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機場體系
福建民航概況福建省位於中國華東地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其東南沿海城市是海峽西岸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省福州市和臺灣省臺北市一道組成「博臺線」東南端點,福州都市圈是中國八大區域級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的中心都市圈,在推動海峽兩岸互聯互通,共建共榮,早日實現臺灣回歸祖國,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中具有重要意義。(博臺線,即「博樂—臺北線」,是指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樂市開始,向東南方向延伸直到臺灣省臺北市,構成的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直線,由中國當代著名城市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方創琳先生提出)
博臺線建設的「3+6」空間支撐格局示意圖(圖源方創琳.博臺線——中國區域發展均衡線的重要功能與建設構想[J].地理學報,2020,75(02):211-225.)
福建省國土面積12.40萬平方千米(含金門縣等臺灣省當局實際控制區域,下文若未作特別說明,福建省民航機場相關數據則不含臺灣省當局實際控制區域),分布有6座民航機場,密度為0.48座/萬平方千米;若計入金門縣等區域的民航機場,則為9座民航機場,密度高達0.73座/萬平方千米。2019年,福建省6座民航機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5173.5168萬人次(人均出行高達1.30人次),同比增長4.6%,增速排名中國第25位;完成貨郵吞吐量53.8407萬噸,同比下降1.1%,增速排名中國第27位。
福建省民航未來1月客運航線示意,數據來源飛友科技
機場體系構成福建省民航機場由廈門高崎國際機場(XMN)、福州長樂國際機場(FOC)、泉州晉江國際機場(JJN)、武夷山機場(WUS)、三明沙縣機場(SQJ)和龍巖冠豸山機場(LCX)構成;臺灣省實際控制區域還有金門尚義機場(KNH)、連江南竿機場(LZN)和北竿馬祖機場(MFK)。此外,廈門翔安國際機場正在施工建設,建成後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將整體轉場至廈門翔安國際機場;武夷山機場遷建機場、龍巖新機場、莆田媽祖機場均已完成選址工作,處於立項階段。
福建省民航機場示意圖(含臺灣省實際控制區域,自製)
福建省民航機場體系由2座國際樞紐機場、2座國際幹線機場和2座國內支線機場構成,已形成「二樞紐二幹線二支線」的3個2機場格局。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和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為機場核,其飛行區等級均為4E級,其中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可備降空客A380-800、波音B747-800等F類客機;泉州晉江國際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D級,其他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級;從機場性質來看,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武夷山機場和龍巖冠豸山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
福建省已建成民航機場示意圖(含臺灣省實際控制區域,自製)
福建省民航機場地域分布表現為內陸半壁和沿海半壁均衡(各為3座),即便加上遷建和新建機場,其內陸半壁和沿海半壁依舊為均衡分布的格局(各位4座),不過兩個半壁的機場規模差距將越來越大,這與福建省海絲戰略和人口、經濟要素分布具有直接關係;值得提出的是,若將其軍民合用機場和民用運輸機場分類連線,表現為兩箭頭對等交叉的格局(這裡筆者不多說了喲)。
福建省民航機場分類連線示意圖(自製)
機場運行狀況
主要統計指標2019年,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843.5805萬人次,同比增長13.3%,增量達99.2644萬人次,為福建省增量最大的機場。從增速來看,三明沙縣機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5.5569萬人次,同比增長25.3%,為福建省增速最快的機場;而武夷山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則出現下滑,其共完成旅客吞吐量64.1118萬人次,同比下降0.3%。
2020年1-10月,福建省6座民航機場,因COVID-19疫情出現普遍的業務量下跌,恢復程度最佳的機場為三明沙縣機場,其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9.4938萬人次,同比下降0.5%,其貨郵吞吐量和飛機起降架次則分別同比增長194.2%和13.7%,年底前三明沙縣機場業務量將全面恢復。
2020年前10月福建省民航機場生產數據(自製)
基地航司發展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是廈門航空(MF)的主運營基地機場和中國南方航空(CZ)的基地機場,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是福州航空(FU)、廈門航空的主運營基地機場和深圳航空(ZH)的基地機場,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是廈門航空和深圳航空的基地機場,武夷山機場也為廈門航空的基地機場。
廈門航空波音B787從廈門高崎國際機場起飛
福州航空波音B737在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滑行
機場建設規劃
機場建設情況福建省6座民航機場有廈門高崎國際機場超出了了其設計容量,處於超負荷運行狀態,並啟動了其遷建機場的建設。其他機場中則有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和三明沙縣機場在進行改擴建工程的施工。此外,連城冠豸山機場已於2020年4月11日脫離「特殊機場」行列,未來航司在該機場新開航線的成本和難度將大大降低。
福建省民航機場基本信息,數據來源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民用機場百科》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按照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36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5萬噸的目標設計,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F級。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在現有跑道東側1920米處新建1條長3600米、寬60米的第二跑道,雙向設置Ⅰ類精密進近燈光系統,相應建設平行滑行道,在現航站區東側新建25.5萬平方米的T2航站樓,新建60個站坪機位、8個貨機位。建設第二塔臺以及塔臺裙樓1820平方米;建設管制中心9000平方米、動力能源用房1500平方米、職工食堂970平方米等,改造現航管樓及航管中心。新建第二航空加油站。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平面圖,圖源中國民用航空局
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擴能改造工程按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高峰小時旅客3450人次的目標設計,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擴建航站樓共約26213平方米,其中南側航站樓約21972平方米,含國內航站樓及附屬設施15772平方米;機場AOC大廳、航管樓、塔臺及業務用房等6200平方米;新建廊橋2條,改造樓前機位1C+1D;西側航站樓約4241平方米,為國際航站樓、汽車候車室和機房等。改造現航站樓約10277平方米,調整樓內設施布局。
三明沙縣機場機坪擴建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在現有機坪的兩側分別擴建4個C類和3個C類+2個B類機位的機坪,均為自滑進出機位,同時擴建兩條分別長208.5米和150米的垂直聯絡滑行道。
三明沙縣機場平面圖,圖源中國民用航空局
機場規劃情況廈門新機場(廈門翔安國際機場)是廈門高崎國際機場的遷建機場,定位為區域性樞紐機場、大型機場,按照近期2030年旅客吞吐量6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飛機起降51萬架次;終端2040年旅客吞吐量8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63萬架次進行規劃。近期規劃北一、北二、南一共計三條跑道,飛行區等級為4F級,跑道長度3800米。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平面圖,圖源中國民用航空局
新武夷山機場(武夷山機場遷建工程)設計目標年為2025年,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25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350噸的使用需求,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D級,以運行C類和D類飛機為主,航站樓近期建築面積53000平方米,飛行區按一條跑道布置,跑道長度2800米,寬50米。
龍巖民用機場近期飛行區等級為4C級,建設長2800米長、45米寬的跑道,航站樓面積1.2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的使用需求;遠期飛行指標按4E機預留,跑道長度按3200米預留,航站樓面積3.8萬平方米,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萬人次的使用需求。
莆田媽祖機場定位為國內支線機場,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級,站坪設10個機位,跑道長2400米、寬45米,航站樓面積1萬平方米,機場用地面積為2.2平方千米。
金門尚義機場,圖源網絡
未來客運航線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2020年12月21日至2021年03月21日,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共計劃運營35家航司,航線量達179條,共28906個航班,連通亞洲、歐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的11個國家和地區,共計111座城市,115座機場。航班密度最高的省內航線是武夷山機場(WUS)航線,達91班;航班密度最高的國內航線是上海虹橋國際機場(SHA)航線,達2031班;航班密度最高的地區航線是臺灣桃園國際機場(TPE)航線,達167班;航班密度最高的亞洲國際航線是仁川國際機場(ICN)航線,達116班;航班密度最高的洲際航線是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AMS)航線,達31班。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客運航線示意,數據來源飛友科技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2020年12月21日至2021年03月21日,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共計劃運營33家航司,航線量達138條,共17427個航班,連通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9個國家和地區,共計87座城市,90座機場。航班密度最高的省內航線是廈門高崎國際機場(XMN)航線,達23班;航班密度最高的國內航線是昆明長水國際機場(KMG)航線,達637班;航班密度最高的地區航線是香港國際機場(HKG)航線,達39班;航班密度最高的亞洲國際航線是成田國際機場(NRT)航線,達33班;航班密度最高的洲際航線是洛杉磯國際機場(LAX)航線,達11班。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客運航線示意,數據來源飛友科技
泉州晉江國際機場2020年12月21日至2021年03月21日,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共計劃運營28家航司,航線量達90條,共11669個航班,連通東亞和東南亞的7個國家和地區,共計65座城市,67座機場。航班密度最高的國內航線是上海浦東國際機場(PVG)航線,達494班;航班密度最高的地區航線是香港國際機場(HKG)航線,達100班;航班密度最高的亞洲國際航線是馬尼拉拉尼諾·阿基諾國際機場(MNL)航線,達53班。
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客運航線示意,數據來源飛友科技
武夷山機場2020年12月21日至2021年03月21日,武夷山機場共計劃運營4家航司,航線量達8條,共572個航班,連通中國5個大區,共計9座城市,9座機場。航班密度最高的省內航線是廈門高崎國際機場(XMN)航線,達91班;航班密度最高的省外國內航線是廣州白雲國際機場(CAN)、西安鹹陽國際機場(XIY)和青島流亭國際機場(TAO)航線,均為91班。
武夷山機場客運航線示意,數據來源飛友科技
三明沙縣機場2020年12月21日至2021年03月21日,三明沙縣機場共計劃運營6家航司,航線量達10條,共616個航班,連通中國4個大區,共計11座城市,11座機場。航班密度最高的航線是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航線(CAN),達91班。
三明沙縣機場客運航線示意,數據來源飛友科技
龍巖/連城冠豸山機場2020年12月21日至2021年03月21日,龍巖/連城冠豸山機場共計劃運營4家航司,航線量達6條,共303個航班,連通中國4個大區,共計7座城市,7座機場。航班密度最高的航線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線(PKX),達65班。
龍巖/連城冠豸山機場客運航線示意,數據來源飛友科技
點擊頭像可觀看其他民航省區機場報告哦~各省民航機場分布示意圖可私信我獲取高像素圖片(支持多種規格和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