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猝死的導火索」上熱搜,你佔了幾個?@各位老師,健康是你的責任!

2021-02-22 中國教育報
最近一個月,頻頻出現的年輕人猝死新聞,引發社會關注。1月2日,曾出演過電視劇《巴啦啦小魔仙》的演員孫僑潞被曝因心梗猝死,年僅25歲;1月4日,拼多多一23歲女員工下班途中猝死;1月5日,27歲時尚博主「雅魯藏布江女人」在北京飛往上海的飛機上,由於心臟驟停不幸離世……這些猝死的年輕人表面上看不出毛病,但其實他的身體已有一定的病變基礎,比如潛在血管問題、心臟問題等,就像地底下的炸彈,給他一個導火索就能引爆。這些導火索是什麼呢?各位老師,快快聽聽專家怎麼說,來排查是否有這些隱患!回顧近年來的新聞,年輕人猝死已經是並不鮮見的話題。正值花季的生命驟然離世,令人扼腕,值得反思。年輕人猝死的導火索是什麼?第一個導火索,熬夜。要知道,90%年輕人的猝死都與熬夜有關,熬夜後,身體會疲勞,同時促進交感神經興奮性的增加。這時就有可能出現一系列的症狀,比方說心慌。心慌往往就是因為我們自身的心跳加快引起的,醫學上講叫「心悸」。還有心臟的偷停,這時候就感覺心臟咯噔一下,醫學上叫「早搏」。而最嚴重的的情況,當我們的興奮性過高,可能會出現給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出現痙攣,進而引發心肌梗死,這種心梗,就有可能導致猝死。有研究表明,睡眠在6.5-7.4小時的人群,死亡率最低;而低於4.5或高於9.5個小時,死亡率會倍增。第二個殺手就是過量的飲酒。大量飲酒會導致心肌嚴重的損傷,也會引起心率的增快,血壓的增高,引發心肌舒張功能的異常,甚至有可能會引發酒精性心肌病,可能會增加猝死風險。最後一個就是我們的情緒控制不佳。現在的年輕人壓力不小,有時候會出現小小的焦慮,甚至引發了憤怒。在憤怒的過程中,人就可能引發一種「心碎症候群」的疾病,有可能會導致我們的心血管系統發生急性改變。研究表明,當人處於憤怒的情緒當中的時候,心臟發作的風險是平時的4.7倍,而腦卒中的風險則是平時的3.6倍。為什麼看起來挺健康的年輕人會突然猝死?因為只是「看起來健康」。很多猝死的中青年,實際上已經患有冠心病,但平時沒有症狀,也沒有做針對性檢查。那些因為加班而晚睡的日子,因為焦慮而吞下的菸酒,因為忙工作而忽視的心慌,因為不想動而沒有鍛鍊的瞬間……這些不起眼的小事,將疲憊的我們一點點推向猝死的深淵。據國家心血管中心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居全球之首。但是目前在我國,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極低,能夠搶救存活的患者不到1%,遠低於發達國家平均15%的搶救成功率。為什麼在我國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這麼低呢?因為87%心臟驟停的情況都發生在醫院之外,人的心臟一旦驟停,一般搶救的黃金時間是4-5分鐘之內,心肺復甦(CPR)和及時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能提高搶救成功率!

肩周炎、咽炎、頸椎病……這些病痛,老師你有嗎?生病了,不能落課,放不下學生;學生們健康成長了,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想把課上得更好一些,想把班帶得更棒一些,卻發現體力跟不上了……這些情況,老師你經歷過嗎?

很多老師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和對學生的責任,付出了很多無法想像的心血和努力。但老師,中教君今天要提醒你:健康是你的責任,別忘了好好愛自己!

中教君為各位老師梳理一下常見的「職業病」,讓老師們自查一下,無則提前防範,有則稍加修養。

慢性咽炎:老師們面對幾十名學生講課,需要大聲說話,且老師說話多,工作緊張起來,喝水又少,加之長期受粉筆微塵的刺激,導致教師多發咽喉炎。在即將到來的寒假裡,老師們可以讓聲帶好好休息一下,儘量避免大聲說話,多喝一些溫水,在飲食方面少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證規律作息,有效的緩解咽喉炎的症狀。

用眼過度:老師長期伏案工作,既要面對電腦,又要面對課本、作業,長期下來,都會出現眼睛乾澀、疼痛,視力下降等視力疲勞的症狀。寒假期間,老師們趁著休息時間,讓眼睛保持活力,多多轉動眼球。

 

頸椎病:老師們備課時,很長時間都保持伏案的姿勢,讓頸椎受到了壓力,特別容易犯肩頸痛的症狀,持續的疼痛會影響到正常工作,更嚴重者還可能會患上頸椎病。趁著放假,老師們可以多遊泳、打球,到郊外走走,有利於肌肉疲勞的恢復。也可以多多做一些回復肩頸肌肉的運動,還可以去做個按摩,緩解緊張的肌肉群。

 

靜脈曲張:上課期間,老師需要長時間站立,腿部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會讓下肢血回流受到影響,造成下肢腫脹,酸痛,嚴重則會引發靜脈曲張。假期中,老師們應該避免久站久坐。如果已經患靜脈曲張,要及時就醫,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醫用梯度彈力襪進行維持。

內容來源 | 央視新聞《年輕人猝死的三大導火索,速知→》、央視新聞《救護車來之前,我能做什麼》、新華社《我國每年有55萬人因為這個猝死!看了能救命》、中國教育報《老師,健康是你的責任!趁著假期,好好休息休息吧!》、半月談《年輕人猝死背後,誰應反思?》、丁香醫生《為什麼看似健康的年輕人會突然猝死?》等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吧

相關焦點

  • 「年輕人猝死的導火索」上熱搜,你佔了幾個?@各位老師,健康是你的...
    1月2日,曾出演過電視劇《巴啦啦小魔仙》的演員孫僑潞被曝因心梗猝死,年僅25歲;1月4日,拼多多一23歲女員工下班途中猝死;1月5日,27歲時尚博主「雅魯藏布江女人」在北京飛往上海的飛機上,由於心臟驟停不幸離世…… 這些猝死的年輕人表面上看不出毛病,但其實他的身體已有一定的病變基礎,比如潛在血管問題、心臟問題等,就像地底下的炸彈,給他一個導火索就能引爆
  • 央視公布年輕人猝死三大導火索!很多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前幾天,央視揭露了年輕人猝死的三大導火索,此新聞立馬登上熱搜。猝死,大約70%是心源性猝死,也就是說與心臟有關。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萬人猝死,其中43%的人在40歲以下。這些人表面上看不出毛病,但其實他的身體已有一定的病變基礎,比如潛在血管問題、心臟問題等,就像地底下的炸彈,給它一個導火索就能引爆。
  • 如何看待年輕人猝死的三大導火索:熬夜、酗酒以及焦慮等情緒?
    前幾天,央視揭露了年輕人猝死的三大導火索,此新聞立馬登上熱搜。 其實Dr.X一點也不驚訝,因為我們太多的人都不知道「猝死」這件事,離我們有多近! 正如報導中所說:「我國每年有60萬人猝死,其中43%的人在40歲以下。
  • 別讓愛你的人擔心!——年輕人猝死的三大導火索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萬人猝死,其中43%的人在40歲以下。這些人表面上看不出毛病,但其實他的身體已有一定的病變基礎,比如潛在血管問題、心臟問題等,就像地底下的炸彈,給它一個導火索就能引爆。這些導火索是什麼?因為經濟條件不好,壓力大。
  • 年輕人猝死的三大導火索!看完瑟瑟發抖……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萬人猝死,其中43%的人在40歲以下。這些人表面上看不出毛病,但其實他的身體已有一定的病變基礎,比如潛在血管問題、心臟問題等,就像地底下的炸彈,給它一個導火索就能引爆。這些導火索是什麼?因為經濟條件不好,壓力大。有適當的假期就好比是生活的調味料一樣,能夠讓生活增加一些色彩,但是如果在假期裡邊太過放肆,就很容易產生節後焦慮症!
  • 年輕人猝死的三大導火索,速知→
    年輕人猝死的三大導火索,速知→ 2021-01-10 15: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年輕人為什麼會猝死?
    近期《巴啦啦小魔仙》女主孫僑潞心梗猝死,年僅25歲時尚博主雅魯藏布江女人在飛機上因心臟驟停不幸離世年僅27歲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年輕人因猝死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這讓許多小夥伴瑟瑟發抖根據世衛組織(WHO)的定義,平時身體健康或看上去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就叫猝死。這個「短時間」就是從發病到死亡的時間,目前沒有公認的統一標準,世衛的定義是6小時,也有一些觀點認為是1小時、12小時和24小時之內。
  • 年輕人,請「怕死」一點
    五年前,「猝死」這樣的字眼於我而言還算陌生,而這幾年,卻頻頻從新聞或親友口中看到聽說,在惋惜的同時也暗自心驚:怎麼一個比一個年輕?最近1個月,網紅博主飛機上心臟驟停去世、某網際網路公司員工猝死、《巴啦啦小魔仙》主演心梗猝死……而他們,都是不滿30歲的年輕人。
  • 猝死為何要盯上年輕人?
    歲末年初,原本應該是喜慶歡愉的時刻,卻接連傳來有人猝死的消息,多數離世者更是只有20多歲。讓人扼腕嘆息的同時,更不禁要問,猝死為何盯上了年輕人? 生死真的只是一瞬間? 世衛組織定義,平時身體健康或看上去很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稱為猝死。
  • 拼多多員工猝死:年輕人猝死高發的6個原因,你必須知道!
    前幾天,多個猝死相關的新聞持續刷屏。而他們只是猝死年輕人中的一小部分,和猝死的「名人」一樣,因為知名度或背後的不公被更多的人熟知。大部分年輕人,還是在無聲無息中離開了這個世界。猝死(SD)是人類的最嚴重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猝死的定義是: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一瞬間的死亡,可能前一刻還在活蹦亂跳,和朋友嬉鬧玩耍的一個健康或看起來健康的人,死亡在下一刻就發生了。
  • 年輕人猝死頻發:年輕人如何遠離猝死
    核心提示: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年輕人因猝死,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根據世衛組織(WHO)的定義,平時身體健康或看上去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就叫猝死。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年輕人因猝死,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
  • 猝死為何「盯上」年輕人,這5個原因被找到,若你有,儘量避免
    猝死是指外表看似健康的人,由於意外原因突然死亡。這種情況大多由心源性因素引起,發病較急,治療難度較高,搶救機率較低。近年來,猝死的發生概率越來越高,而且年齡逐漸下移,很多90後的年輕人都出現了這種情況,甚至有部分00後也發生了猝死現象。那麼,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猝死?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 熱搜上那個猝死的女演員,早就不是個例了
    老徐在寫文章時看到心腦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關於這方面的言論,他曾經指出很大的原因其實就是當今一些年輕人生活狀態有問題。他表示,年輕人總覺得年輕就是資本,中青年,甚至是少年時期就開始抽菸喝酒,睡眠不足,或是工作上過勞,精神壓力大。而這些,就是心梗的主要誘因。像孫僑潞在去年開始就酗酒,並且失眠,已經嚴重透支了身體。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了娃的你後悔了嗎?
    文 | 團媽 部分圖片自視覺中國「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活壓力大、教育成本高、時間被擠壓……往往成為首當其衝的理由,甚至有的年輕人發出靈魂反問:為什麼要生娃? 每當婚姻與生娃的話題上熱搜,評論區幾乎儘是否定的態度。當年年輕人為什麼恐婚恐育?
  • 國美27歲員工猝死:事業不是唯一的,但你是
    01近日,又一起猝死事件上了微博熱搜:12月4日,國美電器福州分公司一名員工在年終誓師大會期間猝死,年僅27歲。突然想到,之前有一博主在停屍房待了幾天,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真相:「我以為一般來停屍房的逝者大多是老人,但是我沒想到年輕人這麼多。很多都是熬夜猝死的,天天都有,年輕人真的蠻多的。
  • 「猝死」為何盯上年輕人?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悲劇發生?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突發猝死?當前的年輕人,面對生活和工作心裡普遍感受都是「壓力山大」。高壓力帶來的慢性疲勞,正在侵蝕著年輕人的心臟。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顯示,我國因心腦血管病死亡的人數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雖然總體發病率老年人居多,但心血管疾病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三十幾歲就出現心肌梗死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 每分鐘就有3位25歲的年輕人猝死,職場人的健康問題到底多可怕
    此外,也有相關數據顯示,從1969年日本一位29歲的報紙發行員猝死開始,全球每分鐘就有3位25歲的年輕人猝死,且通常都是發病1小時內死亡,搶救成功率不到1%。在中國,每年猝死的人數多達55萬,而其中,三分之二都是沒有相關病史的健康年輕人。意外總是讓人扼腕,但對於意外的討論從來都沒有停止。
  • 繼小魔仙離世後,又一知名網紅飛機上猝死,年僅27歲!2021年別再拿命換錢了!
    十幾天的時間,3個花樣年華20多歲的年輕人猝死,讓人心痛不已,一個殘酷的現實:猝死的魔爪,早就伸向了年輕的一代。每年有近60萬人猝死,其中多數是不超過35歲的年輕人。在一項關於猝死原因的調查顯示:90%的年輕人猝死、腦溢血、心肌梗塞都與熬夜有關。針對近期年輕人頻頻猝死的悲劇,央視特意製作了一期節目:年輕人猝死的三大導火索,我們先看看專家是如何說的。
  • 拼多多23歲女員工猝死:折射出一些人價值觀的扭曲
    而針對張某的猝死,有報導指出,一張疑似拼多多官方帳號回答該問題的截圖曾在網上傳播。該截圖上「你們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以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的回覆,引發不少人熱議。一直以來,網際網路公司的「加班」文化已經成為常態。
  • 10天4條「猝死」新聞,當代年輕人,不想中招的,千萬要做這件事!
    2021年伊始,有三大話題被人們反覆提及:新冠疫情、最強寒流和年輕人猝死。對於前兩個話題,我們尚有一戰的勇氣。但年輕人猝死的消息,讓人在心痛之餘,生了一絲畏懼。,年僅30歲;……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年輕人因猝死,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