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後期,歐洲大陸籠罩在黑死病、戰爭與饑荒的陰影裡,苦苦掙扎。這樣的暗無天日令無數人感到深深絕望,如同人間煉獄般的時代什麼時候才能迎來光明。但是俗話說:不破不立。便是這樣動蕩不堪的破局催生了宗教變革以及義大利的文藝復興。
義大利絲織業
被命運選中的幸運兒義大利破繭而出,迸發出空前的上升勢力。其崛起的絲織業便是它綻放的萬千星輝中的一縷。那麼,曾經默默無聞的義大利絲織業是如何在動蕩的時局裡抓住上位時機,完成華麗的逆襲,成為整個國家的寵兒,最終紅極一時在整個歐亞大陸擁有無數追捧者的了?
一、歐洲大陸的戰亂使原本絲織行業格局變化
1.首先是拜佔庭帝國的衰落
中世紀後期,歐洲大陸常年受戰火侵襲,再加上疾病與自然災害的磋磨,曾經榮耀一時的拜佔庭帝國也逐漸露出下世的光景。自11世紀起,德意志人與來自西西里島和義大利的諾曼人就盯上了拜佔庭帝國的財富權勢。經年累月殺伐不止,亦如東方的中原王朝常年被周邊的蠻族窺伺,稍有不慎便會被擊垮。
十字軍
1204年十字軍終於衝進了拜佔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拜佔庭對歐洲地區的掌控力逐漸衰弱。王朝力量潰散,勢必造成對社會經濟各個層面的影響,其中拜佔庭曾經繁榮達到壟斷勢力的絲織業亦在如此浩劫裡潰散。而原先蟄伏的國家在這樣的「權利真空」階段得到發展的空間和時機。
2.再者是蒙古帝國統治下歐亞建立溝通
中世紀後期,蒙古人的鐵騎可以說是歐亞大地上許多國家的噩夢。蒙古人以他們颶風般的速度,壓倒性的武力,摧毀一切。自然新世界的格局亦從廢墟裡重生。曾經互相只存在於傳說裡的東西方民族,就這樣狹路相逢了。
自此一發不可收拾,東西方大陸的交通得以打通,文明也跟隨著互相交融。同許多行業一起,絲織業也在此刻迎來巨大市場與發展前景。
二、為何義大利能擁有先進的絲織業技術
1.其一「撿漏」拜佔庭絲織業
這是戰爭連連充滿危險的惡時代,亦是能突破自我空前發展的好時代。義大利在這場浩劫裡等來了屬於自己的機遇。在君士坦丁堡淪陷的時候,屬於拜佔庭紡織業的美好時光就逝去了。流散的絲織業工匠還有大批絲織業工廠來到了義大利。義大利接手了拜佔庭絲織業的先進技術,這為它後期成為絲織業技術龍頭奠定了基礎。
2.其二本土大家族的資本支持
任何行業在初期想要得到發展,必須要雄厚資本的加入啟動才能完成。如同今時今日的各類投資項目一樣,在完成初期的框架搭建後都要尋求融資。雖然蒙古鐵騎兇猛異常,但是面對西歐地區的灌木叢也無法施展拳腳,加上戰線實在太過長。
致使西歐核心地帶並沒有遭遇太多摧殘,並在安寧環境裡開啟了貨幣經濟的時代變革,催生了銀行業的崛起。大批義大利本土大家族完成原始資本積累後,開始謀求更大發展,絲織業成為被盯上的蛋糕。
在銀行機構的加持下,完成了更大投資資本的積累,藉助其優秀的經濟投資分析能力,這些大家族紛紛帶資本強勢入場。從絲織品的原材料採購,產品生產以及市場銷售,整條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強力資本加持。
相對於其他沒有龐大資本以及銀行機構支持的國家,義大利的絲織業可以說憑藉資本的優勢已經是傲視群雄了。在如此雄厚實力之下,無論是原材料,生產匠人的技藝都是最拔尖的。畢竟,在義大利有絲織業最好的發展前景,有志者自然爭相前往。許多優秀的絲織匠人為了躲避災禍,謀求更好的發展過上相對安寧的日子紛紛來到威尼斯和佛羅倫斯,為這裡的絲織業發展添磚加瓦。
威尼斯
3.其三紡織業機的機器與管理革新
在龐大資本支持下,義大利的絲織業可以說贏得了很好的開局。之後絲織業本身的技術革新和管理方式的轉變也功不可沒。
義大利是文藝復興的源發地,打破常規大膽創新,發揮個人最大的自身能動性是這個時期鮮明的特點。無論是科學技術還是文化領域,都迎來了中世紀最光明的時刻。絲織業各種需要的機器亦在這種環境裡為著提高生產效率而層出不窮地被發明出來。
盧卡的繅絲機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技術發明之一;它外部有一個固定的圓柱形支架,內部也有一個支架,兩個支架共同圍繞一個垂直的軸運轉,可以同時完成兩次繅絲,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的效率,一臺繅絲機一天的工作量可以抵10-20個工人。在如此高效率的誘惑下,威尼斯和佛羅倫斯也紛紛效仿起來,用來加速生產效率。
不僅如此,義大利絲織業的管理模式也是超前而先進的。在這裡絲織工人協會被建立,工人協會代表工人的利益,在工人中具有極大影響力並手握實權。因為利益分配不均的現象,工會代表會與工場主抗衡,在這種不斷較量中,雙方逐漸確立了各類措施條款,使得生產管理變得越來越規範化,也極大提高了絲織業生產的軟實力。
至此,義大利已經握有了超強絲織業生產技術這張王牌。可是做生意並不是僅僅靠技術就可以的,能生產出質量過硬的產品只是第一步。如何營銷如何把控住市場的脈搏完成銷售也是至關重要的。
三、義大利能夠掌控住絲織業的消費市場
1.其一貿易交通的發達
蒙古的徵伐腳步一路向西,所到之處血流成河,城破人亡。這是戰爭的毀滅性,但客觀地去看待,他們確實打通了歐亞曾經閉塞的溝通之路。義大利能夠有效開拓絲織業的消費市場也是得益於此。除此之外,義大利更多了海上貿易的優勢。
依託強力的海軍勢力與威尼斯水路的繁榮,義大利全盛時期掌控了大西洋至安碼託利亞的廣闊市場。一時往來威尼斯的商船絡繹不絕,晝夜不歇。義大利掌控水路與陸路兩條貿易線,可以說佔盡地利,極大地拓寬了自己的消費市場。
2.其二絲織業銷售商人的拼搏
義大利絲織業能有如此繁盛,在那個時候能走到歐亞大陸為多國人喜愛,更是得益於威尼斯商人的勤於拼搏。畢竟再好的商品,也要遇到合適的推銷者才能真正搶佔市場。世人皆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義大利絲織業商人為何擁有如此大的熱情,自然是因為其中利益巨大了。
不然奔波勞碌,走訪他國遠方沒有利潤也是支持不下去的。首先國家是絕對支持的,這就是絕佳的利好時機。有國家力量的支持,商人運作起來自然能多一份助力。
其次,國家的調控力量在義大利絲織業中是完全退出的狀態,絲織業的發展完全交給了市場。也就是說,國家並不會藉助自身的絕對強力攫取其中的利潤在其中分羹,它主要通過稅收得到利潤。
也就是說絲織業市場這塊大蛋糕完全交給商人們運作,努力的多賺的就格外多。面對如此好的市場局勢,又不會有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壓榨,市場的運營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商人們自然是趨之若鶩。使出自己的渾身解數推銷本國的絲織品。
馬可波羅
在這樣的利好刺激下,致使義大利尤其是威尼斯商人走遍歐亞大陸,馬可波羅亦是乘著如此東風來到了中國。
3.其三絲織品「物美價廉」
義大利絲織業在高效繅絲機的帶動下,生產效率極高,成本差不多是很多其他國絲織品的一半。這樣的優勢使其擁有了絕對的價格優勢。除去價格優勢,義大利的絲織品的品質也很高。畢竟有著優秀的絲織業匠人技術以及雄厚資本和商人們開拓的海外市場。
使得義大利的絲織業積極融入其他文明藝術的元素,譬如中國的蓮花圖案以及波斯的棕櫚葉紋案等。如此親民的貼心設計自然是獲得很多他國消費者的青睞。自然可以牢牢掌控住絲織業的消費市場,穩固義大利絲織業當時業內的龍頭地位。
四、總結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義大利的絲織業能在黑暗的中世紀後期崛起,自有天時地利的優勢。但始終能成大業,從黑暗的時光裡舉起照亮前路的火把靠的是人自身的不斷奮進。希臘是歐洲天空的第一束光,而孕育出文藝復興的義大利更是帶領歐洲人脫離黑暗苦海的第二盞明燈。
崛起的絲織業裡亦是人們自身奮進意識的覺醒,曾走遍歐亞大陸的義大利絲織品亦是向世人宣誓他們的歸來與驕傲。中世紀後期義大利的絲織業便是從苦難中開放出的絕美花朵。它凝結著義大利人幾代的經營蟄伏,奮鬥與血淚。時至今日,它依舊是一段照亮曾經那個灰暗時空的絢爛煙火。
參考文獻:
《拜佔庭帝國史》
《歐洲簡史》
《蒙古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