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荊棘鳥:走近著名傳染病學專家陳菊梅的心靈世界

2021-01-08 中國文明網

上圖:陳菊梅教授接診患者。特約記者 黃顯斌 攝

    「傳說中,一隻鳥一生只歌唱一次。」

  「從離開巢那天,它就執著地尋找荊棘樹。找到了,它就把自己嬌小的身軀扎進一根最長、最尖的荊棘上,流著血淚放聲歌唱……」

  這是澳大利亞女作家考琳·麥考洛長篇小說《荊棘鳥》中開篇的一句話。

  荊棘鳥,隱喻著一種生命的方式,一種關於精神、靈魂和志趣的選擇。

  只不過,這隻荊棘鳥的歌聲是悲愴的、悽婉的。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像荊棘鳥一樣選擇荊棘棲息,而又能快樂地歌唱嗎?

  親愛的讀者,請隨我們走近陳菊梅——這位87歲的老人。

  她,選擇了63年直面傳染病這根常人聞之色變的「荊棘」,卻留給人間快樂的歌聲!

  「她有大海一樣的內涵,對她察言觀色是沒有用的」

  ——陳菊梅的丈夫陳國仕

  一個星期天,陳菊梅的兒子陳北鷗來到家中,給老人帶來了朝思暮想的小孫女。乖巧的小孫女站在奶奶面前,唱了一支歌,讓老人喜笑顏開:「都說冰糖葫蘆酸,酸裡面它裹著甜……」

  聽著歌聲,品著歌詞,看著老伴的笑臉,陳菊梅的丈夫陳國仕不禁感慨:「她這一生啊,就像這首歌。工作生活對於她,就像她研究的五味子,酸甜苦辣鹹,啥味兒都有。」

  說著,陳國仕想起一段匪夷所思的事情——

  2005年,醫院為陳菊梅出了一本傳記。陳國仕翻看這本書時,大吃一驚。原來,妻子在「文革」中曾經被責令「老老實實交待歷史問題」,先後被停止組織生活、撤掉科主任職務,甚至被發配去掃廁所……

  這一切,陳國仕居然毫不知情。當時不知道,過了30多年,還是不知道。直到看到妻子這本傳記,才知道妻子當年受了這麼大的委屈!

  「別的不說,陳菊梅是1950年入黨的老黨員啊,不讓她過組織生活,心裡多憋屈!可是,她硬是忍辱負重、踏踏實實地幹了整整10個年頭!」

  「都說『宰相肚裡能撐船』,我看她呀,肚子裡能開航空母艦!」說到這裡,陳國仕如此評價妻子:「她有大海一樣的內涵,對她察言觀色是沒有用的。」

  寵辱不驚,陳菊梅如何能做到?唯一的解釋,就是她心中有一種超越寵辱的追求。

  翻開陳菊梅的年表,記者發現,正是在那段動亂歲月,陳菊梅潛心鑽研,發現了五味子的降酶特效,又研製出了對高膽紅素血症具有顯著療效的「6912靜脈注射液」。也正是那段歲月,陳菊梅參加了赴陝北黃龍縣醫療隊,去給老區人民治病,常常翻山越嶺,深一腳、淺一腳地在羊腸小道上趕路,天天滿身沙塵,一身汗水……

  把委屈放在一邊,把病人舉過頭頂。有了這樣的境界,陳菊梅的心就像一泓平靜的湖水,即便偶爾被風兒吹皺了、石粒兒砸開了,很快又沉靜如初。

  用陳國仕的話說:「這輩子,她挺苦、挺累,但很快樂。」

相關焦點

  • 《荊棘鳥》作者、澳大利亞著名作家麥卡洛去世
    《荊棘鳥》作者、澳大利亞著名作家麥卡洛去世 2015-01-31 08:02:44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責任編輯:姜貞宇 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創來換取……」  這是小說《荊棘鳥》最著名的一個段落。而1月29日下午,小說的作者、澳大利亞著名作家考琳·麥卡洛因腎衰竭在澳大利亞諾福克島的醫院去世, 享年77歲。自1983年嫁給了諾福克島人Ric Robinson 之後,她就一直生活在這個遠離雪梨和澳大利亞本土的島嶼,島上居民只有2000多人。
  • 澳洲——荊棘鳥的迷思
    在上世紀的1975年,某窮兵黷武又沒文化的國家,在那條世界著名緯度線上因美軍在非軍事區砍樹而產生衝突,並在現場獲得了一把作為關鍵物證的斧頭。該國的英語人才認出了上面刻著MADE IN AUSTRIA(奧地利),於是該國認定澳大利亞(AUSTRALIA)參與了敵對的陰謀,並毅然與之斷絕了外交關係,真是可憐了赤道那一邊百思不得其解的冤大頭們。澳大利亞的命名,源於拉丁文的「南方的陸地」。
  • 小滿讀書之《荊棘鳥》
    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創來換取……這就是荊棘鳥的傳說————《荊棘鳥》題記《荊棘鳥》是澳大利亞作家考琳麥卡洛的驚世之作。她本是一名品學兼優的醫科學生,以理學優等榮譽學位畢業於新南威爾斯大學時,已顯露出在神經生理學方面的特長。
  • 《荊棘鳥》:三隻「荊棘鳥」,三種女性形象代表著不同的愛情觀
    荊棘鳥尋找到自己的荊棘樹以生命為代價唱出了世間最悽美的絕唱,書中這一份讓男女主人公終其一生苦苦等候但卻永不會正大光明的廝守終生的愛情,和荊棘鳥堅定不移的追求自己以生命為代價的絕唱多麼相似。進入速食愛情的網絡時代,誰會用一生去愛一個人呢?一、走進愛情的真正世界1. 什麼是愛情?
  • 「荊棘鳥」停止歌唱 《飄》一般的書曾風靡全球
    本報首席記者 王湛 實習生 盧潔霞  1月29日下午,《荊棘鳥》的作者、澳大利亞著名作家考琳·麥卡洛因腎衰竭在澳大利亞去世,享年77歲。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麼一隻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
  • 願做一隻荊棘鳥
    荊棘鳥,一生只為一次愛而活,一生只為一種情而歌,它一路堅守自己,尋找自己的愛。
  • 【天天副刊】《荊棘鳥》作者去世:我不是浪漫的人
    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1983年電視劇《荊棘鳥》文| 張嘉當地時間1月29日,以《荊棘鳥》一書而聞名世界的澳大利亞作家考琳•麥卡洛因腎衰竭在澳大利亞諾福克島的醫院去世,享年77歲。麥卡洛近年來身體一直欠佳,之前在接受採訪時,麥卡洛說自己並不害怕死亡,「就像凱撒大帝,在我看來,他只是永遠地睡著了。」
  • 人類史上著名的傳染病,都是怎麼結束的?
    疫情攻堅階段,公眾對新型肺炎的關注度和了解程度與日俱增,得益於網絡上所傳播的科普內容和專家發言。 我們摘取其中最精華,也是跟你關係最密切的部分,來為大家做一次小科普:人類史上著名的傳染病,都是怎麼結束的?
  • 《荊棘鳥》,飛蛾撲火的愛情有結局嗎
    01荊棘鳥的絕唱「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麼一隻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生靈的歌聲都優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願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後,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荊棘上,便在那蠻荒的枝條間放開了歌喉。
  • 原標題:「荊棘鳥」停止歌唱 《飄》一般的書曾風靡全球
    本報首席記者 王湛 實習生 盧潔霞1月29日下午,《荊棘鳥》的作者、澳大利亞著名作家考琳·麥卡洛因腎衰竭在澳大利亞去世,享年77歲。「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麼一隻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
  • 荊棘鳥哀鳴,禁忌之愛,刻骨銘心
    世界上有些人,會為了自己心中的所想而放棄一般人看來非常有價值的東西。這些人內心深處的價值觀與普世價值觀相悖逆,而且敢於執行。 比如荊棘鳥為了最美的聲音放棄生命。在普世價值觀裡,生命比好聽的聲音重要,而在荊棘鳥的心裡,為了最美的聲音可以放棄生命。
  • 《荊棘鳥》:愛有沒有止損點?
    這種鳥的名字,叫荊棘鳥。 對於梅吉而言,拉爾夫神父就是她的那叢荊棘。自他蹲在塵土飛揚的澳大利亞基裡車站廣場,雙手抱起她的那天傍晚起,她便無法抗拒地開始了將那株荊棘刺進自己胸膛的命運。緩慢地,疼痛地,清醒地,心甘情願地,將那株荊棘刺了進去。
  • 還原傳染病的真相 | 霍亂:19世紀的世界瘟疫
    還原傳染病的真相 | 霍亂:19世紀的世界瘟疫 2020-11-16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荊棘鳥的歌聲,是靈魂絕唱,還是臨終前的悲鳴?
    荊棘鳥,只是一個渺小的鳥,最初對它的關注,還是源自於一篇叫《枯葉蝶與荊棘鳥》的故事。當然,《荊棘鳥》是本小說,曾很有情趣想去閱讀的時候,當我看到簡介裡那段,「她被不知其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趕著,歌唱著死去。在那荊棘刺進的一瞬,她沒有意識到死之將臨。她只是唱著、唱著,直到生命耗盡,再也唱不出一個音符。
  • 世界愛情名著《荊棘鳥》——一個關於生命覺醒、愛情綻放的故事
    傳說世界上有一種鳥,叫荊棘鳥。之所以叫荊棘鳥,是因為這種鳥一出生,根本就不能發音。當它長大以後,開啟它一生的經歷,就像是朝聖之旅,就是不停地飛、不停地找,直到找到命中注定的那根荊棘!然後它義無反顧的,將這根荊棘刺入自己的胸膛後,奇蹟就發生了:之前從不曾放聲的荊棘鳥,唱出了天底下最美妙、最動聽的聲音,一瞬間萬物寂靜,天地變色,時間停駐,都一起來聆聽聽這美妙絕倫的聲音 ……荊棘鳥的這種變化,就好比一個人找到那個命定的戀人後的愛情體驗,讓自己煥發無盡的光彩。真正的愛和那些特別美好的東西是需要去用難以想像的代價去換取的。
  • 第909醫院傳染病專家徐成潤獲評「中國好人」
    這些好人是從廣大網友舉薦、各地文明辦審核推薦的625名候選人中,經過網上展示、網友評議、專家評審產生的,是群眾身邊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先進典型。他們來自基層、紮根群眾,勇於擔責、默默奉獻,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上向善的道德情操,在各自的平凡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故事,展現了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為國家盡責任的精神品格。
  • 轉化醫學專家牛俊奇:中國為何是新發傳染病暴發熱點地區?
    (抗擊新冠肺炎)轉化醫學專家牛俊奇:中國為何是新發傳染病暴發熱點地區?中新社北京3月28日電 題:轉化醫學專家牛俊奇:中國為何是新發傳染病暴發熱點地區?「新發傳染病多發生在北緯30度以南接近赤道的地區,中國是高發區,一些新發傳染病發生區域擴展到北緯60度。」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轉化醫學研究院副院長、擁有近40年臨床工作經驗的牛俊奇近日在《理解未來》科學講座上解釋說。新發傳染病包括多種情況。
  • 唐酒卿《紫羅蘭和荊棘鳥》:新的世界已經開始
    今日分享:《紫羅蘭和荊棘鳥》作者:唐酒卿主角:斯託克·博格,亨特·加爾簡介及讀後感文案:怒放懸崖,燃燒深淵。一位落魄騎士討伐魔王,魔王:住手哇!一個有點浪漫童話主義的西方魔幻故事,唐酒卿老師真是什麼文風都能駕馭啊。
  • 究竟誰是荊棘鳥?
    前幾天在翻箱倒櫃找一件舊物,那個多年前寫過的為數不多的讀後感——《荊棘鳥》的日記本,日記本真不多(共2本),無奈字體真是龍飛鳳舞辨認不清,所以實在找不到原文。順便感慨一下,當年自己的思緒是何等凌亂?從小學書法又是多重要啊!
  • 迷你美劇《荊棘鳥》1-8集 全資源
    推薦一個英語與翻譯公眾號翻譯世界    《荊棘鳥》是澳大利亞當代作家考琳·麥卡洛(1937-2015)的作品,作者原本是一名優秀的醫科學生,後轉投文學創作。《荊棘鳥》一經問世,立刻暢銷全球,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後更是獲得六項艾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