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吃的這款面,是《康熙來了》多次推薦的一款速食麵,在臺灣的知名度很高,名字叫「老媽拌麵」,光是說出名字,臺式古早感就已經遠遠地感受到了。
除了日本的美食劇,《康熙來了》也曾是食帖君的配飯劇,每一次嘉賓推薦的美食,食帖君都恨不得能夠立馬吃到嘴裡。
今天試吃的是「老媽拌麵」中的蔥油拌麵,蔥油拌麵本是上海經典小食,一般是以一碗簡單的面做底,使用開洋、蔥油、調料等熬製醬汁拌入面中。
* 開洋:江浙吳語方言,指的是醃製曬乾後的蝦仁,鹹鮮口,一般用來提鮮。其它地方也稱之為:海米、金鉤等。
拌麵在不同地區用料和做法相差很大,但是簡單來說就是瀝乾的麵條中拌入醬料。拌麵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朝,在《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武林舊事》等書中有提到這種混合醬汁、肉糜等做成的拌肉麵。
臺灣的拌麵口味自成一派,比較常見的形式有肉燥面、蔥油拌麵、涼拌麵、乾拌麵等。因為拌麵在臺灣的歷史比較長,所以主打古早拌麵的麵食品牌也不少,比如:老媽拌麵、曾拌麵、阿舍拌麵等。
曬面場景甚至發展成了當地的旅遊特色
蔥油開洋拌麵是基於臺灣南部關廟鄉的古法手工麵條——關廟面,以日光自然曬乾,無任何添加劑,同時加入秘制醬汁,形成了獨具風味的臺式拌麵。
* 關廟面:原名「柳仔面」,俗稱「大面」,與鳳梨、竹筍並稱「關廟三寶」。關廟面的特點是以臺南充足自然日光曬乾,口感爽滑,價格便宜。
老媽拌麵系列曾經獲得過多次臺灣當地的大獎,其中在2014年獲得「The Ramen Rater」評選的臺灣十大美味速食麵第一名。除了這款主打蔥香的拌麵,老媽拌麵還有四川麻辣味、素椒麻將味、酸辣味、福椒味等。
《孤獨的泡麵》第七十回:老媽拌麵
以下為本集吃優Q & A:
*對於這款面,你做何評價?
這款面的麵條使用高筋麵粉製作而成,高筋麵粉是指蛋白質含量平均為13.5%左右的麵粉,粉體顏色較深,光滑不宜成團,筋度高,用它做成的麵條筋道有嚼勁兒。煮出來很有家常感。
料包一共有兩個,蔥油醬包中使用芥花油、三星蔥、蝦米和糖。醬油包中主要使用黑豆,所以吃的時候能夠聞到比較熟悉的豆醬味。蔥包中含有青蔥和香菇粉用於提鮮。最後可以加一點蒜末,會更好地激發出面的風味。
⚠
百集長篇巨作《孤獨的泡麵》已經播到了
70!!集了
屈指可數,還有30集而已!
接下來,大家想要看我們吃什麼面?
歡迎留言推薦!
周一至周五每晚22:00,食帖君吃麵給你看
同時歡迎無條件轉發至朋友圈!
如需轉載請在後臺呼喚食帖君
青島ABC | edit
商務合作|職位應募|建議反饋
witheati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