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風味肉燥,拌飯與拌粉面都是一級棒

2020-12-25 美食天下

臺灣風味肉燥

By rosejyy2000

先聲明一下,筆者不是臺灣人,也不住在臺灣,做出來的的臺灣菜咱肯定不正宗,但咱願意學習,願意欣賞。 經常看臺灣的美食節目,都少不了提到滷肉,他們也有不同的風格和製作方法,有一個節目是高雄的某個滷肉飯店很出名,仔細聽了老闆的介紹,有一樣做滷肉是少不了的--紅蔥頭,筆者就實踐實踐,確實是這樣,有了紅蔥頭,確實香多了,就按著自己的理解和自己喜歡的口味,綜合網上的信息,學做起來,本人的配方肯定不是最好的配方,各家的口味不同,即使在寶島,不同的城市也有不同的風味,總之,有施各法、各馬各扎,各廟有各廟的菩薩。在網上,各說各的好,而且有些圖片的確拍得美侖美奐,筆者都很佩服,但畢竟聞不到嘗不到香味,所以,就是這裡說這麼一咀,信不信由您。 說到滷肉基本材料五花肉,最好帶皮,但在我們這附近找不到,用不帶皮的也行,只是不那麼完美,其實,生活有時真的有點無奈,但也不要放棄呀,放棄就沒得吃囉。呵呵,看見不帶皮地五花肉,請觀眾見諒哈。

原料:五花肉、冬菇、中蝦米、水煮蛋、紅蔥頭、生薑、蒜頭、八角、陳皮、油蔥酥、醬油膏、蠔油、生抽、老抽、冰糖、紅糖、米酒。

做法步驟:

第1步、把五花肉切成邊長約1公分的方塊條狀。

第2步、撈起隔夜泡的冬菇和蝦米,泡水留下待用。

第3步、蝦米切碎、冬菇切絲。

第4步、準備好生薑末約1大勺、蒜頭、蔥頭切成末八角半朵瓣碎和準備陳皮2塊。

第5步、開鍋放中高火,倒入五花肉。

第6步、把油煸出來,分別盛起肉和豬油,鍋留底油。

第7步、先倒入蔥頭末和薑末,稍爆片刻,再加入蒜頭,爆香。

第8步、倒入蝦米和冬菇,翻動幾下。

第9步、放入陳皮和八角,與鍋內的材料一起爆香。

第10步、加入煸過的五花肉。

第11步、放浸泡過冬菇和蝦米的水,如不夠可另加清水或高湯,總之水面與材料齊平。

第12步、加入醬油膏2大匙、蠔油1大匙、生抽1大匙、老抽1大匙、冰糖10克、紅糖1大匙、米酒2大匙和蔥油酥。

第13步、翻動片刻,蓋上蓋子,改微小火燜約30分鐘。

第14步、開蓋,儘量把陳皮和八角挑出來丟掉,試味不夠鹹的可加點生抽,味道寡的可加適量冰糖。

第15步、放入剝殼水煮蛋,再用微火燜約20分鐘,關火,蓋上蓋子,靜置約30分鐘,讓蛋浸泡入味。

第16步、時間到後,可以享用,拌飯與拌粉面都是一級棒的哦。Enjoy !

小貼士:

1、做滷肉用的五花肉還是帶皮的好,買不到帶皮的,無皮五花肉也硬著頭皮頂上啦;2、放一點陳皮能增香和去肉腥味,八角也不要放大多,否則把其它香料的味兒都覆蓋了;3、美味的滷肉,冰糖也是比較重要的因素,冰糖能使肉和湯汁鮮亮與味道和諧;4、加了油蔥酥,湯汁自然會變稠,不用打水澱粉芡;5、滷肉可以拌飯、拌粉和拌麵,把做好的滷肉放冰箱,到享用時加熱後淋在上面,方便快捷美味;6、筆者在烹調、烘焙等任何食物博文裡所用的勺子、匙子和量杯,均使用國際量具,並非我們平時在家裡或餐廳調和飲料和盛載食物所用的勺子和杯子,特此說明。

來自 美食天下 rosejyy2000 的作品。

大家喜歡這個菜譜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

相關焦點

  • 一勺肉燥一碗飯,簡單拌一拌!
    ,應該都知道臺灣的美食代表——滷肉飯。至於是哪個「lu」沒有明確定論,反正大家都明白是什麼。滷肉飯是臺灣最古早味的國民小吃,不僅在街頭小攤隨處可見,在大飯店裡的菜單上也能看到。「光潔晶瑩的米飯上鋪滿了肉,攪拌一下,讓米飯充分吸飽了香濃的滷汁,扒拉光一碗,砸吧砸吧嘴還意猶未盡。」
  • 香菇滷肉燥「附肉燥拌地瓜葉」
    姑媽在臺灣擺了個藥膳攤,主要賣扁食、拌麵還有各類藥膳湯。當然,必然少不了滷肉飯。每回去她的攤上總要來一份滷肉飯和肉燥拌地瓜葉,每每吃完總會覺得意猶未盡。白菜也非常喜歡滷肉燥,每隔一段時間總要弄上一大碗放在冰箱隨取隨吃。不管是拌飯拌麵還是拌蔬菜,都是十分方便美味。去年年底去臺灣帶回了一些做滷肉必不可少的材料——油蔥酥、醬油膏、米酒。
  • (臺灣麵食篇)臺灣的小夥伴們都在吃什麼面?
    一提到臺灣的面,大家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方便麵。畢竟康師傅佔領市場已久,長途火車上隨處可見康師傅方便麵的身影。不過,在臺灣我卻從來沒看到過康師傅,都是滿漢大餐(一種方便麵)什麼的。後來才知道,臺灣是抵制康師傅的,具體的新聞事件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我就不多說啦!但是除了方便麵,臺灣還有很多好吃的面。第九期【思羽已吃】,我們就來看看臺灣的小夥伴都在吃些什麼「面」。
  • 臺灣肉燥,濃香味美、鮮香四溢,拌麵拌飯都超級香
    臺灣肉燥By Norma在臺灣,肉燥飯可是名氣不小吃之一,濃香味美、鮮香四溢,個人覺得這個是肉糜的最佳吃法了。配上米飯或面類各種主食都是都非常美味,早上拿來配個粥也是相當的滿足,特別適合老人和小朋友的牙口,不愛吃洋蔥的朋友也會愛上這個香味。 各種吃法大家隨意發揮,拿它配各種主食,米飯、粥、麵條,或者夾著麵餅甚至麵包,還可以搭配蒸蛋羹,做豆腐、粉絲的時候也可以拿它來提味,百搭的美味肉醬。
  • 吃碗牛肉麵,就會愛上臺灣?
    臺灣的美食是與記憶同在的味道深圳有家「古早弄堂」有地道的臺灣風味也有讓人陶醉的氛圍,一起去看看吧~臺灣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吃碗牛肉麵,就會愛上臺灣。」 可想而之,牛肉麵在臺灣美食界的地位是多重要。>,筋肉都能清晰地看到,軟嫩可口。
  • 市集鮮貨 用它熬一鍋勾魂肉臊,拌飯拌麵不要太爽!
    肉臊是滷肉飯的靈魂。而作為臺灣的傳統家常吃食,它拌飯、拌麵、夾饅頭都是一絕。不過也許你不知道,在臺灣不管是街邊食店,還是尋常人家,熬出夠味的肉臊,都少不了一樣秘密武器——牛頭牌紅蔥香醬。它採用臺南特有的紅蔥頭,以上好的豆油爆香,把蔥頭原本的辛辣味變成了濃鬱的蔥香,提香又調味,不少滷肉飯店家熬出銷魂肉臊的神來之筆都少不了它喲。
  • Minced Pork Pasta 肉燥意面
    小的時候去「西餐廳」,經常會點一道黑椒牛柳意面來吃(我必須得在西餐廳三個字上打引號,一是因為時代感太強,二是因為現在回頭看,那些根本就不是西餐廳,頂多就是90年代臺灣流傳到內地來的關於西餐廳的想像)。現在的小朋友可能會覺得很搞笑,這種中不中洋不洋的食物似乎看起來土味十足,但是你想,如果意面的起源就是中國的麵條,並且材質都是雞蛋和麵粉,我覺得真的沒有什麼不可替換的理由啊。
  • 《康熙來了》都說好吃的這碗面,一定錯不了!
    今天試吃的是「老媽拌麵」中的蔥油拌麵,蔥油拌麵本是上海經典小食,一般是以一碗簡單的面做底,使用開洋、蔥油、調料等熬製醬汁拌入面中。拌麵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朝,在《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武林舊事》等書中有提到這種混合醬汁、肉糜等做成的拌肉麵。臺灣的拌麵口味自成一派,比較常見的形式有肉燥面、蔥油拌麵、涼拌麵、乾拌麵等。因為拌麵在臺灣的歷史比較長,所以主打古早拌麵的麵食品牌也不少,比如:老媽拌麵、曾拌麵、阿舍拌麵等。
  • 經典臺灣老牌醬料,沙茶醬、紅蔥香醬、魯肉醬應有盡有,統統給你好滋味!
    醬——多變、百搭、易放不同的風味給人不同的體驗拌飯、拌麵、做蘸水、蘸饅頭如果少了醬就總覺得少點什麼>肉燥面香味其實多是來自紅蔥油酥在臺灣家家戶戶都喜歡炸紅蔥油酥平時燒湯、炒菜、拌飯時放一勺提香,百搭又方便
  • 臺北7月起舉辦「滷肉飯節」 雲集臺灣各地特色美味滷肉飯
    在美國媒體CNN報導的臺灣40樣必吃美食中,滷肉飯多次勇奪第一名,香濃的滷汁淋澆在Q彈軟香的米飯上,這濃濃的地道好滋味不僅深受臺灣民眾的喜愛,連外國的遊客也是讚譽有加。滷肉飯這道臺灣各地都能見到的美食,源自於臺灣早期民生困苦,大多數的民眾只有在過年過節、祭祖拜神時,才有機會大口吃肉。但平日裡生活拮据的婆婆媽媽發揮巧思,向肉攤老闆購買零星的豬皮碎肉,回到家中加入醬油、蔥、蒜一起拌炒滷成一鍋滷肉拌飯,而後發展成各地不同特色的滷肉飯。在北部滷肉多以手工切成條狀或丁狀,到了南部滷肉則是使用絞肉,又稱為肉燥飯,各地風味不同,但都是臺灣民眾多喜愛的美食。
  • 盤點臺灣六大經典美食,第一道就已經風靡全國,也是臺灣人的最愛
    一、滷肉飯:臺灣的飯食小吃花樣繁多,其中最為著名的當推滷肉飯,又被稱為魯肉飯 。有一種說法,風味獨特的純正滷肉飯,全中國只有臺灣人會做,但是這一道也已經風靡全國,也是臺灣人的最愛。二、大腸包小腸:糯米腸、香腸,通常都先經過炭烤,而糯米腸切開後,也會再塗抹醬油膏等醬料。
  • 蝦皮炸醬,可不只有炸醬麵,拌飯拌菜或是烙饃卷蔥,都是槓槓的
    炸醬麵,炸醬是靈魂,面是其次其中數北京炸醬麵名聲最為響亮老北京炸醬麵中,蝦皮炸醬是中流砥柱與雞蛋炸醬、小碗幹炸三足鼎立,平分秋色其中,蝦皮炸醬麵號稱北京第一炸醬麵這蝦皮醬特別酥、脆、香一點也不腥不皮、不糊、不腥
  • 在東莞,到臺灣只要一碗麵!
    這裡只有地道臺灣味道:薑母鴨鹹湯圓肉燥面
  • 終於在天津吃到地道臺灣菜,瞬間被圈粉!
    潮君覺得紅燒牛肉麵是最能代表臺灣的一道美食了,小明同學家的紅燒牛肉麵是阿嬤的傳統老做法,手擀麵充分吸收了湯汁的精華,絕對地道的古早味!吃麵時建議放一些小明同學家自製的辣椒醬味道很棒哦~雖然後勁很足,但是辣而不嗆,鮮辣短暫的停留過後,舌尖會有一點麻麻的感覺。
  • 日式咖喱拌飯,味道濃鬱,很好吃
    日式咖喱拌飯By 鍾愛美食的貓咖喱是非常好的下飯菜,家裡的大小吃貨都很喜歡。從咖喱的種類來講,我比較偏好日式咖喱,食材都切成小塊,直接拌飯吃,味道一級棒。椰漿每次都用不完一罐,開封後又很難保存,所以總覺得很浪費。直到偶然間發現了南國純椰子粉,簡直是咖喱絕配。食譜中推薦的用量,夠四人份量。食材簡單,處理容易又不費時,很適合當做工作日的晚餐。原料:雞胸肉、洋蔥、土豆、胡蘿蔔、米飯、日式咖喱塊、椰子粉、鹽、食用油。
  • 這醬,我家每隔幾天就做一次,拌麵吃饅頭拌飯特香!做法超簡單
    導讀:這醬,我家每隔幾天就做一次,拌麵吃饅頭拌飯特香!做法超簡單這醬,我家幾乎每隔幾天就必做一次,拿來拌麵、吃饅頭、拌飯特別香,做法還超簡單!偶爾會煮一鍋肉燥放冰箱,拿來拌麵拌飯炒青菜都很方便。豬肉的肉燥通常會加香菇或竹筍一起滷,做成純中式的味道;牛肉因為味道比較濃,則很適合做鹹辣口味,中式西式料理都可以應用。
  • 最地道的臺灣紅蔥醬以及超美味拌麵解救你~
    >肉燥面香味其實多是來自紅蔥油酥在臺灣家家戶戶都喜歡炸紅蔥油酥平時燒湯、炒菜、拌飯時放一勺提香,百搭又方便怎麼吃都百搭另外一位臺灣名廚阿基師還推薦了紅蔥香醬烹飪口訣「汆燙青菜快快拌,煮湯湯頭輕輕拌,熱熱白飯最好拌」青菜燙熟用紅蔥香醬一拌便是夏日快手涼菜煮湯放一點、拌飯來一勺別提有多好吃了~
  • 吃嗨 親,幹了這碗肉燥飯!
    而滷肉飯也是早期艱苦的臺灣人所發明的平民美食,臺灣人根據習俗不定期會有宗教祭奠,每家都需要預備很多大魚大肉的祭品,把做完貢品後的碎肉收集下來,滷成一大鍋擱冰箱,沒人做飯的時候就熱上一碗滷肉,拌飯就吃,滷肉飯在臺灣南部也稱為「肉燥飯」。       說到滷肉飯,首先想到的當然是臺灣。臺灣的小吃固然花樣繁多,但是滷肉飯尤其著名。
  • 用最地道的臺灣紅蔥醬以及超美味拌麵解救你~
    >肉燥面香味其實多是來自紅蔥油酥在臺灣家家戶戶都喜歡炸紅蔥油酥平時燒湯、炒菜、拌飯時放一勺提香,百搭又方便怎麼吃都百搭另外一位臺灣名廚阿基師還推薦了紅蔥香醬烹飪口訣「汆燙青菜快快拌,煮湯湯頭輕輕拌,熱熱白飯最好拌」青菜燙熟用紅蔥香醬一拌便是夏日快手涼菜煮湯放一點、拌飯來一勺別提有多好吃了~
  • 廣州最小的面,在臺灣火了124年!
    廣州有一家臺灣菜 招牌是一碗比拳頭還小的面 在臺灣火了124年 連蔡瀾都推薦過最特別就是特製的肉燥,是用臺灣黑豬後腿肉熬成,熬到幾乎沒有肥肉。麵條必須是臺灣特有的油麵,面上還放了一尾鮮蝦、豆芽、蒜泥和香菜用來提味,這才做成一碗火了百年的擔仔麵。 吃麵前,攪一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