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微頻道(原憨牛微頻道):播撒信望愛,弘揚真善美;開啟真智慧,建造新生命;追求終極成功,實現永恆價值,完成靈魂升華……

獨家原創推薦:
他「象施洗約翰聲震曠野一樣,要把全國全民都震動起來!"
美國兩任總統都邀請不動的中國傳道人之傳奇人生
圖解:人心的真相
震撼!你所不知道的人心真相(動畫版)
世界上唯一的一部名副其實的天書(增訂稿)
震撼!耶穌受難十字架,福音警醒千古夢……
眾多的考古發現證明《聖經》對人類歷史論述的正確性
撒旦的詭計 時代的挑戰
上帝愛世人,更愛公義勝於愛世人!
信耶穌就是認識神並與神建立愛的關係
【正文】最大的毒物——現代中文譯本的錯謬和褻瀆(完整版)
最大的毒物—現代中文譯本
作者:李巴拿
(李巴拿長老,早年畢業於神學院,曾牧會有年,退休後,專研基督教護教學,以及基督教與中國文化。)
王序
主內作家勇於為真道爭辯,不替魔鬼留地步的李巴拿長老,因至友劉真光教授的推崇介紹,心儀其人,神交已久,常拜讀其大作。前幾年,李長老指出「現代中文譯本」所有謬誤,將主耶穌人格化,降低基督神性,滿布毒素,陰謀使聖徒背道之事,公然揭發,使讀者洞察其奸,知所警惕。此與旌德秉持基要信仰,打擊魔鬼的一貫主張不謀而合,益力欽佩。
去歲敬覽李長老大作「概說佛教」暢述其淵源內幕真相,使讀者能夠徹底認識佛教,不再敬拜假神和偶像,洵為傳揚基督福音的最佳文宣數據。
現在李長老要將「最大的毒物--現代中文譯本」一書出版,願藉此略抒鄙見,以為引喤,就旌德所知,含有毒素的現代神學思想,約如下述:
一、懷疑神,不信聖經中的重要真理,如「自由神學」、「歷史神學」、「新正統神學」、「希望神學」、「進化神學」……
二、高舉人,依靠自己的聰明,如「世俗神學」、「過程神學」、「本色神學」、「存在主義神學」……
三、創邪說,使人離道反教,如「神死神學」、「黑色神學」、「解放神學」、「靈恩神學」、「靈修神學」……
近代神學的泛濫,許多自以為聰明的假先知,創立所謂「現代神學」、「新派神學」,標新立異,使基督徒知識分子信以為真,往往誤蹈魔鬼死亡之路而不自知,這陷人靈魂至深的最大毒物,必須嚴正予以批判,撥亂反正,使神的兒女,及時儆醒,不為異端邪說迷惑,大家向最大毒物說「不」。
李長老此一大作問世,深信必能廣為流傳,對打擊魔道,維護純正信仰,定有莫大貢獻,爰樂即為之序。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一日
主僕 王旌德 序於華北神學院
初版序
六年以前聖靈感動我,寫了「最大的毒物--現代中文譯本」,是對現代派所寫的假經,作一明確而公正的批判,其中所引歷代神學家的話幾百處,也指出現代派將聖經更改了,要引人歸入歧途的謬妄的話有五百多處,當即為福音報連載完畢。兩年以前,吳勇長老發覺「現代中文譯本」真有很多錯誤之處,尤其是羅馬書八章三節「神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現代派將這段改為「上帝差遣自己的子,使他跟我們人有相同的罪性」是完全否認三位一體、基督神性、基督為聖靈藉童女感孕而生的各個基本要理,便告知使用這些偽經的人。本人也將拙著本書呈給吳長老,承他讚許,並且推介給一切正確信仰的聖徒,一時索要本書的信如雪片飛來,不但臺灣教會轟動,各教會報紙為這「現代本」為文討論,海外華人教會,也紛紛來函索書;本人當時並未出版單行本,僅將連載剪貼影印付與。在此同時,也有好些正統神學專家及真理鬥士,給我百般稱許與鼓勵,使我得了很大安慰與勇氣,願榮耀歸給至高真神和救主耶穌,阿們!
這兩年來,仍有人來函索要、或電話詢問有否出書,感謝主!祂已預備出版費用,因此得以出書。
所謂「現代版」就是高唱「信仰要合乎理性、合乎時代、合乎科學」的人文主義版。他們以「創造論」為神話;以「耶穌為童女所生」是寓意;以「十字架的救贖」是象徵博愛;以「耶穌復活」是精神不死;以「耶穌再來」是詩意。他們要推翻聖經的權威,推翻舊約預言,推翻基督救贖,否定一切超自然的事,無論神跡、創造、基督降生、聖靈工作、基督復活、再來審判,以及人人有罪、悔改、重生、成聖、永生,他們全要否定。他們是沒有信仰的信仰,沒有神沒有基督的基督教;但是他們混在正統信仰之中,又假裝他們是信仰純正之士。以往他們拿著和合本聖經,都講與聖經相反的道理。現在他們自己捏造了一本「現代譯本」,更可大膽的照本宣科,傳說他們的邪說了。
各位主內先進和各位聖徒,如果我們和他們一樣,還有甚麼盼望,豈不是比不信的還不如?我們不要怕人的威嚇,不但要對上帝所啟示的真理篤信不疑,也當不顧一切一同起來維護真理,屬真神、行真理的聖徒,雖在這末世仍不要怕,要齊心努力,向邪惡宣戰。
巴拿
敘於小港蝸廬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新舊約概論:
【舊約聖經概論】全集(39卷)
【新約聖經概論】全集(27卷)
李巴拿
序言
兩年前,有一位主的僕人對我說:「如今有一本現代中文譯本聖經,是信仰不純正的人所 寫的,馬可福音十一章十三節中的『收』改為『結』,是對主耶穌一種大大的汙辱」。當時的我查考,見這本現代譯本與合和本的文和意有許多完全相左。我便買了一本,詳細閱讀;又對照其他許多新舊譯本作深入研究。經兩年時日,發覺這個所謂「現代中文譯本」。就是現代派(Modernist)的 代表作。
現代派是不信上帝的創造,不信耶穌是童女所生,不信基督的救贖,不信人的墮落需要悔改、重生;也不信耶穌復活和再來……等。所以現代中文譯本將一 切基本要道都改用人文的名詞以代替原有真理。現代派自稱是基督徒,可是對上帝、主耶穌和聖經都不信,因此他們又名不信派。從前他們用我們的聖經,而加以謬 解、曲解、強解,因而間接否定聖經,現在他們乾脆大膽的用人的話以代替聖經,其目的是要使其流毒浸入各教會,而至於完全滲透以摧毀上帝的教會。有許多人, 不知就裡,中了他們的詭計,隨便採用了這個現代譯本,便慢慢地在信仰上走了樣;還有些人士幫他推銷,成為信徒靈性的劊子手。教會受害莫此為甚;我以此就教 主內幾位先進,蒙他們鼓勵有加,令我再作深入研究,並且作有系統的列出,然後筆之於書,俾可作有心研究者之探路人,作教會之警鐘木鐸,以防其流毒漫延。我 便重讀系統神學、近代裨學,教會歷史及其他有關書籍。憑以參酌而證,只是個人才疏學淺,手邊資料也仍嫌不豐,不過我願在眾位基督勇士面前作一個小尖兵,撻 伐奏功,全在各位先進,各位主的忠僕。如此,我這守望的小卒拋磚引玉的企望就可以成功了。
導論
一、何用此名
人若誤食了甚麼毒物,對身體就有危害;人若誤讀了甚麼不良書刊,對精神就有危害;人若誤信了甚麼宗教,對靈魂就有危害。如果有人把毒藥冒充良藥來賣,這毒 害該如何的大呢?聖經本是上帝啟示之道,現代派卻隨私意編了些謊言,而名之為「現代中文譯本聖經」。使人讀了,誤信他們的話,便失去對基督的信心,其毒害 還有比這更大的嗎?我所以稱這「現代中文譯本」為最大毒物,原因就是在此。
自從創世以來,魔鬼就用各種方法阻攔人親近上帝,叫人疑惑神的命令;在伊甸園中蛇引誘夏娃是如此(創3:1-5),在使徒時代有稱為耶穌兒子的以呂馬也是如此(徒13:6-12)。 這一千多年來,不斷的有各種異端邪說出現,如「摩門教」、「耶和華的見證人」、「統一教」、「人民會堂教」等皆是;自從初代教會的亞流到近代的布爾仁、巴 特、尼布爾、田立克,以及紐約協和合神紳學院的富士迪等。他們有的否認上帝的神性,有的否認主耶穌的救贖,有的否認天堂、地獄、靈魂、永生;有的什麼都否認。
有形的異端還容易防禦,只有無形的異端,防不勝防。因為他們掛的是正統信仰的招牌,問他,他也不反對正統信仰。但是他們卻「另傳一個福音,不是我們傳過 的」另用一本聖經,不是我們用過的。他們現在推銷這個「現代中文譯本」不遺餘力。他們慣用美麗的謊言說「舊的合和本太古舊了,不容易讀,不容易懂。現代本 是用現代最流行,最通俗的話寫成的,易讀易懂,是最合用的聖經」(編註:和合本雖然也有錯漏之處,但準確度比現代中文譯本高得多)。他們如此引誘心不堅固 的信徒和和年輕人入彀。其實他們把許多原來很清楚的話,改得模稜兩可;把原來易懂的白話改成文言和古諺;又造了些任誰看了也不知所云的(請看本書末後十四 章便知),但如此,他們把「上帝的福音更改了」(林後11:4)。他們的現代譯本內把原來以基督救恩為主題刪除,而代之以進化論、人文主義、暴力主義,和解放神學。稱這「現代譯本」為「最大毒物」豈不是名符其實。
二、其來有自
在巴西有一個人,名叫羅伯.基.白契爾(Robert G. Brat Cher),幼時在巴西一位不信派的教師家中長大,在喬治袖學院畢業。一九四六至一九五六,這十年間,在裡約熱內盧神學院中任教。一九五七年起,又在職於美國聖經公會。在美期間,他真是學以致用,將他所知的一切邪說寫成一本書,名之為「現代人的好消息」(Good News of Modern Men)。美國聖經公會也是信仰走了樣的。用這本邪書大加宣揚,鼓勵人購買。有些走偏了道的布道家,也盡力為他們推銷,在布道會中送人,在平時半價出售。又贈送給電視、廣播和福音團體。凡是願意要的,他們都送這本「好消息」給人。
萬國聖經聯合會與世界各地聖經公會,都是與信仰走邪了的普世教協有聯絡的。他們得著這本「好消息」如獲至寶,鼓勵翻印採用。因而選了人把它譯成中文。由香 港聖經公會總經銷,臺灣聖經公會分銷。這本原來只是「現代人的好消息」譯成中文後,搖身一變而成為「現代中文譯本聖經」,而與原來的身價大不相同了。在臺 灣聖經公會的大力推銷之下,成續斐然。他們模仿在美國鼓吹宣傳方法,在慶祝會中發優待券,給以折扣。贈送神學生、受洗者、聖經函授學員、福音團體。又用現 代中文譯本的話,印成單張,福音書刊,青少年小冊子,廣為分送。因此每個教會和團體,或多或少都有了現代中文譯本的話,有些無知的師傅,以為現代譯本很現 代化,用這個向青年人傳福音可能比較容易,也就胡裡胡塗的採用在公眾崇拜之中。一般比較嚴謹的傳道人,也願意買一本以作參考之用。因此在短短幾年之間,現 代中文譯本的銷售量已佔所有聖經銷售量的二十分之一了。
三、書的內容
「現代人的好消息」是作者白契爾對他所寫這書的命名。是一本沒有正確思想的書,譯成中文後,他們把它代替了正統聖經,這是對上帝啟示的一種最大蔑視。白契 爾本人不但不信耶穌,他也不懂聖經;他在一九八一年曾經公開發表聲明說:「倡言聖經無錯誤之說,是把聖經當假神、當偶像,惟有別具用心的知識分子,才主張聖經是無錯誤的……使人深感遺憾的是基要派謬釋聖經,自鳴得意,還鼓吹這劑萬靈丹,可以醫治這世代的邪惡……我認為是可恥的。」這不是明明說「此地無銀三 百兩」的賊喊捉賊嗎? 白契爾如此輕視聖經,敵視信服真道的基要派,他的作品也一定是在推翻聖經,抵擋上帝的真道。所以這個「現代中文譯本」內盡將上帝人性化,將耶穌罪惡化,將人神聖化。使聖經真理顛三倒四。如此言論只能達到「偷竊、殺害、毀壞的目的」,所以現代中文譯本中包含了自古至今所有異端的信仰,它又是當代各種邪惡乖謬神學的綜合。這個譯本是異端中大異端,毒中之大毒。
四、豈可輕心
有人說:「這與我沒有關係,我不會讀它,也不會信它。」請問你有孩子嗎?如果你的孩子被他們引誘說:「這是用最通俗的國語翻譯的,買這聖經又好讀又便 宜。」如果你的兒女有了這個譯本,又信了其中的邪說,把原有的信心丟失了,將活潑的盼望離棄了,你說沒有關係?何況聖經公會還經常印製許多青年和孩子們喜歡的卡片和單張,上面都用現代中文譯本的話。還有電視、廣播和函授課程,也是採用現代中文譯本的話。你的兒孫看了、聽了、寫了,會一點兒也不受影響嗎?
有人說:「現代中文譯本的信仰有問題,不理它就算了,管它幹甚麼?」請問你如果發現了路上有洞,你躲開就算了嗎?凡有德行的人,就是無力補那個洞,也會用 個標誌警戒人勿陷入其中。如果在你家中發現有生力麵被歹徒下了毒,凡是個正常人發現這種事,必定會趕快警戒人也不要吃那種有毒的面;並且還要通知出廠的公司和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趕快清除禍源才是。還有人說:「我是作傳道的,甚麼版本的聖經都有,現代中文譯本是其中之一,平時不讀它,有時用來參考參考而 已。」一本否認上帝的神性,否認耶穌基督救恩的邪書,還有甚麼參考價值可言?在這末世作一個牧者,應當加倍讓自己儆醒,也為全群儆醒;如果已經發現有偷著進來的,你若不願把他扭送警局,也當把他趕走才是,豈能任他在家中隨意偷竊、殺害、毀壞呢?
五、守望之責
在和合本之前約有七種中文譯本。那便是馬斯曼譯本、馬裡遜譯本、四人小組譯本、代表本、裨治文本,北京國語本、高德本。在和合本之後,又有呂振中譯本、今日譯本、樂可門新譯本…等。聖經公會如果在這些版中任選一本作為通用聖經不也是可以嗎?因為除了現代中文譯本以外,幾乎沒有不承認基要真理的。白契爾以基要派為恥,一定以有現代譯本為榮,當猶大賣主領了一大隊兵丁來捉拿耶穌,他也覺得光榮,白契爾是不是在享受這光榮?彼得在主被捉拿時以主為恥,但是他悔改後不但是堅固了弟兄,而且以為主倒釘十字架為榮。白契爾和他同黨對榮辱的看法如何?他還說只有別具用心的人才以為聖經是拯救這世界的靈丹,是誰別具用心? 是講黑色神學、解放神學和本土神學,天天拿春「現代譯本」假充基督徒的現代派,在弄政治鬥爭、特務組織和群眾運動呢?還是基要派在作這些事?這真是如俗語所說:「為何加罪於別人身上也不選擇一個時間呢?」
我們蒙主恩召的墓督聖徒,無論是全時間事奉,還是帶職業事奉;無論是有職無職,都是作「守望」的人。守望責任是要安內攘外。守望的人一發現敵蹤,就要吹號,警戒眾人們;敵人越近,角聲越高越急。如果守望者怠忽職責,或睡覺了,或者隨便離開了。敵人來了,也沒吹號,地無警戒,便要受失職之罪(結33:1-7)。 現在我們的敵人魔鬼,不但近了,而且已經冒充綿羊進了房子,折了你的大梁,換了你的楹柱;還要挖透妳的根基,撬開妳的牆壁,你還不以為意嗎?我們還不一齊起來,大聲斥叫、團結一心、共張撻伐。把賊抓起來,把魔鬼趕出去。協力同心,撕開財狼的面紗,叫他不再藏在聖殿中作吸血鬼。
圖解:人心的真相
震撼!你所不知道的人心真相(動畫版)……
世界上唯一的一部名副其實的天書(增訂稿)
 
壹、一般謬誤
一、改了又改
現代不信派認為「早期的信仰,不但陳舊,而且與現今的世界脫了節,所以必須用現代人所能了解的思想方式加以研究。」「現代中文譯本」便是由這種「思想方式」而出來的。「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提後3:16),聖經的話人不可加添,也不可減少(啟22:18-19),天地要廢去,主的話一點一划也不能廢去(太24:35;路16:18)。 現代中文譯本不但把主的話加添了,並且是無章不加,無節不改。而且加了再加,改了再改。因時代是天天在進步,要不與「現今的世界脫節」怎不天天刪、天天 加、天天改呢?被稱為「置諸萬世而不惑」、「放諸天下而皆準」的聖經,豈是沒有主題,沒有規格、沒有定準的?苦是如現代中文譯本隨時代進步而字都改掉
現代中文譯本1984年本與1985年本其內容就大有不同。比如創1:26「人類」改為「人」,這是在數量上的大大的差異。約1:1「道與上帝相同」改成「道就是上帝」這是在個體上大大的差異。喬布16:8「來了以後」改為「來的時候」是在時間上大大的差異。同是一個現代譯本各人手中的話都不一樣,怎麼在崇拜中一齊念誦呢?講的人又依據那一本呢?真是「否定之否定,矛盾之矛盾」
1984年版與1985年版相異之例
經節
1984年版
1985年版
創1:26
人類
人
創2:23
我終於找到了我骨中之骨
我終於找到了同類
羅8:3
使他跟我們有相同的人性
使他有了跟我們人相同的罪性
約1:1
道與上帝相同
道是上帝
約16:8
他來了以後
他來了之後
羅3:23
缺乏上帝的榮耀
虧欠了上帝的榮耀
羅3:24
使他們得以跟上帝和好
他們跟他有合宜的關係
羅4:17
我立了你作諸國的父親
我立了你作許多民族之父
羅4:18
上帝的應許是有效的
在上帝面前這應許是有效的
羅10:10
相信就得以跟上帝和好
就得以成為義人
林後5:17
新的已經來臨了
都成為新的了
賽19:20
上主要差遣人拯救他們
上主要差遣救星,一位護衛者拯救他們
撒上24:3
大解
解手
尼5:7
譴責
遣責
王上6:2
禁壇
香壇
王下4:7
先知
聖人
編註:
創2:23最新版本是「這終於是我骨裡的骨,肉中的肉」,以後不知還會不會再改。羅8:3,1984年版說「使他(基督)跟我們有相同的人性」,還沒那麼可惡,但1985年版越改越壞,是現代中文譯本中最邪惡的一句話:「使他(基督)有了跟我們人相同的罪性」,這對基督是何等的褻瀆,就算沒有其他錯謬,單就這一句邪惡的話,都足以讓我們有理由把這本假聖經丟棄
二、簡介是胡說
1、認啟示為想像
以西結書簡介中說「以西結是一個具有堅定信心和豐富想像力的人,他的許多深遠見解,都藉看異象表達出來,而他的信息往往由象徵性的動作顯示出來。以西結重視內心和靈性……他對國家所抱的希望,他關心聖殿和聖潔的事。」這與布特曼(Rudolf Bultmann)說:「聖經的神話」,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所說:「聖經的神跡和異象都是象徵性的」有異曲同工之醜。現代派也稱為「唯理派」他們不信人的理通不過的事。所以他們否定異象說:「那不過是人豐富的想像 力而已」。他們否定上帝的啟示,他們說那「不過是:人的深遠見解而已。」若如此聖經中所有啟示與異象都是因人「關心、重視、希望」而自己編出些「豐富的想 象」出來,如此聖經還有甚麼可信度?在以西結書中有「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和「人子啊!」共有一百一十九次之多。平均每章有兩、三次「耶和華說」或「他帶 我到……」。以西結既是「有堅定信心和深遠見解」的有道之士,他能又是一個沽名釣譽的大說謊者嗎?這些現代派是承繼了自然神論者赫伯特(Herbert)說:「自然性的宗教是不需要任何啟示的」,而將人神化,把至高上帝的榮耀歸給人,也不怕加重的刑罰嗎?
2、妄言只有當時的事實
現代中文譯本在啟示錄的簡介中說:「用象徵性的信息以表達作者的語言」不是「將來之事的啟示,而是對當時信徒的安慰」所以「作者是對當時信徒的鼓勵……其內容對當時信徒來說,不難領會……對後世信徒就很難明白」,這也是他們承繼了自由派的邪說「超自然的神跡是不可信的」,如果正像他們所說的,那末,啟1:1「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上帝賜給他,叫他將必要快成的事,曉諭他的僕人約翰」這些話是上帝在欺哄人?還是約翰在欺哄人?我看兩者都不是,乃是不信派在想盡方法,用盡謊言在欺哄人。因為他們沒有上帝的道存在心中(約一1:10)
3、妄言聖經都是人的話
在羅馬書的簡介中說「……他解釋他對基督教信仰的了解……這是保羅對他所傳信息,解釋得最詳盡的一本書,保羅發揮此一主題他認為……」現代派認為保羅並沒 得到上帝的啟示,而是自擬「主題」,自已「發揮」,自己「認為」怎樣「解釋所傳的信息」。完全是人的思想活動,與上帝和主耶穌毫無關係,巴特(Karl Barth)認為「聖經不全是上帝的啟示」,若如此,「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便要刪掉才對。林前2:6-16「……上帝借著聖靈向我們顯明了……我們所領受的,乃是從上帝來的靈,使我們知道上帝開恩賜給我們的事。」彼後1:20-21「因為預言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上帝的話來」,這些話若不刪掉,便是給了現代派一個當頭棒喝。這些證明聖靈啟示的經文,也證明不信派是故意「褻瀆施恩的聖靈」
如果以西結和啟示錄二書是人杜撰的,主耶穌由聖靈懷孕而生、在山上變相、行神跡奇事、復活、升天再來,也就沒有一樣是可信的了。所以王明道先生說他們甚麼都不信,稱他們為不信派是最合適的。何登先生(W. E. Hordern)說:「所謂現代自由主義者,就是如此的不信,不信耶穌是救主,不信耶穌所行神跡。他們對救恩沒有把握,對倫理也不要了。」
4、「大衛子孫」僅指他為政治領袖而已?
在撒母耳記下的簡介中,他們說「大衛的生平和他輝煌的功業,給以色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後世,每當國家遭遇炎難,人民渴望賢君來解救他們的時候,他們都期望從大衛的子孫中,有像大衛那樣一位領袖出現。」
若是「大衛的子孫」這話僅是說那些以色列人渴望有位超然政治領袖嗎?那麼,在撤下7:16「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的應許怎能應驗呢?(詩89:36-37)但是,在路1:31-|32, 天使向馬利亞報信時說這應許要應驗在主耶穌身上。可是耶穌也沒有作政治上的王,可見這話並非指政治而言,乃是指主耶穌要作天國的王;也就是舊約中的應許, 彌賽亞的出現要救全以色列人,彌賽亞(就是基督)他要作天國的王,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沒有窮盡。所以好幾次有殘疾的人,求主醫治都喊著「大衛的子孫,可憐我 吧!」(太9:27;12:23;15:22;22:42;30:31) 他們這樣稱呼,是表明他們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就是「坐在大衛的位上直到永遠,他的國位沒有窮盡的那位。」現代派根本不信耶穌的神性和權能,他們認為耶穌 不過是位猶太偉大人物,並不是基督,所以故意否定上帝真確的應許。這也是布特曼的論調,他要「偏重此時此地,不要著重過去和未來」,現代派承繼了這些邪惡 不信的歪統而隨私意強解聖經,自然會這樣亂說。
5、將敬拜事奉上帝之事都說成「宗教」
現代中文譯本在出埃及記的簡介中說:「上帝在西乃山,跟他的子民立約,賜給他們道德、民事和宗教的法律」在尼西米的簡介中也說「他協助人民在社會和宗教上大有改進」,在阿摩司的簡介中也是同樣說法。
世界有五大宗教,民間小宗教不計其數,現代派把敬拜事奉上帝的事都說成「宗教」,他們看基督教如其他宗教一樣嗎?基督教沒有超出其他宗教之上的地方嗎?這 是「普合神學」的說法,他們認為「無論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回教、佛教……,都可以包容起來。」他們這種「萬善歸一,普世得救」的邪說不但不是基督教,也不是任何宗教,他們是沒有信仰的。
他們說「尼西米、以拉斯等實行宗教改革」也是大大錯誤的講法。正像有人說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家一樣的錯誤,馬丁路德是使基督教復興,不是使天主教改革。因為今天的天主教仍是天主教,馬丁路德是喚起一般基督徒回復到起初的基督教樣式,所以基督教又名復原教。照樣因為猶太人在敬拜事奉上帝的事上偏離了正道,尼 西米、以斯拉挽回他們,糾正他們的錯誤,不是甚麼「宗教改革」乃是歸復原來應有的事奉。
上帝愛世人,更愛公義勝於愛世人!
催人淚下!一個姊妹為山村教會的祈禱
震撼!扎心!一個回歸浪子的真誠心聲
「認罪、悔改、得救」與「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福音!福音!福音!你究竟是什麼?
貳、將上帝人性化、偶像化
一、上帝的「居所」是在地球之上?
賽14:13-14「你心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眾星之上,我要坐在眾星之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要與至上者同等。」
現代中文譯本改為「你一度夢想爬到天上去,把你的寶座放在上帝的眾星之上;你想坐在北極山上,那眾神聚會的地方。你說,你要爬上雲端,在那裡跟至高者共比高。」
現代中文譯本將「北方的極處」改為「北極山上」,「聚會的山上」改成「眾神聚會的地方」,「高雲之上」改為「爬上雲端」,這段經文是論到魔鬼的墜落,也是論到上帝居所的位置。「眾星之上」也就是北方的極處,是指有形的宇宙之物質之外,在一切被造之物以外的極高之處,也就是以弗所書四章六節所說:「超乎眾人之上」,現代中文譯本改為「北極山上、雲端之上」,北極是地球的一部份,雲端是在地球表面。他們把這本是說宇宙之頂上,空間的至高之處,改為地球之上,是有意將至高無上的上帝變成地上的「神明」了。「高雲之上」仍是指「北方的極處」現代中文譯本改為「爬上雲端」,這也是暗中指上帝不過如民間傳說的神明坐在 雲端。現代中文譯本又把聚會的山上改成「眾神聚會的地方」,更進一步暗指上帝與一般假神很有來往。這是把至上榮耀的創造主,誣為與偶像和魔鬼同等,是對上 帝極大的褻瀆。「山」在聖經常指天上和天國(詩121:1;123:1)。天使天軍聚集在上帝面前歌頌讚美,便是「聚會的山上」。
現代中文譯本如此亂改是根據「神死神學」,將上帝人性化,將人神性化,使人離棄上帝崇拜自己,這正是魔鬼起初在伊甸園引誘夏娃之手法的重演。
二、將上帝形容為泛神
弗4:6「上帝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
現代派將這節改為「我們只有一位上帝,就是人類的父親;他在萬有之中,統御萬有,貫徹萬有。」現代本將「超乎」刪掉。將連繫之意的「貫乎」也就是「貫通」 之意改為「貫徹」,前面又加上「在萬有之中,統御萬有」。這完全把這位超然而又親愛人類的上帝,一變而為泛神論的神。認為「神就在萬物之中,神是統御萬 有,萬物就是神」的荒謬論說。
弗4:.6「超乎眾人之上」是說上帝超然而獨立,也就是在「北方的極處」,但是上帝同樣又是鑑察萬有,全知萬事的全能全智之主,他就在我們面前,在我們四圍,這便是「貫乎(貫通連繫)眾人之中」。我們信主的人,上帝又使聖靈住在我們心中(弗1:13)。這便是「住在眾人之內」的意思。那裹有泛紳論,或自然神的意思呢?現代派既然不信不合理性之事,泛神論不是更不合理性了。
三、將上帝人性化
可:10:27;太19:26「在上帝凡事都能」。文理本作「上帝無不能也」。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句為「上帝萬事都能」。這「萬」與「凡」雖然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卻有天地之別。俗語說:「雙手萬能」,人作事都需用雙手,所以又說「人是萬能的」。把「凡事都能」的全能之上帝改成「萬事都能」,是將上帝降等為人了。「凡」就是「一切」,就是沒有一樣不能的,這是形容上帝全能最適當的話。「萬」就大大不一樣,萬能,十萬、百萬、億萬,他就不能 了。因萬能是有限的人能,只有全能才是無限的神能。現代中文譯本將「凡事都能」改為「萬事都能」是將上帝人性化,是隨從摩門教的教訓,以上帝為一個白鬍子 老頭兒,這又是在大大褻犢上帝。
四、否認上帝的聖潔
書24:19「聖潔的上帝」,現代中文譯本改為「神聖的上帝」
民27:14「尊我為聖」改為「承認我神聖的能力」,這兩處聖經其他譯本與和合本同。
「聖潔」是形容上帝完全榮美,毫無瑕疵罪過的本性。「神聖」是形容一個人物的莊嚴偉大。一個行為正直的人物,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我們便說他「神聖不可侵 犯」,「神聖」也是對一件事的態度很「莊嚴神聖」,這又是把形容榮耀無比之上帝的話改成形容人的話,真如保羅說「雖然知道上帝卻不當上帝榮耀他……將不能朽壞之上帝的榮耀變為偶像。」(羅1:21-23)
五、用俗語以稱聖事
賽29:13「他們敬畏我」改成「他們的宗教」
申12:30「隨從他們的惡俗」改成「隨從他們的宗教習俗」
利23:2「耶和華的節期」改為「宗教節期」
但6:5「上帝的律法」改為「宗教信仰」
多1:1「敬虔」改為「信仰」
提後4:7「所信的道」改為「當守的信仰」
提後3:5「敬虔」改為「宗教」
提前1:9-10「不聖潔、敵正道」改為「藐視宗教……不健全的教義」
多1:13;2:1「純正的道理」改為「健全的教義」
多1:9「真實的道理」改為「符合教義的教訓」
太24:10「跌倒」改成「放棄信仰」
來6:1「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改為「朝著更成熟的信仰前進」
以上所引前幾處都有「耶和華、上帝、或我」等真神的名,現代中文譯本都刪掉,而代之以「宗教」,豈不是把榮耀的主改變為必朽壞的偶像嗎?又將「敬虔、虔 誠、真道」教改為「宗教」。宗教是不信的人對基督教的說法,也是泛指一切假神的信仰。現代派將上帝看為與假神相同,將敬拜上帝的事也看為與事奉偶像相同。 所以又把「真道」改為「教義」。這些現代派所用的儘是異教名詞,在其他聖經版本中都找不到的。因為他們也是在宣傳「普合神學」,認為萬教可以歸一,為了迎合異教的歡心,可以更一步與他們聯合,所以都要多用異教名詞。現代中文譯本因而是古代巴蘭與巴勒聯合的再現,也是撒瑪利亞的雜亂宗教。(王下17:27-33)
六、認為上帝不可頌不可畏
出15:11「耶和華阿,眾神之中,誰能像你,誰能像你,至聖至榮,可頌可畏,施行奇事。」
文理本作「諸有能者之中,孰克與耶和華頡頏,至聖至榮,可畏可頌,獨行異跡,誰堪比擬。」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節為「上主啊!在諸神中有像你的嗎?誰像你,有神聖威嚴?誰像你,能行神跡奇事?」這「神聖威嚴」是對人的稱讚話(前節已詳述)他們用此 以替代了原有對上帝稱頌的話「至聖至榮」此外又將最重要的一句「可頌可畏」刪除。這齣埃及記是預表信徒脫罪惡入永生。這過紅海是預表重生得救。一個得救的 人會不自主的頌讚上帝。現代派把最重要的「可頌可畏」剃除,是要基督徒不頌不畏上帝?是不是覺得上帝沒有甚麼了不起,不過像一個偉人一樣,有點「神聖威 嚴」而已呢?這是潘霍華(Dietrich Bonhoeher)所謂「人類已經成熟,不需宗教了。」也是韓米頓(William Hamilton)所說「現代人若切身力行,就能勝天。」這些假師傅,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連買他們的主他們不承認,自取速速的滅亡。(彼後1;1)
獨家原創《聖經裡的那些事兒》系列:
前言
第一章:上帝的創造
第二章:伊甸園
第三章:始祖犯罪
第四章:逐出樂園
第五章:該隱與亞伯
更多……
叄、侮慢主耶穌
一、指主耶穌是被造者
箴8:22-23「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我,從亙古,從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
現代派改這段是「上主在造化之初,在亙古,他先造我。在太初,大地成形之前,我就被造。」箴言八章是說主耶穌是創造萬物的三一真神(箴8:30)。在其他經文也是這樣說(約1:1、3;10:30),主耶穌是創造者,不是受造者。然而現代中文譯本部一定要將「就有了我」改為「他先造我」,將「我就被立」改為「我就被造」,這個「就有了我」是說主就是太初之道,是上帝榮耀所發的光輝,是上帝本體的真像(來1:3),毫無受造的意思。「我就被立」是指主耶穌在創世以前已經被立為創造之師,為人類救主(弗1:4)。如此主耶穌既是創造之主,又怎能是受造者呢?這種耶穌是被造者的邪說是起自初代教會「神體一位論」的亞流(Aianism),以後俄利根又繼其邪說(Universasm),這是對救主耶穌的褻慢。
二、妄言主耶穌有罪性
羅8:3「律法既因人的軟弱,有所不能行的,上帝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在肉身中定了罪案。」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節為「摩西的法律因人性的軟弱而不能成就的,上帝卻親自成就了。上帝差遣自己的兒子,使他有了跟我們人相同的罪性,為要宣判人性裡面的罪,把罪除去。」(1985年版「罪性」在1984年版是「人性」)
現代派在這節聖經中表現了他們整個信仰的虛空無有,和對救恩的否定,對主耶穌的褻瀆。現代本1984年 版將「成為罪身的形狀」,改為「跟我們有相同的人性」。這樣改已經是似是而非了,固然耶穌有完全的人性,但是我們的人性中有原罪、本罪之性,耶穌卻沒有。 耶穌的人性也有喜怒哀樂,有吃喝、有感情,卻沒有犯罪之傾向。我們有人性敗壞面,耶穌沒有,怎麼可以說耶穌與我們有相同的人性?現代派在1985年 版更是變本加厲,原形畢露的,將以先改「罪身形狀」為「人性」的一句,再改為「跟我們有相同的罪性」,這是明目張胆的表明現代派,絕對不信童女生子、聖靈 感孕的真理。他們這樣改法是說主耶穌不過是一個普通人,而且是個罪人(因為有罪性必有罪行),所以現代派因不信人需要救贖,說「人生下來就是神的兒子,不 必悔改信耶穌,這是給人難堪的侮辱。」所以對於主耶穌被釘十字架認為「是一種大仁大義的成功……耶穌的偉大在於他的教訓和人格。」從他們的話,就知道他們 之所以自稱是基督徒是「拿看十字架反十字架,打著基督教的牌子反對基督教。」他們是魔鬼的第五縱隊,是要隱藏在教會中,而把教會連根拔出。這種現代派的所 謂「現代中文譯本」如果傳下去,後代子孫還會信耶穌嗎?如果那時我們對孩子說「耶穌是救主,是贖罪祭。」他們一定會回答「甚麼啊!這最好的現代譯本聖經沒 有這樣的話!」這些現代派便達到其目的了。
「成為罪身的形狀」不是指看內裡的本性,是指著「有血有肉身體的樣式」,主耶穌的身體與世人一樣,有五官四肢、有五腑六髒、有血有肉有骨。耶穌有與世人相同身體的樣式,他也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來4:15)。說耶穌非基督,他是有罪的是承受蘇西尼派(Socinains)的邪說,現代中文譯本不過效其醜惡而已。
三、暗指主耶穌無理
可11:13「遠遠的的望見一棵無花菜樹,就往那裡去,或者在樹上可以找著甚麼果子,到了樹下竟找不著甚麼,不過有葉子,因為不是收無花果的時候。」
別的譯本也是這樣寫法,只有現代中文譯本將這「收」字改為「結」。
無花果是不開花而結果,在樹枝發嫩芽的時候,就開始結果了。現在耶穌看見這無花果樹很多葉子,應該有很多果子才對,但是一個也沒有。現代中文譯本把「收」 改成「結」,在實情上是大大錯了,因為依無花果的生理來說「有葉就有果」。現在有葉,是結無花果的時候了。「收」就要等成熟了才行。沒有人在果子沒長成便 去收的;可是有人在飢餓之時,在果子沒成熟時就去摘來吃的。耶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去找無花果,卻沒有找著,因為不是無花果成熟收取之時。如果耶穌在不是結 果的季節卻去找果子,就好像人在冬天去收莊稼,那不是無理取鬧嗎?他們誹謗主耶穌不露痕跡,只改一個字就成了,但是智慧者看他翹尾巴也就知道他要作甚麼 了。
四、指主耶穌不過是個偉人?
彌5:2「…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掌權的。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
現代中文譯本1985年 版將這節改為「…我要從你那裡,為以色列選立一位統治者;他的家系追溯到古代的望族。」現代中文譯本刪去了「亙古、太初」代之以「古代望族」,又將「根 源」改為「家系」。「根源」是指主的神性的源頭;「家系」是指人的世系相傳的肉身系統。「古代望族」也不過說他是偉人的後裔。「亙古、太初」是自有永有的 時空之前,是指耶穌是無始無終的上帝。這就可以看出現代派的惡謀,他們總要用各種詞句以否認耶穌是彌賽亞、是救主。主耶穌按著家世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按 著聖善的聖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上帝的兒子。(羅1:4)。現代派妄自將主耶穌從上帝兒子榮耀的地位,降為偉人的子孫,這是承續了士來馬赫(Schleirmcher)的胡言說「基督並非是上帝在肉身顯現,耶穌不過是猶太偉人。」他們不知道耶穌基督與父神原為一(約10:30)。還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他(約8:58)
在以賽亞19:20「埃 及人因為受人的欺壓,哀求耶和華,他就差遣一位救主,作護衛者拯救他們。」沒有一個譯本將「救主」改成「救星」的,只有現代中文譯本是如此。「救星」不但 是外教名辭,也是指世上偉人。對於一個在政治上有特殊成就的,人們便稱他為「民族救星」,可見救星是世人,也是很多人。「救主」就不是這樣了,他必須是神 才有能力救世人,必須是人才能替人贖罪,所以救主不但超過救星太多,而且救主只有一位。(徒4:10-12)。現代派把耶穌只當一位政治偉人,是故意否認耶穌是世人的救主。
五、使主的格位不明
賽7:14「必有童女懷孕生子」。
現代中文譯本改「童女」為「閨女」。「閨女」是北方的未出嫁女子之通稱,如同臺語「在室女」,這話只有說明女子處於閨房之內,還沒有出閣結婚,不如童女能表達女子的貞潔。曾聽說某些人士要將太1:23改 為「必有少婦,懷孕生子」。如今現代中文譯本在馬太福音中仍用「童女」,而將馬太所引用的以賽亞書卻改為「閨女」。「閨女」雖然強於「少婦」,但是這不但 與原意不合,也與一般純正信仰的「信仰告白」,也就是「使徒信經」中的「耶穌基督是由童貞女馬利亞因聖靈感孕而生」不合。用「閨女」不能表達主耶穌無罪的 聖潔,使主耶穌的位格矇混不清。
六、將預言救主的話刪改
1、否認主的聖潔和寶血功能
歌5:10「我的良人,白而且紅,超乎萬人之上。」
現代中文譯本改為「我的愛人英俊、健壯,是萬人中的佼佼者。」
「白」是指主完全聖潔無疵。「紅」是指主流血贖罪。現代中文譯本將「白而且紅」完全刪除。換以對青年人體格的形容詞「英俊健壯」。耶穌基督雖然曾在世人之中,卻是超過世人之上的,現代中文譯本改這句像形容一般突出的青年人一樣「是萬人中的佼佼 者」。
2、否認主是賜平安的
創49:10「直等到細羅來到」小字解釋細羅是賜平安的意思。
現代中文譯本把「平安」刪去,是否認主耶穌是平安的王。
3、否認主耶穌的愛
箴18:24「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現代中文譯本改為「深交的朋友,情逾骨肉」。
「有一朋友」是特指一位與一般朋友不同的獨一愛我們超過一切的,那就是主耶穌。他稱我們為朋友(約15:14;路12:4)他愛我們到捨命的地步,他也將從父所聽見的都告訴我們了(約15:13-15)。現代中文譯本卻將「有一位」刪去,而用「深交的朋友」以代替。人的朋友有淺交、有深交各種程度的感情,都不止一個。現代派如此改法是故意否定耶穌捨命的愛。
4、否認主升天再來之事
箴30:4「誰升過天,又降下呢?」
現代中文譯本將這節改為「誰掌握天上的知識」。這節聖經是預言主耶穌升天再來的。耶穌基督整個救恩包括了釘死、復活、升天、再來。這也是基督徒的信仰和福音的中心,現代派承繼了布特曼(Bultmann)的謊言說「復活、升天都是神話。」他們迷失在救恩之外,也想要叫世人永遠迷失。
5、將主耶穌當天使
創48:16「救贖我脫離一切患難的那使者。賜福給這兩個童子」。
現代中文譯本改此為「拯救我脫離一切災害的天使」。
「那使者」不是「天使」,乃是指屢次向雅各布顯現,救他脫離一切患難的救主。(末降世的耶穌)(創28:10-18;32:24-2;35:1-15)。天使不過是服役的靈,是為聖徒效力的(來1:14)。天使何來權柄能力救人脫離患難而又賜福給人呢?惟有三位一體的真神才能。「那使者」是指未降世的真神三位一體的第二位。現代中文譯本故意將「那使者」改為「天使」。豈不是將救主由真神降為「天使」了。
七、淡化主恩,醜化主名
1、輕慢主恩
可5:19;路8:39「傳揚主耶穌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
現代中文譯本將這「何等大」、「多麼大」刪去,只寫「主為你作的事」,這豈不是故意輕忽主耶穌的榮耀和恩惠?
2、將「道」除掉
羅10:3-15「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裡,在你心裡,就是我們所傳信主的道…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
現代中文譯本將四個道字,在這裡都改為「信息」,這是很謬妄的。「道」是指主耶穌(約1:1-2),也就是羅10:6-7中所說的基督。將「基督」的代名詞「道」改為「信息」是不是要將基督從人心中除去?
3、辱罵主耶穌
約9:29「只是這個人(指主耶穌)我們不知道他從那裡來。」
現代中文譯本在約9:28-29兩 節中都把「這人」改為「那傢伙」,「傢伙」是對粗鄙低下用具的稱呼。如果用「傢伙」稱人,即是對人的一種極大侮辱。如果有人被辱罵「你這傢伙」,他即或是 一個最卑賤的人,也是不能接受的。現在現代派與反對主的人一同辱罵主耶穌是「那傢伙」,而這些人又自以為是信耶穌的基督徒,有的還自稱是上帝的僕人。如果 真如他們自稱,難道如此作賤而褻瀆他們事奉的主,豈不懼怕加倍的刑罰嗎?
八、以「人」代「主」
太26:28;可14:24「耶穌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的。」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節為「這是我的血,是印證上帝跟人立約的血……。」主耶穌說他與上帝立約,現代派說是人跟上帝立約,這是以「人」代替「主」。人,甚麼時候跟上帝立約的?人憑甚麼跟上帝立約?人 跟上帝立的是甚麼約?立約雙方資格要相等,人不過是該滅亡的罪犯,人不夠資格與榮耀聖潔的神立約。立約是雙方都有代價的,人除了有罪甚麼也沒有,人憑甚麼 也付不出給上帝的代價。立約是有條件的,人沒有條件合於與上帝立約。現代派還說:「耶穌的血不過是人跟神立約的印證」,這又是將神人顛倒,使主客易位。人 因信主重生得救,才是主與上帝立約的印證。他們這樣把主流血所立的新約,說成人與上帝立的約,豈不是踐踏主的寶血(來10:29)?
九、否認主耶穌的至大崇高
太12:41-42;路11:31-32「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在這裡有一人比喬納更大……。」
現代中文譯本在這兒又只改了一個字,就是將「人」改為「事」。「這裡有比所羅門更大的事呢……,這裡有比喬納更大的事呢……?」這段經文是因法利賽人求神 跡而答覆的話,主耶穌引用所羅門和喬納,是告訴他們若不信耶穌是基督,就是有最大的神跡,人仍然是不信,何況主耶穌已經在他們中間行了許多神跡呢。主耶穌 所說,「這裡有一人」,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如果說事,主還沒有從死裡復活,也沒有作榮耀的主,事情還沒有成就,有甚事可指呢?而且各種譯本都說,「這 裡有一人」,不是「有一事」。現代派是「無事生非」,故意把生命的主棄絕了。
十、輕言「犧牲」
賽43:4「因我看你為寶為尊,又因我愛你,所以我使人代替你,使列邦人替換你的生命。」
現代中文譯本改此為:「我寧可犧牲其他國家來拯救你,犧牲別人來換你的生命。」他們將兩個「替換」都改成「犧牲」,這是輕看犧牲了。現今一般人誤用犧牲二 字,除清陳貨叫「大犧牲」、減價求售叫「犧生品」、稍微捐棄成見便說:「犧牲小我」,「犧牲」何意,一般人根本莫明其妙。按儒家禮記解釋「牲」是祭祀用的 牛羊,「犧」是沒有雜毛的純色祭牲,「牲」是沒有殘疾的祭牲。古代我國皇帝率文武百官代表全民向上帝行郊祭之禮,一定要遵這種規矩。在利未記所載五祭之中,所有血祭也是如此。並且這些「犧牲」是義的代替不義的,正像主耶穌為我們作了「犧牲」一樣。這怎能用「犧牲」以說明外邦人代替以色列人呢?如此亂用 「犧牲」,這是輕看主的寶血。
獨家原創:長篇福音小說《寄居者在歸途》:
第一章 可怕的傳言
第二章 恐怖的揭帖
第三章 燥熱的夏夜
第四章 初聞天歌
第五章 神?真神?假神?
第六章 耶穌?真理?生命?
更多……
肆、否認聖靈的工作
一、輕蔑聖靈的工作
撒上19:20-23「受上帝的靈感動說話」共有五次。
現代中文譯本在這一段中都將「受上帝的靈感動說話」改為「上帝的靈突然支配……跳舞狂呼」。「受感說話」為何要變成如此醜惡的話,而加上「跳舞狂呼」,又是根據何而有呢?這樣說法是不是把受聖靈感動,當成瘋狂而故意褻慢施恩的聖靈?(太12:31-32)
二、否認聖靈的能力
王下2:9「感動你的靈,加倍的感動我。」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節為「請把你的能力加倍給我。」,現代派否認聖靈的存在,當然也否認聖靈的能力。所以他們把「感動的靈」刪除。他們不知道先知們的能力從何而來?只以為是人的才幹、勢力和錢財多才有能力。但是上帝說:「不是依靠這些,是依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4:6)他們如此是只要能力而不要賜能力的主,也是理性主義,以為依靠聖靈不合理性的謬論。
三、否認聖靈的澆灌
箴1:23「你們當因我的責備迴轉,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們,將我的話指示你們。」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節為「你們聽我的勸告,我要指導你,把我懂得的告訴你。」他們將「責備」改為「勸告」,把「迴轉」刪掉,是不希望人悔改回頭,把「我的靈 澆灌」改成「我要指導你」這是將「生命的迴轉」變成「人的勸告」,將「聖靈的澆灌」,變為「人的指導」。這種崇拜理性為神,以人文主義為他們的上帝,是立 敕爾.士來馬赫的胡言亂語。
伍、對殿中器物位置不清
一、以為約櫃與銅祭壇相連
王上2:28「約押…逃到耶和華的帳幕,抓住祭壇的角。」
現代中文譯本將「耶和華」去掉,加上安放約櫃四個字,成為「約押逃到安放約櫃的聖幕去,抓住祭壇的角」。約櫃是在會幕的至聖所,中間還有聖所的香壇、陳設 餅桌、金燈臺。在院中還有洗濯盆,這祭壇是在院子內。會幕是有人看守的,裡面還有祭司值班。男人只能到銅祭壇為止,祭司才能入聖所獻祭,只有大祭司一年 一次才能入至聖所到約櫃前灑血燒香。約押是一個普通人只能到銅祭壇,與約櫃離得太遠,現代中文譯本將「安放約櫃,抓住祭壇的角」連在一起,豈非弄混聖殿中 器物位置?不然便是故意使人對聖器位置混淆不清?
二、外袍在以弗得上面
出28:31「作以弗得的外袍」各種譯本都是如此寫法。有很多圖畫,也是畫聖服的最外面是以弗得,裡面是外袍,最裡面是內袍。
現代中文譯本卻將這句改為「穿在以弗得上面的外袍」,「上面」難道不是外面,還是內面不成?上面就是外面,下面就是裡面,尤其是在穿衣服上更是如此說法。 現代中文譯本將「以弗得的外袍」改成「穿在以弗得上面的外袍」,意義是大不相同的。以弗得是聖衣,也是祭司首席的大祭司,他的最外面的漂亮禮服。在以弗得 兩肩有兩塊寶石刻有十二支派的名字。在以弗得胸前又有十二顆寶石的刻名牌子;名牌中還有烏陵、土明。這以弗得又是用金、紫、藍、朱紅等色繡織而成,如此美麗的以弗得能讓僅是藍色外袍蓋起來嗎?以弗得若穿在外袍下面(裡面)不但失去價值,也失去功用。烏陵、土明在胸牌夾層兜中,穿在外袍裡面,大祭司如何用來 決斷呢?現代派這裡胡改亂改,不是要混亂主的道,就是要故意自顯新穎,豈不知如此更顯他們的無知可憐。
三、亂改聖殿名稱
王上6:29「內殿外殿」。
現代中文譯本改為「大堂外堂」。「殿」是上帝的居所,是人敬拜之處。「堂」是人的住所,或人辦事之處。以往縣政府大廳稱「大堂」內廳稱「內堂」。我們李姓 早年居於趙郡稱「趙郡堂」,唐姓發源於晉陽稱「晉陽堂」。「殿」除了上帝居住以外也是君王居住和辦事之所,如「內殿」、「寢殿」、「奏和殿」、「永安 殿」。殿與堂豈能混為一談?現代派將聖殿改為堂,豈不含有以上帝與罪人相同嗎?
四、以為「牛犢」和「公牛」相同
民15:24「將一隻公牛犢作播祭」。
現代中文譯本改為「他們必須獻上一隻公牛作燒化祭」。「犢」是小牛,「牡犢」是小公牛,「公牛」常指大公牛。按禮記所載,大公牛和母牛都不能作郊祭之牲, 郊祭牲必須「角繭」,就是公牛的角剛出頭如同蠶繭般小,如果角大得可以抓得到,便不能用作祭天(上帝)之牲了。這也是聖經所說「一歲的公牛犢」相同,這是取其還是「童牛」未曾發情,有聖潔之意。按禮記成牛隻能用作待客,自食或作其他祭祀之用,斷不能作為郊祭上帝之物。現代中文譯本以為多一字少一字差不多, 如果是「不要犯罪」可以改成「要犯罪」嗎?「何瑞奇醫科」和「阿端哥醬料」不是差不多,是差得太多?
陸、用外教語
一、將上帝改為「神明」
(此節聖經公會在和合本一九八四年以後版也改為「神明」,在一九八四年以前之和合本仍為「上帝」或「神」)
士9:9-14「…我豈可止住供奉上帝和尊貴人的油…我豈肯止住使上帝和人喜樂的新酒…。」
別的譯本都是與此相同,只有現代派將「上帝」改為「神明」,上帝是獨一的、至尊的創造主,與管理宇宙的至大真神,神明是指一切假神和偶像。真神豈可與假神同臺?創造的主豈可用那被造之人所制的偶像的稱謂?現代派既然將「上帝」都改成為「神明」了,還有甚麼他們不能刪改的?
二、將「人」改成「凡人」
詩118:6「有耶和華幫助我們,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現代中文譯本改「人」為「凡人」,這是道教用語。道教稱一般普通人為「凡人」,他們認為得了「道」的人為「真人、仙人」。道教用這種說法,稱為基督名下的人,也可同樣用嗎?「人」或「世人」的稱謂不夠好,不夠典雅,還要用「凡人」比較妥貼嗎?
三、「陰間」`改為「冥府」
箴1:12「我們好像陰間,把他們活活的吞下去。」
在聖經中沒有「冥府」這種說法,現代中文譯本就改「陰間」為「冥府」,道教才說天上有「天府」,人間有王宮,地獄有「冥府」。
四、「時間」、「定期」、「機會」都改為「時運」
傳9:11-12「我又看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縛貲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原來人也不知自己的定期;魚被惡網圈住,鳥被網羅抓住,禍患忽然臨到的時候,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
這段其中三個名詞「機會、定期、時候」,現代中文譯本改這三個名詞為「時運、時運、惡運」,這又是道教的信仰。道教相信一切星宿在運轉,一切神明在輪值。 有兇神惡煞在遊行,當人遇見甚麼福星時,便是好時好運,當你那時碰上惡煞便是弊時。所以這「命運、時運、好運、壞運」,都是道教的迷信。現代中文譯本靈俗不分,把基督與偶像混一,把真理與迷信同稱,這是他們的本色神學。他們說「中國的儒、道、墨、釋各家思想,亦是在耶穌降世之前為上帝所啟示…,我們要將 儒、道、釋、墨各家精純部份,納入基督教義中…。」他們把「普通啟示」與「特別啟示」混為一談。要將外教道理混入基督教,那樣的基督教充其量不過如一貫 道,是個「四不像、八不樣」的教。
基督徒相信「我們的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上帝。」(徒17:8),我們不信宿命、時運,我們知道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徒10:35)
五、改「救主」為「救星」
賽19:20「埃及人因為受人的欺壓,哀求耶和華他就差遣一位救主,作護衛者,拯救他們。」
現代中文譯本改救主為「救星」,這又是道教的話。道教以為地有一人、天有一星。君王之星特大如鬥,偉人之星如日月。人在星耀、人病星暗、人殘星落。所以稱 世人偉大軍政人物,謂之「救星」。這種說法是很不合邏輯的,因為世上人員每日生死千千萬萬是沒有一定的,天上星球數目都沒有變,而且天上星球都屬物質的, 一個遠在天上物質的星球,怎麼與萬物之靈的人能連為一體呢?是講不通的。主耶穌是真神,是救主,不是所謂「救星」,如此稱主是一種輕慢。
六、用儒家語
賽32:5「吝嗇人不再稱為大方」。
現代派獨自創新而又無詞可用,只能套一句儒家常用的「君子、小人」以用,所以改這句作「也沒有稱小人為君子」,按儒家「十三經」中篇篇都有君子小人之詞。這「君子」豈是「大方闊綽」可以形容得了的?現在僅就大、小戴二禮中的「曾子之事和儒行」兩篇摘錄幾句以作參考:「忠 信以為寶…,多文以為富…,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可親不可劫,可殺不可辱。不諂不疑…,今世行之,後世為楷。勤力不倦,幽居不淫。推賢不望 報,利國不求富貴,日夜省思,以歿其身…,不絕小、不殄微。不求人知,只求自知…忿欲思患,思嗜思恥」。連孔老夫子自己也說「躬行君於,吾末之有得」(論 語),既是如此,豈能隨意將「大方」改為「君子」呢?
七、「燒香」
耶34:5「…人必為你焚燒對象…,就是在你以前的先王焚燒一般」。
現代中文譯本改「焚燒對象」為「燒香」。焚燒物件是以色列人周圍的國家,對死人敬拜的一種喪禮儀節。「燒香」是東方人對偶像和死人的一種敬拜方式。現代中文譯本如此改,是否把中東古時迷信給中國鄉土迷信的「現代化」?
八、人可以求問死人靈魂?
代上10:13;「求問交鬼的婦人」。(參考賽8:19)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句為「他求問死人的靈」,死人的靈有先知之明能正確無誤的答覆活人的問題嗎?死人的靈能賜福和降禍給活人嗎?死人的靈還能重回世上嗎?在 以往的民間信仰認為是可以的。但主耶穌即全否定了這些說法,死人的靈是處在一個完全固定的地方,不能隨便離開,不能降福也無力降禍與活人,也不是知道一切 的(路16:19) 一般交鬼的巫覡乩卜,全是騙人之舉,不是附在巫者身上魔鬼的騙術,便是交鬼者與「師公」聯合的欺騙。現今流行在臺灣各下層社會的巫乩,也都是如此。現代中 文譯本改「求間交鬼的婦人」,為「求間死人的靈」是相信死人靈魂,有先知之見,有賜福降禍之能,那麼一般求告祖先靈魂保護後代也是對的了。這是一般民間信 仰的大矛盾,他既信有賞罰、有輪迴,又信能超度,能在陰間長住久安。(不然何以燒紙錢及各種用具呢?)既信賜人禍福的是上帝和各司神明,又信祖靈能保護後 代,也信巫者能引死人靈魂來世與活人對談,是矛盾中有矛盾,是無法可以解明的大矛盾,是不可置信的大迷信。現代中文譯本卻順從他們的說法,也是承認那些荒 渺的信仰,而且寫在他們的「聖經」中,這不是故意引人離棄真神而歸向虛妄嗎?
九、靈魂需要吃喝嗎?
路16:22「後來拉撒路死了……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財主也死了……他在陰間受痛苦。」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節為「後來這窮人死了,…….在天上享受盛筵」,他把「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改為「在天上享受盛筵」。固然在啟19:7-10有「被請赴恙羊筵席」,在啟啟3:21有 「一同坐席」。這都是指主再來時信的人身體、靈、魂全得贖的福樂。現代中文譯本加上一句「在天上享受盛筵」是指拉撒路剛一離開世界就在天上享受吃喝。如此 豈不是說靈魂仍需吃喝玩樂,以及世上一切的所需之物嗎?如此是否也與傳統信仰「拜拜」鬼神靈魂也當用食物供養,人死之後也當燒錢化紙及紙房、紙車、馬…… 等等呢?這種異教雜亂荒謬思想也能滲入聖經之中嗎?
十、暗示信徒可以拜偶像
王下5:18「惟有一件事,願耶和華饒恕你的僕人,我主進臨門廟叩拜的時候,我用手攙扶他在臨門廟,我也屈身。我在臨門廟屈身這件事,願耶和華饒恕我。」
現代中文譯本改為「當我隨侍我的主人到利亞神的臨門廟去膜拜時,希望上主饒恕我。我相信上主一定饒恕我的!」這裡明明是說乃縵在敘利亞王拜臨門時,用手 攙扶乃縵的主人敘利亞王,而不是隨從王去叩拜臨門。但是在王跪下被乃縵扶起時,乃縵不得不彎腰去扶,雖乃縵不是拜臨門,但是因為扶人也彎了腰,也覺得與信 仰上的行為不妥,所以求饒恕。現代中文譯本卻將「我也屈身」刪去,而改成「隨王去拜」,並且又在後面加上一句「我相信上主一定饒恕我的」,啟21:8「行 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的,他們的份就在燒著的硫磺火湖裡,這是第二次的死。」上帝能容許人拜偶像而不以為罪嗎?現代中文譯本根據甚麼加上這句與真 理相反的話「我相信上主一定饒恕我的」?一些無知現代派的跟隨者並且說:「他要拜就讓他拜吧!因為上帝能饒恕,伊萊沙也說:『放心!平安的去吧!』」伊萊 沙贊成信徒拜偶像嗎?那他就不是伊萊沙了,現代派和那些無知的一些迷失者,不但拜有形的偶像,也拜自創的一些與上帝為仇的道理,一直不改,這種崇拜人和崇 拜自己的偶像敬拜,比甚麼有形偶像更難離開。
警惕耶洗別的宗教!震動耶洗別的王國!!回歸永生神的真道中!!!
只有「一把面」和「一點油」的撒勒法的寡婦,何以供養先知以利亞和自己母子度過了漫長的饑荒?
從以利亞的軟弱中,學習認識自己尊貴的身份,重新得力,回歸神的呼召!
柒、對罪謬解
一、將上帝只造一人刪掉
瑪2:15「雖然上帝有靈的餘力能造多人,他不是單造一人嗎?為何只造一人?……」
現代中文譯本把「只造一人」刪去,改為「上帝不是使她跟你成為一體嗎?上帝這樣作的目的,是要你們有真正屬於主的兒女。」他們如此改法,也不能否認「上帝只造一人」,以及「二人成為一體」(太19:5-6) 的道理。既然只造一人,人人都有罪。但是他們用上帝造了多人的邪說來推翻,「上帝愛世人,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的真理再落空?人也可以因此說,「我不是亞當 的後裔,我無罪,我不需要信耶穌。」加一個,刪去一句話,所差何等大。這種惡謀毒計,只顯出他們的愚昧無知,因為無論是進化論、天演說、物理外星人說,都 是無法證實的假說,是偽科學,不能因此否定聖經真理。
二、否認人有原罪
詩51:5「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節為「我一出母胎,便是邪惡;我出生之日,便充滿了罪。」他們將「在罪孽裡生的」的先天之罪.,改為「出母胎」的後天之罪。將「懷胎的時候」的原罪,改為「出生」以後的本罪。這種作法是完全否認人有從亞當來的原罪。
「原罪」是一個最重要的基本真理,所謂自由派的新神學,不但否認罪的原有性,也否認本罪。他們認為人生來就是上帝的兒子,因此連帶否認重生、悔改等真理,認為人只靠教育和效法耶穌便可得救的一切胡言。
無罪之說是自十五世紀以來的立敕爾(Ritschl)、士來馬赫(Schlereimacher)和蘇西尼等異端份子(Socinaims)同聲倡說。他們這些現代派承繼歷代以來邪惡不信者的思想,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我們蒙了聖靈光照而又為主的寶血所灑的人,對於聖經真理,沒有不信的。
三、否認本罪
結18:21-32「惡 人若回頭離開所作的一切罪惡……,他所犯的一切罪過都不被記念……,義人若轉離義行而作罪孽……,他必因所犯的罪行而死亡……,義人若轉離義行而作 孽……,他是因所作的罪孽死亡……,回頭離開所犯的一切罪過。」,現代中文譯本在這段聖經中將「回頭」改為「改過」,將「罪惡、罪過、罪孽、罪行」改為 「邪路、不正當的事、不做好事、背信、壞事、邪惡的路。」這其中也有三次仍用「罪」字,好像在無法可改的時候用的,在和合本這一段七個「罪」字,是當罪則 罪之,現代中文譯本儘量避免用「罪」,在需要用罪字時,都用「過錯、不好的事」來帶過。在講道時他們也不提「人有罪」,只說人「有過錯、有陰暗面」,也不 講悔改,只說「悔過」。這一段中有兩次表明耍「悔改」的地方,他們用「悔過」或用「省察、反省」,因為現代派不信人有原罪,也不信人人有罪。只說人有錯、 有過而已。若說人有罪似乎是辱沒上帝,也是輕視我人格的尊嚴。他們認為的罪是「腐敗的政治、自私的剝削、自義的教義和對種族的歧視。」這些話與聖經真理相背,是某些社會主義的說法。
四、認為人只有過無罪
啟3:1-2「按名你是活的,其實你是死的。……因為你的行為在上帝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
現代中文譯本將這節改為「我知道有人以為你是活著,實際上你是死的……,因為我看出你所做的,在我上帝眼中還不完全。」他們這樣將「按名你是活的」,改為 「有人看你是活的」,將距離上帝標準太遠,「沒有一樣是完全的。」改為「還不完全」。這兩句話的意義是大大的不同;「沒有一樣完全」是樣樣都壞,毛病百 出,從頭到腳發臭流膿;從裡到外、從皮到肉、從血到骨;都有難治的毒病;四肢五官、五俯六髒、全是癱癱大症;從身體到靈魂,從存心到言行,都是邪僻罪惡。 如此爛糟糟、慘兮兮,才是「沒有一樣是完全的」。「還不完全」是不很十分美麗,或是眼大鼻小,或是有顆黑痣白斑而已,「沒有一樣完全,」是罪大惡極,無一可取。「還不完全」是在甲等以上未到至善至美境地。如此改得天地之差,是現代派認為人沒有罪,教會也沒有墮落,只是還不到盡善盡美而已。
五、贊成驕傲
創49:3「流便哪!你是我的長子,是我力量強壯時生的,本當大有尊榮,權力超眾。」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節是:「我的長子呂便哪!你是我的精力,你是我成人後所生的第一個兒子。是我最強壯,最值得驕傲的兒子。」這其中「你是我的精力」,是多麼粗俗下流的話。這節後面兩句「尊榮、權力」是指流便長子的特殊地位,而不是說他父親雅各布的強壯和風光(他們用驕傲二字)。現代中文譯本把形容辭的對象弄反了,把意義也完全改變了。最值得討論的是那句「最值得驕傲的」,這是完全與聖經真理相背的話。不信上帝的惡人才驕傲:「惡人面帶驕傲說,上帝必不追 究,他一切所想的,都以為沒有上帝。」(詩10:4),「愚頑人心裡說,沒有上帝。」(詩14:1),「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16:18)。 驕傲是褻慢、兇惡、自大、剛腹自用、愚頑殘酷、詭譎及行各種敗壞德行的事。現代派加這麼一句最時髦的話,是形容流便還是形容雅各布呢?他們父子二人雖有別 樣罪獨缺「驕傲」,還是物歸原主。現代派是「最值得驕傲的」,他們兼有上述各種「美德」。「驕傲來,羞恥也來」、「驕傲是失敗的表現」,你們為何要自走絕 路呢?況且「上帝阻擋驕傲的人」(彼前5:5)。「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路18:14)。為何要像蛇引誘夏娃一樣的引誘人?為何要像墮落的天使那樣,還自鳴得意的說「最值得驕傲」呢?(創3:1-5;賽14:12-16)奧古斯丁說:「驕傲是人基本弱點,會使他與受造之本性成一鴻溝。」現代派為何一定要自絕於上帝所賜本性優點,而順從這基本弱點?
肯德基爺爺:價值觀和善行無法使人得著真平安,這隻有聖靈能辦到。
212年歷史的高露潔公司創始人:「 我成功是因為我跟從聖經中的真理。
國際紅十字運動(紅十字會)創始人原來是基督徒!你知道嗎?
捌、否定悔改真理
一、將「痛悔、迴轉」等詞刪除
詩34:18「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心靈痛悔的人。」
現代派改這節為「上主親近灰心失望的人,他拯救內心傷痛的人。」這一節本意是說主接納一切為罪憂傷痛悔的人(路18:9-14;太5:4;林後7:9-11), 現代派卻改成了受了欺侮、遭了壓迫、受了創傷的人得主憐憫。不但意思不同,而把悔改真理完全否定了。他們將「痛悔」刪去,而改為「內心傷痛」,又將「親近 傷心的」改為「灰心失望」。如此手法是把痛心自責的痛悔,一變而為受了外來的壓力,刺傷了他心而為心內傷痛。因為他們既然認為人是無罪的,當然用不著悔 改、人之所以傷心痛苦,不是因為自己的罪過,只因為外在的壓力。這種謬論同時也否定了救贖之恩,因為救恩是人悔改才能獲得。聖經中一切論悔改者自責、自 憂、自恨,在他們看都是不可能,一切聖徒「依看上帝的意思憂愁,而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也是假的了?這真是黑白倒置。真正的基督徒都有確實悔改的經驗, 不然他就沒有上帝的生命,沒有真正平安,他也仍在罪和死中。
箴1:23「你們當因我的責備迴轉;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們,將我的話指示你們。」。
現代派將這節改為「你們要聽我的勸告,我要指教你們,把我所懂得的告訴你們。」他們將「聖靈澆灌」一句去掉,否認聖靈的工作。又將「迴轉」也刪掉,這是又否定了悔改的真理。「迴轉」就是悔改的意思(結18:30-32)。現代派否認人有罪,否認悔改之道,也否認耶穌基督的救恩。現代派所說的話是沒有救恩的鬼道,他們認為「救贖論是猶太人的說法,耶穌未講救贖之道。」耶穌未講救贖之道嗎?太26:28「這血是我立約的血使罪得赦」。約10:11「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以及許多耶穌親自所說,為世人救贖之主的道理、故事、比喻都是假的嗎?真是睜眼說瞎話。
二、「自責」改為「觀念錯了」
約16:8「他既來了,就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現代派不信有罪需要悔改,所以他們將這節聖經就改得不成樣了。他們改的是這樣:「他來了的時候,他要向世人證明,他們對於罪、對於義、對於上帝審判的觀念都錯了。」他們在約16:8-10中共有三次「觀念錯了」,在他們看人本無罪,只有「觀念錯了」而已。所以在一切有悔改之意的聖經中,他們不是刪除,便是輕鬆的改掉了。比如在來6:1「懊悔死行(為以往死在罪中侮改)」,他們改為「懊悔過去無意義的生活」。約一1:9尾句「一切的不義」,改為「各種的過錯」。林後7:9「憂愁生出懊海」改為「憂愁改變了心」。
現代派認為無論犯甚麼罪,不過是觀念錯了。如果他以為吸毒是「無意義的生活,是觀念錯了。」現在玩「大家樂」,這與德行改善有何關係?如果他以前信佛教他以為觀念錯了,現在信了一貫道,這與靈魂的救恩、永生有何關係?這是「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小學」。
三、將「悔改」改為「離棄罪惡」
太3:2、8;4:17;11:20-21;彼後3:9;啟3:3、19等和其他有「悔改」二字之處,現代中文譯本都改為「離棄罪惡」。
「離棄罪惡」似乎比「觀念錯了,懊悔無意義的生活」好一些,因為離棄罪惡有去罪向善的意思。但是「離棄罪惡」並不是聖經中所說的「悔改」,有人因良心自責 而重新作人,有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的受人感召而浪子回頭。這些都不是耶穌所說的悔改,因為罪不僅是一樣而是多樣;不僅有行為的罪,也有存心之罪;不僅 有本身之罪,也有遺傳的罪;有靈性的罪,也有肉體的罪。不然那些宗教家、道德家、老好人,為何也要悔改?人人都要悔改,連「好人」也包括在內(徒17:30)。悔改的第一步是相信(來11:1-6;約1:12),接著是認罪,求告主名(約一1:9;羅10:9-10),隨即是,順著聖靈的光照,離開罪惡(路19:1-10)、歸向上帝(徒26:19-20)、服事真神(羅12:1-2;帖前1:9), 這些過程都有了才是基督徒,才是真悔改。悔改不是立志從新作人,那是歸向自己;悔改不是因人感召,那是歸向人;悔改也不是「信教」,那是歸向異教。聖經所 說的悔改乃是「離棄偶像歸向真神,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旦權下歸向上帝,又服事那又真又活的上帝。」如此「離棄罪惡」不過是悔改過程之一,並且不是靠人 的作為,而是靠上帝叫主耶穌復活的大能才能脫離一切罪惡,怎能以「離棄罪惡」而代替「悔改」的真理呢?
從唱紅《十五的月亮》的柳培德到唱響《我神真偉大》的柳大衛(修訂稿)
偉大的基督徒音樂家貝多芬苦難卻榮耀的一生
她,終身未婚,無兒無女,卻被人們尊稱為「萬嬰之母」
600人的基督徒飯店——瀋陽華夏民俗村誕生及發展的歷程
捌、否定悔改真理
一、將「痛悔、迴轉」等詞刪除
詩34:18「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心靈痛悔的人。」
現代派改這節為「上主親近灰心失望的人,他拯救內心傷痛的人。」這一節本意是說主接納一切為罪憂傷痛悔的人(路18:9-14;太5:4;林後7:9-11), 現代派卻改成了受了欺侮、遭了壓迫、受了創傷的人得主憐憫。不但意思不同,而把悔改真理完全否定了。他們將「痛悔」刪去,而改為「內心傷痛」,又將「親近 傷心的」改為「灰心失望」。如此手法是把痛心自責的痛悔,一變而為受了外來的壓力,刺傷了他心而為心內傷痛。因為他們既然認為人是無罪的,當然用不著悔 改、人之所以傷心痛苦,不是因為自己的罪過,只因為外在的壓力。這種謬論同時也否定了救贖之恩,因為救恩是人悔改才能獲得。聖經中一切論悔改者自責、自 憂、自恨,在他們看都是不可能,一切聖徒「依看上帝的意思憂愁,而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也是假的了?這真是黑白倒置。真正的基督徒都有確實悔改的經驗, 不然他就沒有上帝的生命,沒有真正平安,他也仍在罪和死中。
箴1:23「你們當因我的責備迴轉;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們,將我的話指示你們。」。
現代派將這節改為「你們要聽我的勸告,我要指教你們,把我所懂得的告訴你們。」他們將「聖靈澆灌」一句去掉,否認聖靈的工作。又將「迴轉」也刪掉,這是又否定了悔改的真理。「迴轉」就是悔改的意思(結18:30-32)。現代派否認人有罪,否認悔改之道,也否認耶穌基督的救恩。現代派所說的話是沒有救恩的鬼道,他們認為「救贖論是猶太人的說法,耶穌未講救贖之道。」耶穌未講救贖之道嗎?太26:28「這血是我立約的血使罪得赦」。約10:11「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以及許多耶穌親自所說,為世人救贖之主的道理、故事、比喻都是假的嗎?真是睜眼說瞎話。
二、「自責」改為「觀念錯了」
約16:8「他既來了,就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現代派不信有罪需要悔改,所以他們將這節聖經就改得不成樣了。他們改的是這樣:「他來了的時候,他要向世人證明,他們對於罪、對於義、對於上帝審判的觀念都錯了。」他們在約16:8-10中共有三次「觀念錯了」,在他們看人本無罪,只有「觀念錯了」而已。所以在一切有悔改之意的聖經中,他們不是刪除,便是輕鬆的改掉了。比如在來6:1「懊悔死行(為以往死在罪中侮改)」,他們改為「懊悔過去無意義的生活」。約一1:9尾句「一切的不義」,改為「各種的過錯」。林後7:9「憂愁生出懊海」改為「憂愁改變了心」。
現代派認為無論犯甚麼罪,不過是觀念錯了。如果他以為吸毒是「無意義的生活,是觀念錯了。」現在玩「大家樂」,這與德行改善有何關係?如果他以前信佛教他以為觀念錯了,現在信了一貫道,這與靈魂的救恩、永生有何關係?這是「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小學」。
三、將「悔改」改為「離棄罪惡」
太3:2、8;4:17;11:20-21;彼後3:9;啟3:3、19等和其他有「悔改」二字之處,現代中文譯本都改為「離棄罪惡」。
「離棄罪惡」似乎比「觀念錯了,懊悔無意義的生活」好一些,因為離棄罪惡有去罪向善的意思。但是「離棄罪惡」並不是聖經中所說的「悔改」,有人因良心自責 而重新作人,有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的受人感召而浪子回頭。這些都不是耶穌所說的悔改,因為罪不僅是一樣而是多樣;不僅有行為的罪,也有存心之罪;不僅 有本身之罪,也有遺傳的罪;有靈性的罪,也有肉體的罪。不然那些宗教家、道德家、老好人,為何也要悔改?人人都要悔改,連「好人」也包括在內(徒17:30)。悔改的第一步是相信(來11:1-6;約1:12),接著是認罪,求告主名(約一1:9;羅10:9-10),隨即是,順著聖靈的光照,離開罪惡(路19:1-10)、歸向上帝(徒26:19-20)、服事真神(羅12:1-2;帖前1:9), 這些過程都有了才是基督徒,才是真悔改。悔改不是立志從新作人,那是歸向自己;悔改不是因人感召,那是歸向人;悔改也不是「信教」,那是歸向異教。聖經所 說的悔改乃是「離棄偶像歸向真神,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旦權下歸向上帝,又服事那又真又活的上帝。」如此「離棄罪惡」不過是悔改過程之一,並且不是靠人 的作為,而是靠上帝叫主耶穌復活的大能才能脫離一切罪惡,怎能以「離棄罪惡」而代替「悔改」的真理呢?
南昌大復興——宋尚節布道事工的轉機與突破
宋尚節是他的同工;唐崇榮是他的學生;千百孤兒是他的孩子……
基督徒可以做這些事情嗎?《聖經》根據是什麼?
玖、否定聖潔真理
現代派既然不信人有罪,應該相信人是聖潔的才對;卻是大大不然,他們也不信聖潔,他們甚麼也不信,甚麼也反對,真是為反對而反對、為不信而不信,他們不但前後矛盾、自相矛盾,也是事事矛盾。他們否定這個、否定那個,也否定了自己。
一、將「成聖」改為「奉獻」
約17:17「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
現代中文譯本改成「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把自己奉獻給你」。
羅11:16「所獻的新面若是聖潔的,全團也就聖潔了。樹根若是聖潔的,樹枝也就聖潔了。」
現代中文譯本卻改為「如果把麵團的頭一塊獻給了上帝,那麼全團也就獻給他了;如果把樹根獻給上帝,那麼連樹枝也獻給他了。」
羅6:22「現今既從罪裡得了釋放,作了上帝的奴僕,就有成聖的果子,那結局就是永生。」
現代中文譯本改為「作了上帝的奴僕,你們把生命完全奉獻給他。」
上面這些經節,現代派都將「成聖」改為「奉獻」,這種改法不但在意思中完全不同,其主動者也不同。「成聖」是聖靈在信徒心靈中所作成的工作,主體在上帝。 奉獻是信徒的服事,主體在人。成聖是聖徒的質量,是無形的。奉獻是心與行合一的動作,是有形的,怎麼互換呢?他們如此改法是「觀念改了」,以為有罪的人不 可能成為聖潔呢?還是以為奉獻比聖潔重要?從前有位主管,每次都要改秘書所擬稿件,所改只有一字,就是「等因奉此」,改為「等因據此」。下次秘書就用「等 因據此」,主管部又改回「等因奉此」,如此再三,秘書問其原因,答以「不高興我改了,我難道不是你的主管?」這是自以為高人一等而亂改的人,那麼,現代派是誰的主管呢?
二、將「聖潔」改為「悅納」
林前7:14「因為不信的丈夫,因著妻子成了聖潔,並且不信的妻子因著丈夫成了聖潔。不然,你的兒女就不聖潔;但如今他們是聖潔了。」
現代中文譯本將「聖潔」改為「悅納」,為何如此改法?「聖潔」與「納悅」有相連之處嗎?
三、將「聖潔」改為「聖化」
林前6:11「如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並藉看上帝的靈,已經洗淨成聖稱義了。」,他們改為「已經聖化歸上帝。」
來10:10「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他的身體,就得以成聖。」他們改為「一舉而竟全功,使我們聖化歸主。」
出3:10、29「這壇在耶和華面前為至聖」,他們改為「這壇要完全聖化,奉獻給我。」
出19:6「聖潔的國民」改為「神聖的國民」。
創2:3「上啼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改為「聖化那一天,為特別的日子。」
出29:21「亞倫…並他兒子…他們和他們的衣服,都一同成聖。」改為「…就都聖化歸屬我」。
出29:27「那搖祭的胸和舉祭的腿…這些你們都要成為聖。」改為「都要聖化」。
四、綜論
「聖潔」不是我國文化所謂「聖人」,我國儒道各家對於「成為聖人」,各有解釋層次之不同。聖經所說「聖潔」或「成聖」也有內容及範圍之異。中國文化所稱 「成聖」,是指一個人自己的修養、德行、言論、功業達到至善的最高境界,是重在外在的表現。聖經所說的「成聖」,是重在上帝的大能在信徒心中的工作,成聖 是指信徒的本性、本質因聖靈的完全使之潔淨,而又充滿聖潔的靈之謂;是在內心。這是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相異的一點。
「聖潔」是「完全沒有瑕疵和毛病,又榮耀又清潔」的意思(弗5:26-27)。「成聖」是指信徒心靈的純潔,和歸於上帝之物的超然性。
「聖化」是指有聖潔之名,沒有聖潔之實有言。聖經中有「分別為聖」,神學中有「地位成聖」,沒有「聖化」這詞。分別為聖是與世俗的分別出來歸給上帝。地位 成聖是名為聖,而實際還未至於聖潔地步,如同學生初報到,穿了學生服,卻還沒上過課,連老師同學都不認識,環境也不熟悉。完全成聖如同學成,而且學以致 用。當然這個比喻只能說近似,不能說就是這樣。因為成聖不是學習而得的。但是「全然成聖、聖潔」,是上帝的應許,上帝要親自作成(彼前1:15-26;帖前5:23),人怎能故意不信?
五、將「自潔」改為禮儀的「潔淨」
賽52:11「你們離開離開罷,從巴倫出來,不要沾不潔的物…你們扛抬耶和華器皿的人哪!務要自潔。」
現代中文譯本改成「不要碰到不潔淨的東西…,離去時要保持潔淨。」這節聖經是上帝命令人離開罪惡(巴比倫),不再犯罪(不沾不潔之物),並要自潔使身、 心、靈完全成聖。現代中文譯本卻將「務要自潔」,改成「要保持潔淨」。他們在此文與原意持相反立場,「務要自潔」是還不潔淨而命其要成為潔淨才行。「要保 持潔淨」是已經聖潔了,只要保持便可以了。現代派既不信有罪,卻又不信人能聖潔,正如上節所述。但是現在又似乎信聖潔,而不要再自潔。這樣矛盾去又矛盾 來、否定去又否定來,可見他們只是為反對而反對「完全沒有中心信仰。
但1:8「但以理卻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汙自己;所以求太監長容他不玷汙自己。」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節為「免得在禮儀上不潔淨」。但以理等在巴比倫作俘虜,連禮拜也沒有了,還有甚麼禮儀?但以理之所以要保持聖潔,完全是本著聖經真理,不能領受上帝的救恩,又領受祀祭偶像之物(林前10:20-22)現代中文譯本亂改「不玷汙自己」,為「禮儀不潔」是毫無根據的。
六、將「以聖潔敬拜」改為「敬拜聖潔的主」
詩29:2「以聖潔為裝飾,敬拜耶和華。」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節為「你們要歌頌上主榮耀的尊名,你們要敬拜神聖威嚴的上主。」這節聖經現代派將「以聖潔為裝飾」刪除,換上「敬拜神聖威嚴的主」,這又 是改得完全相反。這樣改法是否說敬拜上帝的人不需聖潔?上帝也不是聖潔的,不過是「袖聖威嚴」而已。偶像在廟中儼然神聖威嚴,敬拜的人也不必聖潔,到偶像 面前可以求財、求利、求名、求物。如此是把上帝改為偶像,將聖徒改為罪人了。
七、將「神人」改為「聖人」
王下1:10-11;4:7、9、16;申33:1;書14:6;代上23:14;代下30:16;拉3:2等處經文中的「神人」,現代中文譯本都改為「聖人」。
如果按儒家將人品分為「神、聖、賢、智、庸、愚」,也就是孟子在盡心下篇所說「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 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白話是說「只有求生的欲望的是善良的庶民,出於至誠信實是一般平素良民,充實了良善、至誠、信實的美德之人便是君子,有美德美行 而又發揚光大的就是賢人,有了賢人的一切偉大處又能變化無窮的便是聖人,聖人到了光明至潔玄妙莫測的地步便是神人。」(此處之神非任何神明之指,意為神 妙。)所以中國自古就有「神人、聖人、賢人、君子、善人、庶民」六等。聖經雖然沒有將人分為這些等次,但是也將特選的一些先知稱為神人,將一般信徒稱為聖 徒。「神人」是滿有上帝之靈充滿,聖潔自守、敬虔智慧的上帝代言者。把「神人」改為「聖人」,是將上帝忠僕和代表降為普通信徒,是混亂上帝的制度。更可怪 的是現代派根本不信人可以「成聖」,將「聖潔」改為「聖化」將「聖徒」改為「信徒」,為何在此又出來一個「聖人」呢?
八、將「聖徒」改為「信徒」
林前1:2;腓1:1;西1:1;帖前3:13;帖後1:10;門7。
上列各處中聖徒,現代中文譯都改為「信徒」,人稱義是因信,照樣因信可以成聖(林前6:11)「聖徒」也有「地位成聖、分別為聖」之意,與實際成聖是相對的。無論是地位成聖或是實際成聖,都是「聖徒」。只有基督徒可以稱為聖徒,異教徒只能稱為「信徒」,現代派改「聖徒」為「信徒」,是否自甘為異教徒?
南昌大復興——宋尚節布道事工的轉機與突破
宋尚節是他的同工;唐崇榮是他的學生;千百孤兒是他的孩子……
基督徒可以做這些事情嗎?《聖經》根據是什麼?
拾、混亂基本滇理
一、將「救贖」攻為「釋放、自由」
羅3:24;林前1:30;弗1:7、14;提前2:6;來9:15以上各處經文中的「救贖」,現代中文譯本都改為「釋放」或「自由」。
這與「救贖」是大不相同的,比如強盜擄去的人,可以用自己智慧得自由,刑期屆滿的可以自然的得釋放,工作完滿可以依約定在僱主前得自由。
「救贖」就一定要付相當多代價才能得著。被賣的身價是要加倍的,押當品是要加每月十分之一的利息。耶穌基督付了他整個生命,才能贈出我們的生命。我們白白 得救,並不是靠自己的智能,也不是刑期屆滿,更不是功德圓滿,完全是靠耶穌捨身流血,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所付的生命之價。將一個要死的人從危境中挽回其生命 才叫「救」,付出相當代價得回失落之物才叫「贖」。「救贖」宏恩豈是可以用「自由、釋放」能代替得了的?
二、妄言「得救」之道
1、「因生產得救」
提前2:15「女人若常存信心愛心,又聖潔自守,就必在生產上得救。」
現代派將這節改為「女人若安分守己,持守愛心信心聖潔,就會因生兒育女得救。」他們這樣改法,是不是說女人生兒育女是一件大功,因此可以靈魂得救?若如此 天堂裡都是女人了。但是在聖經中,得救分三種,也可以說三個階段,那就是以往的聖魂得救,現在的環境得救,將來的身體得救(林後1:10;弗2:2;徒28:1;弗2:2;被前1:5)這提前2:15,明明是指在生育的危險中平安度過。是指環境中的得救,不是指靈魂的救恩,更非言「身體得贖」。現代派把「在生育的事上得救」,改為「因生男育女得救」,豈非將身體靈魂混為一談?女人要受生產之苦,是因夏娃犯罪受詛咒而來(創3:16)。但是敬虔的女人可以蒙主保守得平安,這是「在生產上得救」的正意?現代派又將這句改得相反,謂「因為生產可以得救」,是那方面的得救?
2、普救論
提前2:6「他舍己作萬人的贖價,到了時候,這事必證明出來。」
現代派將這節改為「他犧牲自己,為要使人類得自由,這證明了在時機成熟的時候,上帝要人人得救。」,現代派將主耶穌的救贖大恩一下刪去,改為有政治意味的 「人類得自由」,這句不知是指「世界得解放」,還是「每個人都能不信而得救」?又在下句「時候到了」,改為重複語「時機成熟的時候」。最後一句「上帝要人 人得救」的普救論,以代替原來的「必證明出來」。現在只就這最後兩句略加分析,「他舍己作萬人的贖價」,是主耶穌為全世界人類自古至今到永遠;自中至西為 全地上的人類付了生命之代價。但是,不會因他所付的代價高,世人無論信和不信的每個人都得救。乃是使世人「可以歸向上帝」,不是「一定都會個個上天堂」。 整部聖經論到救恩,只有信的人可以得著(約3:16-18、36;5:24;10:9-10),不信的人一定不得救,正像特赦是給接受的人,拒絕的人赦令無效。所以不能因為耶穌是為全世界人類付了代價,世人無論是甚麼信仰,和抵擋主的、不信到底的也都得救。這種說全世界人人都得救,其中包括一切不信耶穌的人,甚至魔鬼也要得救的普救論(Universalism),是起自亞流主義(Arianism),經俄利根的大發謬揚,在十八世紀麥瑞(Murray)、溫切斯特(Winchester),後來在美國大大推銷這種毒說,迷惑了許多人,現代派不過拾其牙慧而已。
3、養子論
羅8:23「……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
現代派將這節改為「等候上帝收養我們作他兒子,使整個的自我得自由。」前面提過在提前2:6將 「他舍己作萬人的贖價」改為「他犧牲自己為要使人類得自由」。現在又將「使身體得贖」。改為「使整個自我得自由」,這種話與現今某些人士高喊「爭自由,爭 權利」,有相呼應之勢。這好像耶穌的救贖不是為人類靈、魂、體的完全救恩,而是為政治理想,是要解放個人的政治思想使「整個自我得自由,使人類全世界得解 放,叫人人得自由。」這樣耶穌不是救主,而是某種社會主義的頭頭。聖經不是上帝的話,是社會主義的政治哲學。聖經和聖道被汙染已至於此,悲痛大焉?
現代派將「希望得著兒子的權利(名分)」又改為「收養我們作他的兒子」。現代派在此是說信主的人,不是從上帝的靈而生的(約1:12-13),不過是收養而來的,在屬靈的關係上,永遠與上帝隔了一層親屬的關係,這完全是整個聖經所沒有的邪道。當我們信主的開始,上帝的生命就進入我們的靈裡(約一5:12),因此我們在口稱耶穌為主的時候,我們就是上帝的親生兒子,因此我們稱上帝為阿爸父神(羅8:14-17)。在我們信主的那一刻我們就與耶穌一同作嗣子了,上帝的家何來養子?又是養的誰家之子?難道上帝會養魔鬼的兒女嗎?(約8:42-47)沒有這個道理吧?
如果按著以色列古來的慣例和律法,以及中國古來的宗法,「嗣子、庶子、養子」的名分、地位、權利是大有分別的。「嗣子」在中國古時只有一個,他必須是嫡出 (元配之子)的長子,要經過立嗣之禮才被大家承認。嗣子在父親生時,可奉父命管理全家人丁和財產,也是代父行主祭的祭司,父死承受父親的地位和財產。聖經 所記也相仿,嗣子(長子)可得全部產業,至少也要得雙分(創25:5-6;49:3、26;48:5、22)。至於庶子和養子,只能在嫡子選了他的份以後,在剩下的少許財產中均分一份而已(創21:14)。聖經告訴我們,每個信主的人都被上帝立為嗣子了(羅8:14、17)。上帝用聖靈生了我們,我們不但是天父的親兒女,也是與主耶穌一同作上帝的後嗣。我們不但不是養子和庶子,而且是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上帝裡面,將來還要與主耶穌一同坐在天父上帝的寶座上,一同享受榮耀(西3:3-4;啟3:21)。但是這些權柄能力,因為現今我們仍有肉體的軟弱還沒得著,所以要等候身體得贖。到主耶穌再來改變我們的身體,與他榮耀的身體相似(腓3:21),那時上帝的一切應許就應驗了。
那種「猶子說」(養子)是從十八世紀的涅斯多流派而來(Adoptionism Nestorianism), 他們認為「耶穌是一位普通人,逐漸成長在神性裡。」這種異端,早被教會裁定了。這種邪惡思想仍然被現代派採用,認為「人憑著良知和修養,以及效法耶穌的義 行,便漸漸有了上帝義子的地步。」這是理性主義的說法,也是佛道的修煉,與儒家的「定、靜、安、慮、得,止於至善。」是相同的世俗之道。這樣看來,人稱他 們是沒有基督的基督教,是不錯的了。
三、謬改「稱義」
雅2:21;羅3:24、28、30;4:6、25;5:9均有「稱義」一詞。
現代中文譯本1984年版改成「跟他和好」,1985年版又改為「合宜的關係」。
「和好」是原來關係極壞現在關係很好的說法,這是一種彼此相對的關係。「稱義」是他本不好,因為恩典的施予算他是好的,是在乎施恩者的權能,不是在乎受惠者的行為。「稱義」之後,才有和好;所以「和好」是稱義的一部份,也是稱義的結果(羅5:9-10)。「和好」不是「稱義」的原因,「和好」一詞也無法替代「稱義」。
「合宜的關係」與「稱義」更是大不相同。下列合宜關係之謂:
1、國與國建立外交關係,今謂「關係正常化」。
2、與親友除嫌親近。
3、團體與團體由疏離而互助合作。
「稱義」之意義:
1、政府對兇犯特赦,算他沒有罪了。
2、政府給罪犯減刑出獄,算他作好人了。
3、別人為違規者付了應有的處罰,算他是無罪了。
「合宜關係」是平等互惠的,以往沒有誰欠誰,現在是彼此受益無損。「稱義」是被稱為義者一直在虧欠的情形之下。「稱義」是稱人為義者施恩,被稱為義者得 恩;受惠是單方面的。「合宜的關係」是外交的關係;「稱義」是法律的和行政的問題,怎能混為一談?又怎能用「合宜的關係」以替代「稱義」?
四、亂改「重生」
約一3:9;5:1這兩節聖經有三次「重生」,現代中文譯本改為「上帝兒女」。這種改法是倒因為果,是說成了上帝兒女才重生,難道有長大成人才生出來的?既然改「重生」為「上帝兒女」,他們也就是否定重生真理,認為人生來就是上帝兒女,不必重生,這是從地下來的胡言。
雅1:18「用真道生了我們」,現代中文譯本改這句為「用真理的話造了我們」,又只改一個字,其意義就完全不同了。上帝造萬物用話,造人是用「生氣」吹入鼻孔,才成了有靈的活人。上帝使人重生是人聽了上帝之道,這道與聖靈使人重生(約6:63;多3:5)。 現代派把這節上帝使人「重生」的金句,變成上帝起初造萬物了,因為他們不信人需要重生。現代神學認為人生來就是上帝的兒女,不需要重生。他們同無神論的社 會主義一同毀謗說,「所謂個人得救,重生的福音,是資產階段的麻醉品。」這種荒謬絕倫的話,如同有害的原子塵向世界各地擴散,危害整個地球的生命,引人進 入萬劫不復的地步。這種版本還能用作聖經?還有甚麼參考價值?
五、胡改「靈魂」
雅2:26;徒20:10「靈魂」二字,現代中文譯本把這一切都完全刪除,因為他們不信「靈魂」。
約19:30主在十字架上的最後言語「將靈魂交付上帝了」,現代中文譯本改為「氣斷而死」。
現代派在他們的譯本中將「靈魂」字樣的地方能刪則刪、能改則改,雖然也仍保留些無法可刪改的地方,但是他們不信人有靈魂是真,他們將靈魂改為「氣」或「氣息」,使人以為靈魂不過是「空氣」,豈不知創2:7的「生氣」是生命和靈氣,正如主復活向門徒吹氣「你們受聖靈」一樣(約20:22), 所以上帝將「生氣」吹入亞當鼻孔內,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這種「氣」並不是指人所呼吸的空氣。空氣是物質,空氣還雜有灰塵、細菌,人呼吐之間還在氣中 夾有水份。如果上帝當日向亞當吹的是這種氣,如何能使人成為有靈的活人?靈魂是屬天的,屬靈的非物質體,怎能與物質的氣息混為一談?人如果只有物質的血肉 和氣息而沒有靈魂,又如何有思想、意志、倫理、高級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人能使現今的世界達到這般美好,人人都還在追求「最高理念的終極關懷」,這便是人有 靈魂的明證。不然人豈不與草木豬狗一樣,毫無人生價值可言。這些現代派的人物,倒是自甘為「沒有靈性,生來就是畜類,以備捉拿宰殺。」(彼後3:12)
六、不信復活
1、將「斷氣」改成「氣絕而死」
太27:50;可15:37;路23:46,說到主被釘在十字架上「氣就斷了」。
現代中文譯本在馬可、路加二處都改「氣就斷了」為「氣絕而死」。主耶穌因為死後三天復活,他的死也不稱為死。另稱為「睡」(林前15:20)。福音書不說他「死了」,只寫「斷了氣」。但是現代派不信復活真理,所以把「斷了氣」改為「氣絕而死」。
2、將「身體」改為「遺體」
太27:58-59;路23:52;可15:43「耶穌的身體」,現代派改「身體」為「遺體」。「遺體」是對「死人屍體」的說法,「身體」是指活人的「軀體」。耶穌不被死拘禁,三天後復活,他沒有遺體,只有身體,因他復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
3、將「睡」改為「死」
林前15:6、18、20;帖前4:13-15「睡了的人」,現代中文譯本在這些章節都改「睡」為「死」。基督徒因信將來有美好的復活,看肉體的死不是死,是暫時的睡,只有靈魂的死,才算真「死」(弗2:1;提前5:6;啟20:13-14)。 但是,耶穌既已復活,信的人也要與他一樣復活。現代的不信派不承認復活的事,他們說:「耶穌的大仁大義,感召了天下人歸服信仰。他的復活,就是痛苦人得到 解放,就是不平的枷鎖得到解除。門徒們感到夫子與他們同在,猝然感覺到他真切的臨在;與肉眼見到他,肉身摸到他,有同樣的真實。五旬節在他們團體裡,燒起 精神的火。耶穌的精神不死,正義不死,以後幾十年,就有了耶穌活復的傳說。」
耶穌為童女所生,被釘死為世人贖罪、再來,被稱為福音四柱,如果耶穌沒有復活,信徒便沒有復活。傳道的和信主的都要落空了,人也都永遠滅亡沒有盼望了(林前15:12-18) 可是,耶穌確實復活了,直到如今上帝的應許也都一一應驗,他復活的能力仍在教會中不斷顯出來,不能因為這些人的不信,就能否定。誰能使浪子回頭?誰能使流 氓悔改?誰能使強盜毒梟變成大善人?誰能叫癌症好了,叫死人復活?在現今信的人中,比比皆是,如果耶穌不復活,這些事可能發生嗎?耶穌若不復活,保羅不會 悔改;耶穌若不復活,也根本不會有新約聖經和基督教。曾經有兩個不信的學者,志同道合的反對基督教,要用學術方法,證明耶穌復活與保羅悔改都是假的,於是 相約用兩年工夫收集證據,以推翻新約,打倒基督教,兩年以後兩人見面,默然良久,各自拿出證據,與原來他們的意願相反,不是證明耶穌沒復活,保羅沒悔改, 乃是樣樣都證明耶穌確實復活了,保羅確實悔改了。兩個人由不信因而確信 ,並且忠心作主復活的見證。
撒旦的詭計 時代的挑戰
信耶穌就是認識神並與神建立愛的關係
道破天機!向你述說造物主與數學的故事……
 
拾壹、歪曲真理
一、化大為小
王上18:44「不過如人手那麼大」。
現代派改為「還沒有手掌那麼大」。這是以大化小,如果將上帝的作為和恩典故意化小,難道無罪?將「有」亂改成「沒有」以埋沒上帝作為可以嗎?認為「神跡奇 事不可信」起自所謂「基督教科學派」以後到「自由派」,如今的「現代派」更是說「凡不合時代和科學的均為不可信」。科學能否使倫理升高?科學能否使人心向 善?科學能否換得愛心、信心?科學能使人心平安嗎?'科學能否創造生命嗎?科學能使人永生不死嗎?他們自稱是基督徒,卻又不信基督的話,而只迷信自己和世界的小學。
二、信徒有「特權」
約1:12「權柄」,腓1:7「得恩」,腓1:29「蒙恩」。
現代中文譯本將這三處的單詞都改為「特權」。「特權」在這時代中很流行,有「特權階級」和「特權人物」。他們仗勢欺人、橫行霸道;違規而不受罰,犯罪而不受刑。上帝賜他的兒女這些特權嗎?
「權柄」是依法授予該得之人,權柄也是要依法行使的,所以無論甚麼權柄,也都有限度。如果不得之以正途、行之以正法便是「特權」了。上帝賜給信他的人權柄是「權柄」不是「特權」。
三、使徒有「超級」?
林後11:5「最大使徒」。
現代中文譯本改為「超級使徒」。現在百貨公司裡都有「超級市場」,二次大戰時有「超級空中堡壘」,尼採的神死神學有「超人」」,使徒有也「超級」嗎?
四、否定信心的能力
羅4:17「使無變為有」。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句為「從無有創造萬有」。明明沒有「創造」之意他們加上;明明是一個「有」,他改成「萬有」。這段聖經並不是指上帝在古時創造天地萬物說 的,乃是說亞伯拉罕信上帝隨時隨地能「使無變為有,使不存在變為存在,使死人復活」。現代派不贊成「信心」這件事,所以變這句為「上帝起初創造時是使無有變為萬有」。「信心」是基督徒的基本,基督徒對上帝都沒有信心,還算甚麼基督徒?
五、將福音改成運動
林前9:27「恐怕我傳福音給人,自己反被丟棄」。
現代派改這節為「免得叫別人去競賽自己反而被淘汰」。這節明明是指屬靈的傳福音,何以要改成屬世的運動競賽?
六、將「肯定的」變為「不定的」
約11:25「也必復活」。現代中文譯本作「仍要活看」。
約4:50「耶穌對他說:回去罷!你的兒子活了」,現代中文譯本改這節為「去吧!你的兒子會活的」。
耶穌在這兩次叫死人復活的事上,所說的話十分肯定的「必活,必定復活;活了,好了」,而早已經是完成式,是不能改的事實。現代中文譯本所改的就大不相同 了,他們改十分肯定完成式的話為不一定的「要活的、會活的」。好像是沒有把握將「必、了」改成「要、會」,似乎是「或許要活吧!或許會活吧!」這種改法是 否對主叫死人復活仍然存疑呢?
七、挪亞能定世人的罪?
來11:7「挪亞因著信,既蒙上帝指示他未見之事,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因信而來的義。」
現代中文譯本改為「……他定了那世代的罪」是挪亞定那世代的罪,不是上帝定世人的罪嗎?
八、試探是「艱難的考驗」?
太6:13「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現代派改這句為「不要讓我們受艱難的考驗」。
「試探」其他譯本都譯為「陷入試誘」或「遇見試誘」。難道有用艱難來試誘人的嗎?沒有用痛苦的艱難來誘惑人的,只有用人認為享樂的錢財、美色、地位、名譽來誘惑人的。也就是「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今生的驕傲。」(約一2:16)世人在這些事上敗落,信徒也會在這些事上失去信心。若是苦難來到,反而會使信徒依靠主的心更堅固,也可因有苦難助長信徒彼此相愛的心。歷代以來越有苦難教會越興旺,只有在物質享受豐厚時,教會反而較弱。只有現實的人文主義者,才怕艱難,圖肉體的享受。
九、「肉體」是「本性」嗎?
羅7:18;8:4-7、12這些章節中的「肉體」。
現代中文譯本卻將「肉體」改為「本性」。按聖經真理「本性」仍指上帝起初造人時所賦予的天良本性(羅2:14;徒10:34-35),只是人因始祖犯罪之後,罪性就勝過了這種本性,使人要行善卻行不出來(羅7:22-23),所以有譯「肉體」為「罪性、欲」正合這個道理。本性是指「無虧的良心」(提前1:5、19;提後1:3)怎能用本性以代換指罪性的「肉體」?
十、刪去重要辭句
加4:7;多3:7;羅8:17現代中文譯本都將句中「後嗣」刪除,因他們否認信徒是上帝的「後嗣」。
詩17:8「求你保護我,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現代中文譯本將「瞳仁」刪掉,沒有「瞳人」眼睛還有甚麼用?
太12:39「一個邪惡淫亂的時代」,現代中文譯本刪去「淫亂」,難道淫亂可以嗎?
約6:21「就喜歡接他(耶穌)上船」,將「喜歡」刪掉,現代派不喜歡耶穌?
羅8:3「上帝就差遣自己的兒子……作了贖罪祭。」將「贖罪祭」刪掉,現代派不信救贖真理。
林前1:2「在基督裡成聖」,現代中文譯本將「成聖」刪去,他們否定成聖真理。
腓4:6「凡事借著禱告」,現代中文譯本將「凡事」刪掉,是要少禱告?
來11:7「挪亞因看信,就動了敬畏的心。」現代中文譯本將「動了敬畏的心」刪掉,他們不要人有敬畏的心?
這上面的經句,不過選出幾處聖經而已,他們刪改的是整部聖經。
拾貳、改得與原意相反
一、將「人」改成「事」
羅8:28「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
這節聖經是說:「無論世人看為好和不好的事,在愛主的人都會得益處。」因為上帝召愛他的人,便他無論在苦在樂,在世物的增益或短少之中,都有別人看不到、 摸不著的屬靈益處。現代中文譯本改得與此相反。他們是這樣改的「上帝跟那些愛他的人一同工作,使萬事都有益處」,加上「一同工作」是甚麼工作?使萬事都有益處,是甚麼事?真是改得莫名其妙?
二、將「結局」改成「死」
來13:7「從前引導你們,傳上帝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們,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
現代派改這節是這樣,「回想他們是怎樣生活,怎樣死?」這與原意相反,在他們好像是要人注意以前傳道人,是怎樣的注意衣、食、住、行。吃甚麼、穿甚麼、作 甚麼娛樂?以後是病死,是別樣死法?但是原意不是這樣樣,是要效法以前傳道人的一切美好靈性和德行,所以譯為「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句。」 不是指吃喝玩樂和怎麼死法,而是指學像他們的善行。
三、「照他運行」改成「運用基督」
西1:29「照他在我裡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為「我運用基督賜給我的大能力」。我們是基督的工作,是他建造的房屋,耕種的田地(林前3:9)。我們是泥土,他是窯匠(羅(9:19-20); 我們是僕人,他是主人。固然他們所改「運用基督」是指基督所賜的大能力,然而「基督的大能力」也就是三位一體的真神;因為「能力」與聖靈是分不開的,我豈 可反僕為主妄言「運用基督」。我們行事為人都是上帝在我們身上運行的果效,我們只能依著聖靈的感動,順從上帝的能力行事,豈可自作主張,在主前頭「運用他 的能力」行事?以主為僕呢?
四、「自恨」改為「義憤」
林後7:11「你們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備(小字作自責),在這一切事上,都表明自己是清潔的。」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為「你們看上帝這樣善用了你們的憂愁,使你們急切約為自己辯護,而且顯出義償又嘗惕,又熱望,又忠心,隨時懲罰不義的行為,在各方面都證 明自己是清白的。」他們將面對問題,承認自己的罪之「自訴」改為「義憤」,如此好像是保羅冤枉了他們,他們為自己義憤填膺的自己辯護,不但沒犯罪而是又熱 忱、又忠心的,這與原意完全相反。這段聖經原來是哥林多教會有淫亂、告狀的事,保羅去信責備他們要他們侮改。他們便自責、自訴、承認而又離開了一切的罪; 並且顯出對主的熱愛來。所以保羅見此情形大得安慰,又再寫信去鼓勵安慰他們,那裡是哥林多教會受冤屈的辯護呢?
五、許多改得相反之處略舉如下
啟3:2「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改為「我看出你所作的,在我面前還不完全」
箴18:19「兄弟結怨,勸他和好,比取堅固城還難;這樣的爭競,如同堅寨的門閂。」改為「幫助弟兄,他將如堅城樣護衛你;跟他爭吵,他將享你閉門糞。」
創29:17「利亞的眼睛沒有神氣」改為「麗亞有一對可愛的眼睛」。
尼5:10「免去利息」改成「債權一筆鉤銷」。
但10:13、22「波斯魔君!希臘魔君」改為「波斯護國天使,希臘護國天使」。
申3210「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改成「照顧他們,像愛護自己的掌上明珠」。
出29:37「凡挨著壇的,都成為至聖」改成「凡接觸到壇的人或物,都會被神聖的威力所傷。
他「象施洗約翰聲震曠野一樣,要把全國全民都震動起來!"
美國兩任總統都邀請不動的中國傳道人之傳奇人生
拾叄、解放神學
現代派用「最通俗的話語,表達神學意識,使人易看易懂」的美麗謊言。在這學術發達到極點的今天,無論是哲學、經濟、政治、法律,以至於各種宗教和倫理的 書,都沒有說「恐怕別人看不懂而改變其專有名詞的。」就連最普通的這些名詞,人們已經沿用了幾千年,也沒有說要改變個新名詞比較通俗易懂。比如晚上商店關 門收市叫「打烊」,和尚封閉自己在小屋靜修叫「閉關」,考試委員在命題之前進入闈場叫「入闈」。都用了幾千年也沒有改,人還能懂。又如近年才成立的「消費 者」文教基金會,在這個時代,何以還用文言的「者」以作機關名稱呢?法律為何仍叫財團叫「財團法人」,而不叫「擁有財物的一個團體」?法律仍叫「當事人、 第三者」等文言名詞,為何沒改?因為用價了。無論專家外行都懂得,改了不但名不符實,反而使人不知所云。
現代派與世俗別具用心的人物參合在一起,用社會主義解放學,以替換正統神學名詞;用人的俗語以刪改上帝啟示的話。使人誤信了他們的話而對上帝及主的救恩產生疑惑,以達到他們剷除教會的目的。現在將現代中文譯本中的解放神學略舉幾點如下:
一、叛亂神學
1、武鬥的根據
羅13:12、14「黑夜已深,白畫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
現代中文譯本是這樣改的:「黑暗快要過去,白天就要來臨,我們不可再作暗昧的事,要拿起武器,準備在日光之下作戰……你們要用主耶穌基督裝備自己……。」 他們這樣改法,似乎說:現在黑暗的政權快要結束了,我們的好日子就要來了;所以不必再偷偷摸摸的作反政府活動,可以明目張瞻的用武力與他們作戰……,也要 用耶穌基督作為政治武器。
豈不知這「黑暗已深」是指世界的罪惡已經到了滿盈的地步。「白晝將近」是指主耶穌快再來了。因此就當脫去暗昧的罪惡行為,用光明磊落的行為當兵器;不是拿武器反政府,也不是動刀殺人。是屬靈的聖德兵器(弗6:10-17)如此就是披戴主基督,就不會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了。耶穌基督連王都不要作(約6:15),他還容許信徒作武裝叛亂嗎?
2、「世界的王」是現今的政府嗎?
約12:31「現在這世界要受審判,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
這「王」有譯作「執政者、元首、君」的(弗2:2;6:11-12), 不是血氣肉體的國家元首和現在有形的政府。現代派用這一節作推翻政府的依據,他們是這樣改的:「現在這世界要受審判,現在世上的統治者要被推翻。」因此他 們鼓動眾群,也想推翻政府,並且說「這是上帝託付我們作的」,這叫「受託神學」,聖經明說全世界都臥在魔鬼手下(約一5:19),魔鬼是在暗中作世界的王;當主再來,他要審判世界,將魔鬼趕出丟在地獄中(啟21:1-3),世界的王出豈是現今某一政府和國家元首?若是那樣,要推翻打倒的首先不該是民主陣營的政府,應該是極權國家才是。
3、誑言「自由」
提前2:6。。「他舍自己作萬人的贖價」。
現代中文譯本是這樣改的「他犧牲自己,為要使人類得自由。」
羅8:23「…… 等候得著兒子的名份,就是身體得贖」,的現代中文譯本改為「使整個自我得自由」。他們解釋說:「耶穌是無產階級,他要使他的同胞從羅馬的奴役之下得自由, 便召集人民作社會和政治的革命運動,結果犧牲了自己;他希望我們繼起的人使人類得自由。」這是胡說八道的大謊言。耶穌基督降世,豈是要作政治性的革命領 袖?他為何說:「該撒的物歸給該撒,上帝的物歸給上帝。」(路20:25)他為何逃避不要作王(約6:15)?為何阻止彼得,叫他不要動刀?為何不求天父差十二營天使保護他的安全(太26:52-53)?主被釘死是沒有人強迫的(約10:18),是他預知的,也是他降世的使命與目的(可10:45;提前1:15),主豈是要作政治領袖?
4、亂叫「人權」
詩140:12「我知道耶和華必為困苦人伸冤,為窮乏人辯屈。」
現代中文譯本是「上帝啊!你要維護弱小者的權益,我知道你要為窮乏的人伸張正義。」
賽10:1-2「禍哉!那些設立不義之律例的,和記錄奸詐之判語的,為要屈枉窮乏人,奪去我民中困苦人的理,以寡婦當擄物,以孤兒當掠物。」
現代中文譯本譯作「你們遭殃了,你們制定不公平的法律,來壓迫我的子民,你們用這方法來剝奪窮人的權利。使他們得不到公平,你們用這方法侵佔孤兒和寡婦的 產業。」他們利用完全改頭換面的「現代派聖經」,以傳播他們的政治毒物,以「解放被壓迫者,被奴役者的窮苦人民」為口號。以「關懷社會、鼓吹人權」為號 召。說,現今的法律是保護少數人的利益的;現在是誰向無辜的群眾施暴?誰在輕易殺人、放火、毀人車輛、房屋?誰是欺壓人的?誰是受欺壓的?民權豈是暴民政 治?
二、亂改、亂解
傳5:8「你若在一省之中,見窮人受欺壓,並奪去公義公平的事,不要因此詫異」。因有一位高過居高位的鑑察;在他們以上還有更高的。」
現代派改這為「你看見政府壓迫窮人,不以公道待他們,不尊重他們的權利,你不用驚奇。每位官員都有比他地位更高的在保護他,而他們都受更高級的官員保 護。」他們改成這樣,是在形容一個腐敗政府,只在欺壓百姓,而且官官相護,官員犯了再大的國法,也有人維護他,使他不至受制裁。這是他們用自己捏造的謊 言,假上帝之名以污衊某個政府,說老百姓有苦無處訴,有冤無處伸。所羅門受聖靈感動所寫的話完全不是這樣,「一省之中」是說一個行政區內,並不是行政官 長。「窮人受欺壓」不一定是政府官員,富人、貴人、惡勢力都可能欺壓窮人;有時候窮人也相互欺壓。「有一位居高位在鑑察」並不是在維護他的部下胡作非為, 乃是看他有違法違理之事,要糾正處治。現代中文譯本故意改成與原意相反的話,以企圖達到他們擅動群眾的野心。「在他們以上還有至高至尊者」那便是公義的上 帝,如果在人間真的有冤不得申,上帝鑑察,往往果報就在現世。他們卻把這「至高至尊者」刪改掉,不要上帝審判報應,要自己判斷,結果錯上加錯。
三、推翻統治者?
詩2:3「我們要掙開他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節是「我們來掙脫束縛吧!我們推翻他的統治」。這節聖經是敵基督用以抵擋上帝的話,如果現代派用這節聖經作為他們的政治主張和神學依據, 他們就是承認自己是敵基督了。按著某些社會主義的說法他們是要「解放全世界」,要推翻一切屬於他們所反對的政府。但是這些社會主義政府就不會被別人推翻了 嗎?答案完全是否定,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鬥爭不比其他國家少,「以暴制暴」、「殺人者人亦殺之」,推翻了別人,後來也不是被人推翻了嗎?
四、約瑟是「資本主義者」?
創47:21「至於百姓,約瑟叫他們從埃及這邊,直到埃及那邊,都各歸各城。」
現代中文譯本改這節為「至於人,約瑟使埃及境內的人都成為農奴」。
「農奴」是社會主義之極端派對農人分為等次的最下階級,從地主、富農、中農、農奴(又叫 貧農),往昔我祖父種人田地,每年至少要納十分之三租稅;如果好地要繳百分之五十田租,也沒有農奴這名詞。約瑟救這些埃及人免於餓死,供他們生活需要、種 地種子,及荒年一切所缺的,只在租收上由十分之一加到五分之一,這就由地主降為農奴了嗎?埃及人都是農奴,難道約瑟是資本主義者?約瑟成了資本主義沒有, 一讀聖經就知道。在歷史上,各國田賦和稅率常有變動不是奇事,難道一改田稅稅率,人民就變成「農奴」了嗎?現在有許多稅率,也都超過五分之一的,他們並非 剝削者。
五、亂安「解放」名詞
約11:48「若這樣由著他(耶穌)」,現代中文譯本改為「若讓他這樣搞下去」。「搞」是極端的社會主義者,常用的名詞,如「搞政治、搞革命、搞活了」。「搞」是個粗俗下流的話,凡有道德的人,是不會說也不會寫的,現代派即用「搞」來形容主耶穌。
腓1:1「監督」他們改為「領袖」,「執事」他們改為「助手」。
書3:23;4:10「官長」改為「人民領袖」,「百姓」改為「人民」。
書4:11;路12:54;約7:43「眾百姓」改為「群眾」。
路1:17;3:18、21「百姓」改為「人民」,這種改法是很「解放化」了,但是把制度紊亂了。教會監督改為「領袖」,地方官長也是「領袖」,究竟是甚麼領袖?教會傳道和執事是「助手」,中下級輔佐公務員也是「助手」,究竟是甚麼助手?
約10:24「明明」改為「坦白」。
路12:52「分爭」改為「分裂」。
這些都是「解放名詞」,還有將「愛」改為「關懷」,「彼此相愛」改為「互相關懷」,「對眾人的愛」改為「對群眾的關懷」,「服事」改為「服務」,這些都是很時髦的「解放名詞」。
撒旦的詭計 時代的挑戰
信耶穌就是認識神並與神建立愛的關係
道破天機!向你述說造物主與數學的故事……
拾肆、以中國文學立場看「現代中文譯本」
「現代中文譯本」是由不信派的解放學者,加拿大人白契爾(Rahert. G. Bnat Cher)所寫「現代人的好消息」所翻譯的。內容將真神上帝和耶穌基督的救贖全然否定了。那是一本極其邪惡的大「毒物」。稱之為聖經,是褻慣了上帝。對於這方面的論證,已如上述。現在僅從中國文學來看這本譯著的分量。
一、將白話改成文言
現代中文譯本,在它的序言中大致說:合和本聖經是七十年前(註:指由1970年代來看)所翻譯出版的,已經不含時宜了。現代中文譯本是因應實際需要,用現今最通俗易懂的白話文翻譯的。可是,事實卻是相反。現代中文譯本卻將許多原來是通俗易懂的白話文,改成了文言文。而且譯者慣用成語和古諺,難道成語和古代諺語,比白話文容易懂嗎?舉例如下:
番2:9「變為蔓草」,改成「莠草蔓生」。 賽41:2「如灰塵交與他們的刀」,改成「…如摧枯拉朽」。
賽26:15加上「無遠弗屆」一句文言。
賽29:12「不識字的」,改成「目不識丁」。
賽48:4「頑梗的」,改為「剛腹自用」。
俄11「與他們同夥」,改成「一兵之貉」。
可5:32.「周圍觀看」,改成「環視左右」。
林後4:16「一天新似一天」,改成「日日更新」。
路9:36「不提所見的事」改「守口如瓶」。
二、語句不通
能稱為「經」典之作,是天下的範本,也是永古不易的真理,必定沒有錯誤才是。若是連字句都是錯誤百出,不但不能算是經典,連文章也算不上。但是「現代中文譯本」中,常有重複、累墜、不通、不順的語句出現。略舉少許例子如下:
1、辭句或意思重複:
撒上9:2「是個英俊少年…也更英俊」。
詩41:9「我最推心置腹的知己」。
普通一篇文章,也起碼該流暢通順。才能使看的人一目了然。如果詞不達意,且又重複嚕嗦,好像口吃的演講,使人耳不忍卒聽,眼不忍卒睹。如此之文亦不足為文 了。若是上好文章,更當求其意義深遠,詞句幽美。經典之作,如果是翻譯的,也該合乎信、達、雅三原則。就雅來說,起碼一段之中應該沒有相同的意思重複,一 句之中沒有相同的字句才可以。比如撒上9:2的尾一句,原文本來沒有「也更英俊」這個意思;現代中文譯本加上這麼一句,與同節第一句完全相同,使人讀來十分彆扭。詩41:9原文只有「我知己的朋友!」他卻加一個「推心置腹」,這「知己朋友」豈不正是「推心置腹」嗎?這種在小學生也懂的道理,何以現代中文譯本的翻譯專家卻即不懂?
2、用句如同口頭語:
林前4:5「時機還沒有到的時候」,賽60:22「時機成熟時」,彌4: 「時機成熟的時候」,和本分別是簡明的「時候未到」、「那日」、「定期」,不知現代中文譯本為何故意要標新立異,改為「時機成(沒)熟的時候」,時機成熟 豈不就等於「的時候」。可能他們也像有些人,每句話都帶一個口頭語。有的人是在每句話頭帶上「那麼…那麼…」,有的是帶上「這個!這個!」有的人是在語尾 帶上「的時候」。比如「我早上起床的時候,我就去洗臉刷牙的時候,我吃早點的時候,……」如此的怪口頭語,怎麼也用於「現代中文譯本」之中呢?
3、不知所云:
詩105:25「厭恨」,申28:18「人丁寥寥」,這些現代中文譯本獨有的新創詞句,是甚意思?我學問小,實在難以明了。
4、粗俗不雅:
將原來典雅的句子改成粗俗不堪的話。
比如詩39:4「壽數幾何」改成「幾時會死」。
再如谷3:17「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缺了羊,棚裡也沒有牛!」,改成「即使無花樹不結果子,葡萄樹也沒有葡萄,橄欖樹不結橄欖,田地不出五穀。即使羊群死光,牛棚裡沒有牛……」只有幾個字不同,這後者念起來是多麼素然無味。
三、用詞下流粗魯
出21:10「好合之事」,改成「性的需要」。
民5:22、27「大腿消瘦」,改成「子宮萎縮」。
民31:17「已嫁的女子」,改成「有過性關係的女人」。
林前7:36「事又當行」,改成「有旺盛的性慾」。
撒上25:21「那人」,改為「那傢伙」;「愚頑」改成「蠢東西」。
撒上25:25「壞人」,改成「壞東西」。
四、語音與文字不分
現代中文譯本將「二」字通通改為「兩」。
如王上10:26「一萬二千」改為「一萬兩千」同樣在王上4:26;20:15;代上18:5等等都是。
五、錯字錯得太離諳
把「遣責」當「譴責」:
尼5:7「斥責」改成「遣責」。「遣責」是甚麼意思?「遣」是差、送、發、逐放的的意思;毫無責備指斥的意思。這可能是他們錯將蝸牛當牯牛了。「譴責」一定有言字旁。因為「譴」是謫問、罪責之意。如果用「遣」代替「譴」是否在提倡簡體字呢?
結論
現代中文譯本稱為「有亞太地區的聖經學者,和語文專家審閱……以謹慎敬畏的心從事此一艱巨的工作……」,請問是那些聖經學者?又是那些語文專家?
怎麼這些 專家學者連最低程度的中文知識都沒有?以至於「遣」「譴」不分。並且將許多粗魯不文、重複、語意不明、似文非文、似白不白的字句,滿載其中,而還美其名最 現代譯本。有何現代?是甚麼學者?甚麼專家,他的名字是甚麼?我不知道?他自己知道麼?(全書完)
註:
「現代中文譯本」標榜其翻譯方法是「意義相符、效果相等」(Dynamic Equivalence), 事實上,正是這些不信聖經純正福音真理的編譯者成了撒但用以迷惑欺騙傳道人、基督徒乃至慕道者的工具,借著輕看、扭曲、貶低上帝的話語,達到其攻擊、敗壞 教會的目的,而那些自認或被認為是原文學者、專家的人,只知賣弄其對猶太文化和原文解經的知識有多少,卻從來沒有認真查考、比較、分辨現代中文譯本的內 容,就盲目推薦信徒、慕道者閱讀,以致也成了同夥共犯,比不懂原文的忠心同工還要遠遠不如。
就算整本現代中文譯本沒有其他的錯謬與偏差,而只有羅馬書8:3的 翻譯有問題,單這一點就足以讓真正喜愛純正福音真理的信徒一眼看出,其背後有著撒但何等可惡的詭計與陰謀,而那些所謂的原文學者、專家卻比一般信徒更眼盲 心瞎,真是可惡、可悲復可憐,願主憐憫、光照。主耶穌基督再來的日子近了,會有這些離道反教、離經叛道的事也是必然的,唯願真誠信主的同工肢體,能夠警醒 謹慎,免得入了迷惑!
一人不能完成大使命,
願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