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於2020年12月17日-18日在上海舉行,主題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金融服務」,17日下午舉行融資租賃業峰會。普華永道中國資深經濟學家趙廣彬出席會議並演講。
以下為會議實錄
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形勢及2021年展望
趙廣彬 普華永道中國資深經濟學家
很榮幸連續第四年參加這個論壇,主辦方本來想安排我講一下融資租賃,我說在各位專家面前班門弄斧不太好意思,我是普華永道經濟學家,今天我給大家講講宏觀經濟。
我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這麼幾個話題。
第一個話題是當前,不僅僅是中國以及全球經濟上最大的不確定性,就是新冠疫情。所以要分析未來經濟的發展,沒有對新冠疫情做個大概的判斷的話,很多時候很難做預測的。
第二個說一下數字經濟,未來十年中國將全面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未來十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是更加迅速的十年。
最後展望一下2021年的經濟,希望能夠給在座的各位做商業決策的時候提供一些參考。
我們先看一看新冠疫情對於中國經濟有多大衝擊。這裡看兩張照片,第一張照片是發生疫情之前,去年的差不多是1月的時候NASA拍的照片,可以看到京津冀的上空一片汙染。這是第二張照片,發生疫情之後,很多汙染都沒有了。
我們來看中國的數字,我們的數據在這裡,確診的差不多9萬多人,死亡數據不到5000人,新冠疫情對中國的衝擊大家應該感同身受,我們現在仍然有零星病例還在出現。
我們再來看一看全球最發達的國家,也是世界經濟總量最大的國家美國,現在是什麼情況呢?美國差不多總人口的5%已經都感染了,100個人裡面有5個人已經感染過這個病毒,死亡人數超過31萬,這個數字放在歐洲的話就是一個大城市的人口。現在是冬天,疫情傳播是更快的,所以未來一段時間,這個冬天對於美國極其關鍵。美國因為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它對疫情控制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到我們2021年全球經濟的發展狀況。我們在中國,很多地方已經恢復正常了,我們對疫情好像已經沒有那麼深刻認識了,但是我們跟美國朋友交往的時候,跟他們打電話的時候,從新聞上看到這些數字的時候感觸很深。而且,這場全球災難什麼時候結束還不確定,這些不確定對於我們的經濟會有很大的衝擊。如果主要經濟體控制不好疫情,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很難獨善其身的,因為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會衝擊到我國很多行業。
這兩個圖是從疫情發生以來,是我一直經常會盯著看的兩個圖。當時春節的時候我們這些中國經濟學家就開始分析疫情對於中國一季度的經濟有多大影響,可惜當時中國的經濟學家裡面,包括我個人,沒有一個人預料到新冠疫情對於中國一季度經濟衝擊會那麼大。所以這也是很難判斷的,因為它一直在變化,我們如果看全球這樣一個圖,頂峰還沒有到呢,所以最差的時候可能還沒有來,但是我們希望我們已經看到了最差的情況。
我們再看全球最權威的兩個機構,一個是世界銀行,一個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他們在做預測的時候都在不斷調整。前幾天我們一起開會發現,很多時候他們也無法預測,全球最權威的經濟學家們也沒有辦法預測這場災難,因為疫情的變化是很多的,而且在這個時候科學是失靈的。
至於疫情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我這裡不講那麼多了,對於全球來說這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一場危機,很多人都沒有經歷過這樣一場大的災難。對於中國來說,也是我們建國以來碰到了最嚴重的一場危機,我們中國在這場危機面前,其實做的是很好的。
除了對於經濟的衝擊,還有一個事情大家特別關注,就是疫情還沒有結束的時候我們突然發現中美關係變得越來越糟糕了。基辛格博士4月份的時候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其實是很高瞻遠矚的,他說這場新冠疫情將永久改變世界格局。這篇文章的英文版、中文版我拿出來看了好幾遍,我在分析,基辛格說了什麼。為什麼這個時候中美關係突然變得更加糟糕了呢?如果我們深究這個事情的話,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在這個大挑戰面前,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的表現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全球第一強國、最發達的國家美國表現的是一塌糊塗。所以在這個時候,中美發生很多對抗的時候,在有些國家選擇站隊的時候,可能就要想想到底是哪個國家比較強。所以就像基辛格說的,他會改變世界格局。
下一個話題我想稍微講講數字經濟。雖然疫情是全球經濟面臨的一場災難,但是在危機面前的時候都是有好有壞,當然壞的一面比較多。從目前的疫情情況下,受益最多的就是我們的數字經濟領域,所以今天稍微講講數字經濟。
為什麼說未來十年中國將全面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我們看一看這裡舉的例子,就是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有好多個主要驅動因素,比如說我們的城鎮化,未來要從目前60%提高到80%甚至是更高,製造業從中低端的製造業邁向比較高端的製造業,這都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另外一個特別重要的驅動力,就是在數字經濟領域。我們看一下全球市值排名第20網際網路公司裡面,中國公司差不多已經佔到一半,所以中國已經可以說是在全球在數字經濟是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了,所以我們才會出現在這個行業有很多公司崛起的比較快。
我們仔細想想為什麼在數字經濟領域,在網際網路這個領域,中國很多公司成為了世界級的領袖?我們如果看一下汽車行業,本土汽車的製造差不多到現在有30多年了,大家在座的收入都比較高了,買車可能首選的還是外資品牌,很少有人去買本土牌子的汽車。為什麼汽車行業我們做了30多年,還是跟外資品牌無法競爭?因為這個行業複雜度相對來說比較高,像日本、德國汽車品牌發展時間很長,有的甚至超過百年。再比如像我們普華永道今年已經超過150歲,我們這樣的公司都有100多年的歷史,所以我們本土的公司很難在傳統領域崛起成為世界領袖。數字經濟領域,網際網路這個行業興起的時間比較短,過去差不多30多年,所以中外的企業基本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競爭的。
我們再看一下數據,2019年數字經濟佔GDP的比重約36%,我們再看這個圖,數字經濟已經超過了第三產業對於中國經濟的貢獻了,到2030年也就是10年之後,數字經濟對於佔中國GDP將超過50%。我們再看另外一個圖,很有意思,過去一百年我們看一下美國公司的變遷,從美國的鋼鐵公司、電信公司佔據主導,到現在基本上大多數都變成了科技公司佔主導地位,這些科技公司都是與數字經濟相關的一些行業。
所以正是因為未來數字經濟特別重要,所以我們國家最近推出了數字人民幣,在講數字人民幣的時候,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叫做數字經濟。我們很容易理解什麼叫做農業經濟。農業經濟打仗的時候是用冷兵器的,是用刀槍在拼殺的,這個是農業經濟的象徵。中間這個圖片是《珍珠島》飛機大炮滿天飛的場景,是工業經濟的代表。什麼是數字經濟?怎麼描述數字經濟?看過這個電影的人應該都知道《黑客帝國》,這裡面所描述的場景就是未來的數字經濟。所以以後大家如果講到數字經濟這個詞不知道怎麼解釋的時候,想想電影《黑客帝國》裡面的場景。
這個是數字經濟的概念,核心的是IT/ICT這樣,廣義的數字經濟定義和俠義的數字經濟的定義差別還是比較大,包括的內容是很多的。另外一塊是和數字經濟相關的技術,比如說3D列印、人工智慧、區塊鏈,跟數字經濟是息息相關的。為什麼數字經濟特別重要?我們想像一下比如說區塊鏈、人工智慧,這樣一些技術,每個技術就像一個核彈一樣,在技術上突破的話,它顛覆的不僅僅是一個行業,而是幾乎所有的行業。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數字經濟發展的會特別快,會對很多行業造成很大的影響。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國家也看到了數字經濟對於中國經濟未來的重要性,所以最近推出了數字人民幣。今天因為時間關係,我可能沒有時間展開來講數字人民幣,我大概說一下。對於在座的做金融和融資租賃行業的話,我們要想一想數字人民幣對於融資租賃行業會帶來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這是數字人民幣主要的特徵,這是數字人民幣流通的圖,我稍微講一講數字人民幣可能會有哪些影響,大家關注比較多的是支付格局的。最開始數字人民幣推出的時候,很多市場人士比較擔心的,就是在我們中國大家已經習慣用手機支付了,已經進入到電子支付這樣一個時代的時候,為什麼央行在這個時候要推出數字人民幣?我們仔細研究了以後,發現從短期來看數字人民幣其實推出來以後,短期之內是很難改變目前的支付格局,因為目前的支付格局基本上有一個生態圈的概念,也就是說不管是微信支付還是阿里的支付,裡面是帶了很多其它的功能。但是我們央行推出數字人民幣,怎麼樣把這個生態圈建立起來,這可能是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另外數字人民幣的推出在我們來看,對於我們的金融機構是一次重大的機遇。我們金融機構需要擁抱網際網路,擁抱數字經濟,因為數字人民幣出來以後又是一次新的機遇,讓我們傳統的金融機構有機會跟新的金融科技的公司再來一次競爭。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怎麼樣利用數字人民幣來推動金融以及融資租賃,怎麼樣很好地結合,這是值得研究的。
再講另外一個話題,對於未來經濟的展望。我們講2021年中國的經濟,有幾點是要考慮的。第一就,最大的不確定性還是疫情,新冠疫情這個冬天是不是會得到比較好的控制,是影響明年經濟的一個重要因素。從目前情況來看,到明年二季度,可能歐美很多主要的經濟體都很難控制好疫情。
另外就是中美的關係,拜登上臺以後是不是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中美關係會有一個改善,還是說中美關係會變得更糟,這些都對我們2021年經濟會有很大的影響。
另外一點特別重要的,就是由於疫情所導致的潛在金融動蕩,是不是會衝擊我國金融市場,以及我們的能源和糧食安全,這些對於內循環經濟是特別關鍵的。
預測的話,我這裡引用一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他們的預測2020年全年中國經濟GDP差不多是達到1.9%的增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相對來說是比較保守一點,我們的判斷中國差不多今年的GDP可以達到2.5%左右的增速。明年他們的預測是8.2%的增速,但是這個8.2%換算成往年差不多是6%左右的增速。
如果看全球的話,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4.4%,2021年他們的預測是會增長5.2%,我們在看到正的5.2%的時候,我們要算一下這是負的4.4%基礎上增長的5.2%,所以它不是真正的5.2。這兩個稍微做一個處理,所以明年全球經濟增速的話,可能是不到1%的增速。這些預測背後是有一堆假設的,比如說假設這個疫情在明年上半年得到控制,假設疫苗在很多國家都開始打了,我們也希望明年全球的經濟可以達到這樣的增速。
最後把我今天講的做一個總結。第一點想讓大家記住的,不要因為我們在中國感覺疫情過去了,就覺得這個疫情跟我沒有關係了,疫情遠遠還沒有結束,最差的時候可能還沒有來。
所以對於企業來說時刻提防著,提高警惕。對於企業來說,我們國家的疫情控制是比較好的,但是如果其他國家仍然控制不好的話,中國是很難獨善其身的。
第三個未來2021年以及未來的「十四五」規劃以及中國2035,中國最大最主要推動經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仍然是繼續深化改革。
最後對於企業,我們提出了這麼三點意見:
1.對於疫情要有深刻認識,疫情之後很多商業模式就開始發生改變了,金融及融資租賃市場是不是會隨著疫情有一些大的變化,會出現什麼樣的機遇,我們是要做一個深刻思考。
2.對於有些企業特別是製造業的企業,供應鏈、原材料特別重要,因為疫情在其他國家出現惡化的時候,供應鏈可能就中斷,這樣的話企業可能就要停產。
3.在中國可能發生的還比較少,在歐美特別很多企業都在倒閉。所以在重大的災難面前,我們保證現金流,保證自己的企業能夠存活下去特別重要。在活下去的基礎上,再找一些發展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