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對中國法律思想史的最大貢獻

2021-01-18 北京日報客戶端

主權意識是人類法律思想的重要內容,國家統一是主權不可分割、不可放棄原則的體現。費正清在其《偉大的中國革命(1800-1985)》中,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翻看一下世界地圖,全歐洲和南北美洲住著10多億人。這10多億人生活在大約50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而10多億中國人則生活在一個國家裡。這個驚心動魄的事實,全世界中學生都是熟悉的,但是迄今為止幾乎沒有人對它的含義做過分析。」其實,只要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中華民族反對祖國分裂、追求國家統一的強烈情懷,是中國五千多年歷史文化長期陶冶的結果,尤其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文藝作品的感染密不可分。這裡僅以宋詞為例說明之。

湯陰嶽飛廟《滿江紅》手書石碑

在中國古代,兩宋城市工商業繁榮,市民數量較多,娛樂生活比較豐富。加之宋代實行重文輕武政策,皇帝個個愛詞,大臣個個填詞,整個社會形成了吟誦詞作的風氣,孕育了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第一個抒寫多樣情感的專門文體——詞。

過去,學界認為宋詞的題材集中在傷春悲秋、離愁別緒、風花雪月、男歡女愛等方面,我認為,這種看法遺漏了宋詞的一個重要主題:國家統一。不管是婉約派,還是豪放派,都在自己的詞篇中表達了憂慮國家分裂、呼喚國家儘快統一的意識。

《夏日絕句》借古諷今,諷刺南宋當權者偏安一隅、不思收復失地

先來看婉約派詩人的抒懷。婉約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的《永遇樂·落日熔金》,是其表現故國之思的代表作品,流亡中的作者在盡情回憶了昔日汴京「元宵佳節」「中州盛日」的繁華景象之後,筆鋒一轉:「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其中巨大的心理落差讓人難以自持,通過物是人非、不堪回首的故國家園之思,將個人的不幸與民族的災難緊緊聯結在一起。她的詩作《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做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南宋統治者拋棄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旗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後自刎。詩人借古諷今,諷刺南宋當權者偏安一隅、不思收復失地。

南唐後主李煜以其亡國之君的身份,寫了很多百感交集的詩詞,但難以否認其中有種收復山河、統一國家的情懷,如《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這首詞的上片寫作者感懷亡國的愁恨和夢回故國的痛苦,下片續寫作者往日成空、人生如夢的感傷和悲哀。全詞有感慨,有追憶,有無奈,有悲苦,這一切因其情真意深而感人不淺,同時也因「故國夢重歸」的自然流露而愈顯其曲致婉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李煜所眷念的「雕欄玉砌應猶在」之類的故國之思,也許並不值得同情。但「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卻很容易勾起愛國、愛家鄉的情懷,這也是人們喜愛吟誦這首詞的一個原因。

《示兒》熾烈的統一祖國情懷,讓千年之後的我們潸然淚下

較之婉約派的憂國情懷詩詞,豪放派這類題材的詞篇非常多。代表作品主要有:

陸遊的《訴衷情·當年萬裡覓封侯》: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陸遊寫這首詞時,已年近七十,烈士暮年,雄心不已,卻報國無門,只能於詩文中「訴衷情」。他的闌幹老淚中融匯了對祖國熾熱的感情,所以,詞的情調體現出幽咽而又不失開闊深沉的特色。他的詩作《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此種熾烈的統一祖國情懷,讓千年之後的我們潸然淚下。

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此詞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歷史回憶,抒發家國淪亡之創痛和收復無望之悲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與不滿之情。

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此詞通過對作者早年抗金部隊豪壯的陣容和氣概以及自己沙場生涯的追憶,表達了作者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理想,抒發了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悲憤心情;通過創造雄奇的意境,生動地描繪出一位披肝瀝膽、忠貞不二、勇往直前的將軍形象。

嶽飛的《滿江紅·寫懷》: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首《滿江紅》是膾炙人口的愛國佳作,表現了作者抗擊金兵、收復故土、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精神,流傳很廣,深受人民的喜愛。這首詞感情激蕩,氣勢磅礴,風格豪放,結構嚴謹,一氣呵成,有著強烈的感染力。此詞,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抗戰期間這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感染了無數中華兒女。

宋代以降,中國的文化人幾乎沒有不讀宋詞的。抗戰期間無數中華兒女吟誦著嶽飛等愛國詞人的詩詞,奔赴抗日前線,令人深深感受到宋詞的思想力量。反觀歐洲,歌頌、呼籲統一的作品較少,無法和中國歷史相比。所以,中西對待統一和分裂的看法有諸多不同,中華民族強烈的祖國統一情懷是一些域外人士所不能明白的。

(作者為杭州師範大學沈鈞儒法學院院長、華東政法大學教授)

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 郝鐵川

流程編輯 邰紹峰

相關焦點

  • 謝陽舉、朱韜:論侯外廬先生對道教思想史研究的貢獻
    侯外廬首次將道教思想史納入中國思想史研究的範圍,使中國思想史研究領域的三教並立得以呈現;創建了社會史與道教思想史研究相結合的研究範式,避免了以思想解釋思想的隨意性;發掘在以往思想史脈絡中不被重視的「異端」思想,拓展了道教思想史的研究對象;重視儒釋道三教思想的交互影響,並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研究思路,為道教思想史研究作出了卓越貢獻。
  • 薦書∣《半小時漫畫系列:中國史1234+世界史+經濟學123+唐詩12+番外+宋詞+科學史 》——滿滿學科知識點的課外書籍!
    原來這套書是一個系列,半小時漫畫:中國史1234+世界史+經濟學123+唐詩12+番外+宋詞+科學史歷史、唐詩宋詞可以說是現在的中小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再貼切一點的叫考點。 科學、經濟學是新時代下中小學生必備的課外教輔知識。
  • 漢代的法律指導思想
    在其四百餘年的國祚中,漢朝的法律指導思想多有變化。漢初,統治者奉行「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到漢武帝時期,漢武帝接受儒生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在思想上獨尊儒術為帝國的立國指導思想,但實際上,漢武帝和其後的西漢帝王大多奉行「王霸並用」「陽儒內法」的治國理念。至西漢末年,儒學已在帝國的立國思想上佔據主流地位,到東漢時期,儒學成為決定帝國法制建設的主要思想。
  • 中國思想史讀書筆記:前言和引言
    一 前言從今天開始,讀葛兆光的《中國思想史》為寫作做準備。這本書讀起來比較費勁,邊讀邊寫,讀寫過程中試圖挖掘出點金子,分享給諸位。具體已經在《創業心理學:走出自己的荒野》中進行了說明。哲學藝術科學管理,都是人們心理活動的凝結,都是心理學,這種心理學有理性和感性兩個線索,起了一個名字叫創業心理學。下面是正文。
  • 傳統中國法律的文學表達
    文學既可以據實敘事,亦可以言志抒情;而言志抒情的文學,則可以成為研究思想史、情感史等的材料。據此,抹殺文史之間的差異固然不妥,否定文學作品的史料價值同樣不妥。傳統中國文學的史料價值,或可概括如下:(1)基於「文史互證」的研究取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將文學作品作為史料來利用;(2)把文學作品當作思想史、觀念史、情感史、心態史、文化史的素材來運用;(3)剔除文學作品的修辭成分和虛構情節,或可獲得表達事實真相的材料。這一概括,亦同樣適用於研究傳統中國的法律與文學。
  • 張汝倫:思想史研究必須批判現代性敘事
    它並不試圖對中國現代思想史作全面的描寫和論述,只想對中國現代思想史上自己感興趣的人物、觀念和思想作較為深入的探討。       最近二三十年人們對思想史的興趣有增無已。與之相應,對「思想史」這一名目本身的反思也時有出現。什麼是「思想史」?思想史研究什麼?這是我們思考「思想史」概念本身首先會出現的問題。
  • 瘋癲、刑法與監獄的背後——思想史可以這樣寫
    瘋癲、刑法與監獄的背後思想史可以這樣寫文 | 葛兆光➀瘋癲是怎麼來的?福柯的研究雖然是針對精神病起源的歷史,但他實際上是要追究人類的理性與非理性、正常與非正常,是怎樣被確立起來的,這是一個思想史的問題。➁現代刑罰比古代酷刑更人道嗎?
  • 宋詞彙編:解連環·孤雁
    宋詞彙編解連環·孤雁編/五令書生楚江空晚。悵離群萬裡,恍然驚散。自顧影、欲下寒塘,正沙淨草枯,水平天遠。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誰憐旅愁荏苒。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於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作者簡介五令書生,原名:張耀。四川巴中人。涉足於偵探小說、情感美文、古風新詩。作品:小說:《五令書生探案集》,散文:《思鄉》,詩歌:《響灘鎮上的愛情》,等等。
  • 中國學習西方法律以日本為師
    留學日本和留學西方的人知識結構的差異第三點,留學日本的人和後來留學西方國家的人,這些留學生知識結構的差異和回到國內為國家做的貢獻的差異。上海有一位學者王偉,對留學英美的法學博士們做了很詳細的考證。他其實不是研究法律史的,但是這個工作做得很重要。
  •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社會史論戰,思想文化領域裡的百家爭鳴
    中國也因此面臨著彷徨,中國革命暫時落入了一段低潮。直到1937年之前,中國革命也並未有什麼大方面的進展。因而對於中國革命何去何從的問題,在史學界、政界的各個方面展開了一場全國範圍內的大論戰。對於中國革命的性質和中國社會史相關的問題,成為當時社會討論的主要方向。1928年7月由中國共產黨第六屆代表會議通過決議,肯定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崔健、竇唯、汪峰,誰對中國搖滾樂的貢獻最大?
    ·最近跟幾個喜愛音樂的朋友聊到了中國搖滾樂,話題主要集中在崔健,竇唯和汪峰究竟誰對中國搖滾樂的貢獻最大?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我還記得當時我大概是這樣說的:·我認為崔健、竇唯和汪峰在搖滾音樂方面各有千秋,一如「橫看成嶺側成峰」,對中國搖滾樂的貢獻一樣巨大。
  • 四川省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
    全省70餘所高校從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的有關院系領導、教師共300餘人齊聚一堂,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這一主題,交流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科研心得,共同研討新形勢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育教學改革發展之計。開幕式由省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單位、四川輕化工大學副校長肖興政教授主持。
  • 混沌是英格蘭最大的貢獻?
    有媒體稱,熟悉歐洲歷史的人都知道,英國人面對歐洲大陸,長久以來都有著優越感,並進而衍生出一種「光榮孤立」的傾向。這一次英國人選擇退歐,毫無疑問預示著「孤立主義」思想再次成為主流。 確實,英國人天生帶有「優越感」。作為曾經最偉大的日不落帝國,加入歐盟以來,貨幣仍舊是英鎊,也不加入「申根」。處處彰顯「不合群」。
  •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對中國領土貢獻最大?
    中國作為世界上僅存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它擁有著悠久的歷史,而在這漫長的歷史之中也有著許多朝代。過去的中國由小到大,每個朝代都做出了屬於自己的貢獻。那麼到底哪個朝代對中國的領土貢獻最大呢?所以說他們對於中國領土的貢獻也是十分狹小。可以忽略不去。秦朝對中國的貢獻秦朝才是真正統一中國的國家,在夏商周的時候都是一些分封制度,國家就是一個分散的部落聯盟。根本沒有統一行動的能力。秦始皇和他的祖先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才把中國重新整合統一起來。
  • 留英學人的文化史意義與英國思想的功用追問
    但他們當年的留英時代,究竟是如何求學,認知水平如何達致,導師思想如何採擇,卻確實是一個值得追問的問題。直到1980年代,哈耶克才成為一種重要思想資源逐漸輸入中國,無論如何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實事求是地說,哈耶克的思想史意義怎麼高估也不過分。他所揭示的「通向奴役之路」,確實極具政治史和思想史的雙重價值。
  •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揭牌儀式舉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建設研討會同期召開清華新聞網11月19日電 11月15日上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揭牌儀式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建設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
  • 程天權教授法治教育思想座談會暨浦江法治論壇雲讀書會之二十
    讀書會上,復旦大學法學院郭建教授以「中國民法史」為主題,圍繞研究的緣起、主要的研究成果、主要的研究心得展開本次報告。郭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紹了中國民法史研究的緣起。1985屆法律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開題,葉孝信先生要求向學科的空白處進軍。宋昌斌決定寫戶籍制度,郭教授與姚榮濤抽籤決定,最後姚榮濤寫繼承,郭教授寫契約。
  • 我不否認我的書非常歐洲中心主義 | 專訪《思想史》作者彼得·沃森
    因此這部作品既反映了沃森自己對思想史的總結與歸納,也是精英學者之間形成的共識。這得益於沃森豐富的媒體從業背景——他於1969年加入《新社會》雜誌社擔任副主編,1970年代一直在《星期日泰晤士報》工作,之後還為《泰晤士報》《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撰稿。從1997年到2007年,沃森受聘於劍橋大學麥克納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員,《20世紀思想史》和《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均在此期間完成。
  • 「布衣教師」管建強:學者的價值在於學術創新思想!
    原創 優秀教師齊聚的 華東政法大學管建強教授自稱「布衣教師」,於他而言,榮獲傑出科研貢獻獎是一次學校和同行的高度肯定,是對他數十年潛心科研、學術創造的認可。在他看來,學者的價值在於學術創新思想,沒有思想就沒有生命。
  • 21位詞人,27首巔峰宋詞,10分鐘看完宋詞極簡史
    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與唐詩並稱雙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