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米其林指南榜單正式發布,共有130家餐廳上榜。值得關注的是,北京米其林指南將於今年11月正式發布,這也是繼上海、廣州之後,米其林指南在中國大陸登陸的第三個城市。
有升有跌,米其林星級餐廳維持不易
在今年的榜單中,由名廚Paul Pairet主理的Ultraviolet餐廳蟬聯米其林三星殊榮。Ultraviolet餐廳在上海甚至中國美食界聲名遠播,每天僅接待10位預約顧客、就餐場地位於神秘的場所,最終邂逅一場由22道美食點燃的多感官沉浸式美食之旅。根據菜單本身的不同,就餐一次的費用也從4000元到10000元不等。
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葛溫達·普勒內克(Gwendal Poullennec)公布米其林星級餐廳榜單。
此外,入選米其林二星的8家餐廳因出色的表現而廣受好評。其中,兩家餐廳由去年的一星升至二星。吉品軒以精緻巧妙的烹飪手法為食客們帶來現代粵菜新體驗,主廚或以泉水熬湯,或用來自熱帶原始森林的蜂蜜烤肉。泰安門的主廚則以高超技藝打造多元化的原創美食,為每日限定的20位顧客打造別具一格的用餐感受。
在上榜的31家米其林一星餐廳中,有9家是新晉餐廳。玉芝蘭營造了全新的川菜體驗;在明閣和金軒,顧客們得以享受高水準的粵菜滋味;而在成隆行蟹王府(黃浦),則能細品主廚呈現的地道上海特色。美食無國界,上榜餐廳還雲集了全球多種風味:Da Vittorio帶來了正宗的義大利特色菜,而萊美露滋(Maison Lameloise)的法國風情則令人流連忘返。此外,寶麗軒、鹿園(浦東新區)和新榮記(南京西路)也成為新晉一星餐廳。
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葛溫達·普勒內克(Gwendal Poullennec)與獲獎餐廳廚師及代表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連續兩年榮膺米其林三星餐廳稱號的唐閣在更換了主廚之後,評星連續兩年下滑,與另一家餐廳逸龍閣(去年獲評二星餐廳)一起降為一星餐廳。至於之前在星級餐廳榜單上頗具爭議性的餐廳鵝夫人則直接下榜,另一間一星餐廳Bo Shanghai則因為關店而未能繼續留在榜單上。
榜單評選標準嚴格,期待米其林北京11月亮相
「上海今年共有40家餐廳榮獲星級美譽,超越了往年,佔上榜餐廳總數的30%。不管是在外灘、浦東,抑或是這座城市的其他角落,我們都能看到上海美食的蓬勃發展。」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葛溫達普勒內克(Gwendal Poullennec)在採訪中難掩對上海美食的讚賞之情,「2020上海米其林指南榜單向我們展現了31種不同類型的風味,本次評選充分體現了上海美食的豐富多元,本地和全球風味雲集於此。這座城市以多樣的食材、極致的服務以及豐富的酒單,徵服了來自本地和全球各地的米其林評審員們。」
而針對餐廳降星這一情況,葛溫達普勒內克表示,「米其林指南始終都是一本為消費者服務的指南,降星、升星這一情況的發生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消費者意見的體現。」他也同時強調,餐廳降星之後仍舊有升星的可能。
開業僅3個月就獲得了米其林一星餐廳稱號的義大利餐廳Da Vittario同樣成為了大家討論的重點之一,「一間餐廳能夠獲得米其林星級餐廳的稱號,其實表彰的並不僅僅是主廚一個人而已,」葛溫達普勒內克說,「這也是廚房團隊、侍酒師、前場員工等所有人的努力的結果。」與此同時,他也表示,對於一間餐廳是否能夠被評為星級餐廳,多次匿名探訪是十分重要的,「我們的評委來自全世界,每個人都會以米其林的五大標準來對餐廳進行考核,我們也從來不會設定餐廳考核的上限次數,當然,如果你說最低次數的話,從數學上來說肯定是一次,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的評委可不會只去一次就匆忙定下了結論。」
在葛溫達普勒內克看來,上海米其林指南給餐廳、廚師團隊等定下了標準,也在相當程度上激發了廚師及其團隊對於這一職業本身的熱情,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餐廳在上海市場湧現,也拓展了米其林指南的邊界與涉獵範圍,「據統計,有84%的遊客在旅遊目的地尋找餐廳時會信賴米其林指南,而在上海米其林指南更像是一本實驗指南,為前來這裡旅行的遊客們指出那些美味食肆,在這裡尋找到世界各地,以及來自中國不同地域的美味。」
「北京米其林指南將於今年11月28日正式宣布,」葛溫達普勒內克說,「但說實話,我們現在還沒有完全定下最終的榜單。」他解釋道,北京米其林指南尚未最終定版的原因在於其仍舊有更新的可能,「我們想要把最新最全的信息傳遞給消費者,以踐行我們為消費者服務的目標。」
2020上海米其林指南星級餐廳榜單
除了星級餐廳外,此次上海米其林指南還評選出了包括南翔饅頭店 (城隍廟)、Polux、榮叔黃魚面和甬府小鮮在內的24家必比登推介餐廳,還有66家餐廳被授予「米其林餐盤」榮譽。必比登推介餐廳致力於為顧客提供物超所值的美味。米其林餐盤則於2016年推出,旨在褒獎那些選用新鮮食材精心烹製美味的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