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6年,建設9年,歷時足足15年的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連接於香港、珠海、澳門三地,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的橋梁技術位居世界頂尖行列,創下了無數世界紀錄,非常了不起。
眾所周知,總長約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並不是「一橋到底」的,其中還有6.7公裡是海底隧道。很令人不解為什麼要這樣做?今天小編就來說說為何港珠澳大橋有一段要建在海底。看完你就知道了。
之前我們開車經過的跨海大橋,一般都是搭建橋墩「一橋到底」的模式,而港珠澳大橋首先打破這樣的模式,是有重要原因的。港珠澳大橋經過的是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航道,達到目前10萬噸級通航等級,遠期30萬噸油輪可以通行。如果要建造橋梁,就必須要修建一座橋面高度超過80米,橋塔高度達到200米的超級大橋。
而這就又涉及到另一個重要原因了,港珠澳大橋臨近香港國際機場。我們都知道航空領域對建築的高度都是有限制的,那就是所有建築物不能超過80米。所以既要躲過油輪,又要避開飛機,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海底隧道了。
此外,伶仃洋是典型的弱洋流海域,每年都有大量淤泥從珠江口流入伶仃洋,設計成海底隧道,也相當於打開缺口讓淤泥自由流出,淤泥問題就解決了。於是,這麼一座橋島隧相結合的港珠澳大橋就出現了。小夥伴這下你們知道工程師的用心良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