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三句經典名言:有兩句是真的,有一句劉備不能說也不敢說?

2021-03-05 芳華說歷史

聽評書看演義,大家記住了劉備三句名言,第一句已經成為「社會人」的座右銘和口頭禪:「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

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第十五回「太史慈酣鬥小霸王,孫伯符大戰嚴白虎」,前一回是「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呂奉先乘夜襲徐郡」,說的是張飛因為飲酒誤事,不但丟了徐州,還丟了劉備的夫人。

劉備得知徐州和夫人都丟了,只是「默然無語」,而紅臉漢子關雲長卻不管那些,直接把張飛訓了一頓,無地自容的張飛要拔劍自刎,劉備抱住張飛,除了說出前面那句名言,還進行了一番解釋:「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今雖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況城池本非吾有;家眷雖被陷,呂布必不謀害,尚可設計救之。賢弟一時之誤,何至遽欲捐生耶!」

劉備說完這番話放聲大哭,關羽張飛也哭成一團,從此三兄弟的情義堅如金石。

但是我們細看三國正史,就會發現劉備流傳甚廣的三句名言,居然有兩句是真的,只有一句劉備不能說也不敢說——但偏偏那兩句真話被遺忘或曲解,反倒是那句假話,被當作了經典名言,直到今天還有人掛在嘴邊成了口頭禪。

除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劉備還說過兩句名言:一句是在荊州潰敗的時候,說的「濟大事必以人為本」;另外一句是臨終留給劉禪的遺詔中說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在《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和《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中的記載基本相同,只是有「濟大事」與「舉大事」的微小差別,「以人為本」的核心並沒有改變。

但是「以人為本」究竟是什麼意思,好像卻被人誤解了,比如品三國最有名的那位名家,說以人為本是劉備的首創,而且跟今天的意思也不一樣:「這可能是『以人為本』這個詞的最早出處……劉備的『以人為本』和我們今天講的不是一個概念,我們今天講的是要以人為根本,而劉備講的是以人為資本。」

具體如何解讀劉備的「以人為本」,筆者沒資格質疑名家,但卻知道這句話並非劉備首創,而是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說的,這句話出自《管子·霸言》一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

綜合上下文分析,以人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基礎,絕不是利字當頭的資本,名家在這一點上可能是冤枉了劉備。劉備師從經學大師盧植,雖然玄德公不太愛學習,但是《管子》肯定是背誦過的,引用管仲名言,自然是要彰顯自己的正面形象,一代梟雄的格局,不會像後世名家那麼小。

以人為本被以己度人者曲解,更被很多人遺忘,於是人就成了資本,名家與官員的想法做法不謀而合,也許是名家在為官員的見利忘義找理論基礎,這個話題說多了都是眼淚,咱們就到此為止,還是來看看下一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劉備給劉禪的遺詔,不知為什麼收進了《諸葛亮集》而沒有出現在《三國志》的「先主傳」或「後主傳」中,這裡順便說一句:《諸葛亮集》也是陳壽彙編的,編輯完成之後,陳壽還專門向晉朝皇帝上了一篇《進諸葛亮集表》:「臣壽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領中書監濟北侯臣荀勖、中書令關內侯臣和嶠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諸葛亮故事……輒刪除復重,隨類相從,凡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

《諸葛亮集》中收錄的劉備遺詔,告誡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但這句話也不是劉備首創,我們只能說劉備有包裝專利,因為類似的話,淮南王劉安和門客彙編的《淮南子·繆稱訓》:「君子不謂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為大善;不謂小不善為無傷也而為之,小不善積而為大不善。是故積羽沈(沉)舟,群輕折軸。故君子禁於微。」 

作為漢朝皇族,劉備即使沒有精研《管子》,但是對前輩劉安主編的《淮南子》,也應該是瞭然於胸的,在《淮南子·繆稱訓》中也曾講到過以誰為本的問題:「舉千人之所愛,則得千人之心。闢若伐樹而引其本,千枝萬葉則莫得弗從也。君,根本也;臣,枝葉也。根本不美,枝葉茂者,未之聞也。」

說來說去,又說到君(官)民關係上了,咱們還是轉移話題,聊聊劉備不曾說過的那句話:「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妻子如手足,老婆如衣服」。這句話是劉備不能說也不敢說的,這其中原因有兩點:其一,劉備關羽張飛並沒有桃園結義,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先主與(關張)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關張)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三國志》卷三十六)」

既然沒有義結金蘭,而劉備與關羽張飛又是君臣或主從關係,那麼關張的地位就不會超越劉備的夫人,這就是劉備不可能說那句話的第二點原因:他不敢說,因為糜竺糜芳會揍他!

正史中的糜竺糜芳可不是善茬子,他們不但很有錢,而且一家子都很能打:「自竺至照(虎賁中郎將糜威之子、糜竺之孫、虎騎監糜照),皆便弓馬,善射御。」

如果糜竺糜芳知道劉備拿妻子不當回事兒,是不會讓自家姐妹嫁給劉備的,而事實上糜家不但送出了閨女,還送出了兩千家丁和大筆金銀:「先主轉軍廣陵海西,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於時困匱,賴此復振。」

劉備欠著糜夫人天大的人情,不管心裡怎麼想,都不會真正拿夫人當衣服,穿舊了就丟掉。事實上任何有良心的人都不可能說「妻子如衣服」,因為拍著胸口想一想:有幾個男人,不欠妻子的人情?一個人連妻子都可以隨意拋棄,又怎麼值得結交、追隨?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劉備說過兩句千古名言, 一句上了課本, 另一句卻成黑幫名言!
    點擊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品味的延伸閱讀。很多人都感到奇怪,像劉備這麼無能的人,怎麼配駕馭像關羽、張飛這樣的猛將,偏偏臥龍崗的孔明先生,還非常的看好他。其實劉備這個人看似普通,但他卻有自己的一番本事,比如他特別能夠識人善用,在這一點上連諸葛亮都佩服不已。為了收攏下面的弟兄,他也經常會給他們講話,其中有兩句話最為經典。
  • 張飛為逃命丟了劉備老婆,劉備說了2句話,如今成黑幫名言
    說到三國,有人想到梟雄曹操,有人想到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還有人想到皇室後裔劉備。想到他們,有人是因為他們做的事情,有人是因為他們說的話。曾經張飛為了保命丟下了劉備的老婆,劉備說了兩句話。現如今再看看這兩句話,已經成為了黑幫名言。
  • 張飛為了逃命不管劉備夫人,劉備冷冷講了2句話,今天成黑幫名言
    要說最讓人記憶深刻的,那一定得有四大名著,它們成為了一代代人的回憶,比如其中的三國演義,每每觀看群雄紛爭都能夠讓人熱血沸騰。三國演義以劉備為主線展開,其一路籠絡人才,從一開始追隨在他身邊的關羽和張飛,到各路豪傑,成為了三國裡面的靈魂人物,劉關張三人的友誼一直到今天就被人們津津樂道。
  • 劉備到處說自己「中山靖王之後」,是在吹牛,還是真的?
    而問題也來,劉備到處說自己,中山靖王之後,是在吹牛?還是真的?從目前關於三國歷史最權威的正史《三國志》的記載來看,劉備吹牛的機率極低,小袁給出下面三個理由。
  • 司馬徽介紹諸葛亮時用了一成語,後面還有7個字,卻不敢對劉備說
    即,尋常那些所謂的飽讀詩書的平庸儒生們,他們大多是無法認清時代潮流的方向,所以只有認清時代潮流的人,這才是真正的人才俊傑,這裡便有兩位如此人物,一個號臥龍,一個號鳳雛……單看這句沒毛病,但通曉成語典故的人,必會清楚,這句「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是出自春秋時期的《晏子春秋》一書,全句是「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機變者為英豪」。
  • 劉備臨死前給予趙雲一特權,趙雲卻沒聽懂,諸葛亮聽懂了也不敢說
    雖然趙雲不能再重用,但有一點堪比諸葛亮,就是他也做到了極致,比如兩救幼主,比如慷慨勸諫勸諫劉備徵伐東吳,比如在《三國演義》中,天神一般地在長坂坡上七進七出……歷史給了趙雲一次機會,卻在《三國演義》的傳奇世界裡,幾乎得到了一切的榮耀與榮耀!再者,趙雲其實在劉備的心目中,一直都佔有重要地位,即使是臨終前,也只有他這句遺言。
  • 于和偉的劉備,尤勇智的劉備,嶽華的劉備,都沒有他飾演的經典
    新《三國》裡的劉備叫于和偉,這可是個著名演員,且不說他在《歷史的天空》演大反派萬古碑在《搭錯車》演大壞蛋蘇民生,就是古裝戲裡我們也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比如封神裡面的姜子牙,楚漢傳裡的秦始皇,細看之下都是演過毛人鳳的于和偉。
  • 徐庶真的是因母親之故離開劉備嗎不過是對劉備說的客套話罷了!
    徐庶歷來被認為是與諸葛亮、龐統、法正並列的蜀漢四大軍師,他在新野之時便投奔劉備,頗受劉備重視,並且向劉備推薦了臥龍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更是被神話為神機妙算的軍師。然而因為母親被曹操俘獲,徐庶不得已離開了劉備。然而徐庶的離開,真的是因為他是個「孝子」嗎?
  • 曹操被劉備所騙斬殺呂布,劉備另藏心機,多年後被世人贊服
    曹操其實很喜愛呂布的,曹操雖然良將千人,但是真的能獨當一面,又具有更強的軍事才能的將領,少之又少。典韋、許褚、曹洪等只能算是武夫,張遼、于禁、夏侯淵等雖有智謀,但是武功尚淺。此時的曹操遲疑了,曹操善於用人,曹操也有一句名言,休教天下人負我,寧教我負天下人。曹操絕對是一位只會殺別人,別人肯定傷害不到他的人物。
  • 【虛測評】劉備與諸葛亮不得不說的哪些事兒#迪庫#三顧茅廬
    拼到噴金件時,真的驚喜,質量好!愛了這三小強,劉備是不同款的。二哥,三弟是相同的!話說,每次劉備拜見諸葛亮時,如同直男追女孩一樣,都問:在嗎?孔明都讓書童說出了曠古爍今的名言:他說他不在!從劉備正式拜諸葛亮為軍師後,在隆中茅廬說出三分天下之勢,劉備看孔明的眼中就亮起了小心心!
  • 視女人如衣服的劉備掛念一生的美女是誰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有一句經典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 為什麼是白手起家的劉備
    60歲看劉備最厲害?這個,沒能理解,劉備有人望所歸,有能臣名將,但最後國滅,身邊的朋友將領也都沒能保住。從用人和留人心上說確實厲害,但怎麼說也不能達到比曹操和司馬懿強達到「最厲害」這個評價吧?對比其他一流人物,劉備的家庭只給了劉備一個天子姓和門口那顆長相奇特的大樹。又是單親,和母親相依為命賣草鞋為生。出身一無所有。
  • 文聘到底有多厲害,他追殺劉備,為何不敢動手,羞愧而走?
    此時劉表病故,劉備逃亡,荊州一片混亂。劉琮在蔡瑁張允的慫恿下,投降了曹操。曹操在得到荊州後,實力大增。但為了解決心腹之患,命文聘率領本部先行,其他將領隨後進發,去追擊劉備,勢必解決這一心頭之患。大家都知道,文聘很快就追上了劉備,但為何不敢動手,羞愧而走呢?其實應從文聘自身說起,因為文聘不但武藝高強,更是一位忠義之士!
  • 劉備光顧著高興,竟忘了還有下一句!
    三國演義裡有一句很著名的話語,叫做「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是水鏡先生說的,水鏡先生是司馬徽,為人清雅,學識淵博,在識人方面更是厲害,當時劉備想要
  • 《三國演義細節解密》之四:劉備的老婆們
    關於老婆這個話題,《三國演義》中有一段經久流傳的話語。這是在劉備佔據徐州期間,呂布與曹豹裡應外合,偷襲張飛守衛的徐州得手。張飛跑回去見劉備,因為劉備老婆孩子都被呂布一勺燴給抓住了,張飛很羞愧,在劉備面前拔劍要自刎,劉備上前阻止張飛時,說了下面這段話:「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 劉備的文學修養
    從《三國演義》來看,有一點可以肯定,劉備從不寫詩,沒有表現出文學方面的愛好。《三國演義》第一回就交代得清楚,劉備「不甚好讀書」,「家貧,販履織席為業」,他唯一的小愛好就是編織,看到適合編織的毛料布料會技癢。一天,有人將犛牛尾送給了劉備,劉備拿起來就細心編到帽子上,而不是簡單地一系了之。諸葛亮看到了,義正辭嚴地說:「您不再有遠大的志向了嗎?做這些事就行了嗎?」
  • 劉備曾說: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為何他還要稱帝?
    雖然劉備稱帝的時候,他佔據的地盤只有益州和漢中,沒能做到「王業不偏安」,但是他卻不管真的偏發一隅,反而一直懷有一統中原的心思。如此看來,他雖然早早稱帝,卻也依舊沒有違背「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初衷,因此算不上打臉,也不應該被嘲諷。二、不得不稱帝劉備自起事的時候,就以漢室後裔自居,因此吸引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他聲稱「漢賊不兩立」時,「漢賊」代表的是曹操,他與曹操不兩立的前提是,漢室還存在。可是他稱帝的時候,曹丕早已逼迫漢獻帝禪位,漢室都亡了,哪裡還有漢賊之說呢?
  • 文聘到底有多厲害?他追殺劉備,為何不敢動手還狼狽逃走?
    當曹操問道文聘為何來得這麼晚時,文聘回答說自己作為劉表的臣子不能為他的主人保全境土,心裡感到悲痛羞慚,沒有顏面來見曹操。隨後,文聘不禁淚流滿面。曹操在見到文聘這樣的表現後,大為感動,誇獎文聘是真正的忠臣。
  • 揭穿劉備最大的秘密,諸葛亮心知肚明不敢說
    當時劉備進軍漢中,駐守漢中的是劉表,因為劉備以仁義道德為重,沒有任何理由去攻打劉表,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掉不下臉面。龐統當然知曉劉備心中所想,他給劉備獻出一計:便是犧牲自己,用自己的生命來換一個理由去攻打劉表。但事實確實是這樣嗎?其實不然,龐統在臨死前長嘆一聲,揭穿了劉備最大的秘密,諸葛亮知道卻不敢言語,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關羽不死劉備不敢稱帝?不要再被欺騙了
    劉備手下的關羽,是歷朝歷代無數人崇拜的武聖,因為關羽忠義無雙,在三國演義的描繪之下,如桃園結義、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等等小說情節被人們傳唱,人們也都尊稱他一聲關二爺。隨著歷史的面紗被一點點揭開,人們對於關二爺的真實面貌有了很深的認識和更多的探究,有人提出「關羽忠於大漢,不忠於劉備」,「關羽在劉備不敢稱帝」等等的說法,那麼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