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午,驕陽似火。星陽村東河路上更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隨著金屬的切割聲和榔頭的敲擊聲,路邊一家電瓶車修理店鋪的雨棚由於超出規定大小,且存在落地行為,被拆違人員拆下移走。
作為新碶街道的城中村之一,星陽村東河路上不少房子都像這家電瓶車修理店鋪一樣搭建了違章建築,多以鋼棚、簡易棚為主,有的被用來當作廚房,有的當作雜物間,甚至還有的違建被用來開店,汙水、雜物、油汙、垃圾都成了這些違建的附屬產物。
大量違建不僅影響了村容村貌,更影響周邊居民生活,由於侵佔了原本屬於全體村民公共空間,原本就狹窄的村道顯得愈發擁堵,影響人員與車輛的通行之餘更生成了交通、消防等安全隱患。
但由於這些違建歷史久遠,涉及的當事人數量多,身份複雜,既有村民、也有租戶,拆違難度可想而知。隨著我區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進入攻堅期,星陽村歷史存量違建作為存在的問題再次被提上整改日程。
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新碶街道黨工委書記朱斌榮和新碶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張志龍帶隊,通過前期實地走訪、現場查看每一個問題點位,掌握總體情況,並以「馬路辦公」的方式,第一時間作出工作指示。
25日中午,新碶綜合行政執法中隊出動人員20餘人,在雨中正式打響星陽村東河路違建拆除「攻堅戰」。據悉,此次要拆除的違建共有32處,違建面積約1000平米。
和單純的拆違相比,這回整治要求更嚴,標準更高。除了拆違,工作人員還將對沿街店面的破損廣告牌、破損雨棚、破損店招等進行拆除,換新。對亂堆放、私拉亂接電線一律清理。街面美化工作也將同步推進,例如道路西側牆面將重新粉刷,並增設花箱、公益廣告等,增加文明創建氛圍。
6月26日中午,記者來到星陽村東河路時,拆違工作已經完成了大半,就連一處原本堆滿雜物的「破爛王堆場」也都被拆除清理乾淨了。參與整治工作的志願者們還在邀請沿街商戶加入商家文明共建理事會,建立輪值監督和互評互比制度。
整治最怕「打一陣好一陣、停下來又反覆」。接下來,新碶街道還將加強黨建引領,一個黨員發動10戶群眾參與文明創建,每周帶領群眾開展房前屋後衛生大檢查,發揮「1+10」的同頻共振效應。
另外,街道將通過與沿街店鋪與商家籤訂門前責任區,招募「新北侖人」紅袖章志願服務隊、建立商家文明共建理事會,引進第三方機構加強對道路菜場、佔道經營等管理力度等長效管理制度,保證拆違成果不回潮,髒亂差不反彈。
新碶街道還將把這次的拆違美化經驗以及維護的長效工作機制在街道內10 個城中村複製推廣,目前10個村都已經開始行動起來。
「我們將以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發揚『三強三快』工作作風,重拳整治存量違建,切實做到上下同頻共振,左右密切配合,內外一起發力,實現轄區內歷史存量違建的『清零』。」 街道黨工委書記朱斌榮表示。
來源:北侖區傳媒中心(記者 蔡曉馨 項秋冰 通訊員 陳紅 錢子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