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守城時,箭全部射光了怎麼辦?別慌,古人的智慧不得不服

2020-12-23 藤家家的家

弓箭的發源時間非常早,在數萬年前的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雛形,當時的人們將竹子之類富有彈力的物品製作成弓臂,又將木棍、竹枝的一頭給削尖,於是就形成了最為原始的箭矢,後來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人們在工具的生產與製造方面掌握了更加先進的技術,於是箭的製造工藝也就變得更加先進了。

在漫長的歲月中,箭演變出了木兔叉箭、水箭、半扣箭、尖鋼箭等多種門類。但無論箭類如何發展,其最基本的構型都是箭杆和箭頭,只不過是材質和形狀不同而已。在整個冷兵器時代,戰場上都少不了弓箭,尤其是守城兵器。

在很多關於戰爭的古裝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人們在守城的時候,使用最多的武器就是弓箭,可以趁火打劫,藉助地心引力的作用,給敵人造成儘可能多的傷亡,只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這些守城的人是不能隨意出去的,箭一出去就很難恢復了,萬一燈都滅了怎麼辦?別擔心,古人有很多套路。

《孫子兵法》中說"取之為國,因糧於敵",人們在打仗的時候,如果缺少什麼物資,那都是從敵人那裡得到的,如果在守城的時候射了自己的箭,而且一時間也投不出去,那麼就直接從敵人的手中要過來,當然敵人也不會客氣地送過來,所以就需要"借"。

唐朝名將張勳在防守雍丘的時候,城中的箭矢已經全部亮了,但叛軍依然將城圍困得像鐵桶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其他人都會束手無策,但張勳並沒有,他讓數千名草民,趁著夜色垂下城樓,並故意發出很大的聲音,讓叛軍衝著這些草民放箭,當草人被吊回城樓的時候,他"借"叛軍射出的數十萬支箭。

這個曹仁借箭的故事後來也被廣泛引用,還被小說家寫成了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但這有時候不能用曹仁借箭的時候怎麼辦?古人還有一招,就是把箭杆分成兩截,分別裝上箭頭,一支箭就變成了兩支箭,但在發射時,需要專門的箭筒,古人稱之為"鞭箭和片箭"。

當然,如果這些所有的套路都用完了,但箭還是不夠,那麼戰爭很有可能失敗,就像西漢名將李陵被匈奴圍攻,就是因為箭已經用完了,但援兵又敗了。

相關焦點

  • 古代打仗,守城士兵的箭用完了怎麼辦?別慫,古人套路多著呢
    中國古代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期間戰亂頻發,王朝更迭頻繁,使得百姓對於戰亂都早已習慣,但是他們身處亂世的時間也只佔據了歷史長河中的一部分,而且一個王朝的延續至少都有數百年,那些被國家庇護的百姓不會遭到過多的苦難。
  • 古代攻城戰爭,守城士兵為何不推雲梯?太小看古人的智慧了
    而我們都知道,我國古代處於冷兵器時代。所以打仗基本都是面對面拼殺,打的就是計謀、士氣和人數。在平原作戰,靠的是戰馬和弓箭。而如果是攻城戰,往往都很慘烈,攻城一方付出的代價是守城一方的好幾倍。我們今天要聊的就是中國古代的攻城戰。古代戰爭如何攻城?在古代缺少進攻手段的情況下,攻城戰一般都是靠內應,先讓一隻裝備精良的小隊混入城內。
  • 古代打仗,守城士兵箭用完了怎麼辦?網友:老祖宗的智慧讓人嘆服
    弓箭作為我國最古老的軍事武器之一,在很多戰事中都會用到它,在古代貴族子弟中,除了琴棋書畫,弓箭騎射也成了他們的必學課時之一,尤其是清朝的皇室貴族,因為他們屬於滿族,所以騎射這兩門課程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皇帝還會時不時的考察他們的騎射功底,在清朝的歷史上,努爾哈赤,皇太極,康熙都是馬背上出來的皇帝
  • 古代打仗時,士兵守城時為什麼寧可抱石頭砸,也不去推倒梯子?
    讓人困惑的是,古代打仗士兵守城時為什麼寧可抱石頭砸正在爬梯子的敵軍,也不去推倒梯子呢?從城牆上抱石頭往下砸,的確能夠擊倒一部分敵軍,但直接推倒梯子不是更直接的阻斷方法嗎?
  • 古代人打仗,敵人攻城時,守城士兵為何不推翻梯子?
    古人如何攻城古代人帶兵打仗很多時候都是秘密進行的,真正揮旗喊開始的很少。古代的戰爭分為很多種,有的是運動戰,有的是陣地戰,而有的是攻堅戰,歷史的戰爭大多數都是攻堅戰。什麼是攻堅戰呢?攻堅戰是古代的一種戰鬥形式,主要的就是直接攻打有防禦的城池和要塞。古代比較出名的攻堅戰,有南北朝時期的白壁之戰,而近代出名的攻堅戰就是松山攻堅戰。
  • 古代士兵守城為什麼不推雲梯?士兵:你以為我不想?你推試試
    而這勢必要發動戰爭,古代的戰爭主要靠的就是人力。因為是冷兵器時代,打仗基本都是靠戰士們一刀一刀近身拼搏。除此之外,也只有弓弩這樣的遠程武器。所以每一場戰爭如果不能運籌帷幄靠計謀取勝,大部分都是看哪邊人多,哪邊的戰士更勇猛。
  • 古代攻防戰:守城要做哪些準備?
    《武備輯要》總記錄了一個細節:豎壁清野,還會將生產硝石、硫磺、鉛、鐵以及商行和工匠,全部放到一塊,以此確保這些物資的不會被敵軍利用。更有甚者,直接在城池外圍的竟、河流以及小河裡面投放毒藥,這一招,古人可謂百試不爽。當然在做這些之前,勢必要將己方的糧草物資準備齊全。
  • 守城士兵為推不倒攻城梯?
    看了這麼多年電視劇,竟然才知道都是假的,今天小編就告訴大家關於雲梯的冷知識,讓我們一起了解古代士兵是如何攻城守城的真相吧。,而且守城士兵用力推的時候,攻城弓箭手是最佳瞄準時間,會造成連環的士兵傷亡。真相二:守城士兵冒著生命危險參與推攻城梯,不如躲在城牆之後往下面扔石頭,澆金汁。而且古人的有些智慧產物是現今也難以持平的,就像魯班的木技,所以雲梯異常穩固,春秋之後,攻城梯並非我們電視劇中看到的大長梯子,而是底座穩固,技藝精湛的木質產物,是非常難以推倒的。
  • 古代守城士兵都咋想的,不推梯子卻往下扔石頭?
    我們看的一些影視劇中,攻城是最為精彩的片段,士兵們拿著梯子搭在城牆上,一波一波的士兵開始瘋狂的向上爬,守城的士兵們就會從頂樓向下扔石頭,甚至是潑糞。觀眾們看了都十分著急,難道就不能直接把梯子推倒嗎?那麼在歷史上,守城的士兵有沒有推倒梯子呢?答案是沒有,因為根本推不倒。
  • 古人都是怎樣守城的? 揭秘中國古代守城術
    但這也同時說明當時的守城戰術和器具,必然非常完備和發達。因此,有兵聖之稱的孫子,也認為攻城是萬不得已的「下下策」,並告誡道:「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對此,同時代的墨子也持相同觀點,並利用自己掌握的「完美守城攻略」,四處推行自己的「非攻」理念。在他的著作《墨子》中第十四、十五卷就專門介紹了守城的裝備、戰術、要點,共二十篇。
  • 古代攻城時,守城士兵為何不直接把雲梯推開?因為誰推誰沒命!
    比如我們經常在一些古代的影視作品中就能看到一種攻城武器——雲梯。相傳這個雲梯是魯班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攻城更減少士兵的傷亡,使得攻城更加的便利。那麼有細心的同學就發現了,這個雲梯對於攻方來說是攻城利器,但是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啊,防守在城牆上面的士兵完全可以直接將雲梯推倒啊,這樣攻城的士兵就上不來了,而且這樣更能消耗對方的士兵數量啊。
  • 守城士兵為何不推倒梯子,反而往下扔石頭?
    在古代工程使用的竹梯上面大多會有兩根鐵鉤,當士兵們將竹梯升起來掛在城牆上面之後,底下的就會將竹梯用力往後拉,使城牆上面的人沒有那個力道將竹梯推離城牆!對於守城一方而言,就會在竹梯的鐵鉤沒有碰到城牆之前,使用推勾杆將其推離城牆倒向後方。攻城梯。
  • 古代沒有拼音如何辨音識字,不用慌聰明的古人早有辦法
    中國古代沒有漢語拼音,給讀識文字帶來了極大困難。舉個例子,老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可能傳授所有字的字音、字義,那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改怎麼辦呢?不用慌也不用替古人擔心,他們早就想出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了。首先古人利用「異文」,遇到不會寫的字就找一個會寫的替代。
  • 古代最罕見的五種守城兵器,個個都讓你大開眼見!
    這種武器是用長約3米,直徑30釐米的溼榆木為滾柱,周圍密釘「逆須釘」,釘頭露出木面15釐米,系以鐵索,連接絞車上,當敵兵聚集城牆腳下時,投入敵群當中,絞動絞車可將敵人碾壓致死。夜叉檑與狼牙拍一樣,都是裝設在城牆上用來打落敵兵的兵器。 二、狼牙拍
  • 冷兵器時代:弓箭無法射穿盔甲,為何古代打仗還要放箭?
    冷兵器時代:弓箭無法射穿盔甲,為何古代打仗還拼命放箭?古代很多武器的發明,其實最初都不是為了打仗,比如弓箭,最初的發明其實是為了狩獵。當時的人們經常需要外出狩獵,為了防禦野獸,人類學會了用石頭等利器來進行自衛。後來,為了射程更遠,弓箭就誕生了。而後,火藥等兵器也隨之發明,盔甲也出現了。
  • 古代兩軍對戰,守城士兵怎麼不推了攻城雲梯?將軍:那也太蠢了
    在一些古裝劇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戰爭場面:負責攻打的士兵扛著長梯靠上城牆,然後奮不顧身地向上爬,負責守城的士兵用手裡的武器對其攻擊,或者用叉子一樣的工具將長梯推倒。但在真正的古代攻城戰場上,守城將領一定會嗤之以鼻:去推雲梯,那也太蠢了。因為一般來說在攻城中會使用的梯子並不是那種普通的長梯,而是特製的雲梯,雲梯可不是那麼容易被推倒的。
  • 古代兩軍對戰,守城士兵怎麼不推了攻城雲梯?將軍:那也太蠢了!
    在一些古裝劇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戰爭場面:負責攻打的士兵扛著長梯靠上城牆,然後奮不顧身地向上爬,負責守城的士兵用手裡的武器對其攻擊,或者用叉子一樣的工具將長梯推倒。但在真正的古代攻城戰場上,守城將領一定會嗤之以鼻:去推雲梯,那也太蠢了。因為一般來說在攻城中會使用的梯子並不是那種普通的長梯,而是特製的雲梯,雲梯可不是那麼容易被推倒的。
  • 古代守城士兵為何不掀翻梯子,而用石頭和滾油?影視劇害人不淺
    在古裝片中,特別是出現攻城場景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守城的一方只是向城下扔石頭、熱油,而不是把梯子掀翻!畢竟只是一架普通的梯子,掀翻的話敵人不是就爬不上來了嗎?首先石頭、磚塊、硬木等這些材料在城市中隨處可見,材料易得,守城方可以做極豐富的戰略儲備。其次這些東西質量很大,砸在士兵身上,能將士兵直接從雲梯上砸下去,並且還能對雲梯造成一定的破壞。熱油十分滾燙,從上往下潑灑在士兵身上,很少有人能夠忍住劇痛帶來的傷害!並且熱油潑在雲梯上之後,梯子會變得非常滑,也不利於人攀登。
  • 古代攻城守城靠什麼?原來我們都被電視劇騙了!
    聰明的古人在這方面可沒少動心思,他們利用機械原理髮明了一個個超牛的攻城機械。古代的攻城車一般的攻城車為木製,車頂有堅硬的車棚蓋,異常堅固,下面裝有四輪或六輪;外蒙牛皮或羊皮,甚至有用金屬板加強的,以防備守軍的矢石破壞。為了防止火攻,還常常澆上泥漿。攻城車的主要武器,是它內部用繩或鐵鏈懸掛在橫梁上的一根粗大的圓木,原木後端有金屬帽,前端有金屬頭,稱為攻城槌。井闌
  • 古代士兵攻城時,守城方為何不把雲梯推開?其實能推開才是怪事
    經常能看到古代士兵在攻城時,經常拿出雲梯架到城頭上,然後攻城方士兵就一個接一個的爬上城牆與敵軍交戰。有的時候,敵軍還會有比較"聰明"的士兵把攻城雲梯推下去,砸死一片爬梯子的士兵,每次看到這一幕我們都會大呼痛快,因為我們已經在潛意識中把古代士兵想到太笨了,偶爾看到"聰明人"就會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