閒暇時光的時候,輕輕拿起託盤上的一枚蛋黃酥,陽光下金色的酥皮顯得分為誘人,生怕力道重了些,會碎了這份酥薄的美好。

張開嘴一口咬下去,先是應聲而碎的酥皮,隨後便是一份軟糯,甜的是豆沙,鹹的是蛋黃,二者在口舌咀嚼中相互融合,帶給人美妙的味蕾體驗。

相信很多人都曾被蛋黃酥的美味所打動,這份喜愛也讓它成為現如今,一款十分常見的的甜點美食,不少著名西點店裡的主打單品,不過細說下來,蛋黃酥應該算是一款中西合璧的美食,其誕生的過程還帶有一種別樣的思鄉情,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聊聊蛋黃酥的歷史。

油脂將自己的全部融入到了麵粉中,熱烈炙烤後整個心都酥了

我們先從蛋黃酥外面的這層酥皮說起,人類開始種植小麥,並學會將其研磨成粉製作麵食,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不過由於東西方文明發展略有不同,導致西方人習慣了用火烤制麵食,東方人則更喜歡用水作為媒介烹熟麵食。習慣雖然不同,卻不會影響文化間的相互交流,北魏末年成書的《齊民要術》中就曾記載了一種名為髓餅的製作方法:

髓餅法: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五分,廣六七寸。使著胡餅爐中令熟。勿令反覆。餅肥,美,可經久。

根據這段描述,我們可以看出製作髓餅的關鍵是油脂與面之間的相互混合,之後再進入爐中烤制,而這兩點便是製作酥皮的關鍵,後來被中國人廣泛食用的燒餅便是採用與之類似的製作方法。

髓餅本身是胡餅的一種,是從外國傳入中國的一類麵食,結合《齊民要術》的成熟時間,以及西晉史學家司馬彪所著的《續漢書》中:

靈帝好胡餅。

我們可以推斷出,胡餅傳入中國的時間應該是在漢朝,事實上也正是這一時期,中原與西域的交流較多,比如我們如今吃到蔬菜和水果都是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國的。我們有理由相信,胡餅的製作方法這是通過類似的方式被帶到了中國。

而胡餅的發源地,也很可能是位於歐亞之間的土耳其,當地存在一種古老的點心,它的製作方法是將油脂裹入麵團,經過人工在面案上反覆摺疊揉按,使麵團內部形成多層結構,麵皮與油脂交替其間,當進入烤爐加熱後,麵團中的水分受高溫汽化,點心便形成了一層層可口的酥皮。

後來土耳其的阿拉伯文明進入阿拔斯王朝時期,也就是中國文獻中記載的黑衣大食,向東他們戰勝了唐朝,並打通了通往印度的大門,向西則到了摩洛哥,控制了包括埃及在內的非洲北部地區。

黑衣大食在擴張領土面積的同時,也將小麥種植技術和面點加工烹飪技術帶到了當地,類似胡餅的麵食又與當地特產不斷結合,形成了許許多多之前沒想過,也從來不敢想的新式面點,於是伊朗的波斯酥、沙特的椰棗酥、摩洛哥的三角酥便出現了。

後來阿拉伯文明在經歷了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的血洗後,奧斯曼帝國又開始引領阿拉伯世界再次崛起,並將勢力範圍擴展到了歐洲各國,上面提到的酥皮製作方法也傳播到了歐洲,於是拿破崙蛋糕(又名千層酥)、酥皮湯、義大利的羊角可頌相繼出現。

緊接著歐洲便爆發了大航海運動,歐洲殖民者將包括酥皮製作方法在內的西餐文化帶到了各個殖民地國家,於是乎美洲人在英式酥皮餡餅的基礎上發展出了獨具特色的美國派。而伴隨葡萄牙殖民者的到來,中國的臺灣和澳門等地,也出現了越來越多,帶有西餐特色的美食糕點,其中不少都吸收了酥皮的製作方法,比如蛋撻、鳳梨酥,以及我們之前提到的蛋黃酥。

鹹鹽給予鴨蛋以點睛之筆,蛋黃回報以流淌的金黃

蛋黃酥雖然有一副西餐酥皮的外表,但卻有一顆地道的中國「心」,鹹蛋黃是古代中國人智慧的結晶,其製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以前。古代的農業生產往往是靠天吃飯,一旦遇到災荒年,人們就要面臨食不果腹的危險,於是乎人們便開始在如何保存食物上下了一番心思。

其中使用最多的方法便是鹽醃,這既包括馳名中外的金華火腿,也包括南北朝就有記載的鹹水鴨,既然鴨子可以用鹹水醃製,那麼鴨蛋是否也可以呢?在一番嘗試下,人們發現用鹽水浸泡的鴨蛋不但可以保存得更久,同時內部的蛋黃也出現了令人驚喜的變化。

製作鹹蛋時的鹽水濃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在10%左右為佳),太高的話會影響鹹蛋的口味,太低的化便無法有效抑制細菌生長,鹹蛋便容易變質。醃製過程中,隨著鴨蛋內部含鹽量的增加,水分也開始不斷流失,蛋黃開始變稠呈凝固狀態,脂類等物質開始逐漸分離出來,內部內含油量上升,到了這個時候,一顆鹹蛋便基本製作完成了。

中國有不少地方都盛產鹹蛋,這其中就包括江蘇高郵,相傳北宋婉約派詞人秦觀,便曾以家鄉高郵特產的的鹹蛋來饋贈師友,清朝著名的詩人和美食家袁枚還在他自己所著的《隨園食單》中記錄鹹蛋黃製作的飯前點心。

到了近代,一批人由於歷史原因退守到了寶島,他們中的許多都因為人類無法改變的原因,終生未再踏上家鄉的故土,於是乎,為了慰藉這份鄉愁,便有人開始按照家鄉的方法製作鹹蛋,同時人們又融合了西餐文化中的酥皮,製作出了中西方文化特色的蛋黃酥。

一枚小小的蛋黃酥,不曾想竟曾寄託過一份又一份濃濃的鄉愁,讓人們在品嘗美味的同時,心中也泛起了一絲漣漪,仿佛在告訴人們:甜的是思念,鹹的是人生。

2020.04.29(晨)

相關焦點

  • 辰頤物語:酥念你蛋黃酥,一口淪陷,酥香四溢香軟細膩,鹹甜相宜
    蛋黃酥,以鹹鴨蛋黃為靈魂,在甜點圈經常以C位出現,各路吃貨都為它痴迷。 可很多傳統的蛋黃酥,要麼蛋黃太硬,要麼太過甜膩,口感真的是粗!糙!
  • 辰頤蛋黃酥:加了海鴨蛋的蛋黃酥,酥鮮鹹香,吃一口就上癮
    海鴨蛋蛋黃酥小巧誘人,散發著獨特誘人的香味,一口咬下去,鹹香軟糯在口裡融合翻滾,滿滿的甜蜜與幸福。 同是蛋黃酥,我們辰頤的不一樣。 蛋黃太鹹?pass;味道太過甜膩?pass;口感粗糙?pass!!
  • 高考美食之蛋黃酥,酥脆可口,層層分明,鹹甜軟糯
    其實不是的,我也很喜歡做中式點心,並且也很喜歡吃中式點心,比如上課時做的菊花酥,佛手酥,開口笑,桃酥等等,都很好吃,但是因為油量大,糖分高,所以也不是很受年輕人的喜歡了。但是我相信有一樣中式點心,一定是許多人,哪怕是學生黨的最愛。那就是蛋!黃!酥!
  • 鹹甜交錯的蛋黃酥,簡直酥到掉渣,讓你一個接一個的停不下來!
    如果你愛吃蛋黃酥的話,就一定不要錯過。蛋黃酥做法簡單,鹹甜交錯在一起,咬一口都會掉渣的酥皮,男女老少都喜歡吃,自己做的話還更加的營養健康。蛋黃酥是酥皮點心中的經典,不是所有的甜品都可以成為經典。蛋黃酥之所以它可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有層次分明的酥皮。
  • 蛋黃酥,49元
    集「酥、鹹、甜、糯」於一身,層層美味,一年四季都讓人犯饞! 對於很多蛋黃酥的死忠粉而言,有個品牌的「江湖地位」從未被撼動過。它就是一年賣出7000萬顆的「軒媽蛋黃酥」。加上「軟糯勁道的雪媚娘」、「香甜綿軟的紅豆沙」、「沙酥鹹香的鹹蛋黃」。四重口感酥酥綿綿,同時融化在嘴裡。如此美妙的滋味,沒嘗過簡直對不起自己!
  • 用肉鬆做的蛋黃酥,簡直太美味了,教你最地道正宗的蛋黃酥做法
    要知道,現在網上有很多口味的蛋黃酥賣,很受客戶歡迎,但是今天慢媽做的是最正宗地方原味的蛋黃酥,甜和鹹碰撞出的口感,在中秋節之際,吃夠了月餅,不妨試試這個吧!我這一次做了50個,就以50個蛋黃酥的為例,給大家講清楚用料比例和配方。
  • 今日甜點:大叔教你自製蛋黃酥,鹹香味美,酥脆可口,家人愛吃!
    蟹黃色的皮酥到掉渣 ,咬一口,鹹香軟糯,雪媚娘皮、紅豆餡兒、鹹蛋黃,層層美味在舌尖綻放!蛋黃酥吃在嘴裡的那一刻,舌尖就開啟了一趟口感豐富的旅程,每一口都是吃得到的上乘之作。 酥皮又薄又脆,很多層,面上灑滿了黑芝麻,把圓圓的蛋黃酥拿起來,要非常小心,才能不破壞這完美的酥皮。如果你也喜歡這款美食的話,不妨在家動手嘗試一下吧。那麼接下來就把這款糕點的詳細烹飪方法分享給你,還望喜歡。話不多說,今天大叔下廚房教你做蛋黃酥,希望你吃得開心~
  • 鹹與甜終極誘惑!這款「億田集成灶版」蛋黃酥,好吃到靈魂出竅!
    靈魂甜品01提起網紅美食,你的腦海裡可能會像走馬燈一樣,閃過以下名詞:奶茶、髒髒包、辣條、螺螄粉...可真要說起誰才是美食屆扛把子般的存在,酥香鹹甜的每次吃的時候,都仿佛被甜蜜和柔軟包裹,讓你就像上了癮一般,縱有萬般流連美景,也抵不住美食入口時心扉瞬間充盈的滿足感。相比於其他網紅食品容易被「地域專屬」,蛋黃酥不但老少皆宜,而且在家裡就能做,快來一起動手,將美好留在心底,做一顆刷爆朋友圈的蛋黃酥!又薄又脆酥酥綿綿超多餡。
  • 解饞又飽腹,一家老小都愛吃的蛋黃酥,快來品味下吧
    而周末的時候,約上三五好友,喝喝茶,聊聊天,吃幾個蛋黃酥,也是人生一大樂趣呢~而且,這個蛋黃酥個頭不大,吃上幾個也不容易撐,很nice。而這個蛋黃酥,其最大的「秘密」,在於一層雪媚娘的加入,讓整顆蛋黃酥都變得異常綿軟。
  • 【內藏福利】一天銷售3000份的蛋黃酥,你知道嗎?
    鳳梨酥、蛋黃酥、綠豆椪、太陽餅、麻糬、老婆餅、鳳黃酥、香芋酥,在臺灣號稱「八大殺手級別伴手禮」。小編曾有幸吃過,久久無法忘懷。
  • 零失敗的蛋黃酥製作方法教程,吃到嘴裡鹹香酥脆,太好吃了!
    大家好,我是凡慕來,為您的生活添精彩,今天為大家分享一種鹹香酥脆的美食-蛋黃酥的製作方法。步驟二十:可以出爐了,香氣襲人,金燦燦的蛋黃酥烤好了,我已經控制不住嘴裡的口水了,哈哈,還不能急,小心燙。步驟二十一:交作業了,出爐的蛋黃酥,表面金黃,點綴的黑芝麻仿佛在向你招手,如果不怕燙嘴的話就開吃吧,哈哈哈!
  • 蛋黃酥 / 澄黃可口的中式甜點
    黃澄澄一個 蛋黃酥 ,十分小巧可愛,就像溫婉秀致的江南女子,不動聲色
  • 蛋黃酥的配方及做法,簡單易學
    蛋黃酥受到廣大朋友的喜愛,外皮酥脆,內陷豆沙裹著鹹蛋黃,鹹甜之際還瀰漫著豬油的香,老少皆宜,是中國最經典的點心,今天就給大家分享蛋黃酥的配方和做法。>舒可曼糖霜:20g水:50g#油酥#新良低筋麵粉:90g豬油:45g#內餡#展藝紅豆沙餡料:300g鹹鴨蛋黃
  • 皮薄餡厚的蛋黃酥,三層口感交融出來的奇妙味道,你值得一試
    最近小編迷上一款網紅零食,蛋黃酥,酥脆的外皮中包含著三層餡料,甜中帶鹹外酥裡軟的蛋黃酥,是這個端午節我送給自己最滿意的禮物。用精緻的小麥粉和紐西蘭黃油製作而成的酥皮,先包一層Q彈順滑的雪媚娘,再包入甜糯綿軟的紅豆沙,最主要的是裡面還有一個鐵元素極高的,整顆的鹹蛋黃,口感酥滑甜鹹,只要吃過一次,以後就會成為蛋黃酥的忠實鐵粉。
  • 新手蛋黃酥的做法
    小時候的味道,外酥裡糯,鹹甜適中,回味無窮!材料:油皮: 中粉 100克 糖粉 20克 黃油 20克 色拉油 20克 水 30克 鹽 1克 油酥: 低粉 60克 黃油 18克 色拉油 16克 餡料: 鹽蛋黃 10個 紅豆沙 適量 外部裝飾: 蛋黃液 1個 芝麻 適量 1、1.取出鹽蛋中的蛋黃,用鹽水洗一下,噴上少許白酒,殺菌除腥。
  • 自製蛋黃酥,金黃酥脆的外表,鹹甜適中的豐富口感好吃的停不下來
    今天我們來做一款老少皆宜的茶點:蛋黃酥,想必有很多朋友都喜歡吃,我也是其中的一個。金黃酥脆的外皮,裡面裹著軟糯拉絲的雪媚娘,加上香甜的紫薯和鹹香的蛋黃,那鹹甜適中的豐富口感讓人說不清道不明的就是喜歡,一口下去好吃的停不下來。
  • 配方 蛋黃酥,澄黃可口的中式甜點
    黃澄澄一個 蛋黃酥 ,十分小巧可愛,就像溫婉秀致的江南女子
  • 懶人版蛋黃酥,5步速成,學不會還有它!
    元旦節馬上就要來了,如果說要準備哪些零食度過這個小長假,那一定要準備好蛋黃酥了,但是蛋黃酥好吃,是真的就是太貴了,自己做又好麻煩,所以今天我就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版的蛋黃酥。首先你要準備好的材料有蛋撻皮、雞蛋、芝麻。
  • 蛋黃酥中的「愛馬仕」,黑是因為裡面的墨魚汁,吃起來又軟又糯
    蛋黃酥,以鹹鴨蛋黃為靈魂,在甜點圈經常以C位出現,各路吃貨都為它痴迷。鹹鴨蛋黃,可謂是所有美食的靈魂「人物」。飯糰、粽子、方便麵、小龍蝦、披薩……不管什麼食物,只要加了它,立馬驚豔你的味蕾。今天給大家推薦口感無死角的蛋黃酥,蛋黃酥中的「愛馬仕」——黑金酥。
  • 蛋黃酥!趕緊搶直播價…
    不論是下課了當零食,上班前充早點,出去玩補體力,都能給你滾滾而來的快樂。每天現烤出爐,最先入眼的就是酥皮,還沒入口,一股濃鬱的奶香就先飄進鼻腔。酥皮層次分明,還刷了一層黃金蛋液,經過烘烤後,色澤金黃,皮酥餡軟,每一口都是滿足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