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評書看演義,大家記住了劉備三句名言,第一句已經成為「社會人」的座右銘和口頭禪:「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
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第十五回「太史慈酣鬥小霸王,孫伯符大戰嚴白虎」,前一回是「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呂奉先乘夜襲徐郡」,說的是張飛因為飲酒誤事,不但丟了徐州,還丟了劉備的夫人。
劉備得知徐州和夫人都丟了,只是「默然無語」,而紅臉漢子關雲長卻不管那些,直接把張飛訓了一頓,無地自容的張飛要拔劍自刎,劉備抱住張飛,除了說出前面那句名言,還進行了一番解釋:「吾三人桃園結義,不求同生,但願同死。今雖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況城池本非吾有;家眷雖被陷,呂布必不謀害,尚可設計救之。賢弟一時之誤,何至遽欲捐生耶!」
劉備說完這番話放聲大哭,關羽張飛也哭成一團,從此三兄弟的情義堅如金石。
但是我們細看三國正史,就會發現劉備流傳甚廣的三句名言,居然有兩句是真的,只有一句劉備不能說也不敢說——但偏偏那兩句真話被遺忘或曲解,反倒是那句假話,被當作了經典名言,直到今天還有人掛在嘴邊成了口頭禪。
除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劉備還說過兩句名言:一句是在荊州潰敗的時候,說的「濟大事必以人為本」;另外一句是臨終留給劉禪的遺詔中說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在《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和《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中的記載基本相同,只是有「濟大事」與「舉大事」的微小差別,「以人為本」的核心並沒有改變。
但是「以人為本」究竟是什麼意思,好像卻被人誤解了,比如品三國最有名的那位名家,說以人為本是劉備的首創,而且跟今天的意思也不一樣:「這可能是『以人為本』這個詞的最早出處……劉備的『以人為本』和我們今天講的不是一個概念,我們今天講的是要以人為根本,而劉備講的是以人為資本。」
具體如何解讀劉備的「以人為本」,筆者沒資格質疑名家,但卻知道這句話並非劉備首創,而是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說的,這句話出自《管子·霸言》一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
綜合上下文分析,以人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基礎,絕不是利字當頭的資本,名家在這一點上可能是冤枉了劉備。劉備師從經學大師盧植,雖然玄德公不太愛學習,但是《管子》肯定是背誦過的,引用管仲名言,自然是要彰顯自己的正面形象,一代梟雄的格局,不會像後世名家那麼小。
以人為本被以己度人者曲解,更被很多人遺忘,於是人就成了資本,名家與官員的想法做法不謀而合,也許是名家在為官員的見利忘義找理論基礎,這個話題說多了都是眼淚,咱們就到此為止,還是來看看下一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劉備給劉禪的遺詔,不知為什麼收進了《諸葛亮集》而沒有出現在《三國志》的「先主傳」或「後主傳」中,這裡順便說一句:《諸葛亮集》也是陳壽彙編的,編輯完成之後,陳壽還專門向晉朝皇帝上了一篇《進諸葛亮集表》:「臣壽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領中書監濟北侯臣荀勖、中書令關內侯臣和嶠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諸葛亮故事……輒刪除復重,隨類相從,凡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
《諸葛亮集》中收錄的劉備遺詔,告誡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但這句話也不是劉備首創,我們只能說劉備有包裝專利,因為類似的話,淮南王劉安和門客彙編的《淮南子·繆稱訓》:「君子不謂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為大善;不謂小不善為無傷也而為之,小不善積而為大不善。是故積羽沈(沉)舟,群輕折軸。故君子禁於微。」
作為漢朝皇族,劉備即使沒有精研《管子》,但是對前輩劉安主編的《淮南子》,也應該是瞭然於胸的,在《淮南子·繆稱訓》中也曾講到過以誰為本的問題:「舉千人之所愛,則得千人之心。闢若伐樹而引其本,千枝萬葉則莫得弗從也。君,根本也;臣,枝葉也。根本不美,枝葉茂者,未之聞也。」
說來說去,又說到君(官)民關係上了,咱們還是轉移話題,聊聊劉備不曾說過的那句話:「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妻子如手足,老婆如衣服」。這句話是劉備不能說也不敢說的,這其中原因有兩點:其一,劉備關羽張飛並沒有桃園結義,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先主與(關張)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關張)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三國志》卷三十六)」
既然沒有義結金蘭,而劉備與關羽張飛又是君臣或主從關係,那麼關張的地位就不會超越劉備的夫人,這就是劉備不可能說那句話的第二點原因:他不敢說,因為糜竺糜芳會揍他!
正史中的糜竺糜芳可不是善茬子,他們不但很有錢,而且一家子都很能打:「自竺至照(虎賁中郎將糜威之子、糜竺之孫、虎騎監糜照),皆便弓馬,善射御。」
如果糜竺糜芳知道劉備拿妻子不當回事兒,是不會讓自家姐妹嫁給劉備的,而事實上糜家不但送出了閨女,還送出了兩千家丁和大筆金銀:「先主轉軍廣陵海西,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於時困匱,賴此復振。」
劉備欠著糜夫人天大的人情,不管心裡怎麼想,都不會真正拿夫人當衣服,穿舊了就丟掉。事實上任何有良心的人都不可能說「妻子如衣服」,因為拍著胸口想一想:有幾個男人,不欠妻子的人情?一個人連妻子都可以隨意拋棄,又怎麼值得結交、追隨?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