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寶堃即使沒有英年早逝,後來也很難與侯寶林大師並駕齊驅

2021-01-09 騰訊網

提到建國之後最著名的相聲演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也許就是侯寶林。侯寶林當時在相聲界的輩分儘管不是最高,至少還有德高望重的馬三立在世,但如果說起對相聲行業的影響,開宗立說的作為,以及提升相聲的文化品味方面,當時的很多年裡侯寶林都是一面旗幟,被稱為相聲大師和語言大師。

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常派相聲的真正奠基人常寶堃沒有英年早逝,憑他當時的能力和影響力,有沒有可能在各方面超越侯寶林?

恐怕是很難的。

如日中天英年早逝

說起常派相聲,很多人可能會首先想到常連安,也就是常寶堃的父親。常連安當年確實受到歡迎,但如果說自成一派形成穩定的表演風格,起到開宗立派的作用,其實常派相聲的創始人和奠基者是常寶堃,而不是常連安。

常寶堃藝名小蘑菇,5歲就跟著父親學相聲,隨後跟隨大人們在全國各地演出,十幾歲就在天津打響名號,和趙佩茹搭檔之後更是如虎添翼,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相聲演員之一。可惜的是,1951年常寶堃參加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犧牲在朝鮮戰場,年僅29歲。

常寶堃嗓音不及侯寶林

其實可以把常寶堃和侯寶林各方面做一個比較。

侯寶林比常寶堃年長5歲,他們同屬於寶字輩相聲演員。侯寶林說學逗唱四門功課中,是沒有短板的,可以說門門過硬。侯寶林的嗓子尤其清亮,學唱起京劇等唱段幾乎可以以假亂真,讓人嘆服。

常寶堃也經常表演學唱類的作品,包括《汾河灣》、《洪洋洞》等,也受到觀眾的歡迎,然而常寶堃的先天嗓音條件不及侯寶林,他的聲音是比較沙啞的。不過觀眾還是很喜歡常寶堃的演唱,那是因為他雖然嗓音不濟但吐字清晰,演唱還是充滿韻味。

但不管怎麼說,如果論學唱常寶堃的水平是在侯寶林之下的。

侯寶林緊跟時代

如果說相聲之外的表現,常寶堃當年赴朝鮮慰問,侯寶林也是參加了慰問團的,因此在這方面侯寶林的表現一直比較積極。

不僅是行動上,在作品創作上侯寶林也緊跟時代,創作和表演出很多與時代貼近的相聲作品。從文藝界到全社會當年能給侯寶林那麼高的評價,與他的藝術表現有關,也與他舞臺之外的表現直接相關。

另外從作品風格來看,常寶堃的相聲多表現市井生活,而侯寶林的相聲題材更為大氣,這可能也有助於其擴大社會影響力。

兩人很難並駕齊驅

可以這樣說,以常寶堃的業務能力和積極表現,他如果沒有犧牲在戰場上,幾十年後應該也會獲得一定的藝術地位和社會地位,成為另一名相聲大師。

然而與侯寶林相比,常寶堃在相聲業務上也許稍顯遜色,很難得到與侯寶林並駕齊驅的位置。

相關焦點

  • 常寶堃用數來寶擠走侯寶林疑點多,背後可能是天津大混混隻手遮天
    當時,天津相聲大拿非常寶堃莫屬(張壽臣、常連安和尹壽山三大穴頭不在其列),在所謂五檔相聲中,張壽臣、常寶堃師徒佔兩檔,戴少甫被袁文會打跑,馬三立當時名氣遠不如其他人,只有侯寶林這一「山頭」一峰崛起,因此兩者明暗都需要有個交代。有種說法是,當年侯寶林曾現場和常寶堃兩個人應戰,在臺上使對坐數來寶,結果常寶堃勝出,侯寶林回去了北京,從此不來天津演出。
  • 當年天津相聲一哥之爭,常寶堃侯寶林領先,馬三立落榜有隱情
    有意思的是,有時候即使行業內自己不去爭什麼一哥一姐,但其他人包括粉絲或者媒體也不清淨,他們會自己鼓搗出來一個所謂的「一哥一姐」名號。 再有,最關鍵的是,常寶堃備受媒體關注,其名字經常見諸報端,而他本人的人緣也非常好,幾乎沒有負面口碑。
  • 馬三立回憶天津混混霸劇團,袁文會打罵藝人,還把常寶堃推為團長
    當時天津的相聲五檔,張壽臣侯一塵、馬三立劉寶瑞、常寶堃趙佩茹、侯寶林郭啟儒、戴少甫於俊波。檔並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檔次或者級別,而是搭檔的意思,也就是這五組人是當時天津最火的相聲藝人。嚴格說這五檔相聲演員在當時的名望排名是張壽臣侯一塵最高,但人氣的話應該是常寶堃趙佩茹第一,戴少甫一度也後來者居上,不過因為不小心惹了袁文會,結果被整了幾次就過世了(當然也跟他常年吸大煙毀了身體有關係)。
  • 相聲演員血染朝鮮戰場,常寶堃葬禮極盡哀榮,馬三立為此嚴肅
    包括常寶堃、侯寶林、郭啟儒、魏喜奎、金業勤三兄妹在內的23名曲藝雜技演員組成了「赴朝慰問團曲藝服務大隊」,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連闊如任隊長。慰問團進入朝鮮境內,慘烈的戰爭現場便出現在演員們面前。侯寶林後來回憶,一過丹東就看到一片廢墟,很難找到一座整房子,凡是他們路過的大城市都這樣。
  • 相聲大師沒有官方認定,央視曾評出相對權威的七位大師
    其次,張壽臣徒弟眾多,中間有能耐的也非常多,常寶堃,劉寶瑞,戴少甫等人均為相聲界一時的大明星。最後,張壽臣個人相聲水平登峰造極,他也是給相聲行業添產業最多的藝人之一。張壽臣的相聲大師稱號毫無爭議。3、常寶堃如果從年齡上看,常寶堃評為相聲大師似乎有些欠妥,因為他在29歲就壯烈犧牲了,但僅從他這短暫而輝煌的相聲生涯看的話,他成為相聲大師也是夠資格的。首先,常寶堃年少成名,相聲生涯的高峰期足有十幾年之多,這是很多高壽相聲藝人也達不到的成就。
  • 「小蘑菇」常寶堃血染朝鮮,下葬時慟哭半個天津城
    包括常寶堃、侯寶林、郭啟儒、魏喜奎、金業勤三兄妹在內的23名曲藝雜技演員組成了「赴朝慰問團曲藝服務大隊」,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連闊如任隊長。慰問團進入朝鮮境內,慘烈的戰爭現場便出現在演員們面前。行軍中,演員們不僅要背著沉重的個人行李——棉襖棉褲、大衣雨衣,還有5斤大米和餅乾,還要照顧到演出要用的道具和樂器。
  • 記相聲名家「小蘑菇」常寶堃
    常寶堃原本在相聲界就屬於罕見的奇才,又得相聲界一代宗師張壽臣先生的開蒙,且遇「通天教主」「亙古一人」的相聲大師趙佩茹輔佐幫襯,使其剛剛出師就名滿京津。  用相聲諷刺日寇  1937年天津淪陷,日偽對天津進行殘酷的殖民統治。
  • 相聲界馬季之後再無大師,郭德綱能否稱為相聲大師
    郭德綱也被很多人稱為相聲大師。可有人卻說。相聲界馬季之後再無大師。先來說一說幾位沒有爭議的相聲大師吧。他們是李德鍚、張壽臣、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常寶堃和馬季。現在這七位相聲大師都已去世。我們只能通過影像製品才能一睹他們曾經的風採。
  • 他是被師父常寶堃「寵壞」的徒弟,一輩子的摯愛就是相聲和麻將!
    在文字輩相聲藝人中能被賦予「文哏大師」的殊榮,足以證明盛名之下無虛士。歷數相聲界名家前輩,偏愛使文哏活的大有人在,但唯獨蘇文茂成為了觀眾們最認可的那一位。倘若把今日的成就完全歸於祖師爺賞飯,天賦使然,顯然是不客觀的。更多還是得遇名師指點和「山後練鞭「下的苦功。
  • 天津文藝界追憶革命烈士常寶堃
    本報訊(記者 張恩傑)近日,天津市文藝界舉辦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座談會,革命烈士常寶堃家屬、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豐在座談會上追憶了兄長常寶堃在朝鮮戰場慰問演出時,遭遇敵機瘋狂投彈掃射不幸中彈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
  • 《相聲大師侯寶林》蔣大鵬搜集整理
    傳言侯寶林幹相聲行也是迫不得已,坊間流傳著一段小故事:侯寶林戲唱得好,著實搶了以前師父戲班的生意,後來師父帶人到天橋找他,揚言把侯寶林逐出師門並告誡同行,誰也不許收留侯寶林,哪個戲班收留他就是與我為敵,當時侯寶林的師父還是很有名氣的。所以侯寶林又砸了飯碗,萬般無奈16歲偶然小試說了相聲。便說起了相聲。
  • 相聲演員侯寶林憑什麼被稱為大師?
    今年是侯寶林一百年誕辰,相聲界為此舉行了「紀念侯寶林先生誕辰100周年專場演出」活動,可以說這也算相聲界的一件大事。那麼侯寶林到底為中國相聲做了些什麼,相聲界為何如此敬重他?下面就讓小編帶你了解一下吧。 侯寶林先生出身貧寒,靠養父收養,生活很是悽苦。
  • 常寶堃並不希望兒子子承父業 常貴田吃相聲這碗飯 原因出人意料
    桑秀茹的父親桑振奎是常寶堃父親常連安拜把子的大哥。當年,常連安跟三位比他年長的好友磕頭結義,大家相約不能同生,但求同死,其中就有桑振奎。除了桑振奎外,還有說相聲的侯一塵。侯一塵是郭榮起父親郭瑞林的徒弟。後來,常連安讓次子常寶霖拜侯一塵為師。在常連安的三位義兄之中,桑振奎最年長。桑振奎是弦師,也是生意人。
  • 常寶堃:29歲遭空襲,出殯時市長拉靈,80萬市民泣不成聲
    行當裡的規矩很多他們對前輩們也是異常的尊重,若是沒有早年間的相聲演員,他們也吃不上這碗飯。常家一直以賣藝和雜耍為生,常寶堃小時候跟著父親走街串巷,四處賣藝,用變戲法來養活自己。後來抗戰結束,國民政府找到常寶堃希望他能夠加入自己的陣營,並編排一些諷刺其他黨派的相聲。常寶堃一身傲骨,怎會被威逼利誘所恫嚇,因此他義正言辭地拒絕了。常寶堃的事跡自此開始流傳開來,他既有技藝又有藝德,是位真正的藝術家。
  • 侯耀文拜師始末:46歲進入趙家門,侯寶林:不能讓活人撿了便宜
    侯耀文是是相聲大師侯寶林的第三子,國家一級演員。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鐵路文工團說唱團團長。1985年成為「全國十大笑星」之一。早在1979年,就作為代表,參加第四次全國文代會。侯寶林也是會議代表,父子同時參會全國獨此一份。
  • 品常寶華收侯耀華為徒妙處,看相聲三大家族紐帶為何是常家
    常連安本身就屬於被低估的相聲名家,其柳活兒不亞於侯寶林,單口相聲不輸劉寶瑞。常寶堃的名氣和水平就更不用說了,常寶霆的相聲藝術那是有口皆碑,下一代的常貴田也是相聲名家。 建議讀者可以自行搜索一下一段常氏家族和蘇文茂的群口相聲《酒令》,這段相聲集合了常寶霖、常寶霆、常寶華、常寶豐、常貴田、常貴德和蘇文茂六個半常家人,堪稱群口相聲的典範,也是常氏家族相聲的經典代表作。
  • 主持人問侯耀華:「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你的父親侯寶林?」 殘忍
    一次節目中,主持人問侯耀華:「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你的父親侯寶林?」 主持人讓侯耀華介紹自己,侯耀華說: 「我有一個老相聲表演藝術家的父親,叫侯寶林。我有一個年輕的已經英年早逝的弟弟,叫侯耀文。」 作為那個舞臺上資歷最深的「星二代」,其他人只能介紹自己的明星父母和其他長輩。侯耀文除了介紹明星父親,還能介紹自己的明星弟弟,這資歷確實是深。
  • 熟食企業捧郭德綱為相聲大師,可侯耀文的話言猶在耳
    大師,一個專有名詞,一般指的是兩種人群。一種是對和尚的尊稱,如玄奘大師,鑑真大師。還有一種,指的是造詣深且享有盛譽的知名學者、專家、藝術家、棋手等,如吳清源大師。我們常說的大師一般是指後面這種。央視曾做過一個專業欄目《相聲大師》,收錄了七位相聲大師的生平介紹,名單如下:李德鍚、張壽臣、馬三立、常寶堃、侯寶林、劉寶瑞、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