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潛40米給港珠澳大橋體檢 打撈南海I號如在海底「繡花」

2021-01-12 大洋網

休閒潛水方興未艾 專業潛水培訓師成香餑餑

潛水學校老師羅雄斌參與南海一號打撈作業時拍攝的圖片。

潛水學校的學生在進行潛水課程練習。

大洋網訊 他剛完成給港珠澳大橋體檢;他曾海底「繡花」打撈南海I號;他們是來自廣州的工程潛水師團隊。而今年,他們則有了新的職業,暑假將向街坊提供旅遊休閒潛水培訓。昨日,記者走訪廣州潛水學校了解到,每年約有40萬國人體驗休閒潛水,但近年來國人海外潛水遭遇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潛水培訓越發重要。學校今年將首次向街坊開放專業潛水培訓,參與港珠澳大橋體檢、參與打撈南海I號的專業潛水師將給市民講授潛水知識。

穿著潛水服,背著空氣瓶,戴著潛水鏡成了潛水愛好者的寫照,目的是近距離見證珊瑚、鯨鯊、珊瑚魚、海龜、錘頭鯊……潛水的魅力在於發現未知世界。田坤文是廣州潛水學校的資深教練,6月的一天,他在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旁的潛水教學基地,準備給潛水夏令營眾多前來培訓的街坊講授潛水技能。

在此之前,田坤文的職責是下潛給港珠澳大橋體檢。他說,今年剛完成下潛40多米給港珠澳大橋的體檢工作。他透露,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箱鋪設的時候,他職責是檢測沉箱接合部的數據,有一次,他發現一條一釐米寬的包裝用塑料膠帶卡在沉箱接合部。影響如何?他心裡沒有譜,於是第一時間停工、取證並交給專家組研判,最後專家組研判,對工程質量沒有影響。

說起如今的角色轉換,田坤文說,「給市民培訓是挺新潮的,學校原本是培養工程潛水員的,但近期發現,近年喜歡潛水的街坊越來越多,給他們培訓的需求越來越大,目前市場上潛水培訓機構良莠不齊,中國遊客在世界各地出現潛水安全事故的新聞也有增加,讓專業潛水員覺得有責任為街坊提供系統正規的潛水培訓。」

羅雄斌是南海I號沉船打撈的親歷者,他所在的團隊曾憑藉過硬的本領在海底「繡花」,將鋼索固定船身,讓南海I號完整打撈出水,世人得以零距離接觸宋代國寶。

多數廣東街坊不知道,廣東沿海多個地市就有潛水基地,如在深圳、珠海。去年的世界海洋日,在省海洋與漁業廳的安排下,記者就隨廣東的志願者到深圳大梅沙洲仔島海域,見證志願者下潛並種下珊瑚幼苗的一刻。在珠江口東邊的深圳金沙灣能見到2000多平方米的珊瑚;在三門島潛水基地,能見到我國現在保留最無缺的自然生態海島之一,海水能見度可達12米。

統計顯示,2017年,中國居民出境遊約1.3億人次,其中海島遊或有2000萬人次。按照國際上通行的算法,海島遊的遊客中,大約有2%會參加體驗潛水。也就是說,每年約有40萬國人體驗潛水。龐大的市場需求讓潛水培訓越發熱門,近幾年每到暑假,在廣州眾多潛水學校,培訓也到了高峰期,廣州潛水學校數據顯示,近期前來報讀的社會學生十分踴躍,如2016年社會學生有40多人,去年增長50%,預計今年或更多。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劉幸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全景航拍太震撼!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10月19日拍攝的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 港珠澳大橋開通在即。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最長鋼鐵大橋:港珠澳大橋有15公裡是全鋼結構鋼箱梁,是目前世界最長鋼鐵大橋。最長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全長6.7公裡。
  • 下潛!下潛!下潛!海底一萬米,你好!
    海面下40米,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最深處。海面下88米,青島地鐵一號線海底隧道最深處;120米,目前世界上自由潛水最深記錄超過這個深度。海面下200米,基本上走過了海洋生物最豐富的洋帶;565米,帝企鵝最大下潛深度。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港珠澳大橋各項設計參數港珠澳大橋全長55千米,其中包含22.9千米的橋梁工程和6.7千米的海底隧道,隧道由東、西兩個人工島連接 ;橋墩224座,橋塔7座;橋梁寬度33.1米,沉管隧道長度5664米、寬度28.5米、淨高5.1米;橋面最大縱坡3%,橋面橫坡2.5%內、隧道路面橫坡1.5%內;
  • 為何中國「港珠澳大橋」有一段建在海底?看完懂工程師的用心良苦
    籌備6年,建設9年,歷時足足15年的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連接於香港、珠海、澳門三地,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的橋梁技術位居世界頂尖行列,創下了無數世界紀錄,非常了不起。眾所周知,總長約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並不是「一橋到底」的,其中還有6.7公裡是海底隧道。很令人不解為什麼要這樣做?
  • 港珠澳大橋電影觀後感
    牛頭島本是伶仃洋上一座無人居住的荒島,中國工程師們將這裡改造成了世界最大的沉管隧道製造工廠,為港珠澳大橋生產了33節沉管。港珠澳大橋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實現夢想的裡程碑之作,將兩岸緊緊地連接在了一起。如今,中國人可以自豪地說出世界橋梁建設的重心已在中國,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的人有著發自內心的自豪。
  • 「港珠澳大橋」海水深100米,橋墩如何打造?佩服中國工程師
    「港珠澳大橋」海水深100米,橋墩如何打造?佩服中國工程師我國總是被其他國家稱作基建狂魔,確實從基礎設施的建設質量以及建設速度來看,我國確實像是一個狂魔!那麼你們知道,能夠成為別人口中的基建狂魔需要做到哪些事呢?
  • 餘烈|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優秀的長理人!
    5月1日,中央電視臺特別節目—【相聚中國節·我奮鬥我幸福】港珠澳大橋篇中,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餘烈的精彩答講令人印象深刻。
  • 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蘇權科:用奮鬥架起中國脊梁
    榮獲2017年度全國科技創新人物、2018年國際橋梁維護與安全協會(IABMASE)傑出貢獻獎等榮譽,其所在的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群體獲評「南粵楷模」。蘇權科長期從事公路、橋梁工程的勘察設計、科研、技術管理等工作。
  • 漫畫|「超級工程」背後的故事,港珠澳大橋有話說
    被外媒冠以「中國奇蹟」之稱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是新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這座凝聚了無數人多年心血的大橋,不僅顏值超高,還工藝精湛、模式創新,實力槓槓的!面對萬眾矚目的盛況,大橋有話要說!這位大橋「先生」引以為傲的技術,很多是世界首創,為它贏得了海內外的讚譽。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抗7級地震、壽命120年
    原標題: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抗7級地震、壽命120年   這是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也是名副其實的科技大橋   港珠澳大橋的「科技密碼」(關注)   本報記者 馮 華   一橋跨三地,唇齒更相依。
  • 港珠澳大橋另一種打開方式,坐上遊輪海上遊
    幾百年後,在伶仃洋上,一個人類工程的奇蹟在茫茫大海上誕生,這就是港珠澳大橋,55公裡的長度,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除了親自在橋上走一趟外,還有一種方式就是乘坐珠海九州郵輪從海面欣賞「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的磅礴氣勢了。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公開信息及報導顯示,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和八級地震,允許三十萬噸級油輪通過,是作為「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同時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並被外媒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 堅守港珠澳大橋
    他們的呼聲不斷從港珠澳大橋戰「疫」一線傳來。    在世紀工程、口岸一線,他們是挺身而出處置疑似染疫旅客的海關關員,是毅然「逆行」護送湖北籍旅客入境的邊檢民警,是用真情服務傳遞口岸溫度的青年志願者。    邵梁是珠海市青年文明號集體——港珠澳大橋海關旅檢一科查驗組的號長,也是該關疫情防控專業技術組的一員。為應對集中性的疫情風險,有5年黨齡的他主動請纓,首個完成了對有發熱體徵的染疫嫌疑人的醫學排查。    「14天內是否去過湖北?」「是否有發熱、咳嗽、呼吸困難?」
  • 漫畫| 大家好,我是港珠澳大橋,我有話說!
    被外媒冠以「中國奇蹟」之稱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是新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這座凝聚了無數人多年心血的大橋,不僅顏值超高,還工藝精湛、模式創新,實力槓槓的!面對萬眾矚目的盛況,大橋有話要說!
  • 港珠澳大橋斷開的地方,也是海底隧道開始的地方,這也太震撼了
    在修建橋梁的領域,我國無所畏懼,無論在崎嶇的群山之間,還是在江湖的海洋裡,只要有必要,幾乎無處不在, 海底隧道和跨海公路,從來沒有得到,現在香港珠澳橋震驚了世界, 港珠澳大橋斷裂的地方也是海底隧道開始的地方,這也令人震驚!
  • 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人生,就是奔跑
    港珠澳大橋這一世界級工程的正式通車,離不開整個建設團隊的努力奮戰,更離不開港珠澳大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從47歲到61歲,林鳴將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投注在了這座大橋上,帶著4000人的團隊,讓「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成為現實。
  • 港珠澳大橋通行規則收費標準及通行費用通行條件是什麼
    舉世矚目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營運通車。  很多人可能迫不及待地想體驗一下海底行車的愜意,一睹世紀工程的風採。但問題來了,哪些車輛可以上港珠澳大橋?車輛通行費用是多少?相信很多人還不太清楚,為你詳細介紹。
  • 福利 | 珠港澳大橋這一幕超震撼!這次有點不一樣…
    該劇聚焦港珠澳大橋建設工程,全景式塑造了建橋工人、技術人員、指揮協調人員等群體形象,是一部大工業題材的現實主義話劇作品。選取了大橋建設中的典型事件:人工島上的颱風搶險,工程船上的困苦煎熬,創始人員「十三太保」的堅守,沉管安裝的一波三折,大橋海底隧道最終完美接合等情節。
  • 上港珠澳大橋釣魚,11人被抓!
    上港珠澳大橋釣魚,11人被抓!竟有人把魚竿從港珠澳大橋伸出……>港珠澳大橋水域是海事部門重點監管區。據報導,日前,港珠澳大橋海事局執法人員在巡航中發現,位於青州航道的54號橋墩處有異樣,該橋墩防撞鋼箱內竟然有多根魚竿伸出,而且箱內有人。執法人員隨即對周邊橋墩展開巡查,在另外兩個橋墩處也發現了類似情況。海事與公安部門聯合執法,將非法垂釣人員全部抓獲,還收繳了26根魚竿和5箱漁獲。
  • 珠江兩岸風雲簡史:港珠澳大橋背後的地方政府博弈
    獻禮香港回歸的虎門大橋,徹底重塑了珠三角的港口格局;全球最高海中大橋的深中通道,到今天為止仍是廣州的一塊心病;耗資上千億的港珠澳大橋,宣告了香港的勝利,也給深圳留下了一段不虞的回憶。  這幾座大橋的命運浮沉,似乎也預示著正在規劃研究的「深珠通道」會充滿很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