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很久研究所謂的德米安,雖還有許多可挖掘之處,但僅就個人理解而言,列出了一些個人感想。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埃米爾·辛克萊的少年自10歲到18歲的心靈成長曆程。
埃米爾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上面有兩個姐姐,一家人與人為善,信奉宗教,和和睦睦。
但在這看似和美、平靜的家庭裡,埃米爾的生活並不平坦,
首先在校外因為硬充好漢,被另一階層的小混混所控制,違背自己的心性做了一些壞事,
這時高他一個年級不同於普通孩子、早熟的叫做德米安的少年出現了,試圖引導他找尋自我,真正的自我;
後來他被父親轉往另一城市的寄宿式中學讀書。但是他無時不在思念德米安,回憶自己與他的交往,
在大學註冊的一次偶然的機會再次遇見德米安,並與其一同加入了一個精神團體,他覺得自己很幸福。
最終他犧牲在德、俄兩國發生戰爭的戰場上,臨終時他仿佛對生活的真諦——有所領悟,對變幻莫測的命運有了認識。
小說文字優美寧靜,清新如田園的早晨。
我一直被作者牽引,往下閱讀,直到最後。
德米安告訴我們:世界是複雜的,不僅有光明的世界,還有黑暗的世界,不要只看光明純潔的世界;
還需要衝破這個世界的束縛,才能找尋新的自我;
我們要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不要做表層的、虛偽的人。
未來不管自己的身份是什麼,這些都是表面的,重要的是在這個角色裡是否找到了渴求的自我,
這就是黑塞要表達的「自我」:聽從內心,合於自然,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之路,然後忠誠於它。
通過讀這本書,我覺得不管是工作、生活多麼忙碌,親情、友情、如何交織演繹,社會關係中自己自在或者不自在,這些給自己造成的負面情緒都不足以摧垮我們的精神支柱;
只有在瑣碎繁雜的生活裡,找到自己的命運,找到自我,並且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那麼內心就不會迷茫,
不會過多的焦慮和不安彷徨,也不會隨波逐流。
終有一天,命運會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自己曾經的夢想一樣。
而對於我本人而言,在書中最喜歡的莫過於這樣一段話:「我所渴求的,無非是將心中脫穎欲出的本性付諸生活。為什麼竟如此艱難呢?」
這句話出現在扉頁,第二次則出現在書的中間部分。
這句問題的答案,便是辛克萊,也是黑塞本人所要追尋的終極答案。
出生並成長於「光明世界」的辛克萊,偶然發現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世界」,那裡的紛亂和黑暗,使他焦慮困惑,並陷入謊言帶來的災難之中。
這時,一個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現了,將他帶出沼澤地,從此他開始走向孤獨尋找自己的徵途。
之後的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現,在他每一次孤獨尋找、艱難抉擇的時候出現,成為他的引路人。
每個人自出生起就在尋找自己、塑造自己,但我們卻在迷茫中不斷打轉。
孤獨、寂寞、別人的不解、來自四處的誘惑……
種種皆圍繞於我們身邊。像是一根根黑布條緊緊的纏住我們的眼,使我們看不清抵達自己內心的道路。
書的最後,辛克萊仍舊在找尋,然而,更加從容、堅定——
包紮傷口很痛。此後我身上發生的事情都令我很痛。
但有時我會找到鑰匙,遁入自身內部,在那裡,命運的意象在一面幽深的鏡子中沉睡不醒,我只需俯身看那面幽幽的鏡子,就能看到自己的影像——
現在,我的樣子跟他完全一樣——德米安,我的朋友,我的引路人。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引路人。
只有找到自己的道路,我們才可能邁向正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