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彷徨少年時》有感,也許有時看不清抵達自己內心的道路

2020-12-24 東方人際心理

花了很久研究所謂的德米安,雖還有許多可挖掘之處,但僅就個人理解而言,列出了一些個人感想。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埃米爾·辛克萊的少年自10歲到18歲的心靈成長曆程。

埃米爾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上面有兩個姐姐,一家人與人為善,信奉宗教,和和睦睦。

但在這看似和美、平靜的家庭裡,埃米爾的生活並不平坦,

首先在校外因為硬充好漢,被另一階層的小混混所控制,違背自己的心性做了一些壞事,

這時高他一個年級不同於普通孩子、早熟的叫做德米安的少年出現了,試圖引導他找尋自我,真正的自我;

後來他被父親轉往另一城市的寄宿式中學讀書。但是他無時不在思念德米安,回憶自己與他的交往,

在大學註冊的一次偶然的機會再次遇見德米安,並與其一同加入了一個精神團體,他覺得自己很幸福。

最終他犧牲在德、俄兩國發生戰爭的戰場上,臨終時他仿佛對生活的真諦——有所領悟,對變幻莫測的命運有了認識。

小說文字優美寧靜,清新如田園的早晨。

我一直被作者牽引,往下閱讀,直到最後。

德米安告訴我們:世界是複雜的,不僅有光明的世界,還有黑暗的世界,不要只看光明純潔的世界;

還需要衝破這個世界的束縛,才能找尋新的自我;

我們要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不要做表層的、虛偽的人。

未來不管自己的身份是什麼,這些都是表面的,重要的是在這個角色裡是否找到了渴求的自我,

這就是黑塞要表達的「自我」:聽從內心,合於自然,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之路,然後忠誠於它。

通過讀這本書,我覺得不管是工作、生活多麼忙碌,親情、友情、如何交織演繹,社會關係中自己自在或者不自在,這些給自己造成的負面情緒都不足以摧垮我們的精神支柱;

只有在瑣碎繁雜的生活裡,找到自己的命運,找到自我,並且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那麼內心就不會迷茫,

不會過多的焦慮和不安彷徨,也不會隨波逐流。

終有一天,命運會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自己曾經的夢想一樣。

而對於我本人而言,在書中最喜歡的莫過於這樣一段話:「我所渴求的,無非是將心中脫穎欲出的本性付諸生活。為什麼竟如此艱難呢?」

這句話出現在扉頁,第二次則出現在書的中間部分。

這句問題的答案,便是辛克萊,也是黑塞本人所要追尋的終極答案。

出生並成長於「光明世界」的辛克萊,偶然發現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世界」,那裡的紛亂和黑暗,使他焦慮困惑,並陷入謊言帶來的災難之中。

這時,一個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現了,將他帶出沼澤地,從此他開始走向孤獨尋找自己的徵途。

之後的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現,在他每一次孤獨尋找、艱難抉擇的時候出現,成為他的引路人。

每個人自出生起就在尋找自己、塑造自己,但我們卻在迷茫中不斷打轉。

孤獨、寂寞、別人的不解、來自四處的誘惑……

種種皆圍繞於我們身邊。像是一根根黑布條緊緊的纏住我們的眼,使我們看不清抵達自己內心的道路。

書的最後,辛克萊仍舊在找尋,然而,更加從容、堅定——

包紮傷口很痛。此後我身上發生的事情都令我很痛。

但有時我會找到鑰匙,遁入自身內部,在那裡,命運的意象在一面幽深的鏡子中沉睡不醒,我只需俯身看那面幽幽的鏡子,就能看到自己的影像——

現在,我的樣子跟他完全一樣——德米安,我的朋友,我的引路人。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引路人。

只有找到自己的道路,我們才可能邁向正確的道路。

相關焦點

  • 法大朗讀者|苑陽:彷徨少年時,找尋蛻變的自己
    法大朗讀者|苑陽:彷徨少年時,找尋蛻變的自己 2020-06-17 0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拾叄期||遵從內心,做好自己——讀《解憂雜貨店》有感
    第拾叄期||遵從內心,做好自己——讀《解憂雜貨店》有感 2020-03-02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赫爾曼.黑塞《德米安.彷徨少年時》:願每個少年不再迷茫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正是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少年辛克萊尋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艱辛旅程。愛必須成為自己明確肯定的力量。它便不再是被牽引,而是去牽引。」辛克萊一直將德米安視為自己的人生導師。但,故事的最後,他發現,德米安和自己越來越像了。其實也許根本沒有什麼德米安,德米安就是辛克萊自己。
  •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徵程
    在讀《德米安:彷徨少年時》這本小說前,我對黑塞沒有絲毫的了解,也從未讀過任何一本他的小說,這讓我在讀時抱著強烈的好奇心,想要看看這本書究竟有怎樣的不同之處。01我們可以適應這個世界的複雜《德米安:彷徨少年時》描寫了少年辛克萊從小到大的一些心路歷程,出生並成長於
  • 《彷徨之刃》:內心的吶喊
    我看完它之後,我的內心是不平靜的,以至於讓自己有股吶喊的衝動。所以,內心的吶喊是我對整部電影最直接的表述。少年的你劇照如果你看過原著東野圭吾的《彷徨之刃》,你應該明白它是一部對未成年犯罪思考的小說。與這類電影接觸的機會,我還看過由周冬雨與易烊千璽飾演的《少年的你》。然而,今天的《彷徨之刃》與《少年的你》是完全不同的。
  • 《彷徨少年時》「引導人」背後的寓意|走向自我發現之路
    簡介《彷徨少年時》講述了生活在「光明世界」的辛克萊受不良少年克羅默逼迫,認識了幫他解圍的德米安,並受其指導,在一次次的人生經歷中走向發現自我之路。貝雅特麗齊:少女畫像下的「我」前往自身的道路並不那麼容易,誘惑不斷,每一個都帶有濃烈的黑暗色彩,辛克萊迫切想要徵服他們,卻會不經意中淪為罪惡的奴隸。於是他開始放任自己。進入下一個階段的辛克萊一邊在酒館中肆意消沉,一邊面對成長的速度,內心百般折磨。
  • 夢系青春:與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媲美的《德米安:彷徨少年時...
    夢系青春:與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媲美的《德米安:彷徨少年時》威麒拉杆箱書童讀經典《夢系青春:青年辛克萊尋找「夏娃」的故事》(原名《德米安》,另一譯名:德米安:彷徨少年時《夢系青春》與其說是小說,倒不如說是啟示錄式的散文,記錄了主人公辛克萊從少年到成年直至充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炮灰的10餘年精神生涯的片斷。但是,這僅僅是字面看來如此,實質上辛克萊只是第一人稱敘述者而已,出場不多的德米安才是作品的中心,代表著作者所欲闡明的精神理想。
  • 【書香法苑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書香法苑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2020-12-18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宗教故事反思下,自我成長與覺醒之路
    ——赫爾曼·黑塞《德米安:彷徨少年時》是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的代表作之一。赫爾曼·黑塞是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稱為「德國浪漫派的最後一個騎士」。黑塞的作品寓意深刻,富含哲思,敢說讀懂已是不易。
  •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2020-11-21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生難逢開口笑 —— 讀《 笑場 》有感
    嗯,像個酒醉的人,醉後胡言吧,說的亂七八糟,但也許比清醒時說的話更值得聽。老闆自己覺得有恩是不可靠的,要是再表達出來「我對你有恩啊」,就只會讓人尷尬。而且真正對你有知遇之恩的老闆,比如我的大佬,在向她表示感激時,她的反應永遠是很快地打斷我。喜歡這樣會害臊的人。心裡更加感激。」最近有朋友總叫我王總,我其實蠻抗拒,特別是身邊的人叫,不知道是不是領導的稱呼特別沉重,我總感覺自己不適合做領導。
  •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八)——讀《致加西亞的信》有感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八)——讀《致加西亞的信》有感 2020-09-08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少年之迷茫,因為無人能懂,如看不清未來,就走好當下的路
    但這個內心,這個少年的內心,無人能懂。於是,霍爾頓要出走。他的小妹妹也許懂他,要跟他一起去。他猶豫了,只帶著妹妹在動物園和公園裡玩了旋轉木馬,木馬上的妹妹笑得好高興,心裡快樂極了。那時候,霍爾頓在雨中的長椅上坐著,靜靜地看。
  • 讀《與朱元思書》有感
    7班:施宇晴、侯宇婕、林君涵;8班:葉瑞恬、邱培茵、王垚集、王曉彤)讀《與朱元思書》有感初二(7)班施宇晴你筆下的水,很美不同於江流那種豪放而自由的美她的美,是那種窈窕佳人的婉約美她靜靜地端坐在閨房之中靜默著,沉思著靜得像一幅絕世佳作我想,你一定是愛她的純潔美
  • 勇敢追逐夢想,不要擱淺也不要彷徨,心有微光,一定可以騰空翱翔
    為了夢想,他背起厚重的行囊,遠赴他鄉,去追逐屬於他自己的詩和遠方,無數次的失落與彷徨,鑄就了他性格裡的不屈與倔強。他是個感性的孩子,他喜歡一個人遙望遠方的孤雁,去思索自己腳下的路和前方的終點,他喜歡一個人倚窗而坐的下雨天,去安靜地回望走過的塵土與滄桑的彼年。
  • 魚臺一中張凱迪——讀《紅樓夢》有感
    讀《紅樓夢》有感魚臺一中高二2班  張凱迪在顛沛流離中,在生活的洗禮中,一切早已淡去,忘懷本心,在世事面前變得麻木,忘卻鋒芒,在小利面前隨波逐流,在波瀾面前選擇迴避,在看到過往時緊閉雙目,哪怕內心疼痛的窒息,壓抑到抽搐也不願抗爭;在激流深處淹沒,緊爆的青筋,紅突的雙眼,在水下看著空中翱翔的鳥,伴著水的冰冷竟感到恐懼,恐懼擁有,恐懼失去,恐懼去爭取本可以屬於自己的一切,直至越陷越深,竟不知身在何處。
  • 楊照:珍惜自己讀不懂的書 | 鳳凰副刊
    一家出版社要重出赫爾曼•黑塞的《彷徨少年時》,我答應幫他們寫一篇介紹。新譯的書稿送來了,一邊陪你練琴,我就一邊重讀《彷徨少年時》。我記得是剛上初中時,連續讀黑塞作品的。第一本是《彷徨少年時》,第二本是《漂泊的靈魂》,第三本是《鄉愁》,第四本是《流浪者之歌》,一本接一本地讀。而且不是隨便順手讀讀。每天早上用鬧鐘將自己在五點半叫醒,然後坐在書桌前,攤開書一字一字讀,一行一行讀,一直讀到該要出門上學的時間。我完全記不得讀書前有沒有先吃早餐,都吃了些什麼,但清楚記得書桌上一盞裝著二十瓦日光燈管的檯燈,白光照在書頁上的亮度。為什麼這樣認真?
  • 小王子讀後感/讀小王子有感
    想想我自己十歲時才第一次自己去坐公共汽車。和他比起來我還真不如他的大膽。  小王子開始出發了,首先遇到的是宇宙國王。經過兩人的聊話,小王子說了國王的種種自私並提了很多意見。小王子可真行,我上課有時還沒勇氣舉手發言呢,不敢 與老師溝通。接下來小王子去了一個酒鬼星球,那裡滿地的酒瓶,簡直無法下腳,所以他就馬上離開了。他又去了很多星球,其中最有意義的要數不停吹燈、點燈的 星球了。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遵從內心的選擇,才能實現自己的天命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書中,領略牧羊少年的獨特魅力。看聖地牙哥在追尋天命過程中,經歷人生考驗時種種選擇,以及從他身上我們得到的人生啟發。人天生需要安全感,未知的將來讓我們恐懼,但要知道,真正的安全感來自堅定的內心,只要一顆堅毅的心,才有最強大的力量戰勝恐懼。三、牧羊少年給我們的啟示,如何實現自己的天命?
  • 讀經少年歸來
    從文禮書院退學的少年  「我今年20歲了,長大了,經歷了這些,讀了很多書,人生還是要以自己的理想為中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文禮書院,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竹裡鄉,以包本背誦三十萬字中西文化經典(簡稱「包本」)為基本招生條件,是讀經圈嚮往的最高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