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說日語的魯迅,你見過沒?

2020-12-25 騰訊網

鼓 / 樓 / 西 / 劇 / 場

DrumTower West Theatre

- 戲 劇 文 化 的 傳 播 者 -

這裡是我們新開張的欄目,「每周推薦」的第一期。以後,每逢周末,都將如約而至。

這份list,是鼓樓西·櫻桃園書店為你特製的精神食糧套餐,它將包含:一齣好戲,一本好書,一部佳片,一首好歌。

忙碌了一周的你,不妨放慢腳步。希望這些精神食糧,為你的生活,平添一份驚喜與亮色。

戲劇:上海月亮

開口說日語的魯迅,你見過沒?

戲劇舞臺上的魯迅,我們或許更熟悉的是李靜編劇的《大先生》。

這裡要推薦的,同樣是一部講述魯迅故事的戲劇,日本知名作家井上廈創作的《上海月亮》。

井上廈說,「深奧的要淺顯地寫,淺顯的要深刻地寫。深刻的要有趣地寫,有趣的要嚴肅地寫。」

《上海月亮》完全體現了這一寫作信條,整部戲詼諧而深遠。與《大先生》一樣,魯迅從一個抽象的大寫的人,變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井上廈的魯迅,愛吃甜食又諱疾忌醫,感時憂國又充滿孩子氣。

扮演過陰陽師的野村萬齋,挑戰魯迅一角,被粉絲稱為狐狸一樣的男子的他,會如何演繹魯迅呢?

更想不到的是,魯迅夫人許廣平,由日劇女王廣末涼子出演。期待值有沒有爆表?

好消息是,該劇已釋出官攝視頻版,還等什麼?

書籍:亂世靡音

說說民國娛樂圈那些事

晚清至民國,是一段充滿動蕩與戰亂,也充滿故事與傳奇的歷史。這其中,彼時的娛樂業與黑社會,尤其引人好奇。

關於那時的娛樂業與黑社會,我們的認知大多來自影視作品。

比如,看張曼玉的《阮玲玉》,紙醉金迷的娛樂王國,綻露著悲哀底色。

又比如,看呂良偉的《上海皇帝》,腥風血雨的江湖亂世,翻滾著義海豪情。

但這些,終究是戲說。真正的歷史,到底什麼樣?秋原的這本《亂世靡音》,為你勾勒出一幅真實的歷史畫卷。

包括這本在內,秋原目前的三部歷史類作品,統統在豆瓣斬獲了八分以上的好評。

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秋原寫歷史,嚴謹,但不枯燥,充滿小說般的可看性。

友情提醒,此書千萬別在臨睡前看,否則你將收穫天然煙燻妝——黑眼圈一對。

相關焦點

  • 魯迅之子周海嬰:我出生時難產父親說「保大」,從來沒見過朱安!
    王安憶在自己的著作《長恨歌》中這樣說:「虛無就虛無,過眼就過眼,人生本就是贊在手裡的水似的,總是流逝,沒什麼千秋萬載的一說。」 魯迅的回答非常迅速,他幾乎沒有思考,毫不猶豫的回答「保大人」!好在兩個人最後都是有驚無險,母子平安。而這件事情後來也成為了兩個人伉儷情深的見證,周海嬰正是如那句話所說——「父母才是真愛,他只是意外」。
  • 為什麼學日語這麼久,還是無法開口說出完整的日語?
    為什麼學日語這麼久,還是無法開口說出完整的日語?我大學的時候念的是日文系,雖然聽跟讀、寫是沒有問題,但是就只有口說這方面,我怎麼樣都沒辦法說得很流利,所以讓我非常的苦惱……剛好在大三的時候有幸得到了去日本遊學一個月的機會,想說要趁出國前加強自己的口說能力,所以非常努力地向系上學長姐、老師問了許多如何加強口說的技巧。
  • 怎樣才能說一口流利的日語,3個階段幫你煉成
    大家日語學習到一定的階段,肯定都希望自己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日語吧,但是應試教育下的我們,往往掌握大量的單詞和語法,但是還是沒有辦法開口交流,今天要來和大家聊聊,該如何練就一口流利的日語。日語口語練習第二階段:開口說練習但我們的聽力練得差不多,大概也知道日本人這麼說日語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嘗試開口說。我覺得很多人不敢開口說的障礙是因為怕尷尬,怕丟臉,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呢?其實我們沒有必要逼自己強制去克服,而是儘量想辦法給自己營造一個不會害羞,但是必須要說日語的情境。
  • 如何在三個月內說一口流利的日語
    相信不少學外語的同學都有一個通病:只會應試,不會開口說,學了很久還是說不出幾個通順的句子,更別提與老外溝通了。那麼如何在不出國的情況下說一口流利的日語呢,老師今天想為大家推薦幾個好方法,這些方法同樣適用於其他外語,大家一定要仔細看哦!
  • 陳寅恪曾和魯迅住過一個宿舍,為何對他隻字不提?晚年說出原因
    戴望舒,李四光,沈從文,郭沫若,就連親弟弟周作人他也沒放過,和梁實秋的論戰更是持續了八年之久,堪稱「曠古爍今」。但罵了這麼多人,魯迅卻從來沒罵過陳寅恪。在我們的印象中,陳寅恪作為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似乎是一個「舊式」的人物。而魯迅,則是一個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很「新潮」的角色。這樣的兩個人,會有什麼交集呢?
  • 中國人趣談學日語,不懂你就要問,懂了就要敢開口說
    其實你說日文難嗎?我是覺得還好啦,但是要說出一口文法漂亮又流利的日文,恐怕就沒那麼簡單了,因為很多功能都被助詞和所謂的謙遜語給弄得「務剎剎」的,而且日語還有分男性用語和女性用語,再加上他們外來語增加的速度更是快得驚人,叫人背不勝背,把留學生搞得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 魯迅先生憎惡和尚喜歡道士?魯迅:我沒這麼說
    在這裡面,魯迅把和尚、尼姑、回教徒、基督教徒等外來的都說遍了,而道士是我們本土的。魯迅先生這樣進行對比,絕不是說為了讚美道士,而是為了說明當時中國的國民性:對於外來的,如果稍微有毛病,就會全盤否定,對於本國的,哪怕再糟糕,也會包容。實際上,要理解這句話,要從當時的社會大環境和魯迅先生自身的經歷思想來理解。
  • 沒猜過的日語題,沒見過的神選項(10)
    如果你今天做這件事,那就要恭喜你了!因為你離「脫光」不遠了。如果你沒有做這件事,同樣要恭喜你,因為你已經收穫了幸福。當然,如果你既沒有佳人相伴又沒有做這件事,還是要恭喜你。因為,你掌握了一個日語單詞。附:恭喜→おめでとうC嗶嗶,錯啦……能夠選擇這個答案,證明你在圍棋方面的造詣很深。可惜的是,此中文「見合」非日語「お見合い」噢!別洩氣,再猜一次吧!
  • 沒猜過的日語題,沒見過的神選項(6)
    「腐心」就是絞盡腦汁、挖空心思、殫精竭慮、煞費苦心的意思!比如,今晚8點,小慌先生為了送大家一場超高水準的N1答題技巧免費講座,正在「腐心」中!不見不散哦!D嗶嗶,錯啦~你以為跟選項長得越接近,親緣關係就越近是麼? 【6月4日】{三上步}來考你,「足軽(ashigaru)」啥意思?
  • 你見過小豬佩奇說日語嗎?原來,小豬佩奇是真正的小公舉呢!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要說時下最流行的是什麼?那當然是小豬佩奇。在表情包、時尚圈、抖音快手裡,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 求求你,學了日語也請好好說中文!
    *當然有點誇張表達,但是小編還真見過這麼說話的(比如小編剛入宅的時候,真的欠打)給大家解釋一下「萌二」版的裡面的粗體字,這些基本都是沒有必要在我們中文語境裡面使用的(你要是說聲優這種詞大家都懂,那你可太小看吃瓜群眾的數量了)~桑(諧音):日語中對人的禮貌表達,~さん(sann)有點類似於中國的小
  • 摳門大師魯迅
    1926年,熱戀中的許廣平在廣州工作,魯迅被林語堂請去廈門大學教書,異地戀沒有微信,只能憑郵政通信來維繫熾熱情感,這就是著名的「兩地書」。#開銷大,需要錢#又窮又不得不端著,大概咬著牙憋了兩個禮拜,許廣平10月21日終於憋不住了。再次寫信給魯迅,抱怨自己苦惱極了,好幾個窮親戚把她當冤大頭找她借錢,搞得她「內外交迫,即使維持到陽曆一月,我的身體也許就支持不住了。」#tmd你到底給不給#發出這封信之後第二天,她就收到了老魯的一封回信(她肯定為自己沒憋住很後悔),老魯在信裡很保守地問:「你收入這樣少,夠用嗎?我希望你通知我。」
  • 蕭紅——她才是最懂魯迅的女人,作《回憶魯迅先生》
    過了一會又接著說:「你的裙子配的顏色不對,並不是紅上衣不好看,各種顏色都是好看的,紅上衣要配紅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這兩種顏色放在一起很渾濁……你沒看到外國人在街上走的嗎?絕沒有下邊穿一件綠裙子,上邊穿一件紫上衣,也沒有穿一件紅裙子而後穿一件白上衣的……魯迅先生就在躺椅上看著我:「你這裙子是咖啡色的,還帶格子,顏色渾濁得很,所以把紅色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
  • 周令飛:我與爺爺魯迅先生
    總而言之,不論我走到哪兒,別人都說我是魯迅孫子,我好像沒有自己的身份。在你生活的環境中你不是你自己,真不是滋味兒!1980年,我毅然申請部隊轉業,並且自費去了日本留學。那裡沒人認識我,我又可以天真活潑,可以開玩笑,可以惡作劇,可以鬧騰了。那時候我覺得特別滋潤,感覺自己的魂回來了。我終於逃離了魯迅的籠罩,變回我自己。但在日本,我碰到了兩件人生大事。第一件事。
  • 魯迅剛正不阿的語錄,只有14個字,卻一針見血,很刺耳,發人深省
    魯迅的形象就能給人一種剛正不阿的感覺,他的眼睛像黑夜的貓頭鷹一樣,哪怕是在黑夜也能一看清世間的萬物另一面,他的頭髮沒有一根是耷拉著的,都是豎著,朝天長的,特別茂密。魯迅的還有一方面不得不提了,就是他的鬍鬚特別有個性,如頭髮一樣粗曠濃密,很特別。
  • 沒猜過的日語題,沒見過的神選項(5)
    A被劃入醜男的行列,B四肢發達,C人以群分,D莽撞冒失。 ❤思❤考❤時❤間❤到 A嗶嗶,錯啦……青蛙不一定是醜男啦,對不對嘛~珍惜身邊每一個青蛙,也許有一天他就會變成王子來報答你呱呱!A不許喧譁,B覆水難收,C不歡而散,D路遇鬥毆別瞎起鬨。 ❤思❤考❤時❤間❤到 A嗶嗶,錯啦……你以為「喧譁別」就是「別喧譁」呀,主頁君只能勸你:「陷阱掉別」哦!B嗶嗶,錯啦……你是不是以為「別喧譁=別吵架」,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
  • 你說了那麼久的漢語,其實都是「日語」!
    有些詞語我們一直在說,但其實它們最開始是日語單詞。比如說我們熟悉的「森女」,「社畜」和「御宅」。森女來自於日語表達「森ガール」,社畜是直接借用了日語中的「社畜(しゃちく)」,御宅則起源於日本的「お宅(オタク)」。
  • 與魯迅通信250封,在周家住到30歲未婚,卻為何沒做魯迅戀人?
    不過,在此之前,也有個女師大學生曾為魯迅先生織過毛衣,此人叫許羨蘇,是魯迅同鄉,本是周建人的學生,她認識魯迅比許廣平早三年,前後在魯迅家住過三次,早在1920年就在周家八道灣的房子裡住過半年,很得魯迅母親喜愛。據研究者統計,她是與魯迅通信最多的人,曾收到魯迅來信155封,是許廣平收到信件的兩倍,如此密切的關係,為何許羨蘇一直沒成為魯迅的戀人呢?
  • 魯迅小腳夫人朱安:獨守空房41年,在魯迅身亡時說了一句著名怨言
    後來許廣平與魯迅在偶然之間相遇,兩個人之間亦師亦友,相互之間的書信往來也是越來越密切,後來兩個人也是堅定了這一段師生戀,魯迅曾跟許廣平說過:「你戰勝了,我只愛你一人」。然而大部分人只知道他與妻子許廣平的故事,卻不曾知曉他還有一位「原配妻子」朱安。
  • 魯迅曾呼籲規範使用漢字!專家:他說的沒錯
    魯迅先生是近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毛澤東曾這樣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但是魯迅曾經在他的著作裡寫過:「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第一眼看上去讓人十分震驚,漢字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之內,文化傳承的載體和依據,有著不可磨滅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魯迅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其實,要了解這句話,必須先了解這句話的出處,還要結合它的時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