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樂該被尊重嗎?

2020-09-22 王冠博教你唱

世界音樂應該被尊重嗎?這是在《樂隊的夏天》裡前幾期的一個話題。提起世界音樂,這幾個字仿佛自帶一種疏離感,當音樂貼上了這個標籤,就像讓你專門繞開它。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世界音樂,它又是最通俗的,因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音樂又稱民族流行音樂,廣義的世界音樂可以泛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樂。


在這個龐大的類別裡,到底什麼算作是世界音樂呢?



世界音樂

在《樂夏》節目中有一段來自樂評人鄧柯的釋義,將世界音樂的概況解釋地較為清晰:


「世界音樂其實是一個唱片工業,它製作出來一個詞,尤其是二戰以後的唱片市場,他們就會給唱片做標籤,比如R&B、鄉村、搖滾、電子等等,到後來種類越來越多,就把所有比較邊緣、無法分類的音樂歸為世界音樂。但是,這個已經是半個世紀以前的分類標籤了,現在的音樂種類無邊無際,世界音樂這個分類就有點不夠用了。」



世界音樂由此可見是一個大類別。不過,我們現在說的最多的世界音樂,指向性更傾向於這種新世紀音樂。


80年代,當流行音樂呈現出複雜、多樣的局面時:爵士樂各種流派重返舞臺;搖滾樂各種風格豐富多彩;索爾音樂更是衝破了各條防線不斷擴散。這時出現了一種安靜、溫和的情緒音樂——新時代/新世紀New Age音樂。


釋義中這樣形容它:新世紀音樂經常採用嚴肅音樂中的&34;手法,不斷重複同一曲調。有時也結合大自然的聲音等各種音響。早期的新時代音樂以電子樂器和高技術的錄音手段為特色,後來又不斷地加入各種音色奇特的民族樂器,並融合了世界各地(尤其是亞非地區)的民族音樂元素。


簡而言之,這種音樂離不開自然、民族,並且注重作品整體,例如音色的變化和織體的布局。


近期在《樂夏2》節目中就有這樣一支世界音樂風格的樂隊,HAYA樂團通過自身震撼力十足的幾場表演將這種音樂推向了更廣的大眾視野。有異域風情的改編歌曲《Papillon》、充滿藝術色彩的《遷徙》、震懾感官的改編《千年等一回》等……



那首改編自王嘉爾的《Papillon》(《巴比龍》),歌曲原版是嘻哈曲風,而HAYA改編之後,則有了巨大的反差,曲風裡融入充滿異域風情的南亞與中亞音樂元素,世界音樂的魅力徵服了無數聽眾。


著名樂評人耳帝這樣評價:「不是蒙古風情的悠遠蒼茫,而是運用更加神秘詭暗、充滿異域風情的南亞與中亞音樂元素,將這首歌整個換了一個時空…運用調性與裝飾音的輕微變動,頓時就很自然地融入進了這片異域風情的空間裡…」


就像樂評人說的那樣,這首歌營造出了一種時空的空間感,而這也是世界音樂的一個特點。New Age的最大魅力就是賦予聆聽者一個極大的想像空間,你可以不受形式限制,自由地在無限的想像空間中馳騁。


張亞東表示《Papillon》這首歌太難改了:「我覺得是非常世界音樂範疇」


對於世界音樂的概念,大張偉代表了一些人的想法並這樣說到:「基本上很多人就是會覺得,世界音樂就是那些比較原生態的、和現代文明沒什麼關係的,這個是很多人誤讀,所以不能膚淺地以為世界音樂就是有民(族)樂在裡頭,就叫世界音樂對不對。」


不少人會對世界音樂有誤解,並且很容易忽視這個類別,由此康姆士的主唱永駐表示:「大家應該尊重世界音樂」。但是大張偉卻持反對意見,由此展開了「是否應該尊重世界音樂?」的探討。


大張偉說:「我個人認為,大家應該別那麼尊重世界音樂,因為大家一聽世界音樂,就感覺我不配聽,或者說過於把它神化,你如果說就是以一個我愛聽什麼音樂,就聽什麼音樂,就是這種感覺。」


無疑,大張偉的看法值得我們深思,通常看到世界音樂風格的作品,我們會先入為主地認為難聽懂、曲高和寡,跳過原本不錯的作品,缺少了一個了解它們的機會。



「新世紀音樂沒有什麼深奧的道理,可又有幾分古典音樂的風骨和氣派;它是通俗的,可又顯示著超脫的情調;它是易於流行的,但是卻沒有一般的流行音樂那麼平庸」


除了上文了解到音樂掙脫國界、族際的束縛,讓蒙古音樂與先鋒的音樂元素融合,馬頭琴、彈撥兒、呼麥、薩滿鼓的HAYA樂團之外,還有很多優秀的樂隊、音樂人在做世界音樂。比較耳熟能詳的或許是朱哲琴、薩頂頂、李娜,龔琳娜、女子十二樂坊等。


朱哲琴與何訓田在合作的《阿姐鼓》、《央金瑪》、《七日談》、《波羅密多》、《如來如去》中不僅會讓人聽出些許New Age的「輕音樂色彩」,還有著對於藏族音樂、佛教音樂的現代融合意識。


譚維維在《歌手》裡曾改編翻唱過一首《青春舞曲》,被樂評人稱讚改編的非常好:「本身這首歌的旋律就帶有一種異域風情,經過這樣一種演繹,更顯得有種世界音樂/New Age的氛圍感,如果說原版的情緒是歡快之中讓人感覺到的憂傷,那麼譚維維這版,塑造的是一種青春的吶喊、幻滅、又恍如隔世的氛圍。」


薩頂頂的專輯《天地合》,採樣了雲南的民族文化及民族音樂。以西方的電子樂和編曲結構打底,混雜著童謠、民歌、城市民謠,有一種更現代的方式回歸心靈。它的好處是,不會讓人覺得越寧靜越沉重,反而能在精緻細膩的氛圍營造裡,得到一種更直接的感官體驗。


李娜的《蘇武牧羊》其中演奏的樂器都是仿照古樂器一比一複製,為的就是在作品中體現更多的「漢風古韻」。專輯中的作品既有原生態的味道,也有流行的特質,十分耐聽。


在我國,這些年正有著越來越多的音樂人在做著世界音樂嘗試,並以我國的少數民族文化、漢文化為主題。有人說漢文化的主導音樂特色其實或許是一種更為簡約的意境美。


「我們的音樂歷史中以獨奏為主,並非無理由。漢文化在水墨畫等崇尚留白等的藝術之中,似乎藏著另一種完全不同於西方,也不同於我們現代流行風潮的審美特性。」


無論是像女子十二樂坊的純音樂簡約、留白、寫意,還是像譚維維、薩頂頂帶有民族特色的自由感,世界音樂一直在以潤物細無聲的態勢浸入你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尊重民族音樂的傳統分類、保持該民族歌種特點
    哈尼族民歌音樂曲調中的歌唱內容、歌唱的時間地點以及歌唱的對象為劃分依據,他將習俗場合分成了兩類,把哈尼民歌根據歌唱內容的不同分為了不同的民歌歌種,因而他並沒有指出這些歌唱內容的「歌」是用什麼民歌曲調唱的。
  • 中國的樂手有被尊重過嗎?
    我說汪峰你們知道嗎?絕大多數。我說鮑家街43號你們知道嗎?有小部分人聽過。我說龍隆,王磊,單小帆,杜詠你們知道嗎?沒幾個。 樂手們似乎感受到了來自整個世界深深的漠視。 音樂從來就不是廉價的驕傲。我覺得音樂是這世界上最積極的力量。
  • 《我是唱作人 第二季》尊重音樂審美的多樣性
    這是一檔關於原創音樂的網綜,也是一檔競技類音綜,請來8位創作人,分成上中下位區,不斷進行1VS1的battle, 101位大眾評審,通過網絡雲投票投出自己心儀的作品。音樂類型不一,風格迥異的作品放在同一個天平上PK,有時難分伯仲,加上嘉賓自帶的流量粉絲,常常引起兩種圈層文化之間的對立,引起網民熱議。
  • ...四天後仍無道歉 網友怒指QQ音樂:請尊重周杰倫的同時尊重劉昊霖
    5月19日,《跨界歌王3》第三期在北京衛視播出,吳秀波深情翻唱歌曲《兒時》獲得眾多粉絲好評的同時,也引來一波聲討和吐槽:該歌曲翻唱的錄製在未獲得詞曲版權方和音樂人授權的情況下播出,同時QQ音樂標註「獨家」上架,並要求用戶付費下載。
  • 尼希米音樂事工負責人唐姊妹:尊重版權 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作為主內的尼希米音樂事工,他們如何看待版權?目前他們的詩歌可免費下載,是否有一種更加正確的商業模式,可以讓音樂事工走得更遠呢?福音時報專訪尼希米音樂事工負責人唐姊妹。GT(福音時報):唐姊妹您好,福音時報最近在關注福音產品的版權問題,我們知道做音樂的人對版權問題十分了解,所以想請您談談關於尊重版權的問題。
  • 滾動草世界音樂電臺 .....
    [滾動草世界音樂電臺] 這個其實跟我們平臺也不是太搭邊兒,我們做的是蒙古HipHop,人家做的是世界音樂。電臺主理人是青年寫作家,樂評人 敖登託雅老師(實在想不到更恰當的稱呼了...)。這個電臺剛開播不久但是欄目太棒了,我聽了直接興奮了...真的值得每個人都去聽聽,這裡有咱們血液中流淌的旋律,也有藏在另一個角落的音符。
  • 王嘉爾為音樂放棄奧運會和斯坦福:被尊重,是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
    王嘉爾從10歲開始練習擊劍,12歲在全運會中獲得了金牌,17歲摘下了亞青賽男子17歲組佩劍個人金牌,在他的個人運動生涯中,一共拿下了三枚亞洲冠軍、三枚全國冠軍、九枚國際和香港冠軍,世界排名第11名。然而,因為對音樂的熱愛,王嘉爾選擇放棄了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資格,放棄了已經到手的香港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offer,隻身一人飛往韓國,開始了長達兩年半,從0開始的練習生生涯。看到這樣的選擇,你是不是驚呆了?
  • 尊重歷史,抗戰劇不該淪為「抗戰雷劇」
    今日以藝術化的手段再現那段抗戰歷史,是為了讓後世銘記國恥,緬懷先烈,以史為鑑,所以在拍攝抗戰劇時,心懷敬畏,尊重歷史是最基本的,這些堪稱「雷人」的劇情設定本就不該出現在抗戰劇中。曾經的「抗日神劇」,有著手撕鬼子,子彈拐彎,手榴彈炸飛機,以及大喊「八年抗戰開始了」的迷之劇情,嚴重脫離事實,情節設計誇張,完全背離了歷史,遭到了廣泛的批評。
  • 尊重這個不可思議的世界
    很多人會說禮貌、平等、友好地討論問題,理智地分享觀點......沒錯,這些都是尊重。事實上,我們內心都有一條並不公開的底線——如果遇見的事物超出了常理的認知,我們還會做到如上描述的氣度嗎?還會與其彬彬有禮地探討未知的一切嗎? 一位報社總監帶著實習記者去被訪對象家中做採訪,這是一位老畫家,無兒無女,獨自生活。
  • 寧波如何打造「音樂之城」 趙季平:建立對文化品牌的尊重
    原標題:寧波如何打造「音樂之城」 趙季平:建立對文化品牌的尊重  這次來的時候,我就聽說寧波要建設音樂港,打造『音樂之城』,通過昨天的合作我還認識了寧波交響樂團。」  趙季平坦言,在剛剛聽到要和寧波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音樂會的時候,心裡產生過疑慮,「能行嗎?」結果完全出乎他意料,「團員們年輕、技術好、水準都很高,各個聲部平衡,弦樂隊不錯,木管組很突出的是雙簧管,顫音處理非常棒。
  • 綜藝節目創作,不該被盜版音樂拖累
    今年4月,音樂版權發行平臺VFine Music指出,節目《聲臨其境3》未經授權翻唱了音樂作品《Tough Love》。此前,該平臺也指出《舞蹈風暴》《歌手》等多檔綜藝節目存在音樂侵權行為,被侵權的音樂作品有《忐忑》《心如止水》《生僻字》。
  • 袁姍姍上綜藝被嘲諷情商低:懂得尊重,是每個人都該有的必修課
    文物很難修復的,而且還有那麼多等著修復,已經損壞過了,還要再人為破壞一次嗎?」袁姍姍這個事說起來不大,但是影響很不好,大家對她的評價也不是跟風黑,而是覺得她太不尊重人了。有些人就是這樣,比較高看自己,覺得什麼都沒有關係,打心眼裡沒有真正尊重過人家的工作。
  • 王嘉爾為音樂放棄奧運會和斯坦福: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活得有多爽
    然而,因為對音樂的熱愛,王嘉爾選擇放棄了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資格,放棄了已經到手的香港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offer,隻身一人飛往韓國,開始了長達兩年半,從0開始的練習生生涯。雖然兒子已經在擊劍運動上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如果繼續深造,前途不可限量,但是當孩子說,自己最愛的是音樂時,王嘉爾的父母沒有指責他的不切實際和不務正業,而是用行動支持了兒子從頭再來,經歷吃苦,經歷汗水和眼淚,去爭取明天的鮮花和掌聲。
  • 在網上聽音樂該不該收費?林俊傑:三塊錢都覺得貴,尊重在哪裡?
    如今是一個很注重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時代,任何東西只要是原創都值得被尊重和保護,這個觀點相信很多人都是贊同的。但是唯獨面對這樣一件事,很多人反而起了爭議,這就是在網上聽音樂的收費問題。而且,林俊傑還反問了那些反對音樂收費的人:「一首歌賣三塊錢,就覺得那麼貴,所謂的尊重在哪裡?」對此,應該是不僅僅只有林俊傑那麼想,相信很多原創歌手也都會那麼想,畢竟那些翻唱他們歌的主播,都可以獲益不少,而歌曲的原創作者卻沒有收益,這實在是非常奇怪。其實,很多歌手也並不是為了拿歌曲來賺錢,只不過他們是想捍衛一下自己音樂的主權,讓他們的原創作品得到應有的尊重。
  • 王嘉爾:為音樂夢想放棄奧運會和斯坦福,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活得有多爽
    然而,因為對音樂的熱愛,王嘉爾選擇放棄了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資格,放棄了已經到手的香港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offer,隻身一人飛往韓國,開始了長達兩年半,從0開始的練習生生涯。
  • 不是大咖就不配得到尊重嗎?VaVa幹得漂亮
    不是大咖就不配得到尊重嗎?
  • "天籟之戰"和網易雲音樂:尊重音樂才能贏得用戶
    包括音樂財經在內的媒體都曾對此做出過預測,得出的結論也頻頻讓人點頭稱讚,可終究未能改變音樂類綜藝節目的現狀。今天筆者暫且以「馬後炮」的姿態分析下最近爆紅的《天籟之戰》到底抓住了哪些元素,這會是音樂綜藝的新出路嗎?
  • respect什麼意思什麼梗 代表著「尊重、致敬」的含義
    據悉,respect該詞的中文意思為尊重。作為網絡梗的用法也是代表著尊重、致敬的含義。作為網絡梗的流行是因為現象級網綜《中國新說唱》,節目中rappe   原標題:respect什麼意思什麼梗 代表著「尊重、致敬」的含義     respect是一個網絡梗,網絡流行語。
  • 給家人們該有的尊重,也給自己留點體面
    這不是普通朋友之間會有的交流,更不是一個有婦之夫的公共人物該做的事情。作為孩子,看到外界都在傳自己的爸爸出軌、和其他陌生的女人舉止曖昧時,她該如何去理解和信任自己的父親呢?又該如何面對周圍的人的議論呢?正是因為考慮到人言可畏,公眾人物才更應該嚴於律己。已婚人士,更應該在和異性相處的過程保持界限感。這不僅僅是為了給自己一個體面,也是為了給自己的家人以尊嚴和尊重。
  • 你能跟上 NCT 的音樂世界嗎?
    如今,他們帶著新專輯回歸,這張專輯突破了風格的界限,適應了當前的世界氣候。NCT 2020為我們呈現了 「RESONANCE Pt. 1」,主打歌展示了他們的音樂範圍——從充滿活力的 hip -pop 歌曲 「Make a Wish」 到緩慢低吟的情感民謠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