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4條「猝死」新聞,當代年輕人,不想中招的,千萬要做這件事!

2021-01-17 澎湃新聞

2021年伊始,有三大話題被人們反覆提及:新冠疫情、最強寒流和年輕人猝死。

對於前兩個話題,我們尚有一戰的勇氣。但年輕人猝死的消息,讓人在心痛之餘,生了一絲畏懼。

2020年12月29日,拼多多員工張某加班後猝死,年僅22歲;

2021年1月1日,《巴啦啦小魔仙》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因心梗猝死,年僅25歲;

2021年1月5日,時尚博主雅魯藏布江女人在飛機上因心臟驟停離世,年僅27歲;

2021年1月7日,北京首鋼籃球俱樂部前男籃隊員韓崇凱因腹主動脈瘤搶救無效離世,年僅30歲;

……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年輕人因猝死,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萬人猝死,其中43%的人在40歲以下。

年輕人,勸你定期體檢

根據世衛組織(WHO)的定義,平時身體健康或看上去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就叫猝死。

這些人表面上看不出毛病,但身體已有一定的病變基礎,就像地底下的炸彈,一個導火索就能引爆。

這個導火索可能是勞累、可能是熬夜、甚至是飲酒作樂或是單純的情緒激動。

但是,不論起因是什麼,正確認識自己身體的疾病,才是預防猝死發生的第一步。

而體檢,就是一個了解自己身體狀況的機會,也是做好健康管理的第一步。

不過,近些年來,很多年輕人卻開始拒絕體檢。

這些人,有各種各樣的理由:

有的人認為自己年輕,挺健康,不需要體檢;

有的人害怕查出問題,所以不敢去;

還有人是因為生活工作繁忙,就把體檢一拖再拖;

更有人認為,雖然體檢過了,還是有很多病查不出來,或者查出來也沒法治,與其這樣不如不體檢。

難道體檢就真的無用嗎?

當然不是!

因為,體檢目的就是做好健康管理。要知道,許多疾病在初期甚至中期可能都沒有任何的不適,或者有自覺症狀輕微,如果只依賴自己的感覺,往往會忽略潛在的疾病。

而體檢的一大目標,就在於篩出其中混雜的一些有疾病卻沒有症狀的人。

尤其是對於現代人來說,很多疾病的發病呈現出年輕化趨勢,能否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是決定這些疾病預後的關鍵。

例如,早發現的一期食道癌五年存活率達到90%~95%,早期肺癌和早期肝癌的五年存活率同為70%,早期宮頸癌存活率可達到90%。

所以,越是害怕查出問題的人,越要定期做健康體檢。

體檢報告,怎麼看?

的確,對於沒有醫學背景的普通人來說,體檢報告中那些高高低低的箭頭和各種醫學術語,總是讓人摸不到頭腦。

有時,我們拿著有問題的體檢報告去看病,但醫生又會說「沒有問題」。

那麼,體檢報告到底應該怎麼看?

其實,多數的體檢報告都至少要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發現的主要問題及醫生的建議指導;二是各項體檢結果的明細。

對於醫生的建議,我們經常會看到這幾個詞彙:

1

隨訪

這類疾病或異常一般不嚴重或比較穩定,不需要馬上去看病,但如果出現症狀變化則隨時就診。

2

複查

這類疾病或異常可能隨著時間推移發生演變或進展,因此需要每隔一定的時間就做一下檢查,不斷前後對比,以幫助確定診斷或治療方案。

3

就診或進一步檢查

這類疾病或異常多數比較重要,需要進一步做更多的檢查或是要找專科醫生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一定不能忽視。

那麼,檢查結果的明細,我們又該怎麼看呢?

其實,健康體檢沒那麼「無用」,也並不那麼「費錢」,與其擔心自己有健康問題,不如趕快去做個檢查,把疾病扼殺在搖籃中。

健康不容浪費,生命價值更高。年輕人,請把疾病交給醫生,把健康交給自己!

資料:養生中國

原標題:《10天4條「猝死」新聞,當代年輕人,不想中招的,千萬要做這件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冬天絕不能做這8件事,尤其是第4件!
    在開暖氣的車內睡覺可能一氧化碳中毒;加油前沒釋放靜電可能引火燒身;機洗羽絨服可能爆炸……冬天意外高發,千萬別做這8件事,為安全,給身邊每個人!接診10歲女孩妞妞的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張英澤介紹,「這是最近我接觸的第三起圍巾勒脖子病例。」
  • @坐副駕駛座的你:這件事,千萬別做!
    @坐副駕駛座的你:這件事,千萬別做! 2020-10-09 15: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猝死為何要盯上年輕人?
    這個「短時間」世衛組織界定為6小時,但也有專家學者認為,首發症狀出現後1小時內的死亡是猝死。猝死預兆少、發病突然、病程極快,甚至連搶救的機會也是稍縱即逝,生死真的只在一瞬之間。猝死為何盯上了年輕人?通常來說,年輕人的身體更加健康,卻為何被猝死盯上了?猝死真的毫無徵兆嗎?年輕人又該如何遠離猝死呢?市民回答:聽說過,最近不是很多新聞嗎?
  • 沒錢沒背景的年輕人,請一定要做這4件事
    ,30歲之前,請一定要做這4件事無論哪個階段,多數問題集中在兩個點,一是掙太少,二是不明白自己能做什麼、擅長做什麼。另外一位讀者說,她轉行了三次月薪勉強過萬,但依然很迷茫,再過幾個月要30歲了,沮喪的情緒一天比一天濃烈。不知道有沒有方法能讓自己找到方向。無論哪個階段,多數問題集中在兩個點,一是掙太少,二是不明白自己能做什麼、擅長做什麼。臨公子並不想做什麼雞湯人生導師,我走的彎路不比別人少啊。經常洋洋灑灑立完flag發現,你有你的計劃,老天另有計劃。
  • 心臟不好的人,生活中這4件事不能做,另外還有這4件事不要逞強做
    從側面來看也是因為生活和科技的發達導致了人類疾病的產生,所以患者從這些事情上一定要謹慎。下面小編為大家總結了一些心臟不好的人不能做的事,希望各位能夠認真看看。一、心臟不好的人,生活中這4件事不能做,最後一件事想做也得節制1、不能用力排便用力排便會增加腹部的壓力,使吸血量驟然的上升,導致在短時間內心臟的工作量突然增多,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導致心梗疾病的出現。
  • 月經快乾淨時,別急著做6件事,尤其第4件,似乎很多女生中招了
    這主要是因為有些女性在來月經的時候往往會伴隨著嚴重的痛經,其實這對於子宮健康不利,而且也會讓很多女性痛苦不堪。之所以會出現痛經的情況,多半就是因為平時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引起的,所以在月經剛剛走的時候,有些事情不要著急做,淨身體健康最重要。月經快乾淨時,別急著做6件事,尤其第4件,似乎很多女生中招了。
  • 27歲女孩飛機上心臟驟停猝死,又是因為這件事,高發季節千萬要當心
    換句話說,我們能選擇的路非常窄,但幸好我們要的也很簡單,不猝死就知足了。 這就是我輩打工人的卑微現狀,心酸又無奈。 還是說回那個猝死女孩吧。 深夜的1點半,與平時一樣,拼多多女員工小霏和同事結伴下班回家。
  • 年輕人猝死頻發:年輕人如何遠離猝死
    核心提示: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年輕人因猝死,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根據世衛組織(WHO)的定義,平時身體健康或看上去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就叫猝死。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年輕人因猝死,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
  • 產婦月子內在家猝死,這件事所有女性都要注意
    早有新聞報導,廣州一名二胎媽媽月子期突然在家暈倒,當救護車趕到時,已經沒有心跳呼吸。圖源 微博孕產婦發生靜脈血栓栓塞症(VTE)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4~5倍,且今年的疫情導致大多數孕產婦外出活動減少,理論上,孕產婦發生VTE的概率會更高。
  • ...出現這6大症狀千萬留心|心臟性猝死|心臟驟停|急性心肌|年輕人|...
    2021年開年頻頻出現20多歲年輕人猝死新聞引起了大家的討論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讓猝死,成為很多人的健康焦慮2021年的第一天,年輕演員孫僑潞,突發心梗去世,年僅25歲。
  • 為何越來越來多年輕人被「猝死」盯上?心臟救命信號千萬留心
    為何越來越來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盯上?有沒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悲劇的發生呢?這是一個趕路的時代,大浪潮下的年輕人,似乎面對生活和工作心裡感受都是「壓力大」。高壓力帶來的慢性疲勞,正在侵蝕著年輕人的心臟。當代年輕人,「心好累」已經成了口頭禪,但這不只是一種不良情緒,還可能是心臟報警的信號!其實,心臟最怕我們做這三件事:第一,經常熬夜透支睡眠。
  • 29歲男子,醉酒猝死,清晨才被發現,酒後做4件事,是在拿命開玩笑
    患者大壯(化名),29歲,平時喜歡喝酒聚會,為了這事,愛人沒少和他吵架。 但是,大壯覺得,年輕人,在一起,喝點酒,聯絡感情,好辦事啊!
  • 《巴啦小魔仙》孫僑潞猝死!最後這條視頻一語成真!都TM別熬夜了
    第一天大喜,第二天大悲,我這心臟快受不了!1月2日,年僅25歲的女星孫僑潞,心梗猝死了!提起孫僑潞,大家可能會陌生,但提起《巴啦啦小魔仙》中活潑善良的凌美琪,你一定知道!是的,就是她,在全國都期待的2021年的第二天,她離開了!據爆料人稱,孫僑潞疑似是因跨年夜當天,在杭州飲酒過度去世。
  • 25歲女演員跨年去世,98年女生加班猝死:年輕人,別再拿命拼錢了!
    或許是這些經歷讓孫僑潞感慨健康不易,在她12月底發布的最後一條視頻的結尾,她還勸所有的粉絲對紋身這件事要慎重,要珍惜自己的身體和生活:「畢竟人生很長,你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情就在剛剛過去的30天裡,就有兩則「過勞死」的新聞上過熱搜。一則,是12月4日,某電器品牌福州分公司的一名27歲員工,在年終大會期間猝死。家屬稱法醫鑑定為過勞死:「一個人被安排兩個崗位,早出晚歸,雙十一期間沒有休息,他說很累」。
  • 知名女童星跨年猝死,年僅25歲:2021年,千萬別拿命開玩笑!
    然而有的人,還沒來得及步入人生巔峰,還沒看到故事的高潮,就要迎來全劇終。真印證了那句老話:「閻府路上無老少」!—— 繪本學堂主創團隊2021年1月1日,開年就是一則沉痛的消息:  花一樣的年紀,一夜之間,什麼都沒了。 今天,她的母親在社交帳號證實了這一消息,悲痛欲絕。
  • 接連幾位20多歲年輕人出現這種情況!出現這6大症狀千萬留心|心臟性...
    2021年開年頻頻出現20多歲年輕人猝死新聞引起了大家的討論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讓猝死,成為很多人的健康焦慮2021年的第一天,年輕演員孫僑潞,突發心梗去世,年僅25歲。
  • 知名女星跨年猝死,年僅25歲:2021年,千萬別拿命開玩笑!
    今天,她的母親在社交帳號證實了這一消息,悲痛欲絕。 那句「之前和你一起看到那些心梗猝死的新聞,並沒有放在心上,可誰知道,這種事情會發生在自己的女兒身上!!!」 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 25歲女演員跨年去世,98年女生加班猝死:年輕人,別再拿命拼錢了
    或許是這些經歷讓孫僑潞感慨健康不易,在她12月底發布的最後一條視頻的結尾,她還勸所有的粉絲對紋身這件事要慎重,要珍惜自己的身體和生活:「畢竟人生很長,你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情。雖然說要及時行樂,但是畢竟身體是父母給的。還是要謹慎一些好,小心不讓你回家。」一語成箴:就在孫僑潞說完這段話五天後,在跨年夜的晚上,她就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 冬天做這8件事,等於自殺!件件都是拿人命換來的教訓
    冬天意外高發,千萬別做這8件事,件件都是拿人命換來的教訓!
  • 23歲女員工凌晨加班猝死,這6個心臟救命信號千萬留心
    1月4日,有網友爆料,網際網路公司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員工張*霏,12月29日凌晨1:30下班回家路上猝死,年僅23歲(1998年出生)。兩位花季少女,先後被急病帶走生命,惋惜痛心之餘,我們不禁好奇:為何越來越來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盯上?有沒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悲劇的發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