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是「羔羊」,反制裁美國!「戰狼外交」硬對川普末日瘋狂

2021-02-13 黛雅夜談

美國是一個制裁上癮的國家,中毒極深。

這一次,所謂的制裁,竟然把矛頭對準中國最高權力機關中的副國級領導。美國人應該清楚,這14人背後是14億中國人,這麼做是和14億中國人為敵。

最荒誕的科幻片導演,都不太可能編這種劇情。

回敬

美國人這次算是踢到鋼板了

反制裁,已經在路上了:外交部發言人回應,中方決定對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負有主要責任的美國行政部門官員、國會、NGO人員,及其直系親屬實施對等制裁。同時,中方決定取消美方持外交護照人員臨時訪問香港、澳門免籤待遇。

始作俑者,是川普,蓬佩奧等人,「特蓬集團」

我們對於他的手段,對他的下限有充分的估計,一系列瘋狂舉動背後,是選舉給他們後果和苦果。

川普如今已經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他的精力是負責攪局,把已經結束的選舉攪成一團漿糊,然後找機會渾水摸魚,試圖實現逆襲。

考驗美國人智商的時候到了。

此時的川普,沒有精力,也沒有興趣去妥善管理中美,這一對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蓬佩奧對中國的行動,川普都是認可的,他給了美國最重要的部級單位,充分的授權,能把中美關係搞砸的事,可以放手去幹,就怕他們沒有創意,幹的事,中國人越痛越好,越難受越好。

的確,每一件事,中國人都有感,但是無效。

他們以為中國會像他們曾經的手下敗將一樣,跪下、投降、屈從、吞下苦果

野心

一系列行動,印證了一個事實,他們對個人政治前途,抱有極大野心和幻想。

「特蓬集團」,想把他們做的這些,包裝成政治遺產,把和中國的無底線對抗,吹噓成一種膽量,前任總統都不具有的膽量,整天掛在嘴邊,給選民灌迷魂湯。

今後依靠這筆所謂的「政治遺產」,再次實現飛黃騰達。

這才是他們「末日瘋狂」的動力來源。

否則,不足以解釋臨下臺前做這些事。

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去做壞事,必定都有所圖。

這就是他的政治私利所在,不惜用親手破壞的千瘡百孔的中美關係,換來他日後在仕途上功成名就。

中國破局

這些人是美國選民選出來的,優質、劣質先不論,那也是民意,但並不是所有美國人都認同他們的做法。

「特蓬集團」在想方設法切斷中美交往,但美國企業家在助力中國發展的同時,渴望分享到中國市場、人口給他們帶來的紅利,憑什麼不讓人家發財?

在一些高科技等領域,用所謂的「國家安全」說法強行設限,在晶片、5G等供應鏈上,為難中國。

但是,其他更廣大的、不敏感的領域,中美互惠互利,這也是美國的民意,光明正大,天經地義。

中國希望爭取的是這股美國民意。

這也就是「壓艙石」的意義。

日前,王毅外長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代表團,舉行視頻交流。包括通用汽車、卡特彼勒、維薩信用卡、聯邦快遞、高通、雪佛龍、福特、百事可樂等公司老總出席。

這些公司在中國汽車、衛星、太空梭、晶片等領域,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設備供應,南極科考,小湯山醫院電力支持等,和中國共同成長。

對於中國來說,如果沒有美國產品供應,其他國家可以填補,但美國商家就失去了中國市場。

怪誰?當然怪你們美國政策制定者,「特蓬集團」。

「戰狼」戰的就是狼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日前提到「話語霸權」問題,中國解決了挨打、挨餓,必須下決心解決「挨罵」問題。

他說,給中國外交官貼「戰狼外交」標籤,是一個「話語陷阱」,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放棄抗爭。這些人還沒有從100年前的舊夢裡醒來。

華春瑩也說,中方難道只能做「沉默的羔羊」嗎?!中國憑什麼放棄說出事實真相的權利。

她提到電視劇《霍元甲》的歌詞,「因為畏縮與忍讓,人家驕氣日盛」。

她說,中國外交不咄咄逼人,但卑躬屈膝也不是中國人的氣節。

捍衛國人的利益與尊嚴,做「戰狼」又何妨?

其實,美國就是那頭狼中之首,試圖帶動小國,用群狼戰術圍獵中國。

沒想到,他們的對手中國,居然這麼硬氣。

我覺得,在信仰、傳統、氣節、文化,這些真正決定歷史進程的因素麵前,「政治」,不值一提。

「特蓬集團」的個人私利,不可能有勝算。

我們都在見證一場史詩性對決!

《霍元甲》歌詞還有另外一句,美國人聽好了:萬裡長城永不到,千裡黃河水滔滔……

相關焦點

  • 華春瑩回應「戰狼外交」:難道中方只能做「沉默的羔羊」嗎?
    在12月10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圖片,卻多了一個點成為了「杈」字。至於「戰狼外交」,我想問問那些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的人,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看過迪士尼動畫片《獅子王》?不知道他們怎麼評價那個可愛的小獅子——在各種懷疑、責難和打擊中成長和成熟起來的辛巴?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同個別國家之間發生了一些事情。但這些事情當中哪一次、哪一件是由中方首先挑釁引起的?
  • 華春瑩回應「戰狼外交」:難道中方只能做「沉默的羔羊」嗎?!
    在12月10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圖片,卻多了一個點成為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
  • 華春瑩回應「戰狼外交」:咄咄逼人不是我們的傳統,卑躬屈膝也不是...
    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員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 德國媒體指責中國「戰狼外交」並把「權」寫成「杈」,外交部回應
    《北京日報》記者: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圖片,卻多了一個點成為了「杈」字。但其實這個低級錯誤也不奇怪,因為的確,現在有些人經常明明對中國一無所知,卻煞有其事地對中國進行著無中生有的指責。至於「戰狼外交」,我想問問那些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的人,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看過迪士尼動畫片《獅子王》?不知道他們怎麼評價那個可愛的小獅子——在各種懷疑、責難和打擊中成長和成熟起來的辛巴?大家可以回想一下。
  • 外交部發言人回應「戰狼外交」:難道中方只能做「沉默的羔羊」嗎?!
    《北京日報》記者: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圖片,卻多了一個點成為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你對此有何回應?
  • 「戰狼外交」戳中了西方哪些神經?對中國是好是壞?
    最近,外媒又開始炒作「戰狼外交」這個詞兒了。那他們到底如何看待所謂的「戰狼外交」呢?所謂「戰狼外交」又產生了何種效果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件事兒。首先,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既然外媒都用上「戰狼外交」這樣的詞彙了,其態度基本是負面無疑了。
  • 德國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 外交部:中國不主動惹事 但也不怕事
    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員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 外交部回應「戰狼外交」指責:維護國家利益尊嚴 做「戰狼」又何妨?
    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員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 中方回應「戰狼外交」:難道只能做「沉默的羔羊」?
    【編者按】回應國際熱點,亮出中國態度。過去一周,美方以涉港問題為由宣布對14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實施制裁,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將實施對等制裁。此外,我國外交部發言人還對美方稱中國在破壞環境方面「獨佔鰲頭」、德方指責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等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美國一些政客不斷重複著早已被事實打臉的謊言,真實目的就是否認中國在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成就,企圖抹黑中國的國際形象,掩蓋其自身破壞環境、阻礙國際環境治理進程的面目。
  • 外媒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華春瑩這樣懟回去!
    至於「戰狼外交」,我想問問那些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的人,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看過迪士尼動畫片《獅子王》?不知道他們怎麼評價那個可愛的小獅子——在各種懷疑、責難和打擊中成長和成熟起來的辛巴?難道一個公民都有依法行使正當防衛的權利,而中國作為主權國家卻不能擁有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國家榮譽尊嚴的權利嗎?難道有人以「莫須有」罪名對中國口誅筆伐時可以如狼似虎,而中方卻只能做「沉默的羔羊」嗎?!
  • 被德媒評「戰狼外交」,為了我國利益和尊嚴,成為「戰狼」又何妨
    在12月11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於現場媒體對於提出我國「戰狼外交」和「脅迫式外交」的理念,所表示,對於炒作的「戰狼外交」,每一次的事件都是別國對我國進行首先的挑釁,而我國每次也都只是僅僅說出事情的真相,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尊嚴。
  • 瘋狂給華潑髒水?美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樂玉成:中國朋友遍天下
    為了打壓限制中國的發展,美國近些年對華採取的措施越來越沒有底線。在經濟上,美國政府肆意打壓圍堵中國企業,接連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制裁中方實體,甚至還叫囂要在經濟上與中國「脫鉤」;在政治上,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為首的一批政客更是竭盡所能,瘋狂編造各種謊言詆毀污衊中國的政治體制;在外交領域,美國單方面發起挑釁,關閉中國駐休斯敦使館、刁難盤查中方外交人員,甚至還將中方的外交政策污衊為「戰狼外交」。美國不擇手段打壓中國的做法,導致中美關係近來急轉直下。
  • 中國是「戰狼外交」?我大使:「功夫熊貓」或更貼切
    5月20日,中國駐義大利大使李軍華就意新冠肺炎疫情等問題接受意《晚郵報》採訪。針對有人用「戰狼」來形容中國外交的輿論戰,李軍華大使表示,我個人不認為「戰狼」是合適的標籤,「功夫熊貓」的比喻或許更貼切。一些國家少數政客、團體對中國抱有偏見和敵意,近來更是藉助疫情反覆對華造謠抹黑,極盡汙名化之能事。
  • ...對中國口誅筆伐時可以如狼似虎,而中方卻只能做「沉默的羔羊...
    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你對此有何回應?至於「戰狼外交」,我想問問那些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的人,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看過迪士尼動畫片《獅子王》?不知道他們怎麼評價那個可愛的小獅子——在各種懷疑、責難和打擊中成長和成熟起來的辛巴?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同個別國家之間發生了一些事情。但這些事情當中哪一次、哪一件是由中方首先挑釁引起的?
  • 德國指責中國「戰狼外交」,漢字都寫錯了,哪來的勇氣?
    圖為德國報紙近日,據媒體報導,德國媒體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謠言題材照搬美國,為此有網友評論,漢字都寫錯了,啥也不懂還想造謠?圖為美國白宮德國媒體對於美國的過度信任,其實是歐盟與美國之間關係的一個縮影,自上個世紀以來美國和歐盟之間就維持著盟友的關係,前者為歐盟提供軍事保護,後者在外交和安全問題上以美國的觀點為主
  • 絕不做沉默羔羊!中國宣布立即反擊
    美國對中國禁令最近美國國務院又對中國駐美大使館的合理活動進行了無理限制,其中美國就規定中國外交官在外地參加超過50人的活動時都需要得到美國國務院的批准,同時外交官與美國地方官員進行會晤也需要得到美國的同意,美國的這種做法對中美關係造成嚴重損害,損害了中國的利益。
  • 西方給中國打上「戰狼外交」的標籤,華春瑩霸氣回應道出我們的心聲
    中國此前一直都是以一直人畜無害的「小白兔」的形象來示人的,中國在國際舞臺上也一直都是以和為貴,為此經常在聯合國上攻擊這個、打擊那個的美國還嘲諷中國的「棄權票先生」。不過最近中國這隻「小兔子」也開始咬人了,也因此在最近一段時間裡,有許多的西方媒體也在評論中國的外交是「戰狼外交」,對此作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華春瑩就做出了十分霸氣的回應,真的是道出了我們的心聲。
  • 日本遵守美國命令制裁中國,我們沒有必要手軟
    今年7月,美國總統川普籤署所謂「香港自治法案」,要求美方相關部門制裁實施香港國家安全法的相關官員。8月,美國財政部就宣布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內的多名香港、內地官員實施制裁。一向對中國內政敏感問題表現得非常謹慎的日本,近日也開始把幹涉他國內政的黑手伸向中國。
  • 戰狼出擊——當外交戰用上了毛澤東思想,澳大利亞立刻酸爽
    在西方多國刻意抹黑中國的新疆政策時,趙立堅就尖銳地指出:華盛頓特區的白人從不去東南區,因為那是黑人、拉美裔的地區。趙立堅正式拿到戰狼勳章,其實是在推特無後方作戰一戰成名。3月初,美國疫情實在是隱瞞不住了,川普團隊開始甩鍋中國。
  • 「戰狼外交」、「光說不練」,老胡今天要批批這兩頂帽子
    胡錫進微博截圖 中國網際網路上對國家的外交存在兩種揶揄,一種是造了個「戰狼外交」的標籤,嘲諷對外「強硬」;另一種是嫌國家對外「光說不練」,只會對外「為什麼不擊沉一艘闖西沙領海的美國軍艦? 老胡首先要說,輿論場的天性就是多元,在當前中國外交形勢空前複雜的時候,對國家外交路線存在各種看法和抱怨,我認為是非常正常的,政府應當能夠承受輿論場上不同意見的表達。