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是德國政府首腦,一般中文社會稱其為總理,但其實他這個職位叫Bundeskanzler,kanzler是德國古代的宰相的稱呼。一般國家的總理,德語叫Premierminister,跟英語同源詞的詞形相近,因此默克爾的職務是不是翻譯成聯邦國相比較合適?再之前的德意志第二帝國、第三帝國是叫Reichskanzler,可翻譯成帝國宰相至於民主德國的政府首腦,最早是叫Ministerprsident——首席部長/閣員,1968年起改為Vorsitzende des Ministerrates——部長會議主席or評議會議長。
▲德國總理默克爾
深潛者:話說她麾下的內閣成員直譯應該叫什麼?是叫國務秘書嗎?
empereur:從拉丁風的prsident改成日耳曼風的Vorsitzende了?
忠貞專情薛丁格:叫總理就很合適。拉丁文裡的cancellarius,就是坐在欄杆後面拿著御璽籤署文件的那個人,一般都是行政首腦,國王的右手神馬的。然後到了德國就拼成了kanzler,到了英國就有了Lord Chancellor,歷史上是首席大法官兼任掌璽大臣。反正這詞就是行政首腦的意思就是了。而總理這個叫法,就是慶親王出任內閣總理大臣開始叫起來的,本身就是首席重臣的意義。所以翻譯成總理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有當對方國家是君主制的時候,才會翻譯成首相神馬的。
深潛者:話說以德國就算廢除君主制也不改國名的做法,維持以前的政府首腦稱呼也很合適嘛。
風不語:就是聯邦部長/聯邦閣員,Bundesminister。
samoy:還不如問問為啥孫總理要叫總理.....
Scat:關防長官。
▲慶親王亦劻
風不語:其實一步到位,直接翻譯成相國或者相邦233333。
奮威校尉:總理大臣?
偷魚的貓:然而搞笑的是日本作為君主國,政府首腦的正式名稱是內閣總理大臣,還是漢字寫的。中國反而要翻譯成首相。
麻友友的老公:所以日語裡直接叫首相。
逆襲的三千院:從唐風官名雅稱來的,日本自己也經常用,作為簡稱。
懶羊羊吃灰太狼:朝鮮王國末代王太子李垠1970年去世,朝鮮在1972年12月27日通過新憲法,金日成本人此後就任朝鮮國家主席,大抵符合守孝三年的規矩。
雲中山嶽12:舊都是漢城.....以前以為平壤是朝鮮王朝首都 後來才知道是漢城。
建業於遠:這還真是儒家傳統在朝鮮啊!
懶羊羊吃灰太狼:1948-1972年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憲定首都還是漢城,平壤只是個臨時首都而已。
所以1948-1972這段時間朝鮮將政府首腦名稱定為「首相」是一件超級有意思的事情,多少算個伏筆。
紅色中華:其實首相算是簡稱吧。就跟藏相、外相、海相、陸相似的。
中流砥柱孫傳庭:相對的,泰國的首相反而翻譯為 「總理」,搞的我小時候一直以為泰國和義大利、聯邦德國是相同政體的國家,還納悶新聞上怎麼從來不播 「泰國總統」的事兒…到了大學裡才知道,泰國是君主立憲制,還他喵的是和德意志第二帝國高度相似的 「實君立憲」。
▲現任泰國總理巴育
拿皇再世我霞飛:日本人自己的簡稱就是首相……首相這個詞怕不就是日本傳來的。
三軍元帥查爾斯:內閣總理大臣是從日本人那裡抄來。去看看馬關條約的落款。
風不語:相,在日本古代是大臣的代稱,所謂首相就是大臣的首班即內閣總理大臣。
毛刺1976:同盟會最早的首領叫「普理璽天德」……就是英語prisident的廣東話音譯……
萌古大酋長:真不是。封神演義裡的商榮就是首相,慘烈的比幹是亞相。最亂搞的外國官職翻譯是米國的國務卿,而且該員的衙署還被漢字命名為「國務院」,以至於到現在廣大群眾還把這個職位當成米國的國務總理呢。
田單:中日兩國政府首腦的正式頭銜都是總理,一個國務院總理,一個內閣總理大臣。但中日互相都叫對方首相。
蘿莉專賣芳文社:日本應該是把所有同類職務都簡稱為首相吧,中囯雖然會用總理和首相來區分共和國,但一般也沒有管梅德韋傑夫叫政府主席的。
深潛者:俺記得以前國務卿管挺多事來著,後來才慢慢放權成這樣的吧?美國國務院成立於1789年7月21日,是美國獨立後成立的第一個聯邦部,最初成立的時候稱為外交部(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不過,僅僅過了兩個月,就改名為國務院(Department of State),一直沿用至今。改名的原因是因為國會希望新成立的這個聯邦部門不僅管理外交事務,同時也要管理各種國內事務。當時國務院管理的國內事務包括鑄幣以及人口普查等。在以後的歲月中,隨著聯邦政府各個部門的逐步建立,國務院管理的國內事務絕大部分移交給了相關部門,然而,國務卿仍保留了一些國內事務,比如管理國璽等。
▲現任美國國務卿蒂勒森
萌古大酋長:我國把美外交部翻譯成國務院是歷史遺留,可後來我國的行政中樞政務院也被改組為國務院,二者的地位和職掌卻完全不同,所以在譯名上還是有所區別比較好。
zqin:同盟會的黨首就叫「總理」。黨首稱「伯理璽天德」的是興中會,而且是當時華僑的俗稱,興中會章程裡是寫作「總辦」的。英文President,做國家元首時一般譯作「總統」,做黨首時可以翻成「總裁」。
zqin:官職的中英文不好這麼相互直譯。President的確可以翻成「總裁」,但國民黨「總裁」的標準英文卻是Director-General(DG),而DG在當代中國則只是「司長」而已。
本文作者:風不語
註: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