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全球快時尚巨頭ZARA有點兒煩,因用臉上有瑕疵的超模李靜雯來拍攝新品,結果讓一些國人的「玻璃心」受到了傷害。
後來,ZARA換了一個新的中國模特,可很多人也許沒有注意到,ZARA這家全球著名的時尚快消品牌已悄悄地換了新Logo,而這種「換」的背後又會是什麼呢?
ZARA的黃金時代還在嗎?
超模李靜雯
很多人認為Zara選的模特不好,它拍出真實狀態下的超模李靜雯,就是在醜化國人;當然,更多的人認為,李靜雯不夠美,是無法代表國人的。
2月15日,ZARA在其官方微博發布新彩妝產品宣傳,其中中國模特李靜雯的照片滿臉雀斑,引發爭議不斷。不過,「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也有人說,為嘛老活在網紅的濾鏡裡呢?李靜雯拍的很真實,也挺耐看的。「美圖」多了,別忘了真實的自己呀!
事實上,改變人的尋常視覺和固化思維,也是快時尚品牌的一個推廣策略,否則,ZARA也不會受那麼多年輕人的熱捧。隨著 2019 春夏系列廣告上線,近來,來自西班牙的快時尚品牌 Zara ,已悄悄將官網和社交帳號的頭像,都換上了新的 Logo。
自從 1975 年誕生至今,Zara的Logo 已是更換至第三代了。新的Logo,字體相互重疊,比上一代的字母會變得細長一點,粗看一下,似乎會更精緻、緊湊一點兒。
Zara的三代Logo
對於Zara的第三代Logo,有人叫好,也有人看衰,甚至有人吐槽,再改下去會不會是一團「黑煤球」呢?
Zara、H&M、優衣庫等風靡一時的快時尚品牌,近年來席捲全球,引來國內服裝各大品牌紛紛效仿,也吸引了許多熱衷潮流的年輕人。它們之所以能引領時尚潮流,很多人評價其在於「快、準、狠」。「快」在於更新頻率特別快,甚至是超高頻率。當義大利街頭一款新的服裝款式出現後,僅隔數天,你會發現Zara就已經擺上了衣架上了。
「狠」說的是快時尚品牌競爭的激烈程度,而「準」,在於它們均能夠勇立潮頭,與時代潮流同步,能精準地捉住年輕人的心。
事實上,總結起來就一個字「變」,變是趨勢、是潮流、是年輕人的心。一旦「變」的不快,可能會讓人狠狠地甩在後面。
Zara推出的新潮服飾
今年3月13日,Zara的母公司、全球服裝大王、西班牙快時尚巨頭Inditex SA 公布了2018年度財報。在過去一年,儘管受全球經濟及零售業景氣度低迷、貿易摩擦等諸多因素影響,Zara的母公司表現依舊亮眼,營收同比增長3%,實現了261.4億歐元銷售額,這是該集團首度突破260億歐元大關。
即便如此,Zara的母公司Inditex SA 仍反省,「自己也不夠快了」,因為去年的成績單是5年來最差的。
Inditex SA 營收增長放緩,不少觀察者甚至說,ZARA的黃金時代已不在了!理由是什麼呢?市場人士認為,受龐大的實體門店拖累,尤其是租金不斷上漲,時尚巨頭Zara的業績有可能繼續惡化,短期很難會有強勁的增長。
2018年,Inditex SA 新增門店比2012年同比增長了39%,其中門店面積更是增長了50%;可相比與門店業績的增長,來自線上的增幅會更亮眼一些。去年,該集團針對風頭正盛的牛仔服飾,推出了首個定製服務「Zara Edited」,另外還繼續專注與全渠道的發展及優化。即便如此,摩根史坦利分析師還不太滿意,理由是其舉措未現很明顯的效果,線上零售增幅的減速,是其線上市場的競爭力不足的表現。
紅蜻蜓創始人、掌門人錢金波
Zara多年來能不斷創造潮流,自然有其獨特的成功之道,以靜態的眼光來觀察這家全球快時尚巨頭,甚至斷言其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可能不一定合適。
近十多年來,快時尚品牌Zara曾被很多國內的同行作為對標,比如紅蜻蜓創始人、掌門人錢金波,就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追隨者,也取得相當滿意的成效。
紅蜻蜓是2015年6月登陸深交所掛牌上市的,而上市前的2005年,紅蜻蜓曾虧損5000萬,那這十年間,錢金波靠什麼華麗轉身呢?
其成功之道中,有一個因素是關鍵的,就是對標Zara。
包括設計流程、採購和生產流程、物流配送、銷售流程等在內,ZARA成功的商業創新模式,一直是行業內的取鑑對象,也吸引紅蜻蜓跟隨模仿。錢金波從直營店的品類入手,將紅蜻蜓品牌的鞋子、皮具、男女裝、飾品一起上架。另外,在網上訂貨、供應鏈等環節,也對標ZARA,並根據自己自身實際進行了一系列變革;到企業上市前,其營收一舉上了一個30億的大臺階!
財富蓋過比爾·蓋茨,永不言退的Zara創始人
Zara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特加(Amancio Ortega)
2017年8月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Zara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特加(Amancio Ortega),曾一度超過比爾蓋茨成為全球首富,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
也就在這一年,快時尚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創始人奧特加正式辭任集團旗下53家子公司的多個職務,進入退休狀態。Zara 是國際上最重要時裝公司之一,它的母公司 Inditex,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零售集團之一、世界四大時裝巨頭之一。
「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認為,要在看不見的地方創造競爭力。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企業,如何確立企業的使命和目標很重要。
多年以來,奧特加作為全球快時尚品牌Zara創始人,也被譽為「時尚教父」;這位全球大富豪、西班牙首富是如何創辦Zara這個世界快時尚消費品牌,其成功之道又是什麼呢?
西班牙首富、Zara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特加(Amancio Ortega)
西班牙首富、Zara創始人Amancio Ortega,生於1936年3月28日,他是西班牙西北部貧困的加利西亞地區的一名鐵路工人的兒子,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
13歲時,他到拉科魯尼亞的一家服裝店裡打工,當一名小裁縫。小小年紀的他發現,當時歐洲社會的那些名牌時裝,都是供給那些有權有勢有錢的人「專享」,而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卻只能看得見、買不起、穿不著。出身平凡的奧特加看在眼裡,心中很不是滋味,發誓要改變這一切。
上世紀60年代有一部著名的黑白電影《希臘人左巴》,就是當年臺灣作家三毛結婚前夕,荷西帶她一起看的那部老片。電影裡的主人翁左巴那種「充滿了活力、充滿了煽動力」的個性,感染了很多人。
卡扎贊基斯著作《希臘人左巴》,封面是電影主角「左巴(Zorba)」
1975年,奧特加同與他命運相似、輟學當裁縫的第一任妻子,開辦了一生中的第一家服裝專賣店。在給新店取名時,夫妻倆腦海裡浮現出來的第一個名字,就是電影《希臘人左巴》主角——左巴(Zorba)。但遺憾的是,這個名字早讓一家酒吧搶先了,無奈的他只好修改一下,用Zara代替。
多少年以來,他創建的Zara品牌,像電影主角左巴那樣既有性情又帶了點瘋狂,傲視全球服裝零售業群雄。如今,Zara擁有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96個市場7490多家的門店,並且還以每天一家店鋪的速度擴張。
開那家名為Zara的自產自銷的服裝店之前,奧特加夫婦曾開了一家自己的裁縫鋪,算是「代工」模式,主要是向周邊的服裝店出售女式上衣;不過,由於訂單合作方違約,裁縫鋪也就難以為繼。1975年創辦第一家Zara時,奧特加已是40歲的人,投入的資本5000比塞塔,按現今匯率計算也就是30歐元而已。
Zara女裝店
從創辦第一家「Zara專賣店」開始,到打造Inditex集團這個全球快時尚商業帝國,奧特加始終「不忘初心」,一直堅持一個永恆的商業模式主題:讓時裝民主化,把時尚快速的、便宜的帶給每個普通人!
得益於創始人多年的裁縫與車間流水工作經驗,Zara供應鏈管理水平與效率極高;它不僅款式多、更新速度快、再加上其便宜的價格,數年之間,Zara迅速獲得了西班牙消費者的認可。1985年,Inditex被確定為Zara的母品牌,為日後集團化發展奠定基礎。進入上世紀90年代,Zara在西班牙已擁有幾十個服裝製造車間,並在歐洲9個國家開設了500多家連鎖實體店,其作為快時尚模式零售商的戰略定位優勢漸顯。
如今,在全球各地,在極短時間內,Zara讓你享受頂級品牌設計;棉麻輕紗穿搭中,全球流行趨勢在普通的年輕人面前觸手可及。
Zara品牌模式的成功,與創始人奧特加早早就為企業確立的使命和目標,有著相當大的關係。「把時尚帶給普通人」,這一企業的核心經營文化和價值觀,已變成了企業發展的DNA、企業的靈魂。家族企業代代相承中,興旺發展的關鍵是什麼?就在於你能不能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和所要秉持的經營文化。曾經的中國首富、萬達掌門人王健林曾說:經營文化是企業經營的最高層次。
Zara創始人Amancio Ortega
奧特加是位低調企業家,他的事業如「高空明月」 輝照圜宇,卻一向低調行事、不喜張揚,更不炫耀、不到處顯擺。
平時,他對媒體採訪請求,總是能躲則躲,甚至花錢阻止人家報導,來保護自己家庭的隱私。要不是福布斯富豪榜的排名令全球矚目,現年83歲的奧特加,就像在塵埃裡,讓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已宣布退休的奧特加,如今仍在打拼,他每天開著一輛普通大眾汽車,到離他住家10公裡外的公司總部上班。平時他在員工餐廳裡吃飯,愛吃廉價馬鈴薯,穿的是休閒西裝且不打領帶,太不像「富豪」啦!
Zara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特加和他的女兒瑪爾塔·奧特加(左)
奧特加自己很低調,連培養接班人也是非常低調的。
奧特加有3個子女,他最喜歡小女兒瑪爾塔·奧特加。 「有其父必有其女」, 拿咱們中國人這句老話,刻畫在奧特加「小公主」、集團二代接班人瑪爾塔身上,簡直是神配!
翻查西班牙新聞,你會發現,瑪爾塔的故事很少出現在報端;即使有,多是出現於個別財經版面。
辭去公司CEO的奧特加,退居幕後,並由一位對他忠心耿耿的職業經理人來繼任執行總裁。為了讓家族事業長盛不衰,「永不言退」的奧爾特加對他的小女兒的培養卻絲毫沒有鬆懈,他曾說,要為公司奮鬥到瑪爾塔有能力當接班人為止。
繼承者「小公主」瑪爾塔,如今已是西班牙首富;那奧特加是怎麼培養他的快時尚帝國接班人?一個鮮明的元素就是低調,是一種低姿態的交接棒過程。
西班牙首富瑪爾塔·奧特加
「小公主」瑪爾塔,是奧特加與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在她大學還未畢業時,就被父親奧特加委任為Gartler和Partler兩家公司的副總裁,即便這僅是「象徵性」的,卻足以看出奧特加對小女兒憐愛有加。
2002年,奧特加「用心良苦」的讓他的「小公主」赴基層鍛鍊,在自家零售店打普通工,並且要求她必須使用化名。「隱姓埋名」4年之後,瑪爾塔終於被任命為上述提及的兩家子公司副總裁。
當外界以為這位家族企業的「掌上明珠」要全面接棒時,2011年,「小公主」卻被他父親派去海外打工。前幾年,她曾在倫敦、巴黎的零售店幹過,據說她還可能被派到中國上海來。
如今,瑪爾塔這位從24歲起就被「偏愛」的二代接班人,行事風格像極了他的父親,勤奮務實,且十分低調。《福布斯》文章曾對她如此評價:瑪爾塔將來會大有成就,甚至超過他的父親。
奧特加與女兒瑪爾塔(中)
目前,瑪爾塔雖被定為繼承者,但仍處於接班培養的階段;多數家族企業選擇企業接班人時,是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來傳承。通過「Zara專賣店」創始人對小女兒的「低調」培養,可以總結和發現這麼一些東西。
首先,衣缽相承、無形資產是企業傳承最難的一部分。
奧特加以一種「低調」方式來培養接班人,雖沒有西班牙鬥牛士那樣讓人有熱血澎湃的感覺;可你會發現,他不斷讓接班人低首下心,放低自己,低到家族服裝事業的「塵埃」裡。這種不濃、不烈、不急、不燥的傳遞中,他的小女兒意無狂、行不燥地接受到了上一代人的獨特氣質、企業家精神和商業智慧。
其次,對自己子女的接班人培養,除了傳授「治身」、「治家」之道外,進入家族企業歷練也是一個重要培養途徑。
瑪爾塔被她的父親扔到零售店用化名打普通工,這是一種「摔打」,目的是讓她從基層做起,去熟悉企業裡最微觀的層面。接下來,Zara創始人奧特加又會把企業的價值觀、管理理念和發展戰略,注入到他的女兒身上,而當中還需要讓她先來個「角色適應」,參與公司經營管理。任命瑪爾塔為子公司副總裁,就是這樣一個轉換。
好鋼百次煉,到倫敦等海外店去接受再磨鍊,讓瑪爾塔可以從中積累更多的能力和智慧,並獲得更多創業創新經驗。一旦「小公主」在歷練中,當她的管理技能和經營決策能力提升到一定高度,又將進入到領導能力考驗的階段,權力傳遞的時機也就「水到渠成」了,這個西班牙巨富家族企業將正式開啟Zara的「瑪爾塔時代」。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點擊下方關鍵詞查閱更多精彩文章:
潮商傳承系列:
莊靜庵 | 李嘉誠(1、2) | 謝國民 | 劉鑾雄 | 黃光裕 | 陳經緯 | 羅康瑞 | 柯樹泉 | 馬興田 | 陳凱旋 | 林世鏗 | 林偉章 | 黃楚龍 | 姚振華(1、2、3、4) | 吳清亮 | 郭英成 | 潘迪生 | 林百欣 | 紀凱婷
長三角人物誌:
汪力成 | 張近東 | 劉益謙 | 沈文榮 | 華若中 | 陳德康 | 馮海良 | 車建新 | 李兆會 | 林國強 | 周正毅 | 周建平 | 曹明芳 | 陳金根 | 陶安祥 | 蔣錫培 | 祝義才 | 高德康 | 周耀庭 | 徐鏡人 | 施正榮
臺灣家族企業:
臺積電 | 頂新 | 富邦 | 華懋 | 臺泥 | 統一 | 正新 | 臺南幫 | 誠品書店(1、2)| 寶成(1、2)| 鴻海(1、2)| 國泰(1、2、3)| 新光(1、2、3、4)| 臺塑(1、2、3、4)
熱點企業內容:
東芝 | 夏普 | 豐田 | 戴爾 | 印象劉三姐 | 麥當勞 | 福特 | 沃爾瑪 | 連卡佛 | 喜得龍 | 蒙牛 | 萬達 | 融創 | 萬科 | 碧桂園 | 恆大 | 娃哈哈 | 樂視 | Uber | 達芙妮 | 易到 | 老乾媽 | 格力 | 三星 | 紅星美凱龍 | 順豐 | 華為 | 百度 | 阿里 | 騰訊 | 京東 | 臺泥 | 金龍
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後臺回復「轉載」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