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一部關於錯誤,關於原諒的百科全書 | 讀書筆記

2020-12-28 手機鳳凰網

我們在抄書

你來嗎?

我們在撿起古老的習慣:抄書。

讀書的時候,總有一些句子直擊人心,發人深省,甚至淚流滿面。我們想做的事,就是一起尋找,一起分享,然後一起記住。

所以這是我們共同的抄錄、一本不用擔心會消失的筆記。因為讀書不止,我們一直在。

你來嗎?

參與方式:

直接在本文後留言,摘抄你特別喜歡的書中部分。

-1-

沒有耳朵的飢餓的胃,能夠為了一點麵包而殺戮。

--《總體與無限》/ [法]伊曼紐爾•列維納斯 朱剛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抄書人:胡桑

無論出自何處、以怎樣的事實為依據,故事都是由講述者的嘴巴、作家的筆、藝術家的工具塑造,他們把它據為已有,為它添加新的色彩。

--《北方以北》》/ [英] 埃莉諾 • 羅莎蒙德 • 巴勒克拉夫 梁卿譯/低音·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

抄書人:冥蝶

「真相」是主觀術語之ー,過分較真是毫無意義的。真相具有絕對性,然而每個人還持守著屬於自己的真相。或許「理解」一詞更妥當。身為記者的全部意義就是與不同的觀點產生共鳴。但我認為,共鳴不會引出真相。

--《新新新聞主義》/ 羅伯特·博因頓 劉蒙之 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

抄書人 :李清晗

實際上,記憶與敘述之間本來就存在一種無法解決的衝突,敘述講究細節,而記憶在細節上著實不盡如人意。

--《偽裝的藝術 》/ [美] 本·雅格達 王喆 殷圓圓 /未讀·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0

抄書人:by your side

希望與期待之間有些不同。一開始,我以為這是持續多久的問題,希望所等待的東西比期待更遙遠一些。但我錯了。期待是屬於身體的,而希望屬於靈魂。這就是差異所在。

期待與希望會彼此交談、刺激或安慰,但它們各有各的夢想,身體的期待可以和任何希望一樣綿長,就像我的身體對你的身體的期待。自從他們判你兩個無期徒刑之後,我就不再相信他們的時間了。

--《A致X》/[英]約翰·伯格 吳莉君譯/麥田/2014

抄書人:哭點很低的木頭

-2-

她看望四周,想像年老就是這樣的:你的靈魂蝸居其中,格外容易知覺屋裡什麼是新修繕的,什麼是舊模樣的。你的靈魂有時快樂、有時沮喪,有時甚且回到青春的激情與躁熱中,然而,這一切都不會被人瞧見。對路過的人而言,你始終就是間舊房子,靜靜覆蓋著時間的塵埃。有時,當你也像個路人那樣去回看自己,你會發現,如果七十歲、八十歲,跟九十歲、一百歲沒有差別,那麼,一個人若是老到某種程度,應該就永遠也不會死了吧。因為死亡是件極其年輕的事,而那個人,不小心錯過了。

--《西北雨》/童偉格/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抄書人:CHery

關於孩子,最大的、最普遍的誤解是:我們溺愛他們,驕縱他們,他們全都是一些不懂得自我約束的小惡棍。其實正好相反,是孩子慣壞了身邊的大人。為了被糾正,他們才不斷地犯錯誤,每個孩子都是一部關於錯誤的百科全書,當然,他同時也是一部關於原諒的百科全書。

--《紙上行舟》/黎么/後浪|四川文藝出版社/2019

抄書人:詩歌舞街變電站

數學和邏輯語言,由於能夠被計算機很好地掌握,甚至很有可能被宇宙中的其他智能生物所理解,因而一定是普遍語言。但它僅僅對於計算是完美的,與解釋我們思想所需的完整性相去甚遠。我的意思是,它遠遠不夠表達我們的所思所想。我們在生活中使用的語言有著足夠豐富的意義,卻又都以特殊的生活、歷史和文化為基礎,有了豐富性,卻沒有普遍性。

--《一神論的影子》/趙汀陽, [法]阿蘭·樂比雄 王惠民譯/中信出版社/2019

抄書人:摯愛盤尼西林

外婆知道總有一天,巴克利會明白他不能把花草蔬果全部種在一起,而有些花草也不會按時萌芽。胡蘿蔔和馬鈴薯在地底下愈長愈大,最後一定會干擾到細嫩低垂的黃瓜秧的生長;生命力旺盛的雜草說不定會蓋過荷蘭芹;在園中亂蹦的害蟲也可能咬壞脆弱的花蕊。但她現在已不再相信說教,只是在一旁耐心等著巴克利自己發現這些事情。進入古稀之年的她如今相信,只有時間能證明一切。

--《可愛的骨頭》/ [美] 艾麗斯·西伯德 施清真譯/未讀·文藝家·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

抄書人:倦初

對公眾輿論的順從本質上說是強力;甚至論辯本身也是對強力的合宜掩飾,根據這種慣常做法,人們在談論中消耗一些兇殘的能量,而且可能會以數人頭而非砍人頭的方式終結。

--《保守主義思想》/[美]拉塞爾·柯克 張大軍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9

抄書人:Nile

-3-

大多數人一輩子更喜歡避開自己,而不是認真尋找自己。這種自覺迴避自我的形式肯定既不會特別痛苦,也不會不舒服。是的,毫無疑間,這是一條更為安全、在某種乏味的意義上亦是一條能保障幸福的道路。但這條路通向的終點只能是,人們永遠無法真正成為自己、或者成為本可能成為的人。

--《魔術師時代》/[德]沃爾夫拉姆·艾倫伯格 林靈娜譯/上海文藝出版社/2019

抄書人:Karl

黑板穿著黑禮服 粉筆穿著白婚紗 一起走進了婚禮殿堂 他們想要孩子 粉筆就生了許多粉筆末兒

--《大山裡的小詩人》/ 「是光」的孩子們/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0

抄書人:卑微小韋

青春時代最大的騙局是樂觀主義,是認為事物總是在發生變化、在改善,認為各方面都在進步的頑強信念。這一切使他不由想起緩慢的、不停頓的自焚,在這種自焚中,人的命運和全部生活都成了拋給時間烈焰的犧牲品。

--《太古和其他的時間》/ [波蘭]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易麗君 袁漢鎔譯/後浪|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

抄書人:啊喵

便利、習慣、安慰、義務——它們有時都會披著愛情的外衣。

--《美國式婚姻》/ [美]塔亞莉·瓊斯 劉策譯/中信出版集團/2019

抄書人:夏末微涼

岸上人影越來越小,天地間沉寂下來,只有風聲水聲和我的喘息聲。陽光燦爛,雲朵舒捲。那突如其來的孤獨,讓人又緊張又著迷。

--《城門開》/北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

抄書人:牧北

-4-

我們看見大熊星座,但組成這一星座的星星們並不知道自己是大熊星座。或許我們也是大熊和小熊星座但自己不知道,因為我們藏身於我們的自我中。

--《詩人的遲緩》/範曄/上海三聯書店/2014

抄書人:莉莉安

美學的無限是一種悸動,這悸動的來源是,我們所仰慕之物具備一種有限但盡善的完全性。

--《無限的清單》/ 翁貝託·艾柯 彭淮棟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

抄書人:MUMU重啟

在大多數的情況中,解放的時刻既不令人高興,也不令人輕鬆。因為大多數時候,解放的背後是毀滅、屠殺和遭受的痛苦。當他們感到自己重新變成人,也就是說,重新肩負生活的重任,人們便能感受到悲傷:失去親人或家人離散的悲傷;身邊人們廣泛遭受痛苦的悲傷;他們自己耗盡了精力卻無藥可救的悲傷;在瓦礫堆中,往往是孑然一身,重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的悲傷。並非「快樂是痛苦之子」,而是「痛苦是痛苦之子」。僅僅對於某些幸運兒,在某些特定的瞬間,或者非常單純的靈魂,脫離痛苦才能帶來快樂,否則總要伴隨一段時間的深深的痛苦。

--《被淹沒和被拯救的》/[意] 普裡莫·萊維 楊晨光譯/三輝圖書/2013

抄書人:Tracy_tree

人生是苦,減輕苦的方法就是從最苦的地方往回看。

--《去海拉爾/ 王鹹/中信出版集團/2018

抄書人:紅皇后

而最重要的是

夏天早晚要過去了

早晨跟著早晨

然後你們就會說

說整個秋天的壞話

--《雷聲與蟬鳴》/也斯/四川文藝出版社/2018

抄書人:阿喬

相關焦點

  • 一年級孩子的讀書筆記太有創意!網友:這是誰家的娃?
    這是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寫的讀書筆記。摘抄的內容就是一本家喻戶曉的經典書籍《名人故事》。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識字量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通過讀書獲取的信息也是有限的。但是一二年級又是孩子閱讀啟蒙和語感培養的關鍵期,很多家長就是在這個時候因為種種困難錯過了孩子閱讀啟蒙的最佳時期。導致孩子年齡增加之後,還停留在讀漫畫書、童話故事的潛閱讀時期。看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要花些心思的。就像這位媽媽,就用非常巧妙地方法,讓孩子通過閱讀收穫適合他年齡階段的知識信息。
  • 家長會上之乾媽媽發言稿:關於孩子愛讀書、會學習、好習慣養成的那些事兒
    今天我將從三方面來進行我的分享,一是關於讀書、二是關於習慣、三是關於寒假。 1、建立原因:(1)讓孩子們多讀書、多讀好書。這也是閆老師和我籌建這個啃書站最本質的初衷,讓孩子們能有機會讀到好書。(2)減輕每個家庭的購書負擔。經常給孩子買書的家長都知道,正版優質書的價位都不低,特別提醒大家那種價位很低的盜版書一定不能給孩子買,很多缺頁少頁甚至錯別字。
  • 讀書筆記 I 哪些營養對於孩子是至關重要的?
    媽媽談 I 讀書筆記 《What to Expect》系列書籍是由安安的美國兒醫向安安媽媽推薦,是目前美國最暢銷的懷孕和育兒書系列
  • 跑步筆記:關於《跑步筆記》
    梁東方很多跑步的人看到《跑步筆記》,可能會不大以為然:我跑了這麼多年了,幹嘛要看你的什麼跑步筆記呢!我不看別人的跑步筆記不是一點也沒有影響自己跑步嗎?這是跑步者主體性強的一種自然表現。而且也的確,看不看《跑步筆記》其實都可能與自己的跑步無關。我的《跑步筆記》實在就只是自說自話,將自己多年來在跑步過程中的一點感受表達一下而已。大家的感受一定大於我個人的感受,我個人的感受一定是在一個狹窄的角度上,甚至是班門弄斧的不自量力。但是對於表達者個人來說,他與生命體驗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種表達的唯一性,也是確定無疑的,對於個人的記錄價值是怎麼說也不為過的。
  • 紅樓夢讀書筆記(精選10篇)
    紅樓夢讀書筆記1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
  • 讀書筆記:艾麗絲·門羅《親愛的生活》
    這是關於生活,關於生活的旅途。在這趟旅途中,所有的事都不會像我們希望的那樣發生。但到最後,這些都不要緊。我們終將原諒這個世界,原諒我們自己。因為,我們一直以如此善意對待的生活,終將以善意回饋你我。親愛的,生活。
  • 關於讀書的英語作文300字帶翻譯
    關於讀書的英語作文300字帶翻譯   關於讀書的英語作文300字帶翻譯:   Knowledge can be acquired from many sources.   獲得知識的來源有很多,其中包括書本、老師,以及實際經驗,而每一種都有其優點。從書本上及正規教育中所獲得的知識使我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機會親身去體驗的事。通過讀書,我們可以研究世界各地的資料,還可以向不曾謀面的人學習。我們也可以培養分析的技巧,並學習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去觀察並理解周圍的世界。此外,我們可以通過讀書,從歷史中獲取教訓。
  • 一本關於《魔獸世界》的「百科全書」
    不過當這本「視覺指南」正式上架了之後,我忽然打消了之前不剁手的念頭,特別是在看到封面上明顯的「DK」標誌之後——這個DK可不是死亡騎士的縮寫,而是「Dorling Kindersley」,英國企鵝蘭登書屋旗下的著名百科全書出版公司,其書系以內容考究、排版美觀、圖文詳實著稱。
  • 【攝影筆記】關於照片的結構
    關於照片的結構——讀肖爾的《形式與張力》欽克宏 | 文肖爾 | 攝肖爾在《形式與張力》一文中談到拍攝的世界如何轉化為圖像的時候,提到了結構的問題。文中他舉了自己的一張照片(上圖)為例,這是一張基於單點透視、消失點位於中心的照片。
  • 羅爾德 達爾:《瑪蒂爾達》,懲惡揚善,每個愛讀書的孩子都不能不看
    這是我們最喜歡的一部「原著+影片」。 且覺得,每個愛讀書的孩子都不能不看。 羅爾德·達爾曾經說過,「我熱衷於教孩子們學會讀書,使他們對書感到愜意而不是畏懼。
  • 嗯哼4歲就懂飛機起飛的原理,被百科全書餵大的孩子果然不一般
    杜江聽後感到十分吃驚,難以置信的對嗯哼說:「這你都知道?」不但如此,嗯哼不僅是「上知天文」,而且還「下知地理」。嗯哼還會給霍思燕普及植物的知識,他告訴媽媽,其實蕨菜在恐龍時代就出現了。還會和爸爸一起種花生,每個步驟他都不含糊,做得有模有樣。大家在誇讚嗯哼懂得的知識多的時候,同時也對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方法稱讚。
  • 如何高效改變人生——《人生效率手冊》讀書筆記
    所以書不是白讀的,也不是亂讀的,關於如何讀書,我會在下一篇文章中詳細闡述。在讀書學習中,一定要形成閉環,這裡作者介紹了一種單點突破法:計劃——實施——總結——評估——再次計劃。在任何學習中,復盤都佔有70%的比重,所以學會使用這個方法,你將會實現快速進步,保證學有所得。②另外,所有學習都是為目標的實現而戰的,所以我們的學習,學的必然是硬本領。
  • 讀書筆記 | 教孩子和情緒做朋友
    最近我讀到一本腦科學教養的經典代表作--《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裡面關於孩子大腦成長的解說讓我對偶爾會遇到的千千或者朋友孩子的情緒問題豁然開朗。
  • 關於音樂,關於夏婉安,一首《原諒》帶你訴說愛情的傷
    正如《原諒》裡歌詞所要表達的那樣——無法承受,我的遷就,蒙蔽了你的溫柔。想要告訴自己太過於遷就只會讓自己誤以為是你的溫柔,最終無法承受,只能夠放手選擇原諒。一段感情究竟要經歷了多長時間才會走到世界盡頭,還是說故事訴說得太久,就會像做了一場大夢醒來之時只不過是過了一個春秋。自己卻還停留在回憶裡不肯走,而你卻走得好灑脫,仿佛一場大雨過後,你也還徘徊要不要走,最後還是什麼都沒有留,走得如此乾脆。
  • 一部不同尋常的鋼琴音樂百科全書
    可以說,作者焦元溥從20歲到40歲,在最好的年紀,以旅行、聆樂、訪問、翻譯、寫作的形式,完成了一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古典音樂個人朝聖,採訪了20世紀至今在世的108位鋼琴大師,實實在在地書寫了「一段正在發生的古典音樂史,一部不同尋常的鋼琴音樂百科全書」。
  • 衛庶:關於第三世界發展學的讀書筆記
    2017年一部戰火紛飛的紀錄片《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火了。這是澳大利亞籍導演約翰·皮爾格(John Pilger)拍攝的,講述的正是美國與中國可能觸發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我們的人也犯了一些錯誤呢,要教育。共產黨內也有大國沙文主義。有一些看不起第三世界一些國家的人民,所以應該教育。31974年4月10日,根據毛澤東批准的講稿,鄧小平在聯合國大會關於原料和發展問題特別會議上,進一步具體闡述了毛澤東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思想。其中指出:目前世界上各種政治力量經過長期的較量和鬥爭,發生了急劇的分化和改組。
  • 法國百年科普名社拉魯斯重磅力作——法國拉魯斯兒童百科全書,風靡世界的兒童百科全書上市啦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法國拉魯斯兒童百科全書》,它是拉魯斯出版社最經典最暢銷的百科全書之一,涵蓋兒童成長所需掌握的各種知識,獻給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們。長按二維碼購買     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裡,都會有好奇心很強的時候。從寶寶出生後會對周圍的事情感到陌生,隨著年齡的增加,就會想去探索這個世界,這時候就會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
  • 悅讀|沒有徹頭徹尾的孤島——《島上書店》的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01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這部作品裡,穿插著許多作家、書籍,大多是我此前沒怎麼接觸過的,甚至很多我之前都沒有聽說過通過十三本書,利用主人公A.J.費克裡的書評之手,將關於他和身邊人的故事鋪陳開來,而從書評中我們可以感受了一個失去愛妻、生活和精神陷入困頓的人,逐漸打開心扉,裝滿陽光。但是,每一個人物的開頭都似乎很慘。這也許就是作者立意的巧妙之處。
  • 《反叛的魯路修R2》關於叛逆的魯魯修和死亡筆記的理解
    首先想想最近還真是有點「閒暇」,平時半年都不碰一下日漫的我居然一星期補了兩部動漫……首先上周天看到了死亡筆記,補完後看其他的評論卻經常會看到一些關於魯魯修的對比,再加上魯魯修的聞名,好奇心驅使下讓我又用幾天搞定了魯魯修。不得不承認這些對比是有他的道理的。兩者的相似性很高,同樣的有一個異能,同樣的高智商犯罪,同樣的想去顛覆改變世界。但卻是帶給人不一樣的感覺。
  • 愛讀書的人總是容易被原諒
    我媽每次在親戚或者其它人面前替我開脫的時候,都是這麼說的:「她啊,讀書太多,讀傻了。你們別介意。」……竟然也就真的不介意了。接受了這個答案。讀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真的說不清楚。讀書本身就是一件缺乏現實意義的事情。但至少,怎麼說呢,讀書讓人比較容易被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